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罗保志
本期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云南广南八宝稻作生态系统是以八宝贡米栽培为特色的复合生态农业系统。遗产地位于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县的八宝、莲城、旧莫等15个乡镇,总种植面积15万亩,核心区在八宝镇。云南剑川县、元谋县等多处曾发现约公元前1200年的碳化古稻。
广南八宝米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产于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县,该县位于云南省东南部,是全国产粮大县。广南八宝镇四周岗峦罗列,中间是缓浅的丘陵,丰富的森林资源为八宝米的生产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八宝米,俗名大白谷,系禾本科水稻属作物,为我国特有的珍贵米种之一。据地方史料记载:“八宝米”早在明清时代就被列为“贡米”,封为“皇粮”“每岁贡百担”,供皇帝御膳和皇亲国戚享用。新中国成立后被列为国家优质上等米,常用以招待贵宾。1959年新中国成立10周年大庆,专调数千斤八宝米到首都北京,用以招待外国宾客。
采用传承千年的传统精耕细作技术与现代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是八宝米种植技术的主要特点,也是八宝米品质的保证,其主要特征是:
以手工劳动方式为主。在八宝稻的生产中,靠世代积累下来的传统经验,农户还在使用人力、畜力、手工工具、铁器等进行八宝稻的栽种、管理、收割、加工。
»广南八宝稻作区
木制和金属农耕农具得到保存和广泛运用。丘陵地带稻田,多为梯田,田块小,机械难以实施,(木)铁犁、铁锄、(木)铁耙、水车、牛车、马车等还是主要的劳作和交通运输工具。
沿袭和采用传统的农业耕作技术。整田、播种、栽插、中耕管理、收割等还在使用传统的耕作方式和生产技术。
保存和利用原始种质资源。八宝大白谷是当地稻农世代传袭、精心呵护传承至今的八宝米品种,同时保存下来的八宝糯米、八宝红米也是优质珍贵种质资源。
»»铜鼓舞
基于这一生产技术生产的八宝米,品质上乘,色泽晶莹透亮,颗粒比普通米粒大且稍长,蒸煮的时间比一般米较短,饭粒软和,富有黏性,饭粒柔软而不烂,饭冷而不散,清香可口,被称之为“洁白无瑕,优质惠中,米中之花”。经云南省农科院测试中心检测,其主要指标均已达到国家优质米标准。
壮族人民在广南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已几千年,几千年来形成的独特的种稻技术支撑着壮族的繁荣发展。时至今日,八宝米产业仍然是广南县的主导产业之一,每年种植八宝米14万亩以上,是壮族人民的主要经济来源。
多年来,广南县不断建设完善稻作区灌排渠系,推进传统精耕细作与现代水稻种植技术相结合,培植绿色食品观念,开展八宝米绿色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特别是在八宝米种植核心区八宝坝龙种植基地建立了追溯系统,全程跟踪八宝米种植。
八宝米种植,品种上主推优质高产的品种,并不断提纯更新,每年投入20万元开展品种提纯和选育工作,建设育种基地16亩,目前主推广稻2号,云恢290,滇屯502,文稻1、2号,广籼2号,八宝谷2号,红优6号,八宝谷7号等9个八宝米系列品种。
施肥方面八宝米种植主推有机肥,施用农家肥和蒿枝及其他嫩枝绿叶沤制的绿肥,病虫害防治方面主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例如:人工薅除杂草,春季提前放水泡田减少虫源,稻田养鸭为水稻除草防虫,增加通透性改善田间小气候预防纹枯病、稻瘟病等,整个稻作区生态平衡,生态环境好。
在脱贫攻坚期间,广南县采取“公司+合作社+村集体经济散种项目+订单收购+建档立卡贫困户物化补助+农户”的模式,推广八宝米种植,累计带动贫困户完成订单生产37万亩,每年平均5万亩以上。2020年带动5904户26441人完成订单种植八宝米14837亩,平均单产479.5公斤,总产711.4万公斤,实现增收农业产值2249.2万元,户均增收农业产值3809元,人均增收850.6元,增加纯收入1335.3万元,户均增收2262元。
在八宝米种植的悠久历史中,壮族创造了包括“那(意为田)”文化、节日文化、糯食文化、“龙”图腾文化、山歌文化、手巾舞等在内的独具特色、绚丽多姿的稻作文化,就像一块活化石,折射出整个壮族社会、经济、文化历史发展的概貌。
壮族先民们选择水源丰富、土地肥沃的沿河田坝开垦稻田,并用“那”来命名自己的家园村落,创造了光辉灿烂的稻作文化,形成了一个以“那”为本的生活模式和“那”文化体系。如:那弄(大田)、那唱(宽田)、那夜(小田)等,“那”文化也可以等同于一种稻作文化的表现。广南壮族传统三月花街节是壮族群众隆重、盛大的农事“开秧门”节日,其意是一年一度的农忙季节已经到来,庆祝“开秧门”顺利,并夺得今年粮食丰收。还有尝新节(也叫扁米节)、霜降节等都与稻作文化有直接关联。壮族人民在田间地头劳作休息时自娱自乐,编排的手巾舞不乏歌颂劳动、歌颂生活的内容,一直延绵至今。
近年来,广南开展稻作文化系列活动,成功举办了中国·广南2018世界稻作文化旅游节,世界稻作文化发源地论坛等活动,举行秋收礼祭、贡谷拍卖、句町王宴、贡米尝新宴、句町拳王比赛等系列文娱活动,通过本地特色饮食、田园风光、体育运动项目,将独特的民族风情,古老的稻作文化变成文体娱乐项目,吸引八方游客观光体验。
依托丰富多彩的稻作文化,广南县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切入点,利用本地农业农作、山川水流等原生态自然景点,在不破坏乡村原汁原味自然景观、建筑构架的基础上,实施一批以绘画、美化、亮化为主的“五色村庄、七彩村落”旅游发展新举措,把农家田园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成功实现了由田园变游园的转变。建设八宝国际田园旅游休闲度假区,正在建设和完善八宝河野“五色村庄、七彩村落”、坝美隐逸文化小镇、马碧千年壮寨民族文化小镇、侬人谷、天下第一奇村峰岩洞、博吉金国家森林公园、六郎城、七星湖等一批乡村旅游特色景点。
»手巾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