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航宇,林 耕,刘 征
(天津城建大学建筑学院,天津 300384)
回族是天津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也是天津最早的原住民之一.最新的人口普查显示回族已经达到17.7 万余人,在天津广泛分布,主要集中于西北角、天穆村、杨村以及唐官屯一带.
天津回族清真寺融合了中国与伊斯兰的建筑文化,形成了自身独特的风格,是中国传统建筑历史的一部分.这些清真寺的分布与回族移居天津的发展史紧密相连,而回族移居天津的发展史又与运河息息相关.
天津回族最初的记载源于元朝,至大二年(1309年)四月,元武宗“摘汉军五千,给田十万顷,于直沽沿海口屯种,又益以康里军二千,立镇守海口屯储亲军都指挥使司”[1]77,直沽即为天津,《元代回族曲家、诗人不忽木——兼谈康立人是回族族源之一》及《元代东道中土的康里人》均对康里军为回民军队作过考证.本时期笔者所述回族系泛指信仰伊斯兰教的人,回族名称正式形成应在14 世纪中叶以后.
因元代“随地入社”[2]的政策,康里军由军转民,于直沽沿海口屯垦牧养.笔者认为屯垦的原因与运河相关:至大二年初,“国家岁赋有常,顷以岁俭,所入曾不及半”[1]76,元武宗为了保障国家经济,发展海上漕运以提高运粮水平,派兵在直沽屯种,一是供给粮食以缓解经济压力;二是为漕运提供便利,保护从直沽海口沿海河、北运河直达元大都的运粮航道,史称“至大新政”.将至大二年初与四月这段历史相关联,说明回族军队来津屯种与元代发展海运的政策是息息相关的.
明初海禁(1370—1573 年)让运河漕运成为了北方经济发展的中心支柱,京杭大运河获得极大的发展,天津的重要性愈发凸显,运河沿岸的回民聚落逐渐形成.
洪武十三年(1380 年),朱棣受命于北平防范蒙古.此时随行的有浙江钱塘人士回族将领穆重和,其子穆能、穆太“以护送銮驾,由水运漕船押运皇粮至通州,卸后即蒙殊宠,以漕船恩赐”[3]之后,沿北运河顺流南返,至穆家庄定居,后逐渐发展形成一处运河回民聚落.
洪武二十五年(1392 年),“帝以回回使朝贡往来,恐其因生边绊,命徙其扬州”[4],故将西北回回一部“实徙江淮”,迁徙过程中或有部分回族沿京杭大运河辗转来津.笔者推测原因有二:其一回族善经商,许多回民来津谋求发展机遇;其二穆重和等人已于明洪武十三年(1380 年)落户天津穆家庄,形成聚落,应有不少回民沿运河定居于此.
元代的“随地入社”政策与海运相关,明初的“漕船恩赐”和“实徙江淮”与运河紧密相连,回民将运河作为主要交通方式抵津,落户于运河周边,繁衍生息并不断发展壮大.
至今并未发现元末明初时期回民于天津进行宗教建设活动的相关实物及记载,清真寺在此时期是否形成尚未可知,建筑形式与风格难以考证.
永乐年间,回族入津人数不断增加.笔者在调研中了解到回民多称祖先随“燕王扫北”而来.“燕王扫北”的具体时期众说纷纭,比较可信的说法是“靖难之役”之后,笔者依据史实推测应有两个地区的大规模迁徙.
其一为江南地区迁徙:“靖难之役”导致华北区域人口大量减少,为了开垦荒地和充实人口,永乐元年(1403 年)“八月二十四日,发配流放罪以下罪人耕垦北京田土.二十九日,迁徙直隶、苏州等十郡、浙江等九省富民充实北京”[5].此时的移民包含部分回族,《武清县志》描述:“杨村的穆姓多来自浙江,马姓来自南京,刘姓来自江宁”,其关于回民祖地的介绍也与此段史实相呼应.
其二为山东地区迁徙:建文二年(1400 年),“山东新附义勇军今皆挈家归北,不绝于道……则我之粮舟及新军皆过直沽矣”[6],由此可知大批山东区域民众沿运河移居北平附近,部分留居于天津,其中应有不少回民.在南蔡村清真寺的调研中,回民口述其祖地为山东盐山穆民村,“燕王扫北”时经运河迁徙而来.
