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感是积累绽放的花儿

2022-05-21 11:41陈华清
少男少女·小作家 2022年5期
关键词:灵光珊瑚海浪

我遇见过灵光乍现,像美丽的昙花瞬间开放,久悬的问题迎刃而解。我爱上它,盼望它再度来到我身边。可它总不来,我去寻找。

我抬头望蓝天,白云像绵羊,像棉絮,千姿百态;低头看大海,海浪从远处奔涌而来,轰隆隆,把我的耳朵震得隐隐作痛。

我看不见灵感在哪儿。

我站在海邊,对着滚滚的波涛喊:灵感啊,快来吧!可是不管我怎么喊,它就是不出来。我坐在海滩上,脚埋进洁白的海沙里,吹着海风,欣赏着海上明月,想起“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突然,灵感降临了!

灵感就是这么神奇,这么不可思议。有时高高在上,拒人千里之外;有时又很亲切地拍拍你的肩膀,摸摸你的头,令你茅塞顿开。你感觉得到它的存在,但看不见它的模样。

多年前,我想写留守儿童,但是一直找不到切入点。

一个偶然的机会,一张珊瑚屋的图片,使我跑到中国大陆最南端看珊瑚屋。紧邻珊瑚屋的,是生长珊瑚的海。珊瑚死后,经过千万年,化成珊瑚礁石。海浪把它们推到海滩上。贫穷的渔民,没钱购买建房子的材料,就捡这些珊瑚化石回来,用来建房子。一块块珊瑚石垒起来,一朵朵珊瑚花叠起来,无需用什么东西黏。被雨水淋湿后,它们自动黏起来,很神奇。解放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富裕起来的渔民,用钢筋水泥等建小洋楼。只有依然贫穷的人家,或是恋旧的人,才继续住在珊瑚屋里。美丽的珊瑚屋一度成了贫穷的象征。

我走在渔家村寨,看见一个老人正坐在珊瑚石上,孙女在给黑山羊喂草。我和他们聊天,得知女孩也是留守儿童。突然,有一道光在我脑海里闪现,我心里一亮:写住在珊瑚屋里的留守儿童!

一位朋友说,文学作品不仅要反映生活,还要解决问题。我想起“中国梦”,这是民族梦、国家梦,更是人民梦。每个人都有梦,追梦、圆梦。我又得到灵感。于是,在《海边的珊瑚屋》中,我写留守儿童家长回乡利用古老的珊瑚屋做民宿,开发滨海旅游,圆了自己的“创业梦”,也圆了孩子有父母在身边的梦。

这部小说创作灵感的获得,表面上是偶然的,实际上是我多年积累的结果。我如果没有关注留守儿童,没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基础,没有多年文学创作练就的感悟力,就算我天天看见珊瑚屋,也不会产生灵感。就算灵光闪现,我也抓不住。

虽说灵感可遇不可求,但它青睐有准备的人,有积累的人。

积累和灵感密不可分,是一对好朋友。积累是泥土,灵感是土地里长出的庄稼;积累是种子,灵感是清晨带着露珠的花朵。

不要刻意追求灵感,把时间用在积累上。

陈华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东作协儿童文学创作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湛江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被评为“全国十佳教师作家”。已出版《走出“孤岛”》等十多部文学专著。《海边的珊瑚屋》获叶圣陶教师文学奖,被称为“南方海洋儿童文学的地标”;《跨海巡洋》等入选教育部向全国中小学图书馆(室)推荐书目等。5B1FCB47-A5E0-43F9-87F6-51EA7A24DA45

猜你喜欢
灵光珊瑚海浪
樊应举
碧波荡漾珊瑚海
美丽的珊瑚
吆喝
黑色灵光
海浪协奏曲(下)
珊瑚是怎样治病的
怎样成为百万富翁
珊瑚生命大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