栀子心香
深冬时节,我这里什么花也没有,窗外只有枝丫交错静默着的槐树。
这几天正在读《徐霞客游记》,这套书共四册,半册看下来,他写了很多山峰,很多岩洞,很多飞瀑,却极少写花,细寻之下,只找到几处:
“循溪行山下,一带峭壁巉崖,草木盘垂其上,内多海棠、紫荆,映荫溪色香风来处,玉兰芳草,处处不绝。”“顶有春花,宛然一插髻。”“溪边香气袭人,则一梅亭亭正发,山寒稽雪,至是始芳”。可谓万山丛中“一点红”,就这寥寥几笔,却让人感受到了那种山野的气息,那种独属山花的野气和灵气。
《宋词三百首》开篇就是宋徽宗的《宴山亭》。“裁剪冰绡,轻叠数重,淡著燕脂匀注。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宋词里的杏花多是一笔带过,这首词,却是少有的工笔画般写杏花,写出了杏花那种明亮清新之美,花气袭人。
梨花,因其素,因其静,多被文人赋予一种寂寞忧伤的美。
唐代刘方平的“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是我喜欢的意境。宋代李重元写梨花:“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黄昏渐暗的光,雨打梨花,地上有花瓣落下,院门紧闭。一种寂寞清冷的美。月下梨花,也是美的。“一别如斯,落尽梨花月又西。”“从此伤春伤别,黄昏只对梨花。”纳兰容若的梨花,静美中浸着忧伤。
我还惦记着苏东坡喜欢的那株海棠。
翻《记游定惠院》:“东小山上,有海棠一株,特繁茂。每岁盛开,必携客置酒,已五醉其下矣。今年复与参寥禅师及二三子访焉,则园已易主。主虽市井人,然以予故,稍加培治。”
冬天梅花开,书里梅花多。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都是我喜欢的梅花。
《红楼梦》栊翠庵的白雪红梅场景是我每年冬天都要温习的。
宝玉向妙玉乞红梅,“走至山坡之下,顺着山脚刚转过云,已闻得一股寒香拂鼻。回头一看,恰是妙玉门前栊翠庵中有十数株红梅如胭脂一般,映着雪色,分外显得精神,好不有趣!宝玉便立住,细细地赏玩一回方走。”
地气萌动,阳气回升,漫长的冬天和春天只隔着一个门槛了,万花都在来的路上。再漫长的冬天總有过去的一天,只有经过冬的寒冷,春花才显得那么娇艳,那么可贵。
(编辑·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