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农村题材电影中教育观念的发展(1978—2021)

2022-05-21 04:36朱穆兰
电影文学 2022年5期
关键词:农村教师观念农村

朱穆兰 刘 洋

(1.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北京 100024;2.西安外事学院人文艺术学院,陕西 西安 710077)

中国电影诞生伊始,影片的故事内容就已经开始对教育进行书写,最早有《孤儿救祖记》(1923年)中余璞挺因在私塾接受学校教育的过程中,不仅挽救了失散多年的祖父,而且使得家族重圆;《好女儿》(原名《新旧时代》,1937年)中讲述了四女儿雪珠矢志不移地开设托儿所,提倡社会要注重家庭教育,最终使以自家为代表的大众家庭,深刻地明白了教育是家和国强的根基;而《西厢记》(1940年)中的张生若不是为了进京“检验教育成果”也不会在普救寺留宿与崔莺莺留下佳话;还有《体育皇后》(1937年)、《女篮5号》(1958年)、《女跳水队员》(1964年)、《乳燕飞》(1979年)、《沙鸥》(1981年)等电影,均从不同体育项目的赛事故事,讲述教练以爱育人的教育观念对不同运动员的个性化训练,更加充分说明了教育强国的现实作用与意义。

在改革开放以来的众多农村现实题材电影中,主要针对农村教育现状书写或者反映农村教师教育观念的电影大约有50余部。通过对这一时期的农村题材电影的爬梳,可以归纳出不同时代的教育观点一直影响着农村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其中,家庭教育观念的提高取决于学校教育的成效,家庭中掌握话语权的长者会因感知到接受过学校教育的邻里或路人释放的能量,并为家庭中应接受教育的孩子创造出内部教育环境。而学校教育的提升取决于在校教师的教育观念,尤其是启蒙阶段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有可能贯穿某位农村学生整个求学生涯,甚至是一生。不同年代教师在授教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教育观念,诠释着不同时代的教育发展,树立社会形象,为中国农村教育脱贫和乡村振兴奔小康留下重要笔墨。

一、反思文化教育,颂扬教书育人(1978—1992)

中共中央在改革开放后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开始注重文化教育和教育观的建设,邓小平在1985年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首次将“把教育搞上去”与提高“劳动者的素质”联系起来论述。邓小平说:“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党中央表明对中国农村教育改革的具体措施将陆续出台,而此时的农村题材电影,在集中讴歌农村教师形象的同时,通过叙述乡村教师与农村学生上课时发生的故事,对文化教育进行反思,且透过不同学科的教育来颂扬农村教师教书育人的优秀品质。因此,这一时期的农村题材电影表现教育时的目的在于重塑知识传统,重新尊重知识分子,恢复教师职业地位,为改革开放以后的教师职业化奠定了基础。

在顺应社会道德和文化复兴的热潮中,电影创作者们均给予了积极的回应,影片《孩子王》(1987年,陈凯歌)就是典型的代表。电影开片用长镜头展示了故事发生的地点是在云南省勐腊县猛醒农场的一个中学。这里所谓的中学,只是一间摆有课桌、板凳和黑板的茅草屋。通过两位口音不同的人物对话,叙述了队长拿着一纸通知,让一位在农场插队七年的知青去学校做“孩子王”。其他劳作的知青们得知这位伙伴要去教书的消息后,嘲讽的语言中透露着不可信和不服气,但又掩藏不住对他能去教书的羡慕,大家齐手忙碌兴高采烈地为他送行。当得知要教初中,且教学设施破旧的情况下,老杆作为新老师的第一堂课上却反被调皮的孩子们上了一课。在面对黑板上对老师调侃的大头画、初三学生无课本等艰苦条件下,老杆作为老师逐渐开始与这些山里长大的孩子融为一体,他抹除了师生原有的阶层意识,用孩子们能接受的方式授课。在没有工资的授课过程中,转变教学模式提高学习效率,循循善诱地教学生写作文并提高写作能力,老杆将借来的字典直接送给学生,学生们在山谷田野上注视这一最高规格的送书仪式。《孩子王》里有一场戏是与老杆一起下乡的知青们一伙人去学校看他,老杆站在讲台上很严肃地让大家把手背在身后。在面对久违课堂时,大家抛开往常的讪皮讪脸,认真地跟着老杆大声诵读“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一遍又一遍的齐声震破乡村的宁静,孩子们听了也开始跟着大声喊出来,惊人的学习能力和记忆使知青们目瞪口呆。老杆亲切地称他们是聪明的孩子等这些情节,充分体现出这位乡村教师以爱育人的教育观念。

