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静怡,李若辉
(南京林业大学家居与工业设计学院,江苏 南京 210037)
为了迎合人们日趋多样化的审美需求,服饰设计也在不断改革与创新。民族服饰作为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体现出各个民族的文化底蕴和审美风格。民族服饰艺术元素与现代服饰设计的合理结合,在传承民族文化的同时,使之更加贴合当前服饰时尚领域的主流审美,并且为现代服饰设计提供了大量新颖的设计思路与灵感,让其焕发鲜活动力,开辟新的道路。
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回族作为56 个民族中的一支,其文化特色是中华民族文化长河中浓墨重彩的一笔。研究回族服饰艺术是了解回族文化的重要手段,回族服饰在中国文化与伊斯兰文化的碰撞下产生了独特的艺术价值。本研究概述了回族文化,从设计文化的角度分析并提炼了回族服饰中蕴含的艺术元素,阐述了回族服饰艺术元素在现代服饰中传承应用的设计原则与创新应用,为少数民族服饰元素在现代服饰设计中的合理运用提供了借鉴,为我国回族服饰的发展注入活力。
回族是我国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人数较多,集中分布于我国西北部地区,如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甘肃省等。社会整体呈现“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特点。回族是在具有共同信仰的前提下由各个来华穆斯林族群及其后裔中国化之后在长期交融中形成的一个多族源、多文化的全新民族,伊斯兰教是维系回族统一的纽带。[1]
伊斯兰教的准则与规范始终与回族人民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因而塑造了具有回族特色的生活形态。回族穆斯林严格恪守《古兰经》的教义,定期集中到回族聚居地内广泛分布的清真寺完成宗教礼拜仪式,参加节日庆典、婚丧嫁娶等日常活动。这些活动维系宗教信仰的同时,形成了回族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性。回族文化与多元民族文化相互影响、融合之后,不断自我发展与更替,呈现出民族性、宗教性、包容性等特色鲜明的文化特征。
回族视白色为最纯洁的颜色,回族服饰以白、绿、黑等素色为主。回族男子的主要服饰为白帽、准白与坎肩。准白是回族老少皆宜长袍的统称,坎肩的造型与马甲相似。伊斯兰教对于女子身体的遮护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回族女子的传统服饰款式较为单一,多为盖头与能完全遮蔽身体的大襟长袍。
在民族文化融合和汉族文化的熏陶下,当代回族服饰已经与现代服饰区别不大,具体表现在款式和材质的革新、装饰多样性以及工艺的进步等方面,人们只在宗教活动或者节日庆典时才会穿着传统回族服饰。回族服饰文化既汲取了汉族服饰文化的特点,又保留了部分民族特色,在少数民族服饰中有着鲜明的代表性。
回族特色纹样图案的典型代表包括几何图形类纹样、书法文字类纹样和植物花卉类纹样。
2.1.1 几何图形类纹样
回族服饰的几何图形类纹样主要遵循点、线、面的构成方式,通过大小不一的线条与图形进行疏密的穿插、排列、循环、组合,形成形式多样的纹样图案,方形、圆形和三角形是最常见的组合元素。几何图形类纹样具有伊斯兰的独特风格,结构严谨、简练和谐,富有韵律美。
2.1.2 书法文字类纹样
阿拉伯经文书法作为回族服饰书法文字类纹样的主要组成部分,具有线条律动感与生命力美感。《古兰经》中寓意吉祥如意、幸福美好的章句是书法文字类纹样的主要素材,在潜移默化中强调了宗教信仰在回族人民心中的地位,蕴含了回族人民对美好生活与美好精神的向往与追求。
