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牧原,华志远,李全彬
(1.江苏师范大学 江苏圣理工学院-中俄学院,江苏 徐州 221100;2.江苏师范大学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江苏 徐州 221100)
现如今,阀门自动控制技术已经很成熟,并且在社会上被广泛应用。在此基础上,不少研究人员还提出了智能控制方案,袁新颜等人以STM32G4作为控制器,采用无线射频技术,结合GPS定位,借助WiFi实现了燃气阀门的远程控制,该设计方案比较复杂、成本较高。马静等人利用ATMEGA328P-AU芯片控制ESP8266无线WiFi单元和NRF24L0无线射频单元实现了电子阀门的远程控制,但对异常情况没有给出实验结果,实际应用中可能存在安全隐患。汪川采用比例-积分-微分(PID)算法实现了阀门参数的全控制,并通过LCD对阀门的当前状态进行实时显示,为智能阀门设计提供了很好的思路。蓝杰等人以STM32为主芯片设计了一种微型步进电机驱动控制器,为实现太阳能自动上水提供了可行方案,严冬等利用三极管截止状态来实现水位检测与上水。赵博利用浮球杠杆法实现了传感器智能上水的功能,但安装操作较为复杂。王文勇利用闹铃脉冲器,实现了定时自动上水的功能,但具备较大的局限性。苏赐民等利用分段式水位检测方法,通过多个水位传感器实现对水位的控制,但无法精确控制上水量。目前,市面上已有自动上水智能测控仪及电磁阀,但均需要对原有管路进行拆卸,安装复杂,一套全自动控制设备的价格也较为昂贵。
为了弥补以上方案的不足,本文设计了一款易安装、成本低的智能水阀控制器。本控制器安装时不需要改动现有管路,只须将其固定到现有手动开关阀门上,安装简单方便,便于操作;其自带的控制器能够在传感器检测到回水管出水时自动关闭水阀,如果控制器突发故障不能正常关闭水阀时,将通过报警器进行大音量连续提醒,提醒用户手动关闭阀门。
总控装置内含单片机控制系统和步进电机,其中电机转子与球阀轴之间通过连接器连接,上下各有一个螺丝固定。总控装置与水管间通过连接架固定。连接架带有卡扣装置,通过四个螺丝与螺帽使固定装置与水管紧密贴合,从而起到固定作用。球阀控制器设计如图1所示。
图1 适用于球阀的控制器设计
总控装置通过连接架与手动拨盘连接,如图2所示。连接架带有固定装置,下方有两个垫片,用四个长螺丝及螺帽与连接架固定在一起,固定装置如图3所示。
图2 适用于截止阀的控制器设计
图3 截止阀固定装置示意图
太阳能上水自动控制系统主要由夹子水位感应模块、数据处理系统、单片机控制系统组成。系统处理流程如图4所示。
图4 系统处理流程
夹子水位感应模块是一种耗电低、安全、灵敏度高的常用检测流水的方法,如图5所示。它适用于各种排水管的管口尺寸,安装方便,易于更换;将其安放于太阳能排水管出口处,一端连接单片机引脚,一端连接GND。当有水流经过时,夹子与另一端导线经过水流而导通,单片机引脚被拉低,从而检测到水流。
图5 夹子水位感应器
AS5600是高精度12位角度传感器,分辨率高,体积小,功耗低。将其安装在步进电机的后面,通过磁编码可以获取主轴的旋转速度等信息,经单片机处理后精确地控制阀门旋转。
核心控制模块选用STM32F103ZET6芯片,快速处理用户的按键指令,并对夹子水位感应模块的反馈信号进行实时处理,控制步进电机精准开合上水阀门。步进电机驱动选用A4988芯片,其成本低,拥有内置的译码器,操作简便。系统设计原理如图6所示。
图6 系统控制原理
选用两相四线的42系列步进电机,角度误差仅为0.09°。相比普通电机,步进电机每接受一个脉冲信号,转子就转动一个角度,其输出的角位移与输入的脉冲数成正比,转速与脉冲频率成正比,配合编码器,能够精确控制阀门开关角度。本设计设定了三种阀门开合角度:90°、180°和360°,用户可以通过相应按键进行选择。
