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金平 张振威
隆冬时节的北京西郊,虽然寒风凛冽,却阳光明媚。在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某研究所,“人民英雄”、中国工程院院士、研究员陈薇迎面向我们走来,仿佛一束阳光,顿时让人眼前一亮,温暖四溢。
她一头霜花半染的短发,潇洒而干练;双眼皮下一双明亮的眼睛,在镜片后闪烁着睿智而坚强的光芒;红唇皓齿、满面生辉,散发着蓬勃的生命之光;一身笔挺的草绿色冬装,肩扛少将军衔。在56岁的年轮中,陈薇为铸就共和国生物安全防御的坚固盾牌而呕心沥血、舍生忘死。
她总是在病毒肆虐、国难当头的关键时刻,带领团队“降魔除妖”。从抗击非典战场到驱除埃博拉的战斗,再到搏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前线,这朵被世人称为“病毒战场上绽放的铿锵玫瑰”,用自己的勇敢和智慧演绎了一个女军人的英雄交响曲。
一、打起背包就出发
一年一度的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是中华儿女亲人大团圆、处处洋溢着欢乐的日子。然而,2020庚子年的春节却不同寻常。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迅速从武汉蔓延全国,神州大地顿时笼罩在一片恐慌之中。
就在大年初一的晚上,平时忙得难以着家的陈薇好不容易与老父老母、丈夫儿子团聚在一起,手机突然一声惊响,上级来了命令:武汉发生严重疫情,要她立即组成团队,带上相关设备,马上奔赴一线。顿时,家庭的欢乐气氛冷却下来。天空似乎忽然布满了乌云,每个人的心头都突然变得沉甸甸的。
陈薇对此不是没有一点心理准备。这些天,武汉方向传来种种令人不安的消息,她已经预感到一种灾难性的病毒事件即将发生。人常常担心什么,什么就会到来。好在她久经沙场,临危不惧。所里迅即召开碰头会,商定出征武汉的团队人选、需要携带的器材装备,协调方方面面的事务,救火一般连夜做好出发前的各种准备工作。
风风火火,一切准备就绪。此刻的陈薇,一身冬日迷彩戎装,腰里扎着武装带,脚蹬高腰作战靴,一副穆桂英挂帅、花木兰出征的架势。在家人五味杂陈的叮嘱中,她带着10名团队成员来到研究院机关楼前,参加出征壮行仪式。
研究院院长带着党委一班人正等待他们的到来。在有些沉重的气氛中,院长作了简短有力的动员,讲了此次出征武汉的意义和他们面临的艰巨任务,期待大家平安凯旋。接着,陈薇率领团队乘坐一辆考斯特,直奔京南的南苑机场。
1月26日,也就是正月初二的晚上6点多钟,一架专机穿云破雾,直奔武汉。空空荡荡的飞机上,只有包括陈薇在内的3男8女共11人组成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专家组成员。
机上的气氛是凝重的,平时大家见面嘻嘻哈哈、热热闹闹的场面不见了,陈薇与大家一样感到此次不同寻常的责任与压力。了解到疫情的严重性,大家似乎有种“壮士一去不复返”的感觉。有同事开玩笑说:“我们这些人,此去还能不能一个个都回得来?”
“不许胡说八道!”陈薇用手拢了拢刚才搬运器材时弄得有些散乱的黑发,气定神闲地安慰各位团队成员,并督促大家到武汉做好防护。由于准备工作急促,大家走得匆忙,陈薇关切地询问各位家里还有什么难事没有处理好的,并说有什么需要她出面协调的事项尽管找她,一起想办法解决,以确保到武汉后能够全身心投入抗疫战斗。
俗话说,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谁的家里都有些事,但作为军人,要上战场了,谁都不愿提,陈薇也是如此。其需要照顾的年迈父母正卧病在床,为避免老人担心,她都没敢与他们话别,拎起简单的行李就悄悄出了家门。好在这种“打起背包就出发”的状况,时常在陈薇身上发生,她早就习以为常了,家人也似乎都习惯了。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地动山摇的那一刻,陈薇从成都乘坐的飞机刚刚降落北京。就在从首都机场开回单位的小车上,她从手机短信上获知这一惊人的消息。她惊讶地对接机的同事说:“是不是搞错了,我刚离开那儿呀!”
