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丽,付 微,孟军江,陈 敏,姚振华,韩永芬*
(1.贵州省草业研究所,贵州贵阳 550006;2.贵州金农富平生态农牧科技有限公司,贵州松桃 554100;3.松桃苗族自治县山地生态畜牧业发展中心,贵州松桃 554100)
贵州省生态环境良好,饲草资源丰富,适合发展山地特色畜牧业。近年来,随着国家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各地也加快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贵州省肉牛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1]。受当地地形地貌、经济等因素的制约,贵州省肉牛产业起步较晚且养殖效益不高。
品种、性别、年龄及饲料等是影响肉牛育肥效果的主要因素,在饲养育肥牛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制订科学的饲养管理计划,降低饲料成本,提高日增重,从而达到育肥、增加经济收益的目的。王桃等研究表明,杂交牛的育肥效果优于本地牛,不同性别的育肥牛饲料利用率及生长速度表现为公牛>阉牛>母牛[2]。赵陈霞等对不同年龄段的西门塔尔牛和新疆土杂牛进行育肥试验,结果表明1.5 岁组的育肥效果最好[3]。靳光等研究不同粗饲料与玉米青贮组合对晋南牛生长、屠宰、产肉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谷草和苜蓿干草分别与玉米青贮组合能改善晋南牛的生长性能,增重效果显著,并提高其产肉性能,改善牛肉品质[4]。目前,针对不同起始体重肉牛对肉牛育肥效果影响的研究较少,为促进贵州省肉牛养殖产业健康发展,本项目组以西门塔尔牛为研究对象,在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对生长期同一年龄、不同体重的西门塔尔牛进行育肥,探讨不同起始体重对西门塔尔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试验在贵州省松桃县甘龙镇贵州金农富平生态农牧科技有限公司肉牛养殖场进行,时间为2021 年7 月15 日至9 月30 日,饲养条件相同。海拔约800 m,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选择18头年龄相近且健康的生长期西门塔尔牛,按体重分为低体重组(400 kg±30 kg)、中体重组(500 kg±30 kg)、高体重组(600 kg±30 kg)3 个处理组,分别记为L 组、M 组、H组,每组6 头。预试期15 d,试验期60 d。试验期间各处理日粮组成和精粗比一致(18∶82)。
日粮配方参照《肉牛饲养标准》(NY/T 815—2004)和美国NRC 肉牛营养需要量(2000)设计。日粮组成和营养水平见表1、表2。粗饲料为青贮高丹草。预试期15 d,先进行驱虫、免疫、健胃处理,然后分组进入育肥舍准备育肥。3 组试验肉牛均为圈舍拴系饲养,每日8:00、17:00分别喂精粗料、水,按照试验设计设定每头牛精料投入量,喂后1 h 收集剩余料,然后饲喂粗料,粗料余料于下次精料饲喂前收集。每日清扫食槽、打扫牛舍,并定期消毒。预混料由碳酸钙、磷酸氢钙、小苏打、食盐、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添加剂等组成。
表1 日粮组成(新鲜基础) 单位:%
表2 营养水平(干物质基础) 单位:%
1.4.1 生产性能
生产性能测定方法参考《肉牛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范》(NY/T 2660—2014)。试验期每天准确记录试验牛精、粗料实际饲喂量,计算精、粗料采食量。饲养试验第1 天、第60 天晨饲前空腹称重,计算平均日增重(Average Daily Gain,ADG)、料重比等指标。
平均日采食量=总采食量/天数
平均日增重=(末重-始重)/天数
料重比=精料日均采食量/ADG
1.4.2 经济效益
以当时活牛市场价格计算产出,以实际产生的饲料和人工成本为投入,以每头牛投入和产出差值为衡量指标进行经济效益评价。
采用SPSS18.0 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结果以平均值表示,处理间变异度用标准误表示(SEM),P<0.05表示差异显著。
由表3 可知,各处理牛初始体重和末重差异显著(P<0.05),可作为试验因子主效应。初始体重因子对日增重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从数值上看,M组的牛平均日增重为1.57 kg,分别比L 组、H 组高10.6%、34.2%。精料采食量、粗料采食量和干物质采食量差异不显著(P>0.05),但从数值上来看均为H组最高。精料料重比和干物质料重比各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M 组精料料重比和干物质料重比均最低,说明M组饲料转化率高,育肥效果好。
表3 试验牛生产性能
按照玉米等精饲料3.1 元·kg-1、青贮高丹草0.5 元·kg-1、人工费每天每头0.6 元计算成本,由表4可知,试验期(60 d)L组、M组和H组肉牛育肥成本分别为1 704.12 元、1 833.42 元和1 975.26 元。按照2021 年活牛36 元·kg-1计算,L 组、M 组和H 组试验期(60 d)每头牛毛收入分别为1 367.76 元、1 547.34 元和550.86 元,其中M 组经济效益最好,比L 组和H 组分别高13.13%、180.90%。M 组收益效果最好的主要原因是M组的日增重最高达1.57 kg。
表4 不同粗料类型试验单头牛经济效益分析
了解不同起始体重阶段的肉牛育肥情况,有助于制订合理的饲养管理计划,以期取得最大化经济收益。本试验表明,同一年龄的西门塔尔牛在相同饲养条件下,不同起始体重的育肥效果不相同。M 组(中体重组)的肉牛育肥效果最好,日增重达1.57 kg,育肥期(60 d)净收入达1 547.34 元,而H 组(高体重组)牛育肥效果最差,日增重仅为1.17 kg,育肥期内H 组育肥成本最高达1 975.26 元,而净收入最低,仅为550.86 元,仅为L 组(低体重组)的40.27%、M 组(中体重组)的35.60%。这可能是由于H 组育肥牛开始本次育肥试验时,平均体重已接近600 kg,增重潜力小[5]。随着H 组育肥时间的增加,其增重速度变慢,日增重与饲料利用率不断降低,这与高福和的研究结果相似[6]。M 组的肉牛育肥效果较好,可能是由于生长前期营养供应不足,导致生长受阻,当营养供给充足时,其生长速度比其他营养供应充足的牛快,短期内育肥效果好,能够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这与康颖修等的研究结果相似[7]。因此,选择中等体重(500 kg左右)的西门塔尔牛进行育肥,其日增重最大,料重比低,饲料利用率高,可以取得较好的经济收益;当其体重接近600 kg 时,应及时出栏,避免饲料成本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