2.1.3 植物花卉类纹样
回族服饰中的植物花卉类纹样主要有蔓藤纹、缠枝纹、卷须纹、莲花纹和抽象花纹等。植物花卉类纹样主要利用大自然中的叶与花作为装饰素材,通过简化图案、重复排列的方式形成抽象美丽、各具特色的纹样图案,展现了自然的艺术气息,带给人们美妙的视觉享受[2],体现了回族崇尚大自然的艺术特性。
回族纹样作为宗教信仰的物化象征,融合了多元化的艺术设计元素,拥有不可复制的符号化设计语言[3]。将纹样元素加以利用,并非只是增添了服饰的装饰性或者造型的独特性,更体现了回族文化理念对服饰设计的指导作用[4]。
帽饰是回族男子服饰的精华所在,是以身体为载体的一种文化符号[5]。回族男子的白帽是回族的典型标志,白帽名为号帽,也叫“回回帽”“礼拜帽”“孝帽”,如图1 所示。号帽多为棉布、的确良、涤卡、平绒等面料制作,也有用棉线或毛线钩制的;一般采用白、黑、绿、灰等颜色;有纯色的,也有绣有金边花纹或纹样图案的。通常春夏季佩戴浅色,秋冬季佩戴深色。号帽的款式多样,因教派和地区不同,有圆形无檐小白帽、四角帽、六瓣帽等形状。
坎肩是回族特色服饰,造型与马甲相似,无领、无袖、直对开襟。回族人民会根据不同的季节选择不同面料的坎肩,有棉制的、胎皮和短毛羊皮作为夹层的,还有皮制的。春夏季,回族男子喜欢在洁净纯白的衬衫外搭配一件黑色坎肩,坎肩的襟边、袋口处用针扎出明线或刺绣精美的伊斯兰图案,整体工整挺拔,素雅别致,如图1 所示。冬季则把皮坎肩穿在外套里面,穿着舒适不显臃肿,兼具美观与保暖性。年轻的回族女子喜欢在衬衣或长裙外搭配亮色的对襟坎肩,边缘用丝线缀上花边纹,优雅而精致。
盖头是回族女子最具特色的帽饰,款式多样,起到遮盖头发和耳朵的作用,只露出面孔,体现了回族人民的宗教信仰。盖头款式上分长款(如图1 所示)和短款,材质多用轻薄的纱、蕾丝及绸缎等面料,亲肤透气。回族女子为了增添装饰美感,会在盖头边缘镶金边,绣上精致秀丽的花草图案,清新脱俗。传统盖头多为白、黑、绿等素色,根据年龄决定色彩。如今回族人民的审美观念不断更新,愿意尝试更加鲜艳的色彩,如粉色、红色、花色等。
《古兰经》要求穆斯林女子要遮盖自己的身体,受宗教影响,回族女子传统服饰主要为完全遮蔽身体的大襟长袍,搭配同色的盖头;大襟为立领,右开襟,镶有用相同面料制成的小包扣,装饰性较强。回族女子服饰讲究整洁雅致之美,会在衣服领口、袖口、前襟处采用刺绣或珠片烫钻等装饰勾勒出花纹和一些阿拉伯文字,色彩鲜艳、十分精美。
回族服饰文化的丰富内涵,不止体现在具象的纹样符号、造型款式上,更体现在几千年来回族服饰制造加工过程中积累的优秀工艺及技法上,在缝制、刺绣、针钩等工艺技法中都传达出不同的视觉效果和细节美感。回族传统手工缝制的针法有缉针、续针、锁边针等,通过在衣服和帽饰接口处进行嵌线、镶边,增添装饰效果[5]。同时,刺绣工艺也多用于回族传统服饰,丰富的刺绣纹样反映出了回族女子对自然美与生活美的追求,让回族服饰富有立体感,更为美观。
3.1.1 保留民族特色风格
回族服饰艺术元素种类丰富,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和较高的文化价值与实用价值。在现代服饰设计中以传统的回族民族文化为设计底蕴,在保留回族特色风格的基础上探究民族特征的传承与创新设计,对回族服饰艺术元素加以提炼、改造和融合,传承了回族的精神风貌与回族服饰的文化内涵。
3.1.2 强化现代审美
如今,多元化、个性化的设计理念逐渐深入人心[6]。为了更好地在现代服饰设计中合理运用回族服饰艺术元素,服饰设计师应当以现代审美观念作为指引,抓准回族服饰元素与现代服饰设计的契合点,强化现代审美,让我国传统民族服饰与国际时尚接轨,在传承的基础上勇于突破创新,不拘泥于陈旧的审美观念,将回族风韵完美融入现代社会[7]。
3.1.3 融合现代工艺
回族传统刺绣工艺虽制作精细,但创作周期长,不适合大规模、统一化生产。基于此,我们可以通过传统工艺与现代工艺融合的创新方式,以机器代替手工刺绣,在凸显回族传统刺绣艺术美的同时,提升了刺绣的生产效率。将回族传统技法融合现代工艺运用于服装设计中,有利于凸显回族服饰手工艺在现代服饰设计中的价值。
