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宝琪
鱼,是一种水生脊椎动物,《说文解字》称其为“水虫”。“鱼”字最早见于甲骨文,从该字的形体上可看出有鱼吻、鱼眼、鱼身以及两侧的鱼鳍、剪刀状的鱼尾、彼此交叉的鱼鳞,活脱脱一条鱼的形状,线条虽简洁,但器官样样俱全,可见“鱼”(魚)字是象形字,是从鱼的形状摹画而来。
中华文化中的“鱼”
在悠久的中华文明历史长河中,“鱼”字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鱼文化,这在人们的风俗、饮食、文学等方面都有体现,它承载着民族的旨趣与精神。从汉字造字的角度看,“鱼”字不单独立成字,还可作其它汉字的偏旁,作形声字且多数与鱼相关,我们常见的鱼类就有鲤、鲫、鲢、鲶、鲇、鲑、鲈、鲥、鳅、鳗、鲳……还有叫鱼不是鱼的鲍、鱿、鲸、鳄、鲵……还有一些似乎与鱼关系远一些的,如“鲜”等。
“鲁”(魯)字也属“鱼”部,在甲骨文、金文中,“鲁”字上部是“鱼”,下部是锅之类的器具,本义是把鱼烹制成美味佳肴入口,因而“鲁”字的本义为“嘉”或“美”之意。后来周代的开国功臣姜太公的分封地因美丽肥沃被称之为“鲁”。山东半岛三面环海,盛产鱼类,当地人以捕鱼为生,故“鲁”后成为山东的简称,在历史的演变中,又衍生出“鲁”的姓氏。
再说“鱼”字的成语,人们会如数家珍,因为它们大多有美好的含义,如鱼跃龙门、鱼米之乡、鱼水情深、沉鱼落雁等。“白鱼赤乌”为祥瑞之兆,“似水如鱼”形容关系密切,“鱼鱼雅雅”形容车驾前行威仪整肃。
从远古开始,鱼类便与人类息息相关,是先民最充沛的食材资源,他们可以从中品尝美味、获取养分。《诗经》里就有“南有嘉鱼,烝然罩罩”的诗句。到了唐宋,咏鱼诗更是中华诗词文化里的璨烂组成部分。“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桃花盛开,春潮涌动,正是渔人盼望的好时光。“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为了品尝鲜美的鱼竟让诗人都流连忘返了。“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已是寒冬时节,老渔翁仍垂钓不已,足可见求鱼心之切。“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连娃娃们也欲一试身手,鱼儿对他们的吸引力实在太大了。
餐桌上的“鱼”
鱼,自古以来就是人们餐桌上的美味。“鸡鱼肉蛋”,“鱼”排在了第二位。“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以及“悬鱼太守”、“公仪休拒收鱼”的故事,都间接地说明鱼的美味。更有那“西湖醋鱼”,“松鼠鳜鱼”等名菜世代流传,让人馋涎欲滴。
说起鱼来,可谓是动物中的大家族,全世界共有2万多种鱼,中国有2831种,其中淡水鱼约有800种。不少鱼是人们经常可以享用的,但也有一些已经非常珍稀,因此价格昂贵。如长江刀鱼,重三四两的刀鱼要两千多元一斤!
现在我们就来熟悉一下餐桌上的鱼形吧!