此外,这一时期还出现了几部涉及教师观念的农村题材电影,如《泉水叮咚》(1982)、《鲁冰花》(1989)、《烛光里的微笑》(1991)、《远山姐弟》(1992)等影片,也从农村教育的角度,凸显不同年级的教师在教育设施不完备的情况下,舍身忘我地教书育人。在为人师表的同时,尽可能地教授下一代更多的知识,表现出以心育人的教育观。

尤为值得重视的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家体委召开民族体育调查会时强调“对传统的民族体育活动必须重视”,《人民日报》开设“体育之角”专栏,连续刊登关于“民族体育集锦”并介绍各个体育项目,旨在提高少年儿童整体素质。此时还出现了几部涉及农村体育教育的作品,如《一个女教师的自述》(1983)、《加油,中国队》(1985)、《现代角斗士》(1985)、《棋王》(1988)、《世纪之战》(1992)等。它们通过曲棍球、足球、摔跤、象棋、柔道等若干有关民族体育的项目,塑造体育教练在强压下迎难而上、因材施教激发运动员的潜能并培训出一个又一个为国争光的健儿。

二、注重学校教育,构建农村教师观(1993—2002)

1997年3月12日,全国政协八届五次会议提出“加大投入强化教育战略地位”,转变教育观念,针对农村教育的农业中专教育也突破单一办学模式,同时出台了一系列“90年代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大思路确立”的改革措施,且继续“发展壮大体育产业”的指要。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农村题材教育电影继续响应国家号召,而“当时,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下,乡村教育的经费问题和老师的生存境遇引起电影人的关注”。电影《凤凰琴》(1994)、《背起爸爸上学》(1998)、《一个都不能少》(1999)等多部充满对教育现实的独立思考和批判精神的优秀作品陆续出现在银幕上,广受大众热议的同时,社会其他行业也开始关注农村教育。这一时期,“希望工程”的出现帮助了全国一百多万贫困地区的失学儿童复学。直到进入21世纪以后,农村教育依然面临民办教师、代课老师、办学生源等众多困境,电影在构建农村教师观的同时,从不同的角度呼吁教资公平。

在影片《遥望远方的童年》(2007,易寒)中,呈现了农村留守儿童在思念远方打工父母的同时,又渴望接受教育去学习知识,而易老师作为全村唯一一位民办教师,好似当代“武训”在山村“兴办义学”。电影静观式的固定镜头营造了整个山村平淡又失落的氛围,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山村儿童对于艰苦生活的成熟心理,这与易老师凭一己之力扛起整个山村办学义务的教师观有着密切的关系。易老师注重山村孩童的学校教育,对于类似孩童坨坨这样没家人照看的孩子,易老师积极弥补他们家庭教育的不足,把握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对其他不同年龄的孩子传授不同的知识,并用自身的行动去激发孩子们自身的内驱力,充分体现出易老师多元个性的教育观念。易老师会根据村里的实际情况,自制“校车”去接送孩子们上下学,平等对待村里的每一位孩童,使所有的孩子全部都来上他的课,对于热爱学习的孩子,他也会夸赞、鼓励或用食物作为奖励。虽然易老师开办的“学校”随着孩子们的“出逃”而无奈停课,但也充分体现了这位民办教师为塑造山村所有孩童健全人格所做的努力和贡献,为山村教育环境和教育观念树立良好榜样。

