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邱建玲(湖南省涟源市桥头河镇动物防疫站)
鸡新城疫也称鸡瘟,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列为A类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该病的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鸡只发病后会迅速传播至全群,不仅影响鸡群的生长发育,还会降低蛋鸡产蛋率,养鸡场发生新城疫后很难净化,对养鸡场经济效益有很大影响。
新城疫病毒是副黏病毒科腮腺炎病毒属的成员之一,可感染鸡等家禽,对火鸡、鸟类有感染性,有时也可引起人的疾病。病毒粒子为球形,直径在150纳米至250纳米之间,是有囊膜的单股负链RNA病毒。根据基因结构和遗传差异,可以将新城疫病毒的毒株分为ClassⅠ和ClassⅡ,目前所使用的疫苗毒株和曾经发生过的新城疫大流行毒株均属于ClassⅡ,根据分子流行病学分析,可将ClassⅡ再细分为9个基因型。新城疫病毒对环境抵抗力较强,在37℃环境中可存活7至9天,零下20℃可存活数月至数年,但日光直射、高温以及常规消毒剂均可将其灭活。
1.流行状况。新城疫在全世界范围内均有发生,目前亚洲、非洲、欧洲、南美洲的106个国家和地区均报道过新城疫疫情。近年来,我国新城疫疫苗接种的覆盖率比较高,这使得新城疫疫情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典型新城疫疫情较为少见,但低死亡率的散发非典型新城疫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鸡新城疫一年四季均可发病,春秋季节发病率高。该病毒能够感染多种禽类,不同阶段、不同品种的鸡均可发病,雏鸡的发病率较高,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是患病鸡和带毒禽类。
2.发病原因。造成鸡新城疫发生的原因主要有四方面:一是新城疫病毒有多个基因型,且毒株不断地发生变异,这使得现有的商品化疫苗对鸡群保护作用比较有限,造成了新城疫的发生和蔓延。二是养殖户在新城疫疫苗免疫接种上存在一定的误区,认为疫苗使用剂量越大保护效果越好,长期大剂量使用疫苗不仅不会提高疫苗的保护力,还容易造成毒力较强的疫苗出现返毒现象;还有部分养殖户当看到蛋鸡蛋壳颜色发生变化后,不能正确分析原因,直接免疫新城疫疫苗,任意改变免疫间隔时间,导致鸡只体内的中和抗体反复地被中和,抗体达不到应有水平,甚至造成机体免疫麻痹。三是没有联合运用灭活疫苗和活疫苗,活疫苗接种后能够产生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局部黏膜抗体,但体液免疫的水平低下,灭活疫苗恰恰能够弥补体液免疫低下的问题,产生以IgG为主的特异性抗体。四是部分养殖场对于消毒和清扫不重视,粪便清扫不及时会影响圈舍内的空气质量,还会滋生细菌,病死鸡不能很好地无害化处理会将病原传给其他鸡只,导致鸡群发病。
患病鸡在初期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精神不振、饮水量增加,随着病程的发展,逐步出现呼吸困难、体温升高、排稀便,粪便颜色为黄白色、黄绿色或绿色,头颈组织水肿,鸡冠部分有明显病变,患病鸡咳嗽,头颈伸直,口中有酸臭味的黏液,双腿麻痹,站立受限。产蛋鸡的鸡蛋品质和产蛋率急剧下降,甚至停止产蛋,产出的鸡蛋出现沙壳、软壳等异常情况。部分患病鸡表现出明显的神经症状,头颈部扭曲,蹲坐在地上。
开产蛋鸡患有鸡新城疫后,产蛋量上升缓慢,开产40天后产蛋率仍不能达到80%,蛋壳颜色较浅、破损严重,破蛋率约为10%。粪便颜色发黄,部分患病鸡的粪便为绿色,患病开产蛋鸡的采食量略低于正常水平,且伴随轻微呼吸系统症状,鸡群整体的精神状态比较好,仅有零星患病鸡死亡。高产蛋鸡在发病后往往表现为产蛋量突然降低,可下降30%至50%,病程通常持续15天以上,鸡蛋破损率高,蛋壳颜色较浅,但没有过小或无蛋黄的小鸡蛋,治疗后产蛋量会缓慢升高,如果治疗不及时产蛋量基本不能恢复至患病前的产蛋高峰。慢性发病的高产蛋鸡往往表现为产薄壳蛋或不产蛋,通常是在门口、床边的蛋鸡先发病,经10天左右扩散至全群,呈跳跃式传播,死亡率较低,呼吸系统症状不明显,患病鸡的采食量也没有明显的变化。