永乐二年(1404 年)天津设卫之后,成为了著名的漕运码头,交通便利,商业发达.许多回民来此经商并留居于此,沧州、大厂区域以及附近回民也不断汇聚.明天启年间(1621—1627 年),安徽、湖北等地的回民由南运河迁徙到天津,现多聚集于旧城外西北角一带[7].
明永乐年间,出现天穆清真北寺(见图1)的记载:“津邑清真寺有十五座,以穆家庄清真寺为古,建于明永乐年间.”[8]在寺址也发现一块基石上刻该寺为永乐二年建.“伊斯兰教于明永乐年间(1403—1424 年)随回族在县内定居传入宝坻,主要聚居在城关镇和大口屯镇,并建有清真寺”[9],这说明宝坻城关清真寺于同时期建设完成.关于明宣德年间(1430 年)武清区建河西务清真寺以及明正德年间宁河区建东丰台清真寺的记载,因历史过于久远,仅从碑刻及相关文献中有所提及,具体时期有待考证.
这四座清真寺均分布在天津北部,其中天穆清真北寺、河西务清真寺皆建于北运河河畔,城关清真寺、东丰台清真寺虽未位于运河畔,但也临近天津水系(潮白河与蓟运河),应由沿运河而来的回民所建.这些清真寺最初的风格已不可考,不过依据北京、沧州地区同时期清真寺形制,天津清真寺应已初步形成了中国传统四合院建筑风格.
隆庆元年(1567 年),部分开放海禁,海外贸易加快发展[10].北运河在三岔河口处与南运河及海河相接,无论河运还是海运都需要沿北运河运往北京.在河运与海运的双重促进下,北运河区域愈加繁荣.当时杨村以北地势较高,船只无法上溯,需将货物卸在码头,通过小型驳船,用兵丁拉纤的方式运往上游,因而杨村成为了重要的漕运枢纽,河西务则成为京津间的重要码头和商品集散市场.杨村清真南寺、杨村北大寺分别在明万历元年(1573 年)、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建立起来,位于武清区的杨村,两座清真寺皆为传统四合院风格,大殿、南北讲堂、望月楼等部分均已形成.河西务、杨村的清真寺彰显了北运河回民聚落的繁盛.
随着漕运和商业贸易的兴盛,位于天津发祥地三岔河口的回民聚落也得到了较大发展,明万历二年(1574 年),安徽安庆府回族船工沿大运河往北京运输皇粮,为方便礼拜,集资兴建清真寺,“购屋数椽,权作礼拜之天房”,后增建礼拜堂、南北讲堂和沐浴室,称之为金家窑清真寺(见图2)[11].寺址位于河北区三岔河口处,表明此时三岔河口回民聚落已经形成[12].
明末南运河建成唐官屯清真寺,意味着南运河回民聚落已经形成.唐官屯位于南运河东岸、津冀交界处,明永乐年间唐世义率移民在此屯垦官田,称之为唐官屯[13].
除宝坻城关、东丰台清真寺靠近天津其他水系外,明代清真寺基本位于运河附近,呈线性分布(见图3),并沿运河由北向南依次分布着北运河、三岔口、南运河三处主要的回民运河聚落,形成一派繁华盛景.
明代最初建设的清真寺较为简陋,随着城市的发展,天津清真寺吸收传统建筑院落布局方式和木构体系,逐渐形成了一些形制精美、规模宏大的中式风格清真寺.
清代开放海禁,允许漕船“如有商货、盐斤,均准揽载”,天津运河两岸的商业进一步繁荣,漕运贸易更加便利.南方各地“商贾经过登州,直趋天津、奉天”[14]45,此时来天津经商的回民增多,随即落户于此.回民的活动范围也逐渐向周边各县区扩展.
清末,漕运逐渐荒废,一些回商、船工因船坏、经济拮据等无力返乡,便定居于大红桥区域,形成了以同义庄、清真巷为中心的回民社区.至清光绪十年(1884 年)天津已经有6 000 户回民[14]47,若以每户平均5 人推算,回族人口应为3 万人左右.
民国初,战乱频发,全国各地多被军阀割据.天津在当时是中国第二大商业城市和北方最大的金融商贸中心,并因租界等原因免受战乱的侵扰,那些不堪战乱之苦的回民,自河南、河北、山东等地迁至天津,回民的大量涌入形成了南开区南门外、河西区三义庄等回民社区.