《遥望远山的童年》中的易老师只是众多农村教师的缩影,与易老师一样的一人撑起整个农村儿童教育的教师还有《背起爸爸上学》,片中无私奉献的高老师自掏腰包帮学生报名参加奥林匹克化学竞赛,体现出农村教师因材施教的教育观念。《一个都不能少》全片用648个镜头展现爱岗敬业/仁义守信的魏老师,曲折完成她“一个学生也不能少”的“教学内容”。还有《请你留下来》中的美女刘老师、《半碗村传奇》中挖掘数学天才的徐老师、《从前有座山》中的代课老师明光、《爱在塬上的日子》中的音乐老师路菲等教师,他们在面对生存价值和教师理想时,都用自身的信念秉持着优良的教育观念,通过各种方式去挖掘学生的潜能和特长,他们奉献生命的同时,守护着农村儿童和青少年纯净的心灵,尽可能地使学生拥有美好未来。在教学中建构起以德为本、以爱为源的教育观念,表面看似固执坚守,实则是教育与责任不可缺一。可见,农村教育观念的建构确实任重道远,要想在农村构建起农村本土教师真情育人的教育观念,还是需要增加教师队伍,使农村本土教师构建起牢固的教学理念,农村的家庭教育也会相继得到重视。

三、教资配置失衡,教学理念现代化(2003—2012)

进入新世纪之后的农村教育仍处于艰苦的教育困境当中,无论是生源与师资,还是校舍与课本的匮乏,均是农村教学过程中棘手的问题。仅在2000年就有两千五百多名青年志愿者组成支教团和服务团奔赴青海、宁夏、甘肃、新疆、内蒙古、四川等11个省、自治区进行帮扶。2003年,团中央、教育部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通知》和2003年实施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进一步强化政府责任、政府投资主体重心上移、关注处境不利地区和人群、保障教师工资发放……一切为了让农村的孩子上好学”,号召青年志愿者“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农村题材电影也随之出现了一大批再现农村教育现状的故事片。根据不完全统计,2000年至2015年以农村教育为题材的电影有58部,其中有11部根据真实故事创作。

例如,西北偏远地区的教资配置与其地貌和经济一样是最为贫瘠,但越是艰苦的环境,越是能凸显出教学观念的重要性,这当然离不开教师这一主体。电影《冯志远》就是根据宁夏教书育人四十多年的冯志远老师,为本村培养出成千上万名大学生的事迹创作的;《云上学堂》根据2008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四川大凉山农村李陆夫妇在悬崖修路,使停办多年的农村小学重新开课的真实事件改编而成;《走路上学》是根据《南方周末》一篇封面文章主题“飞索上学”改编而来,影片在展示社会各界人士对农村关爱的同时,体现了聂老师为帮助学生以身作则仗义疏财;《大山深处的保尔》再现的是全国模范教师张学成,在山村教书三十多年的感人故事;《春风化雨》再现了全国优秀模范教师王直老师在安徽泾县,热心开办农村留守儿童助教中心的故事。显然,在农村办学环境和治学条件非常艰苦的困境中,无论是幼儿园还是中小学,总有一个洪亮的讲课声或感人的身影去撑起整个村子的教学,燃烧自己,点起农村的星星之火。

应当指出的是,当外来支教教师“闯入”农村进行支教时,因农村教育环境和教育观念与城市差异较大,与农村教师或学生产生矛盾或歧义,往往在这时会出现一些真情感人的行为或事件感化外来支教老师。如《村学的冬天》(2009,尹键)就塑造了一个敢于反对传统封建礼教,为保护学生慧慧摆脱苦难婚姻,回到村小接受该有的教育,为她聘请律师和寻找相关法律援助等现代化办法解决困难,使慧慧不仅增长了知识,而且改变了命运,使整个农村妇女都学知识和文化,摘掉“文盲”的帽子。

在教学资源配置严重不足时,外来支教教师在农村呈现出来的多样教学和新鲜观念,往往会与本地农村教师的教学模式形成强烈反差。表现这两个主体的有《美丽的大脚》《代课老师》《天那边》《志愿者》《支教老师》《新来的李老师》《麦积山的呼唤》《天边的孩子》《美丽的山茶花》等,均从不同的角度呈现了支教教师或者短期志愿者服务教师们为农村带来的现代理念和新奇事物,在传统农村学生心中埋下现代化理想的种子。但随之面临的是,在支教时间结束后,是否继续留在农村教学的问题,如在影片中选择留在农村,无私将青春奉献给西部教育事业的刘老师、夏老师;也有直接讲述了支教老师或志愿者来到农村学校之后都是短暂停留或走马观花;还有隐晦表达离开的有《大山深处的保尔》中的张老师进京颁奖、《买买提的2008》中的买买提老师回到县文体局工作等情节发生。由此可见,在贫瘠山村想要留下具有现代化教学观念的老师是非常不易的。