到家椅子还没坐热,陈薇就接到通知,立即做好奔赴汶川参加抗震救灾的准备。军人的使命,就是在国家出现灾难的危急关头挺身而出。作为一名国家和军队生物安全领域的专家,她深知汶川大地震之后,随之而来的很可能就是瘟疫的大暴发,必须尽快做好准备,着手从卫生防疫的角度参与抗震救灾。
5月13日,在原军事医学科学院组建救援队伍的同时,陈薇组织相关卫生防疫方面的专家连夜编写《抗震救灾实用知识、技术与产品手册》,并于5月15日一大早用飞机运往灾区,陆续发放到受灾群众手中。
与此同时,陈薇充分发挥个人力量,积极组织社会各界向地震灾区捐款捐物,累计筹备到外伤急救、饮用水消毒、抗感染和防疫药物、消杀除臭药械等急救物资20种,折合人民币高达300多万元。
5月16日,“国家减灾委—科技部抗震救灾专家委员会”正式成立,陈薇被任命为卫生防疫组组长。
“打起背包就出发!”从那天起,陈薇就几乎天天驻扎在专家组的指挥所里。专家组的主要任务是与抗震前线有关人员及时保持联络,同时还要根据传回来的信息,积极收集传染病动态,取得一手资料,以便提出各种应对建议。
在汶川大地震暴发不久,陈薇的专家组就提出紧急生产驱蚊剂、紧急调用除臭剂、在重灾区开展快速大面积空间喷雾杀灭蚊蝇、合理使用消毒剂和杀虫剂、防控气性坏疽、建立现场快速检验实验室6项重大卫生防疫建议案,均被科技部采納,并上报至国务院和四川前线抗震救灾指挥部。
得知地震现场满地都是大小便和垃圾,陈薇判断这样下去会造成灾区很大的防疫隐患时,又马不停蹄地组织编写了《如何建简易厕所技术指导原则》,并迅速将其电子版上传至国家科技部网站,同时将其纸质印刷本也火速送往灾区。随后,她主编的一本3万多字的《震后卫生防疫和心理干预手册》,成为灾区群众和救援人员的行为规范。
5月26日,待灾区交通稍微恢复,陈薇就和专家组其他成员赶赴四川。一下飞机,来不及喘口气,他们就分头走访了四川省13个厅局,实地察看都江堰和绵竹两个重灾区的30多个政府机构、5个受灾乡镇,详细了解医疗机构震损情况、伤员收治情况、防疫队伍及防疫工作情况等。在炎热潮湿、四处弥漫消毒水夹杂着尸臭的难闻气味中,她蹲在灾区群众的身边,细心地询问他们的身体状况并认真记录。同时,她在灾区的各个角落,指导卫生防疫。在死亡人数众多、灾情非常严重的四川地震灾区,没有发生任何流行性瘟疫。对此,陈薇由衷地说:“没有出现疫情,就是我们最大的欣慰。”
一个月后,陈薇从灾区回到北京,又立即参加国家汶川地震专家灾害评估会议。她提出的有关高度关注救援队伍自身的卫生防疫、迅速开展灾害医学相关数据的收集与综合工作、加强堰塞湖地震次生灾害的卫生防疫等多项建议,被专家委员会采纳并上报国务院。
征尘未洗,陈薇又接到一项特殊使命:立即进驻2008年北京奥运会“军队奥运安保指挥小组”专家组,担任包括鸟巢、水立方在内的20个场馆的现场安保队长,负责各场馆的核、生、化反恐任务。同样,她提起随时准备出发的简单行李箱,一身戎装就出发了。尽管时间紧急、任务繁重,但陈薇依旧有条不紊地安排着各种工作,带领小组成员成功处置了数十起核生化疑似事件,为平安奥运做出了特有的贡献,被表彰为“总后援奥工作先进个人”。
执行命令坚决、行动雷厉风行,是陈薇的一贯作风。此次参加武汉疫情防控的战斗,她同样如此,说走就走。
当他们乘坐的飞机抵达武汉时,已是晚上8点多。平时热闹非凡、熙来攘往的武汉天河国际机场,此刻却异常寂静与空旷。
2020年1月23日,新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一道封城令使得这个九省通衢、经济繁荣,常住人口超过1500万的现代大都市按下了暂停键。天空中再没有穿梭的民航飞机,铁路上没有奔驰的列车,一条条通向四面八方的高速公路关闭,水面上所有的船只停航。此时此刻,武汉长江大桥沉默不语,巍峨壮观的黄鹤楼上再不见白云悠悠,珞珈山下的东湖水面上也没有了白帆点点。一场特大的瘟疫席卷全城后,武汉从天空到大地,都笼罩在一片恐惧的阴霾之中。
时间就是生命!到达目的地后,陈薇来不及歇一下脚、喝一口水,就连夜与有关部门、人员、医院联系,部署工作。在陈薇的指挥下,一座负压帐篷式移动实验室在短短24小时内迅速搭建起来。
本来,陈薇团队此次出征武汉领受的主要是疫情研判、病原研究、流调溯源、疫苗研发等应急攻关任务,但经过调查,她发现此时的武汉各大医院在收治新冠病人时,面临的首要问题是核酸检测力量不足。当时,武汉多家医院门诊部、社区隔离点都积攒着大量未经筛查的患者,然而当时日均不足300人份的检测和报告能力,还需要3天时间才能出检测结果,让本地疫情防控工作压力山大。陈薇对大家说:“每一个冰冷的样本背后,都关乎一条鲜活的生命,牵动着一个个家庭。救命最要紧!”