用户在使用本设计时,需要对系统运行状态有明显的感知,因此借助LED灯增加了用户交互功能。在不同的工作状态时,对应状态提示文字下的LED灯将会点亮。阀门三种开合角度(90°、180°和360°)对应三个档位,选择按键、一键上水按键、强制关闭阀门按键、复位按键等均有对应的LED灯背景光。按键电路设计如图7所示,复位电路设计如图8所示。
图7 按键电路
图8 复位按键电路
用户在第一次使用时,先将太阳能上水阀门关闭,按下单片机复位按键,电源灯会亮起;随后选择合适的档位,相应档位的LED灯会亮起;最后按下一键上水按键,系统将为用户打开阀门,该过程中LED灯将会一直亮,直至阀门旋转到相应角度后,该档位的LED灯由亮转灭,即为阀门开启过程结束,开始上水。开合阀门过程中,如果编码器感应到步进电机不转动,单片机会做出响应,上水故障对应的LED灯会亮起,同时蜂鸣器报警。如果上水过程中突发断电,则会自动启用备用电池对蜂鸣器供电,蜂鸣器进行报警,提醒用户。单片机控制蜂鸣器最高报警时长为10 min,用户可自行关闭开关令蜂鸣器停止报警。报警电路设计如图9所示,LED灯控制电路如图10所示。
图9 蜂鸣器报警电路
本系统首先对单片机及各模块进行初始化并读取AS5600信号,记录下电机初始角度并将其存入单片机内部。主程序首先将用户选择的角度读入单片机,在上水信号到来时控制电机正转相应的角度,阀门开启。夹子水位感应器接触到回水时,将触发的微弱电信号反馈到单片机,控制电机反转相同角度,阀门闭合。采用AS5600编码器,将其读取的步进电机角度信号实时存储在单片机内部FLASH中,配合滤波算法实时探测步进电机工作状态,使系统鲁棒性更强。若有异常,蜂鸣器自动开启进行报警。整个上水过程完成后,单片机控制A4988进入睡眠模式,等待下一次上水信号到来。本系统采用C语言编写代码,利用Keil5进行编译。软件设计流程如图11所示。
图10 交互LED灯电路
图11 软件设计流程
为确保系统整体设计的科学性与可行性,本实验以普通家用的截止阀为测试对象,从正常过程和异常过程两个方面进行测试。
对阀门的一端进行人工标记,按下90°档位按键、一键上水按键,指示灯亮起,1 s内装置开始启动,同时步进电机驱动阀门开始转动;3 s后标志物精确停在距原始点90°位置,指示灯由亮转灭,阀门开启测试完成。回水管出水,约1 s后装置开始启动,又经过约5 s阀门反转回原点,阀门关闭测试完成。再分别对180°、360°档位进行测试,指示灯均正常显示,阀门能够精准开合。实验结果见表1所列。
表1 正常过程实验测试结果
(1)电机故障实验
给系统正常供电,令电机的A相正线不连接,使电机无法正常运转,按下上水按键,上水指示灯正常亮起,观察到步进电机抖动,2 s后上水故障指示灯亮起,同时蜂鸣器进行报警,按下蜂鸣器控制开关,关闭蜂鸣器,关闭电源,电机故障实验测试结束。
(2)停电测试
给系统正常供电,按下上水按键,上水指示灯亮起,在阀门正常开启过程中拔掉电源,经过0.5 s,蜂鸣器报警。接着打开电源,按下上水按键,系统正常工作,蜂鸣器自动停止报警,电机继续转动到阀门开启位置。在阀门完全开启后的上水过程中拔掉电源,经过0.5 s,蜂鸣器报警,手动关闭蜂鸣器。打开电源和蜂鸣器,蜂鸣器未报警,按下强制关闭阀门按键,阀门关闭,停电测试结束。
测试结果表明,本系统可以在正常供电时,实现正常的开合阀门功能,提供上水服务。当电路出现问题,或者系统上水进行时供电突然出现异常,系统将自动开启蜂鸣器报警。
考虑到大多数家庭使用的阀门为球阀和截止阀两种类型,本文的控制器设计了适用于上述两个类型阀门的构造,安装时直接卡在对应类型的阀门上,方便快捷。硬件电路使用了常用的芯片,硬件成本低廉。用户操作方便,选择好开合角度后,按下开关键,水阀即开启上水,感应到出水口出水时自动关闭阀门。为了应对突发状况,比如突然停电,本系统也自带电源(两节7号电池),启动后如果检测到异常(电机故障、突然停电等),蜂鸣器报警,提醒用户及时手动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