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学的新能量

2022-05-21 07:58刘其印
民间故事选刊 2022年9期
关键词:马掌民间文学民间故事

◇文/ 刘其印

民间文学的特点,专家定义是把“口头性”摆在第一位的,有的国家直接把民间文学称作“口头文学”。

历史在前进,随着社会革命的节节胜利、人民地位的日益提高、文化水平的普遍增长、科技日渐普及,民间文学的传播、传承空前迅速扩展,传播方式日益增多,如手抄本、书刊、电子书、音像记录、连环画、电视剧,等等,原始的“忠实记录”版民间文学作品受到强势冲击,民间文学逐步从口头向书面演化。许多现当代民间文学,往往起始于作家首创,在长期流传中发生变异并流传于群众当中,汇入民间文学的洪流。作为“读物”的作品更是大部分经过作家加工的“精品”。这种现象已经引起民间文学研究者的高度关注和疑虑:这会不会引起民间文学“口头性”特色的动摇?不,不会的!君不见现当代口头的或书面的民间文学依然如潮般产生和流传,即兴的创作、口头作品永远不会灭绝,有民就有民间文学,永远不可能人人都成为专业作家,无论纸媒、电子书刊永远不可能取代口头文学的产生和传播。群众创作强调的是群众原创,而民间文学,虽有一些源自群众创作,但不同群众创作的作品在流布和传承过程中,许多人参与了修改和再创作,已经是集体劳动的产品,成为群众共有的财富,任何个人已经没有了“版权”。

革命故事传说、人民创新传奇如大海之鱼水、高山之玉石般存在,并广泛流布和传承,出现了许多异文。新民间故事还没有得到人们充分的重视,更没有动手群起搜集、记录,它们还在自由地遨游在大海之中,等待着有心人去打捞、捕捉。三套集成丛书只是捞起了浮在表面的一层,这在当前新时代文化建设中几乎还是个缺门,今后的搜集整理还任重道远,远方闪光的宝石、深处埋藏的珠宝,在等待大家去搜索、挖掘,我们民间文学工作者、爱好者,怎能有半点儿“停业”“改行”之想呢?

笔者在刚刚出版的《南海山村志》中发现一则民间故事《铁匠高二》,说的是高二人高马大,精于打马掌。日寇占领时期,日本兵坏了马掌,逼迫伪乡长去请高二,高二誓死不从,后经苦求,念伪乡长有性命之忧,答应前往,却收拾家具,锁门随伪乡长前去。在安马掌时施了巧计,不久,日本大洋马丧生!日寇想报复杀掉高二,但高二早已人走房空,连影都扑不到了!多好的一则革命故事啊!充分表达出普通百姓高二的爱国情怀、高超的斗敌智慧和“不打无准备之仗”的战略头脑。这类故事给那时的反帝、反霸、反独提供了榜样。可惜这类战斗故事见于报刊的极为少见。《铁匠高二》唤醒了我继续抢救、搜集、整理、研究民间文学的夙愿和新的决心。

在谈到如何使《民间故事选刊》重归辉煌的议题时,我曾建议,借鉴电影《长津湖》《跨过鸭绿江》的成功经验,扩大刊载新的震撼人心的新民间故事分量,为新时代、新征程高唱进行曲、输送正能量。只有一个经常给予读者力量、教育、鼓舞的刊物,才能与时俱进,受到读者的欢迎和追捧并同时获得满意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向前看,新民间故事在整装待发、出战新征程;自思忖,莫辜负新民间故事的巨大能量。好古更要重今,新时代在呼唤:尽快把民间文学编入新时代、新长征大队,为中华民族复兴开发新能源、奉献正能量——这是当代民间文学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

猜你喜欢
马掌民间文学民间故事
济慈长诗《拉米娅》中的民间文学“母题”
友谊使者讲述的民间故事
让民间故事成为培养幼儿文学想象力的沃土
中国民间文学艺术发展现状与保护
马掌
十只金鸡(彝族民间故事)
民间文学是民众自己的文学
热斯坦街上的敲打声
哪双是自己的脚
丁马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