于是,在那个临时搭起的简陋实验室里,陈薇和她的同事们通过反复试验,使核酸检测时间大大缩短。许多武汉市民听说专家组能做核酸检测,纷纷通过各种渠道上门求助。尽管专家组每天的检测任务已经超负荷,但面对群众期盼的眼神,陈薇和同事们哪怕已经筋疲力尽,仍会穿上防护服,返回实验室继续检测。
经过不断地优化流程,军事医学专家组应用军事医学研究院自主研发的检测试剂盒,配合核酸全自动提取技术,迅速形成了对鼻咽拭子、血液、尿液、粪便等10余种临床樣本开展日检1000人份核酸检测的能力,有效缓解了一线的检测压力。
同时,陈薇和同事们围绕病原传播变异、快速检测技术、疫苗抗体研制等课题,火速开展应急科研攻关,第一时间与军地有关单位建立起联防、联控、联治、联研工作机制。那些天,她忙得脚后跟打着后脑勺,像机器人一样连轴转,不知疲倦……
二、无悔的选择
一位哲人说过: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关键的就是那么几步。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也就决定了不同的人生。对于一个具有家国情怀的人来说,陈薇的职业选择与众不同,且无怨无悔,这就决定了她别样的人生。
1966年2月26日,陈薇出生在钱塘江中游的浙江省兰溪市一个知识分子家庭。那里风景如画,人杰地灵。早年的陈薇,就表现出对文艺的偏爱和天赋。她上高中时的梦想,是将来当一名作家,而复旦大学新闻系也是她最想报考的专业。几十年后的今天,她在接受我们采访时还笑嘻嘻地说:“我很小的时候多么想像你们一样当个‘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记者。等我退休了,就去跟你们看稿子。我眼睛可好使了,别人难以发现的错别字,我常常一眼就能挑出来。”但人在少年时,往往是家长或老师决定自己的方向。高二那年文理分科时,陈薇在父母的劝说下,出人意料地选择了理科。因为她的父母那时坚信“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句流行语。
1984年,陈薇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浙江大学化工系。上大学时,她又喜欢上生物学。大学毕业时,她被推荐到清华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师从著名的丛进阳教授学习生物化学。尽管后来一路学的都是理科,但陈薇仍旧没有忘记昔日的诗情与文人梦。在清华园里,她这个明星般的班花,当过校报记者,还担任学校《研究生通讯》的副主编;她摆过地摊,当过学生服务社咖啡厅的第一批“女服务员”;她还搞过舞会,由于清华的女生少,她就跑到别的学校去拉人。因此,她的青春洋溢给同学们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记忆。
研究生的浪漫时光一晃而过。到了1990年,陈薇就面临着毕业后的工作选择。找份体面的职业对于陈薇来说不是难题。因为她硕士期间学的是当时热门的生物化工专业,这个专业出来的学生根本不愁找工作。有些企业派人整天守在清华大学研究生公寓的门口,就为了尽早招揽人才。
当时陈薇的同班同学,大多把出国留学或者进大公司作为第一选择。陈薇起初也不例外,她选择了深圳一家待遇优渥的著名生物公司。那家公司为了表示对陈薇的重视,特地邀请她和她的导师在一家五星级饭店签约。进名企、拿高薪,陈薇的前途在别人看来一片灿烂。
然而,这次签约不久,陈薇受导师指派去军事医学科学院(现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去取实验需要的抗体。正是这样一个机会,让陈薇的人生轨迹发生了真正的改变。在那里,她不仅见到了完备的科研环境和优秀的科研团队,更了解到这里竟是我国最高军事医学研究机构,自1951年成立后便承担起国家和军队赋予的各项重大医学科研任务,而且研究的多是国际上的前沿课题,事关军队和国家的生物安全,意义非凡。顿时,她热血沸腾,感到如果能够在这里从事研究工作,贡献自己的才智,可以成为一个对军队、对国家、对人民更有用的人。于是,她产生了要去军事医学科学院工作的坚定信念,而这里也很需要她这样的年轻人才。
