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辞霏
德国的海与岛,只在德国的最北部。德国的海岸线约2389公里,在欧洲国家中并不算太长,并且还被分成东、西2个部分:东部海岸线面对着波罗的海,西部海岸线面对着北海。
德国西北部面临的北海,是一片狂暴而善变的海域,海水屡屡侵占北海沿岸的土地。数百年来,生活在北海沿岸的人们与大海进行着斗争,在沿岸建起大大小小的堤坝和运河,正是靠着它们的拦护和排洪,这些地方才有了居住的可能性。
德国著名的北海浅滩,是潮汐涨落的造物,面积9000平方公里,几乎整个北海浅滩都被列为国家公园保护,由紧邻丹麦的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国家公园、得名于城市的汉堡国家公园和南部的下萨克森国家公园3部分组成,这里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的“世界自然遗产”。由于浅滩的独特风情,这里成为了深受欢迎的度假胜地。
德国最大的岛屿吕根岛,沿岸以白色沙滩和特色十足的沙滩椅闻名世界。
德国沿海地区多为滩涂地带,沿海海域水位较浅,非常不利于航运的发展,但也意外地成为了众多生命的天堂。
位于波罗的海的吕根岛是德国最大的岛屿,沿岸以白色沙滩和特色十足的沙滩椅闻名世界。这里还能看到著名的白垩岩以及芦苇铺顶的渔民小屋,乌泽多姆岛沿岸拥有德国最长的海滩——长达近42公里,平坦的圣彼得-奥尔丁格海滩一年四季举办各种竞技、音乐和大型活动,吸引着全世界的游客加入狂欢。
和风光旖旎的地中海沿岸相比,德国的海滨算不上是最有吸引力的,但对于德国人来说,德国的海却扮演着无法替代的角色。德国沿海有许多海水浴场,设施健全、交通方便,有着丰富的冲浪、钓鱼、潜水、赛艇、帆船等项目。此外,沿岸地区还经常举办各类活动,例如基尔的帆船节等。德国的北海沿岸还是著名的疗养胜地。
德国经济发达,但沿海地区的发展程度似乎比不上内陆地区,这仿佛有悖于常理。为什么会这样?
首先,自然条件不尽如人意,整个沿海地区几乎都处于滩涂地带。这些滩涂堵塞了河道,并且使得沿海海域的水位较浅,非常不利于航运的发展,大型船只甚至都没有办法进港。受到滩涂的影响,德国北方的两大港口——汉堡和不莱梅,都只能主要作为内河港口,没有办法充分发挥其港口的价值。
不过,这些滩涂也意外地成为了众多生命的天堂。例如,北海浅滩国家公园栖息着大约1万种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有许多都是当地特有的种类;这里每年会迎来上千万只候鸟,它们大多是从南非飞往北西伯利亚及加拿大的途中到此停留的。
其次,打开地图就可以看到,地理位置上的不利条件也限制着德国从海上“走出去”的道路,造成了德国虽然“面朝大海”,但实际上沿海一侧却非常“闭塞”的局面。与沿海地区相比,德国内陆地区凭借自然资源相对丰厚、与贸易国距离接近等优势,充分地融入了欧洲经济。因此,德国形成了内陆地区繁荣程度远胜于沿海地区的特殊格局。
13世纪初,正逢神圣罗马帝国时期。在这一时期,商人的利益没有办法得到很好的保护。因此,来自贸易城市的商人们,只得选择以城市为单位结成同盟,以求互利。一切以吕贝克与汉堡的合作关系为起始——1210年,2个城市互相达成协议,使用共同的民法与刑法;1231年,2个城市递交盟约。至此,“汉萨同盟”的雏形便已形成。
北欧地区由于物资相对缺乏,比较依赖商品交换,如果商品进口得不到保障,整个国家的财政水平和人们生活水平都会受到影响;于西欧地区而言,北欧是重要的市场。因此,吕贝克和汉堡顺理成章地成为两地来往的中枢,稳定的贸易关系就这样悄然形成了。
随着势力的扩张和商会的发展,由吕贝克和汉堡最初形成的城市联盟很快把握住了波罗的海出海口的贸易,在波罗的海东岸几乎到达了垄断性的地位,掌控起这一区域的盐业、运输业等重要产业。于是,另一些城市纷纷加入联盟,如当时的科隆、布鲁日。通过联盟的整合,不同城市的资源及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路线进行了很好的优化,整个贸易链运转得更加高效。