而本土农村教师却呈现出没世无闻的驻守,他们用自身仅有的文化和高尚的教学素养,或身兼数职,或自学成才,一直坚守在农村的土地或山间,用执着和乐观向孩子们传递知识改变命运的观念。例如,影片《美丽的大脚》中有一人担任多年级和多课程的张美丽老师、《大山深处的保尔》中身残志坚又不离不弃的张老师、《代课老师》中誓在农村教书一辈子的知青刘老师、《天那边》中大学生支教并留在农村教书的许晓萌老师、《冯志远》中在沙漠支教终身的冯老师、《我的教师生涯》中建设农村教育的海归陈老师等。可见,现代化教育观念虽然在农村教学中已开始发芽,但是仍然有师资或教资配置失衡的状况存在。

四、精准教育脱贫,农村教育多元化(2013—2021)

自2013年推动“精准脱贫”之后,教育部同有关部门印发《教育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提出特别是针对农村教育落后的地区要努力实现“人人有学上、个个有技能、家家有希望、县县有帮扶。”为实现脱贫攻坚战略目标,“教育部门全面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采取超常规政策举措,精准聚焦贫困地区的每所学校、每名教师、每个孩子,启动实施教育扶贫全覆盖行动,采取力度更大、针对性更强、作用更直接、效果更可持续的措施,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下更大功夫,不让困难地区和困难群众掉队。”进入新时代的农村教育电影与其现状同步,在精准教育脱贫的帮助下,教学语境发生变革,呈现出教师教育观念多元化。

农村教育在现代化过程中逐步实现多元化教育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作为教师“传道”应当排首位,《孔二皮进城记》(2013,王加宾)中孔老师在改革的浪潮中留在农村承担代课老师,他在“传道”上无可挑剔,即使知道可能一辈子也考不上老师,也希望通过自己的榜样力量让孩子们坚持上课学习。但现实也很残酷,孔老师在授业和解惑上跟不上时代的要求,这是大多数代课十几年农村民办教师的现状。他们为农村奉献牺牲了几十年,陆续带出了几名大学生,但面对像英语或计算机这样从未接触过的现代新学科,他们显得无能为力,有的人选择认命,而孔老师选择认清现实,在人品德行的精神指向中主动退出。在教育资源紧缺的时代,农村学校的民办教师让一批孩子有了知识改变命运的希望,义务教育的进步过程中阵痛着这些民办代课老师。他们对农村孩童启蒙教育的付出远胜过代课费用,这就是农村教育在现代化全面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农村多元化的个性教育开发着农村孩童的理想,这也得益于农村教师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念。在农村题材教育电影中,最明显的转变是《树上有个好地方》(2019,张忠华),片中的农村除了青山绿水的地域风景之外,还有多位城乡接合的分科教师教学,并且还要参与县城教学联考成绩评比考试,一改以往农村教师知识不足和学生上不起学的状况。这部电影“展现了中国西部乡村教育的现状,传递出导演对儿童个性发展的呼吁”。电影中的孩童学生巴王超过在家里整天被爸爸骂什么都不会,在学校被校长称为“老鼠屎”,是学校出了名且被所有人嫌弃的熊孩子,他在班级里的座位是在垃圾堆的旁边,家人和老师都想教育他,但教育的方式都不对,他破罐子破摔后成了名副其实的“混世魔王”。直到城里来的实习老师粉提的出现。她和所有的老师都不一样,她说话温柔和蔼,让巴王超过搬离垃圾堆的位置并且给了他一个次要的班委职务,孩童感到了从未有过的重用。他对新老师充满感激,在发现老师的床摇晃时,就回家找木匠父亲给他做了一大堆木块垫子,然后一块又一块地试哪一个垫在床下最合适,类似这样与众不同且或多或少有些感人和暖心的举动还有,当学校开图书馆组织学生捐书时,他拿出自己所有珍藏的娃娃书;当有小贩商骗学生钱时,他就用计识破对方的手段,还跟小贩打了起来。可以看出,实习老师粉提和蔼可亲、温文尔雅的举止与农村本土女教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片中的实习老师经常带同学们做各种好玩的游戏,所有的同学们都喜欢和蔼可亲的新老师,都悄悄送她小礼物,巴王超过也带着老师去自己的秘密基地,在新老师的鼓励和认可下,调皮的他开始认真学习,在其他同学都作弊的情况下,他展示自己无作弊的诚实品质。在新老师离开之后,他依旧习惯着这些优秀的品质和善良的心,励志长大后成为像新老师一样的人,是老师的仁爱之心的思想与行动,激发学生发愤图强。而在2021年9月电影《树上有个好地方2——美术老师的放羊班》也顺利开机,西部农村教育电影继续书写精准脱贫环境下,农村学校教育全面发展,学生接受多元个性教育。

