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脂饮食影响小鼠空回肠上皮功能的差异性研究

2022-05-20 08:44丁国宪
关键词:隐窝空肠小肠

金 燚,俞 静,夏 凡,丁国宪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医学科,江苏 南京 210029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能量、高脂肪、低膳食纤维食物摄入显著增加,导致全球肥胖及2 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等并发症发病率逐年上升,带来了沉重的社会和经济负担。肥胖是由于长期能量摄入过多,超过能量消耗导致的。而几乎所有的能量摄入都发生在肠道[1]。目前关于高脂饮食(high fat diet,HFD)对肠道功能影响的研究,结果不完全一致[2-3]。

肠道是接触食物的重要器官,因此肠道功能紊乱是HFD 导致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4]。然而,许多研究忽略了肠道是由不同的区域组成,具有不同的解剖和生理功能特征。因肠道组织结构及肠道菌群分布的差异,不同肠段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也各不相同[5],空肠是营养吸收的主要区域,而回肠在免疫调节中起更重要的作用[6]。目前尚无关于HFD对不同部位小肠功能影响的研究。

本研究通过对小鼠空回肠上皮绒毛、隐窝形态、杯状细胞数量和功能、干细胞增殖分化能力的研究,初步探讨HFD 对不同部位小肠功能的影响,为空回肠在HFD 导致的肥胖及炎症中的不同作用和机制研究提供基础。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雄性C57BL/6J 小鼠40 只,8 周龄(江苏集萃药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PF级环境,温度(23±1)℃。荧光定量PCR 仪ABI7000 StepOne⁃Plus(ABI公司,美国)。生长因子EFG、R⁃spondin 1、Noggin 和Wnt3a(Pepro Tech 公司,美国),3D 培养基质Matri⁃gel 356231(Corning公司,美国)。

1.2 方法

1.2.1 构建HFD小鼠模型

将小鼠随机分配到正常饮食组(normal chow diet,NCD,n=20)或HFD 组(n=20),分别喂养3 个月。HFD热卡来源组成:60%由脂肪提供,20%由碳水化合物提供,20%由蛋白质提供。小鼠自由饮水,每周测量体重,记录摄食情况。

1.2.2 小肠上皮组织分离

脱颈法处死小鼠后取出整个肠道(小肠:从幽门至回盲部连接;十二指肠:距幽门5 cm;空肠:中间段小肠的中间部10 cm,回肠:靠近回盲肠部的10 cm)。

1.2.3 石蜡切片及HE染色

4%甲醛固定24 h,修剪组织后脱水,依次进行75%酒精4 h→85%酒精2 h→90%酒精1 h→无水乙醇Ⅰ30 min→无水乙醇Ⅱ30 min→醇苯5~10 min→二甲苯Ⅰ5~10 min→二甲苯Ⅱ5~10 min→蜡Ⅰ1 h→蜡Ⅱ1 h→蜡Ⅲ1 h。常规包埋。将包埋好的蜡块置于切片机上切片,4℃冰箱保存。取石蜡切片,常规脱蜡,苏木素染液3~5 min,然后伊红染液中染色5 min。常规脱水后用中性树胶封片。每组于光学显微镜下随机选取3个HE染色的区域进行观察。

1.2.4 过碘酸希夫(periodic acid⁃Schiff,PAS)糖原染色

取小鼠小肠组织石蜡切片,常规包埋、复水。样品滴加1%阿利新蓝染液(pH 2.5),室温放置10~20 min,冲洗1次,再用蒸馏水浸洗2次。滴加高碘酸溶液,室温放置10 min。再次冲洗1次,再用蒸馏水浸洗2 次。滴加Schiff 试剂,室温放置10~15 min。纯水冲洗。逐级常规乙醇脱水后中性树胶封固。每组于光学显微镜下随机选取3个PAS 染色的组织隐窝区域进行观察。

1.2.5 实时荧光定量PCR

取小鼠小肠组织,提取组织RNA,并测定RNA的含量和纯度。将RNA逆转成cDNA 为模板,用相关引物进行RT⁃PCR 扩增。实时定量PCR(ABI7000,StepOne⁃Plus,美国)。总反应体系为10 μL,反应条件:95 ℃预变性5 min;94 ℃变性15 s,60 ℃退火延伸15 s,40 个循环;72~94 ℃,每升高0.5 ℃读1 次制备熔解曲线。以actin 基因作为内参,引物序列详见表1。