可陈薇要入伍去军事医学科学院工作的消息一传开,就遭到许多人的反对。有同窗好友劝她说:“现在谁还去当兵?入伍就意味着落伍,去部队就等于埋没了自己的才华。而生物公司前程远大,待遇丰厚;到部队的收入每个月也就几百元,与地方相差太大了,你傻不傻呀!”她的父母当时也不赞同女儿去部队。更为难的是,陈薇要是入伍,如何向签约公司交代?在优厚的收入和能为国家作出更大贡献的天平上,她坚定地选择了后者,毅然决然地走进了军事医学科学院的大门。作为补偿,她的清华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动员了其他两个学生与深圳那家生物公司重新签了约。
从此,陈薇开始了全新的人生旅程。但部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令行禁止的军规军纪、枯燥单调的科研实验,还有偏僻荒凉的周边环境,对生性活泼的文艺女青年陈薇来说,不啻又是一个挑战。
陈薇说:“刚去部队那会儿我也很不适应,一到晚上9点,高墙深院,到处黑乎乎的,连买包泡面的地方都没有。要是在清华,这个钟点热闹才上场呢!”
从化学工程到生物医学研究,跨专业的陈薇必须从头学起,尽快熟悉实验室操作的每一项步骤和技能。科研的道路从来没有坦途,不会一帆风顺,总会有一些困难在等着那些前来挑战的人。选择了这条人生道路,就选择了国家和军队的需要,也意味着选择了奉献和牺牲。
从此,在生物研究领域的天地里,陈薇把自己钉在冷板凳上,与寂寞为伍,与孤独为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没有了女孩的长发飘飘,没有了自由自在的旅游奔跑,她把自己的诗情画意倾注在实验室冰冷的试剂器材中。
一个大年三十的晚上,陈薇正在实验室工作。远处的爆竹声频频传来,灿烂的烟花照亮了寂静的夜空,别人家团圆的欢声笑语愈发凸显了眼前的清冷孤寂,陈薇突然无比想念家人,她忍不住抽空回了一趟近在咫尺的家。等返回实验室时,自己正在从事的一项细胞实验竟发生意外,液体流了一地,两个月的心血化为乌有。顿时,自责的泪水奔涌而下,她忍不住放声大哭。尽管泪水可以宣泄痛苦,但终究换不来成功。性格倔强的陈薇默默擦干眼泪,拿起扫把清理地面,然后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实验。此后,她再也不敢轻易离开实验室,也很少在夜里12点前回家。同事们都说,陈薇每天不是在实验室,就是在去实验室的路上。
科研工作单调不说,收入也确实与许多同学没法比。在一次学术会议上,她遇到一位几年不见的清华校友,谈起收入,他竟然比自己高出上百倍。但是,她没有羡慕他人经济上的富有。虽然工作中她也有过失望,有过彷徨,有过痛苦,流过泪水,但没有放弃。她知道这项工作对国家、对民族、对军人生命的重要。
天天与病毒打交道,一不小心就会危及生命,有朋友问她害怕不害怕,她回答说:“既然这是我的选择,是国家和军队的需要,对一个军人来说就没有什么害不害怕的。”
2000年3月,陈薇有机会以访问学者的身份赴美国新泽西州从事哺乳动物工程细胞的大规模培养和CHO工程宿主细胞的研究。当见识到美国先进的实验设备和流程技术时,陈薇心里想着一定要珍惜这个机会,争取把更多先进的技术带回祖国。于是,她就像一块巨大的海绵,每分每秒都在拼命汲取先进知识的养料。
由于当地研究室不让陈薇加班,她就利用帮助对方组装、维修计算机的机会,换取到实验室工作的时间。她常常因专注工作忘了吃饭时间,总是在工作的间隙啃几块面包、喝几口冷水就打发了一日三餐。
正当陈薇在国外的研究工作顺利开展之时,她突然接到国内的来电。原来她所在的单位研究室主任因工作需要离开岗位,而单位领导一致认为陈薇是最佳的继任人选。面对组织决定,原计划在美国学习两年,但实际上只待了4个多月的陈薇,立刻毫不犹豫地收拾行装,准备返回大洋彼岸的祖国。