随着新城市的不断加入,汉萨同盟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之后的数十年中,处于东西方贸易通道上的城市纷纷以結盟的形式联合起来。1356年,汉萨同盟在吕贝克召开了首次同盟议会,这标志着其成为实体。
此时,就要提到一种特殊的生命——鲱鱼。由于其廉价且不受天主教斋戒的限制,鲱鱼成为了波罗的海沿海居民非常热爱的食物,在当时的需求量十分巨大。但是,鲱鱼产业涉及诸多环节——从渔网的制作到鲱鱼的捕捞,再到各项运输和加工,直至最后的售卖,这一切的运转要想流畅起来,需要以一套发达的协作机制为基础,这就需要依靠强大的商业组织来维系。汉萨同盟的形成迎合了这种需求,商人从中收获了大量的利益,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在鲱鱼业的迅猛发展中,与之相关的食品加工业、手工业、造船业等纷纷被带动起来,而这些产业的发展又带动着北海和波罗的海沿岸地区的消费需求。
在蓬勃产业的滋养下,汉萨同盟日益壮大。与此同时,北方来自丹麦、南方来自勃兰登堡的军事威胁也正在加大。经历上百年的发展,汉萨同盟早已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商业联盟,而是演化成了“政治—军事”同盟。再到后来,汉萨同盟开始建造海军,并拥有了自己的舰队。
日渐强大的丹麦,位于北海和波罗的海之间的日德兰半岛上。丹麦人控制着波罗的海和北海之间相通的交通要道,这威胁着汉萨同盟的垄断;由于被汉萨同盟包围,丹麦在对外贸易上也不得不依靠汉萨同盟的支持,丹麦人也同样面临发展遭到限制的困境。由此,战争爆发了。
1362年,丹麦人获得了初期的胜利,并逼迫汉萨商人签订《沃尔丁堡条约》,汉萨商人的特权被大量剥夺。5年后,不甘接受条约的汉萨同盟重新组成舰队,并与瑞典结成联盟。这一次,汉萨同盟与瑞典的联军击败了丹麦和挪威的联军,丹麦被迫签订《施特拉尔松德条约》。条约中,汉萨同盟的商人甚至拥有对丹麦王位候选人的否决权。随后,挪威、波兰也相继屈服于汉萨同盟,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英国国王甚至不止一次将王冠抵押给汉萨商人换取贷款,或向其央借舰队和海员。
中世纪时,由于其廉价且不受天主教斋戒的限制,鲱鱼成为了波罗的海沿海居民非常热爱的食物,在当时的需求量十分巨大,汉萨同盟的形成迎合了这种需求,鲱鱼业迅猛发展。
2022年4月4日,德国联邦经济部和联邦环境部达成协议,确定未来德国将通过“与自然保护相适应”的方式加速发展风力发电。
在汉萨同盟之首吕贝克,从中世纪留存至今的规模宏大的哥特式红砖教堂,诉说着往日的强盛与辉煌。
在最鼎盛时期,参与汉萨同盟的城市多达160余个,这些城市的城徽仍然可见于现在的吕贝克市政厅上。不过归根到底,汉萨同盟是一个以商业目的为中心的组织,其核心任务是获得商业特权,而非获得政治权利,这样的组织是相对松散的,注定了其难以长久维持的命运。而在垄断和闭塞的催化下,以开拓为起点的汉萨同盟逐渐走向封闭的极端。在欧洲民族国家概念逐渐兴起之时,汉萨商人开始受到各国政府和商人的抵制,风光一时的汉萨同盟最终走向了衰落。
德国的化石能源并不丰富,因此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对于德国来说至关重要。而德国的海岸线,出人意料地为德国带来了新能源方面的“机遇”。
在德国北海沿岸,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风轮机,不少住户共同投资、修建起集体性质的风电场。这些风电场捕获的能量不仅可以满足自家的用电需求,多余的电还可以卖给国家电网,获取利润。
如今的德国沿海地区,是全欧洲新建风力发电机最多的地方。20世纪80年代以来,很多地区在农业上的收益甚至都比不上风能。