表1 PCR 引物序列Table 1 PCR primer seguences

1.2.6 小肠上皮分离隐窝及3D类器官培养

小鼠处死后冰上分离出10 cm肠管并纵行切开,将小肠腔面的黏液及绒毛完整刮除后,用含100 U/mL青霉素,10 mg/mL链霉素的DPBS清洗4~5次直至上清液澄清。将处理过的小肠组织放入2 mmol/L EDTA消化液中,4 ℃摇床孵育直至充分螯合(60 min),用5 mL 移液枪用力吹打,直至50%~80%的隐窝单位从固有层脱落,收集富集隐窝的吹打液,70 μm过滤,4 ℃300g离心5 min,获得隐窝沉淀。将隐窝沉淀与液体状态的基质胶Matrigel按1∶2混合,将含有隐窝单位的Matrigel 滴在24 孔培养板的孔中心,形成半球状,聚合成固态的3D立体结构。加入现配的完全培养液DMEM/F12(Gibco 公司,美国)、N2 Sup⁃plement(Life Technologies 公司,美国)、B27 Supple⁃ment(Life Technologies公司,美国)、GlutaMAX(Gibco公司,美国)、1 μmol/L N⁃乙酰半胱氨酸(Sigma⁃Al⁃drich公司,美国)、100 U/mL青霉素、100 μg/mL 链霉素(Gibco 公司,美国)、50 ng/mL EGF、1 μg/mL R⁃spondin1和100 ng/mL Noggin[7]。置于5%CO2,37 ℃细胞孵育箱培养,每天观察,每48 h更换1次培养液。

1.3 统计学方法

用GraphPad Prism 8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两组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HFD导致小鼠体重显著增加

为了明确HFD 诱导的肥胖小鼠模型是否构建成功,对小鼠每周进行称重,结果显示随着HFD 时间的增加,小鼠体重明显增加,与正常饮食组有明显统计学差异(图1)。

图1 小鼠体重Figure 1 Weight of mice

2.2 HFD影响小鼠空回肠绒毛、隐窝形态

为了研究HFD是否改变小肠上皮形态,对小鼠空回肠上皮组织进行HE染色,发现与NCD组相比,HFD组小鼠尽管空回肠的绒毛长度没有明显改变,但空回肠的隐窝深度均明显变浅(P<0.001,图2)。与NCD组相比,HFD组小鼠的空肠回肠单位面积内杯状细胞数量无明显变化(图3)。上述结果表明HFD影响了小肠上皮形态。

图2 小肠上皮组织HE染色Figure 2 HE staining images of small intestinal epithelium

图3 小肠杯状细胞PAS染色Figure 3 PAS staining images of goblet cells

2.3 HFD影响小鼠空回肠干细胞的增殖分化能力

肠道上皮隐窝底部含有活跃的肠道干细胞,是肠道上皮在成体哺乳动物各器官中更新最快的基础[8]。为探究HFD对小鼠空回肠上皮干细胞增殖分化能力的影响,利用3D类器官原代培养技术进行了体外研究(图4A)。结果显示,与NCD 组比较,培养3 d后HFD组小鼠空肠形成类器官的类隐窝区域数目减少(P<0.05,图4B),而回肠形成类器官的类隐窝区域数目有增高趋势(图5B)。培养5 d 后,HFD组小鼠空肠形成类器官的类隐窝区域数目仍减少(图4C),而回肠形成类器官的类隐窝区域数目明显增加(P<0.05,图5C)。以上结果表明HFD对不同区域小肠上皮干细胞增殖分化能力的影响不同。

图4 空肠3D类器官培养及形态分析Figure 4 3D organiod culture and morphological analysis of jejunum organoids

图5 回肠3D类器官培养及形态分析Figure 5 3D organoid culture and morphological analysis of ileum organoids

2.4 HFD导致小鼠空回肠上皮凋亡基因表达改变

DNA 损伤或细胞应激诱导P53 的表达,并导致细胞周期停滞、凋亡[9]。为明确HFD 对空回肠上皮细胞凋亡的作用,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相关基因表达。结果发现,HFD 组小鼠空肠细胞凋亡基因P53 的表达较NCD 组显著下降(P<0.001,图6A),而回肠细胞凋亡基因P53的表达较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回肠细胞凋亡基因Bbc3、H2afx的表达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01、P<0.01,图6B),而空肠凋亡基因Bbc3、H2afx的表达较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图6A),表明HFD导致小肠上皮细胞凋亡改变。