纺锤形的:鲫鱼、鲤鱼、链鱼、鲮鱼、鲥鱼、鳜鱼、黄鱼;
扁平形的:鳊鱼、鲳鱼、比目鱼;
刀形的:刀鱼、穿条鱼、白条鱼、凤尾鱼;
圆筒形的:青鱼、黑鱼、鲻鱼;
长条形的:鳗鱼、黄鳝、鳅鱼、带鱼;
无鳞、有须有黏液的:鲶鱼、昂刺鱼。
“鱼中巨人”与“鱼中侏儒”
世界上最大的鱼有多大?你也许会说:鱼再大还能大过水牛吗?哈,你算是孤陋寡闻喽!告诉你吧,生活在巴西亚马逊河的骨舌鱼比大象还大。虽说它是淡水鱼之最,但与海洋中的象鲨和鲸鲨比,只能算是个“小娃娃”。
象鲨爱成群结队在惊涛骇浪里出没,等它们吃饱喝足后,就懒洋洋地一动不动横躺在水面上,当这些海洋大型动物的身上因寄生物的存在而发痒时,他们看到有过往的船只时,就想用背部摩擦船体来给自己解痒,这便是偶尔发生象鲨同轮船相撞的事件的原因,足可见象鲨有多大了。
可山外有山,天外有天,鲸鲨比象鲨更庞大,它头宽广而扁平,吻突钝圆,尾巴却很细长,跟鲸很相像,因此有了鲸鲨的美名。可鲸是哺乳动物,而鲸鲨是地地道道的鱼!鲸鲨有多大?一般长15米左右,最大的可达25米,重20吨,真是“鱼中巨人”!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有大就有小。要说“鱼中侏儒”,当数缎虎鱼了。它生活在菲律宾的湖泊中,只有一厘米长。它虽个儿小,繁殖力却很强,当地居民还捕食它们呢!小不怕,就像吃米饭,米粒虽小,多吃点也就饱了。
还有人在那里的湖泊里发现了一种更小的鱼,取名叫“潘达克”。其实这也是一种缎虎鱼,体长仅7毫米,重量还不到5克,6条鱼相接才赶得上一根火柴梗长呢!
大鱼鲸鲨同小鱼“潘达克”的重量相比,竟相差400万倍!
惊悚的“鲨鱼杀人案”
鲨鱼以凶残著称,大白鲨尤其厉害,嘴巴大而且有力,口中密集地排列着好几排尖利的牙齿,人若是被它一口咬下去,立刻就会变为两截。而且这类鲨鱼的身体也很特别,全身上下都覆盖着纤细的角质鳞,整个身体就像是一把锋利的锉刀,人只要被它蹭一下,马上就会皮开肉绽。
1945年7月30日,美国海军印第安纳波利斯号巡洋舰被日本的鱼雷击中,几分钟后在关岛附近下沉。1196名船员中,大约有900名只能穿着救生衣落入水中。第二天早上太阳升起时,鲨鱼群从周围海域游了过来。海员们面对这些饥饿的杀手,完全无能为力。
不久一架海上飞机被派往出事地点,看到鲨鱼还在袭击幸存者。飞机迅速降落,开始营救,仅有317人生还,这是美国海军史上最惨痛的事故之一。
成語“缘木求鱼”的由来
孟子,邹国人,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战国时期七雄纷争,孟子云游列国,推行仁政,在齐国被拜为客卿。
有一天,齐宣王和孟子闲聊。孟子问:“大王,您让将士冒死攻打他国,难道打败了别的国家,您才感到高兴吗?”齐宣王答道:“为了满足自己最大的欲望。”“什么才是您最大的欲望呢?是因为不够吃,不够穿,还是因为宫中的珍宝太差,音乐不动听呢?”齐宣王摇摇头说:“都不是。”孟子说:“哦,原来大王的最大欲望是征服天下,称雄于诸侯。可是,如果用你这种办法去满足你的欲望,就好像爬到树上去抓鱼一样,肯定是徒劳的。”齐宣王惊问道:“真有这么严重吗?”孟子说:“恐怕比这还要严重。爬到树上去捉鱼,顶多就是抓不到鱼,还不至于有什么祸害。如果想用武力来满足自己称霸天下的欲望,弄不好会招来祸患呢!”
接着,孟子又举例说明弱国不能与强国为敌,小国不能与大国对抗,大国强国也不能与天下为敌的道理,要齐宣王实行仁政。齐宣王最终听从了孟子的主张。
后人从孟子和齐宣王的故事中总结出了“缘木求鱼”的成语,比喻方向或办法不对头,不可能达到目的。它不仅警醒了齐宣王,也启迪了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