3.2.1 纹样图案的借用
回族纹样图案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具有独特而鲜明的民族艺术特色和宗教文化内涵[8]。借用回族传统纹样图案,不但可以为现代服饰设计提供源源不断的灵感源泉,还可以借此传承回族服饰文化,赋予回族传统纹样图案新的生命力。
回族纹样图案以植物花卉类最具代表性,选取符合现代审美的既有图案直接应用于设计,虽然饱满的图案会起到视觉上的震撼效果,但缺乏新意,时尚韵味不足。现代服饰设计已呈现出多元化特征,图案的借用应该通过概括凝练、去繁就简,既要保留回族特色,也要做到“青出于蓝”,遵循美学规律,对图案进行合理抽象化、极简化、扁平化设计。除此以外,传统回族服饰的图案通常装饰在领口、袖口、前襟等部分,设计师可以对图案的布局进行选择和变通,使得回族图案的使用更加灵动新颖,符合当代人对个性化的审美追求。
3.2.2 色彩加工
色彩是服饰视觉的代表性语言,可以快速吸引人们的眼球[9]。回族服饰的色彩元素是回族先民色彩认知和审美意象的直接体现。回族传统服饰的色彩多表现为朴素、清新的素色,如黑、白、绿等。当代年轻群体更加青睐鲜艳亮丽的颜色,设计师可以将回族服饰原有色彩加以概括和提炼,在保留原有色相整体搭配的基础上,充分吸收和融合当前的流行颜色并采用新兴的色彩搭配形式来寻求更佳的表现效果。譬如纯洁白色是回族服饰中最经典的颜色,现代服饰设计可以在此基础上使用色彩鲜艳的元素,使其具有鲜明的视觉冲击。在保留传统回族服饰清新纯净色彩的基础上,将传统色彩与现代色彩相互协调融合。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大时装周的设计成为日常服饰的潮流导向,欧洲奢侈品牌也将视线投向了穆斯林服饰的设计。Marc Jacobs、Versace、Gucci 在承袭了其品牌调性的前提下推陈出新,一改穆斯林服饰单一色彩的传统,饱和度与纯度较高的黄色与紫色的拼接使用,为我们带来了另外一种强烈的、有冲击力的视觉体验,如图2所示。
3.2.3 构图重组
解构是民族图案活力再造的基础,重组则是民族图案活力创新的手段[10]。所谓构图重组就是对提炼出的具有回族文化美好寓意的图案打散重组,运用排列、旋转、打散等方式打破其原本构成,进行重新布局与构造组合,赋予回族图案新的构图形式,使其符合时代审美需求,形成更加灵活多样的图案构成,将回族服饰图案创新应用于现代服饰设计中。
Gucci AW18见图3。
如图3 所示,将回族女子喜爱的花卉图案进行细而密地分布,以散花式构图将花朵纹样分散排列,并对原本的花卉形态进行分割重构,保留了基本的色彩搭配,使得花卉图案抽象化、符号化,疏密和谐,使回族女装具有秀雅、别致的风格。
3.2.4 面料升级
服饰的美不仅体现在款式设计和图案美观上,还体现在面料的选择上。现代人更追求服饰穿着的舒适性,兼具时尚感和舒适度的民族服饰才会被大众认可。
每年的面料流行趋势是新款服饰设计的基础,拼贴布料是近几年流行服饰经常采用的艺术方式,将不同材质的面料拼贴撞色,创造出了一种全新的面料肌理,避免了人们审美疲劳的同时为面料的升级创新提供了可能性,引导着回族服饰在时尚化设计中对面料大胆创新使用。
伴随着各种新型材料的出现,更多的装饰性材料可以应用于回族服饰的刺绣艺术中。譬如将人造亮片、串珠、金属、亚克力等现代材料合理地运用在回族服饰的刺绣图案中,在一定程度上会丰富回族服饰刺绣图案的视觉表达效果(如图4 所示),使得传统单一的刺绣风格更符合当下年轻人对时尚多元化、新颖化的审美需求。
在多元化文化浪潮的冲击下,回族服饰文化需要发展与传承,回族服饰艺术元素与现代服饰设计融合是必然趋势。回族服饰艺术元素的提炼与再设计研究,不仅能够实现回族服饰艺术的更广泛认知,彰显回族特色,还可以推进我国现代服饰设计的全新发展,促使设计师创造出符合中华民族审美
的现代服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