对于陈薇在短短几个月里科研实验方面取得的极为出色的成绩,美国同行给予高度赞赏,真心挽留。还有两家美国公司都以优厚待遇向她伸出橄欖枝,强烈希望她留下。其中一家大公司曾多次通过电话诚邀陈薇加盟,但均遭到她的谢绝。为了挽留即将归国的陈薇,这家公司的总裁竟亲自驱车3个多小时,特意从美国东部赶到了陈薇的住处。总裁当面向陈薇许诺,公司除了向她支付10万美元的年薪外,另加2万股公司股份,并向陈薇保证,如果她现在不同意加盟,他们还愿意再等她两年,其间工资照发。但陈薇还是郑重地谢绝了对方的邀请,因为她的心里只有祖国的那片热土。
这次回国之后,在上级领导的支持和帮助下,陈薇带领着一帮经验尚浅,但斗志满怀的博士,开始筹建基因工程药物研究与开发基地。她全方位统筹人力物力,在短短的一年时间内搭建起一座国内一流的研发基地,承担起国家“863”“973”及自然科学基金、全军重大专项课题的研究。
2002年,军事医学科学院举行全院军事技术比武。陈薇充分结合自己在本科、研究生和博士生不同阶段学习的不同专业知识,灵活运用了工程、临床、药物研究等综合技能,凭借交叉学科的优势在擂台中脱颖而出,被破格晋升为研究员,并享受首批军队特殊人才津贴。
此时,那家在北京设有办事处的美国公司老总,又锲而不舍地找到陈薇,希望她能够改变主意到他的公司工作。可陈薇斩钉截铁地告诉他:“3年前我没有动心,以后更不会动心!”
对此,陈薇从未后悔过,因为她的心中只有祖国,只有军队,只有人民。她把根扎在这里,她把魂铸在这里。尽管工作也遇到过许多难题,甚至受到过许多委屈,但她从没有后悔过自己的选择。当祖国需要她的时候,她会毫不犹豫,立即出征。
三、建功在非典战场
2003年春天,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从广州开始迅速传播并蔓延到北京等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一时间人们谈“非”色变。
危难关头,人民解放军迅速出击。小汤山“非典”定点医院火速建成后,人们最期待的是找到病毒的来源,尽快研制出有效防治药物。
谁来挑头担当此任?陈薇!接到命令,她立即率领团队奔赴小汤山,展开对“非典”病毒的追踪及相关疫苗研发的战斗。“‘SARS对人类来说是一场灾难,但对我们生物医学工作者来说也是一个机遇和挑战。”陈薇如是说。
疫情就是命令。她一头扎进实验室,用使命、激情与意志,同“非典”病毒展开争分夺秒的战斗。通过一次次实验,她用事实证实了自己此前研发的“重组人干扰素ω喷雾剂”对“非典”具有抑制作用。
所谓干扰素,就是当人和动物受到某种病毒感染时,体内会产生一种物质,它会阻止或干扰人体再次受到病毒感染,故人们把此种物质称为干扰素。
机遇,总是垂青那些有准备的人。其实从1988年开始,即陈薇在读硕士研究生时,就已经在导师的指导下,开始了单克隆抗体纯化“干扰素”的科学研究工作。而在“SARS”暴发之前,陈薇已经进行了3年多的“ω干扰素”的研究,只不过当初研究的目的是来对付丙肝病毒的。“SARS”暴发后,陈薇凭借多年的病毒研究经验预判,“ω干扰素”对冠状病毒也会同样有效。
后续的体外细胞、体外药效学实验结果,证明了陈薇的预想:“ω干扰素”对“SARS”病毒确实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这种抗病毒多肽类物质,在细胞中可以阻断病毒的复制,在一定程度上会抑制“SARS”病毒对人体的侵害。
在研制“ω干扰素”的40多天里,陈薇带领课题组与当时尚无有效治疗手段的病毒零距离接触,随时都有被感染的危险。对此陈薇说:“做实验时我们每天都是在跟危险打交道。但每个职业、每个岗位都有它的危险性,不能因为有危险就不干了。”
因为实验需要在生物安全防护三级实验室中进行,而且实验室要保持25℃的恒温,室内的空气压力只能有室外的1/3,所以常人一般在负压实验室里最多工作5个小时,就必须出去透透空气,然后再全身重新消毒进入实验室。为了与疫情抢时间、争速度,陈薇一进实验室就是八九個小时,其间不能吃饭、喝水、上厕所,还要身穿三层厚厚的防护服。由于长期身处负压实验室,导致她产生了强烈的头痛和胸闷气短的反应。但性格坚强的陈薇从来没有喊过一句苦、说过一声累,她总是一边隔着防护服敲打头部,一边继续工作。她说:“早一天出成果,我们国家就会早一天摆脱非典肆虐的灾难。”