剖检患病鸡可见,口腔、咽部有黏液,嗉囊内有酸臭、浑浊的液体,黏膜糜烂、溃疡;腺胃黏膜的腺体口有环状充血、出血;肌胃的角质膜下有充血、出血;十二指肠升段中间,卵黄蒂后有出血斑、坏死灶,呈灰黄色或有绿色黏液;小肠黏膜有特征性坏死,呈枣核样附着在黏膜表面。另外,泄殖腔黏膜和直肠有充血、出血的现象,蛋鸡卵泡出血,卵泡不一定有血沟或疤痕。
根据临床症状和剖检可以进行初步诊断,如需确诊应当进行实验室诊断。常用的诊断方法有病毒分离鉴定和血清学诊断,病毒分离鉴定是将患病鸡呼吸道内的分泌物、肺部组织采集后处理,接种于11日龄鸡胚尿囊腔内,37℃温箱内孵化。强毒株能够使鸡胚快速死亡,鸡胚有水肿、出血等症状,弱毒株则是对鸡胚红细胞产生影响,但不会导致鸡胚死亡或死亡率较低。血清学诊断最常用的方法是血凝抑制试验,将死亡鸡胚的尿囊液收集后在血凝板上进行倍比稀释,再加入1%的鸡红细胞悬液,混匀后若呈现阳性反应则认为是鸡新城疫病毒感染。
1.预防。目前,新城疫的免疫水平在各个地区参差不齐,进一步加强新城疫的群体免疫密度,加强免疫效果的检测是控制和预防新城疫的有效手段。新城疫的疫苗主要分为三类,分别为灭活疫苗、弱毒疫苗和基因工程疫苗,市场上常见的灭活疫苗有新城疫、禽流感、传染性支气管炎、减蛋综合征的二联、三联、四联疫苗,但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疫苗的矿物油佐剂对鸡有一定的副作用,且灭活疫苗的免疫剂量一般都比较大,这会引起鸡只的应激反应,也增加了免疫成本。弱毒疫苗在我国应用范围较广,可分为中等毒力疫苗和低毒力疫苗,与灭活疫苗相比,弱毒疫苗产生抗体较快,但高效价抗体的持续时间没有灭活疫苗长,因此,在实践中应当弱毒疫苗和灭活疫苗联合使用。基因工程疫苗能够很好地解决弱毒疫苗、灭活疫苗的疫苗毒株与流行毒株基因型不匹配的问题,且成本低、稳定性好、没有返毒风险。在疫苗注射的过程中应当注意母源抗体水平对疫苗免疫效果的干扰,并选择合适的接种剂量与途径,免疫后应当定期进行疫苗抗体效价的监测,当新城疫抗体水平处于4至6之间时,应当及时补免。接种新城疫弱毒疫苗前应当对弱毒疫苗进行毒价检测,凡是凝集价低于80的疫苗不应进行接种。接种新城疫疫苗可能会对鸡群造成应激反应,因此应当在疫苗接种后对鸡群进行抗应激处理,可在饮水中添加氨基酸类营养物质或维生素,也可在饲料中添加黄芪粉等能够提升机体免疫力的中草药进行应激反应的预防和控制,避免因疫苗接种导致鸡群发病。
除了做好免疫程序外,还应当加强饲养管理,提升饲养管理水平,保证圈舍环境清洁卫生,尽可能降低环境对鸡群刺激导致的应激反应,及时掌握鸡群的健康状况,必要时可以添加一定的抗应激药物,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另一方面要严格规范防疫消毒制度,尽量采取全进全出、封闭饲养的模式,减少外来鸡群对养殖场的威胁。
2.治疗。鸡新城疫的发病传播速度快,当发现患病鸡只时应当及时扑杀,以缩小疫病传播范围。养鸡场一旦发生新城疫,应当按照《动物防疫法》的相关规定进行及时的处理,对患病鸡和同群鸡进行扑杀,而后对尸体和被污染的垫料、饮水及其粪便等进行深埋或焚烧等无害化处理,并对鸡场进行封锁,禁止场内的鸡只转场或出售,立刻对养殖环境进行彻底的消毒。对于受威胁区的健康鸡群应第一时间进行新城疫疫苗的紧急免疫接种,通常采用Ⅰ系苗加倍剂量进行接种,并对场内的雏鸡进行严格的隔离,避免其受到Ⅰ系苗的污染。当场内的最后一只患病鸡进行无害化处理2周以上且无新增发病鸡时,可对养殖场进行彻底的消毒处理,解除封锁,重新购入鸡群,恢复生产秩序。
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可对新城疫进行治疗,但有学者对中草药防治鸡新城疫做了研究,结果发现金银花、黄芪、鱼腥草、板蓝根、大青叶、野菊花等单味中药具有清热解毒的效果,其中金银花有很好的抗病毒性。
鸡新城疫由于发病急、传播快、致死率高且危害较大,对养鸡业的危害巨大,虽然各个养殖场都在积极地进行疫苗免疫工作,但由于鸡新城疫病毒新毒株不断出现,防疫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基于这样的现状,一方面需要养殖场积极进行疫情防控,另一方面也需要研发人员尽快研制出高效的疫苗,以预防和控制鸡新城疫的进一步传播和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