实际上,德国人对风能的捕捉,已经从海岸推进到了远海乃至深海地区。“漂浮式海上风电”是一种新颖的风力发电方式,借助的是一种固定在漂浮物上的风力发电装置。与传统的风力发电方式不同,这种装置可以自由移动,并且复拆卸和安装。它们能够适应海上风浪和洋流的冲击,前往更深阔的海域进行能量的捕获。这些被捕获的能量,可以为远海上航行的轮船、潜艇等提供能源保障。
德国是最早展开漂浮式海上风电研究的国家之一,从德国政府颁布的《海上风电法案》《可再生能源法》《面向2050年能源规划纲要》等政策法规可以看出,政府非常重视海上风电的研究与发展。德国人对可再生资源利用的重视,不仅为能源的采集与利用探寻了新的出路,也为保护海岸环境奠定了出色的基础。
在海岸线的防护上,德国是一直走在世界前列的。德国推行“亲和性”的海岸防护形式,这是一种先进的理念。这里的“亲和”实际上就是“顺其自然”——几乎所有的措施,都是为了帮助环境维持或是恢复到“自然”的状态。在德国的海岸线治理理念中,除非是海岸线继续后退会危及沿海村镇,或是风暴潮的到来可能会引发悬崖坍塌,否则并不作特殊的保护。
例如:在波罗的海较为平缓的沿岸部分,德国的防护原则是按照既有的岸线进行防护。防护的方式,一般是通过“人工补沙”来培育连续的“沙丘链”,以形成沿着海岸的防护线;或是采用自然材料,进行一些护岸设施的修筑。在沿海的潟湖和回水水域,就用“顺其自然”的方式去治理,只将“被侵蚀”的地段看作是其他地段的泥沙来源,并不作特殊处理。
在德国的海岸防护工作中,“沙丘链”是十分重要的一层防卫。在德国海岸线上,自然形成的沙丘占少数,更多的沙丘是人工培养的。在原有砂质海岸的基础上,人们大量种植固沙植物,这些植物长成之后就能捕集沙源,形成风成沙丘;沙丘形成后,再种植一些灌木植物用以“护坡”,防止沙丘的流失。这样形成的“沙丘链”,对于海岸来说是一道贴近自然而又坚实可靠的屏障,许多沙丘在没有其它堤防协助的情况下,仍能够单独抵挡风暴潮的侵袭。
德国治理海岸的“亲和”,还表现在护岸设施的用材上。在德国沿海,用木头做的“丁坝”、用石块建造的防波堤等非常常见。这些设施的材料取自于自然,如果遇到破损或是废弃的情况,几乎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
在北海浅滩附近的某些小镇,每年还会举办滩地赛马会。
用木头、石块等天然材料做的护岸设施在德国海岸非常常见。
德国波罗的海最美的海湾施莱湾。
在德国的海岸防护工作中,“沙丘链”是十分重要的一层防卫。在原有砂质海岸的基础上,人们大量种植固沙植物,防止沙丘的流失。
在波罗的海沿岸地区,还可以见到一种“可移动”的海堤——其实是将部分墙体做成了移动通道。它们看上去平平的、矮矮的,不会阻拦人们向海的视线;在各类临海建筑的外围,如果用于修建大型设施的空间不太充足,则很适合修建这样简单而轻巧的海堤。在风暴潮销声匿迹的季节里,人们可以从这些通道进出海边;当风暴潮来临的时候,人们又可以关上移动式海堤,以抵御风暴潮的侵袭。
在护岸设施的建设上,德国人的理念是先进且有创意的;在海岸生态的保护上,德国也是走在世界前列的。德国是一贯重视生态保护的国家,也是最重要的保护生物多样性国际协定的缔约国之一。
事实也证明,德国对海岸线保护的措施是有一定成效的。根据近年来的观测,普通海豹、海狸等原本数量较为稀少的物种在德国海岸线上越来越常见,越来越多濒临灭绝的海鸟将德国东部海湾作为觅食、越冬、换羽、迁徙和休息的區域,越来越多的野生动物在海岸地区安了家,生物多样性减少的趋势得到了明显的缓解。
然而,受气候变暖的影响,北海和波罗的海的海平面近年来有显著上升,风暴潮的强度也因此越来越夸张,这对河口和沿海低洼地区带来了不小的威胁。气候的不良变化,也为海岸线上飞禽、海洋哺乳动物等各类动物的迁徙和生存带来考验。就目前看来,气候变化的威胁仍然是摆在德国人面前的一道难题。
(责编:刘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