清顺治元年(1644 年),天津清真大寺在天津老城区的西北角建成,同时期建造的有杨惠庄、西关以及于厂清真寺.天津清真大寺和于厂清真寺皆位于三岔河口,西关清真寺位于海河边沿,杨惠庄清真寺现已无存.
在此之后建设的典型清真寺有清道光二年(1822年)的清真南大寺、清咸丰元年(1851 年)的同义庄清真寺、清咸丰四年(1854 年)的天穆清真南寺、清光绪元年(1875 年)的大口屯清真寺、民国十一年(1922 年)的三义庄清真寺等.据笔者统计从1810年到1949 年有记载建设的清真寺有44 座,其中清代22 座,民国22 座[15].
天津市区的海河在1901—1923 年历经六次裁弯取直,河道与过去相差甚远,将本时期建设的清真寺位置标示在1900 年天津市三岔河口区域地图中,发现大多清真寺位于运河边缘,与三岔口回民聚落关系密切(见图4).
经过建寺的高潮之后,新中国成立时天津共有86座清真寺,其中男寺64 座,女寺22 座,明清时修建的古寺有十数座[16]1248.这段时期也出现了一些远离运河的清真寺,其原因主要有:
(1)民国之后运河停运,火车等陆路运输逐渐发展,形成了远离运河的城镇,落户于此的回民建设的清真寺便与运河无关.如:武清城关清真寺、蓟州城关清真寺.
(2)运河的自然改道与人工变道,导致原运河边缘的清真寺远离了运河.如:于厂清真寺、金家窑清真寺等.
(3)这段时期津南区的小站、葛沽形成了回民聚落,便在此处海河流域附近兴建清真寺.如:小站清真寺、西关清真寺等.
(4)回民聚落随时间发展慢慢扩张,形成了同义庄、清真巷、南门外、三义庄等回民聚集区.这些聚落中清真寺的建设与运河已经没有了紧密的联系.如:清真东大寺、三义庄清真寺等.
这时清真寺已发展成以三岔河口为中心,沿运河与海河向外扩散的分布格局.清真寺不再沿运河分布,而是依托运河向周边扩散,形成现今清真寺的分布雏形(见图5).
从清初到新中国成立期间,许多清真寺纷纷建成.不过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清真寺多为清代所建,民国因西方现代建筑技术的传入,建设了一些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伊斯兰风格清真寺.
新中国成立之后,在1958 年进行宗教制度民主改革,将清真寺进行了拆除与合并,此时天津市区只保留了23 座清真寺[16]1248.“文革”中这23 座清真寺被关闭,宗教活动被迫停止,清真寺被工厂占用或是直接拆毁.笔者统计“文革”期间被拆毁的清真寺有18座,被工厂、幼儿园等占用的有4 座.在这段时间清真寺发展陷入停滞甚至倒退.
20 世纪80 年代改革开放,天津成为14 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具有良好的发展机遇.此时回民来津原因很多,如:投亲靠友;毕业分配工作;来清真寺学习教义;谋求发展寻找机遇;前来投资经商等.1982 年我国将宗教信仰自由写入宪法,政府归还宗教房产恢复重修了一批清真寺.至1986 年,全市已有34 座清真寺恢复并重新开放[16]1249.
自此清真寺开始了多样化建设方式,如:历史建筑的修葺;新建阿拉伯式或其他类型;回民捐资捐地自建;幼儿园、民居、寺庙等建筑改建;国家批地另建等.这些多样化的建设与改造形成了如今清真寺各具特色的样式格局.
此阶段天津清真寺的发展反映了回族聚集区随着城市的拆迁、扩建而迁移的历程.清真寺的建设已经与运河无关,很多临近运河的清真寺也搬迁至他处,沿运河分布的特征不再明显,主要聚集在天津市区,形成了如今的分布格局(见图6).
天津回族清真寺从诞生到发展都与运河漕运息息相关.最初屯兵来此护卫漕运,后为礼拜方便而在三岔河口建设清真寺,明末发展成北运河、三岔口、南运河三处运河回民聚落,清朝以后沿运河逐渐往外扩散,直至漕运荒废,逐渐远离运河.新中国成立后清真寺经历搬迁、扩建、重建、维修,形成了集聚在天津市区,广泛分布于各大区县的分布格局.
本文介绍了天津运河漕运变迁与清真寺发展的内在联系,为天津大运河的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一些研究基础.那些具有传统特色和独特风格的天津清真寺不仅是中国建筑史上宝贵的遗产,也是运河文化带遗留下来的建筑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