图6 小鼠空回肠凋亡基因表达Figure 6 Apoptosis gene expression in jejunum and ileum of mice

3 讨论

目前,HFD对小肠形态和功能影响的研究结果不完全一致。Beyaz等[3]发现,HFD喂养的小鼠小肠绒毛长度减少,隐窝深度增加,干细胞的数量增加、自我更新能力增强。也有研究发现,在HFD喂养的Sox9⁃EGFP小鼠空肠绒毛长度增加而隐窝深度无明显变化,杯状细胞数量减少,致使位于肠上皮表面的黏液层变薄,进而使肠道屏障保护功能下降[2]。这些不一致的研究结果可能与小鼠的品系、年龄、HFD喂养时间、含量等不同有关。

不仅如此,众所周知,小肠的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生理功能。十二指肠和空肠中的绒毛长,大部分食物的消化吸收多发生于此。而回肠绒毛较短,除了吸收胆汁盐和维生素B12 外,较少参与其他营养物质吸收[10]。与空肠相比,回肠上皮的特征是存在Peyer 斑块,含有大量淋巴细胞和其他免疫细胞的淋巴滤泡,因此在免疫学上非常活跃[6]。在本研究中发现,HFD 组空回肠的隐窝深度均明显变浅。同时,HFD 组小鼠空肠干细胞培养3 d 后分化能力下降,凋亡相关基因P53的表达显著下降,而回肠干细胞培养5 d后分化能力增加,凋亡相关基因Bbc3、H2afx表达显著下降。证实HFD不仅导致小肠对营养物质吸收代偿性减少,对空回肠干细胞增殖能力也存在差异。

小肠是人体中固定细胞更新率最快的部位之一,小肠上皮细胞不断脱落更新,并且由隐窝底部的增殖层引导[11]。而小肠上皮细胞的更新是由小肠上皮细胞凋亡,小肠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共同调节的。小肠干细胞的数量和功能对于小肠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2]。在3D培养系统中,小肠干细胞发育成由多个细胞组成的类器官球形结构,反映了小肠干细胞的存活和增殖。并且,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类器官生长并形成更复杂的结构,显示出腔及类隐窝,包含干细胞和所有分化的肠上皮细胞[13]。因此,类器官是评价小肠干细胞增殖和分化能力的标准。本实验通过空回肠类器官的分别培养,对不同区域小肠干细胞增殖分化能力的差异进行了研究。

已有研究表明,HFD可影响小肠干细胞微环境,导致小肠干细胞和部分祖细胞的功能发生改变[14]。小肠干细胞位于小肠隐窝基底部,隐窝深度可反映小肠干细胞活性和功能,同时小肠干细胞受隐窝及其周边细胞组成的生态位的多种信号调控[15-16]。本研究发现,虽然HFD使小鼠空回肠的隐窝深度均明显变浅,但在体外类器官培养中空回肠干细胞增殖能力无明显变化,空肠干细胞分化能力下降,而回肠干细胞分化能力增加。这种体内外研究结果的不一致,可能是小肠干细胞功能在体内时还受到周边细胞组成的生态位影响。而类器官由多种不同细胞组成,并模拟体内上皮的再生过程,更可以产生黏液,具有吸收和分泌的功能[17]。因此,相比于隐窝深度,类器官更能评估小肠干细胞的功能。饮食与肠道微生物的相互作用是通过肠道上皮实现的。本研究阐明HFD 对不同部位小肠功能的影响存在差异,为具体机制的研究提供警示,同时对后期定点监测、靶向干预饮食诱导的小肠功能改变提供理论基础。

猜你喜欢
隐窝空肠小肠
胃癌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中不同食管-空肠吻合口加固方法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新疆某肉牛屠宰场空肠弯曲菌同源性分析及生物膜形成能力测定
椎间孔入路椎间孔镜下减压治疗腰椎侧隐窝狭窄症的临床研究
肌动蛋白染色协助分析肠上皮增殖和分化的相对定量研究
超细鼻胃镜辅助胃窦直视法空肠营养管置入术的应用
可视化椎间孔成形技术治疗腰椎侧隐窝狭窄症
超声辅助法置入经鼻空肠营养管在急性重症胰腺炎中的应用与护理研究
经椎间孔入路治疗腰椎侧隐窝狭窄症的疗效
一根小肠一头猪
肥美汆小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