实验进入最关键的时候,陈薇和组员们在实验室48小时没有合眼,终于获得了一个振奋人心的结果:由于干扰素的保护,细胞在非典病毒的攻击下安然无恙。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在这场人与病毒的搏击中,陈薇和她的团队初战告捷。
为了使该药早日进入临床,陈薇接下来又投入了紧张的新药报批工作。根据往常情况,像“ω干扰素”这样的国家一类新药,光是准备报批材料就需耗时3个月,而陈薇此次仅用了72个小时就完成了报批所需要的全部材料。
在这三天三夜里,陈薇带领课题组的同志把办公室当成了阵地,分秒必争把手中的材料当成了枪和弹药。他们采用流水作业的方法,边起草、边修改、边打印、边装订,一共准备了38份材料,耗用打字纸2万余张。长时间的疲劳和睡眠缺乏,导致陈薇头部血管痉挛,疼得无法忍受,但她又不能放下手中的工作。最后一天,她一边用双手紧紧地揪住头发来缓解疼痛,一边继续坚持申报工作。
4月23日,陈薇上报材料。仅过5天,“重组人ω干扰素”就通过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进入临床研究。
“这是非常时期的决策,但是所有的步骤和环节一步也没有少,包括提供所有材料、开专家评审会、药监局的测试、新药评审会、专家写评审意见。”陈薇解释说,“这是申报国家一类药,审查必须更谨慎。”
为了满足“ω干扰素”的制备需求,陈薇又率领全室人员分小组作业。大家纷纷打地铺、吃盒饭,连续奋战20多个昼夜,加班加点生产“ω干扰素”。在众人齐心协力的合作下,终于将日产量从最初的数百支增加到上千支。后来在上级的大力支持和协调下,他们又增加了3套发酵罐,仅用一周的时间,“ω干扰素”日产量就达到2万支。
当第一批“ω干扰素”生产出来后,陈薇亲自将其送到小汤山医院,并和同事一同在那里投入紧张的临床试验工作。
在此期间,陈薇还与北京、天津和重庆等6个省市的10家医院,签订了“ω干扰素”临床合作实验的协议。她还亲自赶赴各地了解临床试验情况,仅1个多月时间,就行程2万多公里。要消灭敌人首先要保存自己,作为抗击“非典”战场上的医务工作者,首先必须防止被病毒感染。此后,全国各地10多家医院的1.4万名医护人员使用“重组人ω干扰素”喷鼻剂,无一例感染,为“非典”防控发挥了关键作用。
那一年,陈薇37岁,风华正茂,已从军整整12个年头。
为了抗击“非典”,陈薇连续100多天没能回家看看家人和孩子,心中充满思念和愧疚。一天晚上,当4岁多的儿子在电视上看到陈薇的形象时,兴奋得扑到屏幕上亲了久久未见的妈妈。当陈薇在电话里听爱人说到这一幕时,禁不住潸然泪下。一个母亲的柔肠,在面对国家安全利益和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大局时,又显得那么微不足道。陈薇用手背抹抹眼泪,抖擞精神,又投入下一场战斗。
由于陈薇牵头研制的“重组人ω干扰素”在抗击“SARS”的关键时刻起了重要作用,因此,她被评为2003年度“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并荣获“中国青年科技创新杰出奖”。
四、终结埃博拉
2014年,一种被称为“埃博拉”的病毒在西非大陆暴发,迅即蔓延至多个国家,并很快传播到了欧洲和美洲,得病者致死率高达50%至90%,引发全球性恐慌。对于医疗资源非常欠缺的非洲来说,如果扑救不及时,后果难以预料。
非洲绝大多数国家同中国始终保持着友好关系,非洲人民面临的生命威胁,中国人民感同身受。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国政府决定派出医疗人员和医学科研工作者,帮助非洲兄弟战胜疫情。
时任原军事医学科学院某研究所所长的陈薇临危受命,毅然率队前往非洲一线,同埃博拉病毒决斗。为什么又是陈薇?因为她此前已经“先知先觉”地针对这种病毒疫苗开展了攻关,并取得了重大突破。
