李荣志
儿子读六年级,是一个自尊心很强、情绪敏感、自我要求比较高的人,情绪常常会随着考试成绩的起伏而波动。作为家长,该如何引导孩子正视成绩,度过情绪低谷呢?
我的经验是,不要直接讨论成绩,而是换个角度与孩子交流,会取到不错的效果。
一天,儿子放学回来有点闷闷不乐,由于平时父子关系还不错,他很快就跟我说明是因为数学测试成绩不理想,对他的信心打击很大。当时我内心也很焦急,但知道不能传递这种情绪。我安慰他说:“发現问题是好事,可以让你对这类题型保持警惕,积累经验。”儿子的情绪有所缓和。我接着说:“这不是你的真实水平,要相信自己的实力。”这句话让儿子重振了信心,他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之后的学习中。
还有一次,我收到英语老师的微信:“孩子这次模拟考得太差了,很多题目都不应该错。”我也有些焦急和不安。但转念一想,孩子估计也很难受。于是我回复老师:“谢谢您对孩子的期待,这次测试没考好,我和您一样着急。恳请您抽空找他聊聊,认真分析错题的原因,回家后我也和他分析一下,让他积极修订并鼓励他更好地复习备考。”我这段话让老师的情绪也舒缓了下来,她回复我:“我已经跟孩子聊了,也告诉他后面的复习方法了。”这让我放心多了。
当天接儿子时,他很敏感,第一时间问我:“老师找您了吗?”我说找了啊。儿子似乎在等待一顿说教或批评。但我没有,我说:“后面按照老师说的方法好好复习肯定能上去的,我对你有信心。”关于成绩的对话就这样结束,孩子的心灵再次得到了保护。
这几次考试让我体会到换个角度与孩子沟通的轻松和高效,家长的一般做法往往简单直接,考得好就一味奖励,考得差就横加指责,给孩子的感觉是“成绩最重要,父母并不关心我的感受”。这时,应用反向策略,给家长和孩子一个缓解紧张、疏解情绪的机会,让孩子知道父母是爱他、全身心接纳他的。
反向策略要有“三思而后言”的理念,而后采取“先同理孩子再具体化”的行动,再按照“悲喜互换”原则展开话题。孩子欣喜的时候,父母应肯定孩子之外,更要激发他继续努力的信心,孩子伤心的时候,要宽慰、包容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