此外,农村电影在教育理念的表达上呈现出对农村儿童和青少年的全面培育,如电影《旗》(2015)书写的是广东山区留守教师与自闭症儿童共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文教育观;《百鸟朝凤》(2016)讲述陕西农村用心传承民俗音乐的教育理念;《脚尖上的信天游》(2016)展现了西部地区在特有地域民风和学生得天独厚的天赋下学习足球;《米花之味》(2017)反映了当代儿童心理成长并自愈的过程;《天使的声音》(2018)讲述少数民族女孩为实现音乐梦想的故事;《阳光下的少年之我的五色世界》(2020)则关注偏远地区残障儿童接受的教育环境;《我和我的家乡》(2020)也通过“最后一课”的桥段书写了农村教师培养出的乡村大学生用现代知识改变家乡面貌;《穿过雨林》(2020)在线教育扶贫精准至海南黎族所有贫困学子并使他们在“教育扶贫移民工程”中圆梦大学;《我们的新生活》(2021)在“云上音乐会”单元中呈现了农村儿童音乐天赋的发展观念;《美丽的承诺》(2021)讲述了贵州农村山区中青年教师支教的成长经历。

毋庸置疑,进入新时代的农村教育电影中,呈现出的主体已不再是贫瘠落后,或用猎奇风景和“搞笑”行为去吸引观众,而是以“青山绿水”为背景,故事内容和教育形式上向城市教育迈进,尤其是农村的家庭教育已经破除了封建传统或男尊女卑的民俗礼教,表现出农村儿童与青少年男女性别平等、教育平等的现状,折射出精准教育脱贫的贯彻落实。传达了教育脱贫不仅扶贫,而且还扶智。这最直观的体现是每年高考后关于农村高分考生的新闻报道数量不断增多,而农村小学生的升学率也有了非常大的提升,如1980年农村小学毕业生的升学率(普通初中)为62.1%,1990年为63.7%,2000年为80.8%。由此可见,农村教育多元化已成自觉。

结 语

农村题材电影对教育现状的书写,折射了不同时代农村的教育观念,这是教育电影必不可少且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通过以上探析可以发现,在这些众多农村题材电影中,关于对教育发展和教育观念书写的作品,并不一定都是优秀的电影作品,但都应该是现象级的作品。在电影追求票房和消费娱乐的市场中,编剧和导演能够选择农村现实题材对教育现状进行创作,尤其是敢于直面教育落后的勇气,充满了挑战现实主义创作的智慧。教育本就是提升文化自信的根本保障,也是民富国强的必由之路,要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梦想,就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行教育强国的思想和建设。而农村的教育更是背负着国家的使命,承担着民族的重任,在发展和建设过程中虽然是风雨兼程的,但一定是充满富强的美好未来。

猜你喜欢
农村教师观念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维生素的新观念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别让老观念害你中暑
健康观念治疗
提高农村教师培训的实效性——关于西部S省农村教师培训状况的调查报告
即兴表演的观念阐释
农村教师补充机制:问题与对策新探
论西部农村教师专业信念提升策略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