作为一种烈性传染病的埃博拉,该病毒被称为“死神的镰刀”,最早于1976年在非洲埃博拉河流域暴发,当时导致310多人感染、280人死亡。自那之后,埃博拉病毒就如同乌云般笼罩在非洲上空,总会在人们放松戒备的时候投下来自地狱的阴影。
2021年底,中国观众从各大有线电视播放的长篇电视连续剧《埃博拉前线》中,对这个病毒的危害性有了深刻直观的了解。埃博拉病毒是一种能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产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传染病病毒。患病者先是突然出现高烧、头痛、咽喉疼、虚弱、肌肉疼痛等症状,还伴有呕吐、腹痛、腹泻,紧接着病毒外溢,导致人体内外出血、血液凝固,坏死的血液很快传及全身的各个器官,病人最终出现口腔、鼻腔和肛门出血等症状,重症者可在24小时内死亡。鉴于其高死亡率和强传播性,世界卫生组织早就将其列为对人类危害最严重的病毒之一,即“第四级病毒”。
人类一度对埃博拉束手无策,可病毒却不会给人类留下喘息的机会。当2014年埃博拉疫情再次暴发后,短短几个月内迅速席卷西非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和几内亚三国,并以惊人的速度传播到美国、西班牙、印度等国。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显示,当年有近20000人感染埃博拉病毒,逾6800人因此丧生。一时间,全世界谈“埃”色变。
而早在2004年,也就是中国在刚刚结束“非典”疫情防治后不久,陈薇就将目光聚焦在全新挑战的埃博拉病毒疫苗研究上。当陈薇欲将这个研究课题向上呈报以获得相关研究经费时,有的同志对此感到纳闷:“埃博拉病毒又没有在中国出现过,现在也没有哪里在闹这种瘟疫,非洲又离我们那么遥远,花费那么多人力物力搞这种课题研究值得吗?”
面对这种质疑声,陈薇给出的回答是:“病毒的暴发是一瞬间的事,如果不能未雨绸缪,一旦埃博拉袭来,我们就会措手不及。现在某些亡我之心不死的国家,在世界上建有许多不可告人的病毒实验室,他们发动生物战争的可能性始终存在,我们不能不防。作为国家重点生物安全研究機构,必须为国家铸就生物安全的盾牌。再说,随着中国与世界交往的日益密切,埃博拉如果再次在非洲暴发,它与我们国家也就是一个航班的距离。如果我们在埃博拉疫苗研究上有了突破,不仅可以帮助非洲兄弟,也是为了我们国人的安全。”听了陈薇的解释,同事们不得不为她课题研究的前沿性和前瞻性而感到钦佩。
2006年,陈薇团队关于埃博拉病毒疫苗的研究就获得国家“863”项目的支持。这对于研发团队的人来说既是一种鼓励,也是一种巨大的压力。不同于以往的项目,研发人员当时还不能接触到埃博拉患者,无法获得病原体,也没有可借鉴的经验,一切都需从零开始。埃博拉病毒到底是个什么模样?应该采用什么实验方法?所有的一切只能靠他们去摸索,研究也一度陷入胶着状态。
遇到困难就克服困难,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因为无法获取病原体,陈薇团队的科研人员就对照最早的基因模型开展实验,所以他们将埃博拉病毒最初的基因型称为“1976基因型”。陈薇说:“自研发初期,我们的团队就在不断尝试,经过了漫长的排除过程,排除掉VLP、灭活疫苗和DNA疫苗等多种方式,最终确立了病毒载体疫苗。”
所谓病毒载体疫苗,就是利用先进的基因技术改造病毒,然后将载体病毒即埃博拉的抗原,嫁接到一个作为载体的不能复制的腺病毒上,并注入人体。于是,人体的免疫系统就会记录到埃博拉的抗原,从而对其产生免疫,将真正的埃博拉病毒拒之门外。
陈薇及其团队没有跟在美国相关研究者后面跑,而是选择自主研发的模式,这就是她所说的“换道超车”。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当埃博拉疫情2014年再次在西非大暴发后,陈薇和她的团队迎来了“试剑”的时刻,但新的挑战也接踵而至。
西非流行的埃博拉病毒属于变异株,即Zaire Makona型Ebola病毒序列,与此前实验的“1976基因型”区别较大。正如陈薇所言:“疫情就像一把锁,这个锁的密码是不断变化的。”
面对卷土重来而且更加强大的埃博拉病毒,坚持原有的研究方法固然稳妥,但不能保证疫苗绝对安全有效。但如果转变思路、突破创新,则意味着要投入难以想象的人力和物力。在这一重要抉择面前,陈薇不禁陷入沉思。
当时全球仅有针对“1976基因型”埃博拉病毒的疫苗,而且这种疫苗需要在-80℃冷冻保存,这对于气候炎热且经常停电的非洲来说无异于天方夜谭,必须改变研究思路。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陈薇和她的团队成员对新型埃博拉疫苗的科技攻关全面铺开。他们凭借过去积累的关键技术和技术途径,向埃博拉发起挑战。
任何汗水都不会白流。当年12月12日,正当全球埃博拉死亡人数直线上升的严峻时刻,由陈薇领衔的研发团队以最快速度拿出“2014基因型”埃博拉疫苗,这也是当时全球首个进入临床的新基因型疫苗。其实验数据发表于世界公认的顶级医学杂志《柳叶刀》上,标志着世界对中国制造的埃博拉疫苗临床试验结果的认可。
经国家应对埃博拉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办公室联席会议研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会同原总后勤部卫生部启动特别审批程序,由陈薇团队研发的“2014型”新型疫苗成为全球首个进入临床的“2014基因突变型”埃博拉疫苗。
与同期进行临床研究的欧美疫苗相比,陈薇团队研发的“2014型”新型疫苗具有两项极大的优势:一是针对性强。该疫苗完全是针对变异后的埃博拉病毒进行的研发,是全球唯一进入临床的“2014基因突变型”疫苗。二是稳定性高。该疫苗是全球首创冻干粉针剂型,37℃环境下可稳定存储两周,2℃~8℃可以保存两年以上,适合疫苗冷链条件难以保障的西非地区广泛使用。
项目组先后在泰州医药城和浙江大学完成了中国人群和在华非洲人群Ⅰ期临床试验,结果表明疫苗安全性好,接种者28天后抗体水平达到峰值,提前两周接种即可实现免疫保护,相关临床试验结果也在《柳叶刀》杂志上全文发表。
在疫苗突破技术问题,取得国内临床结果的认可后,陈薇团队最大的心愿就是让疫苗走进非洲。于是,陈薇率队飞向了非洲大地,来到了抗击埃博拉的最前线。
埃博拉的肆虐让非洲许多地方成了人间地狱。一到非洲,陈薇就马不停蹄地展开工作。为了做好临床试验,她来到塞拉利昂一家孤儿院。当发现这里有48个孩子的父母、亲人全部被埃博拉病毒夺去了生命时,她的心被深深地刺痛了。如果这种病毒继续逞凶,就会有更多的家庭消失,会有更多的孩子成为孤儿。
陈薇也是一个孩子的母亲,在孩子面前,她的内心是柔软的。她对队友们动情地说:“在病毒进攻面前,我希望我的家人健康,同样希望全天下的人都健康。”
塞拉利昂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那里没有自来水,缺乏电力供应,还有很多未知的传染病。但陈薇团队没有被这些困难吓到,他们仍然义无反顾地在塞拉利昂安营扎寨,积极开展临床试验,筹备知识产权审查、伦理审查、疫苗技术审查等工作。因而在塞拉利昂流传着这样一句话:“China come,Ebola go.” 其意是:别人因为埃博拉走了,但中国人因为埃博拉来了。
项目组正式启动在塞拉利昂的Ⅱ期临床试验。由于试验需要500名受试者,科研团队刚开始还担心当地人不愿意参加。可没想到的是,非洲人民非常信任中国医务工作者,第一天就有1000多人报名参加临床试验。
在开展临床试验的医院门口,一名非洲清洁工拉住工作人员的手,反复请求成为疫苗志愿者,以保护他和家人的生命。非洲人民的友好和信任,也给陈薇和她的团队战友增添了战胜埃博拉的坚定信念。
有艰辛的付出,就有丰厚的回报。非洲的临床试验,充分证明陈薇团队研制的埃博拉疫苗是成功的。这充分展示了我国生物医药领域的科技实力,同时也实现了我国自主研发疫苗境外临床试验“零”的突破,再一次向世界人民展示了中国的大爱担当。
非洲人民发自内心地感谢中国的“医疗天使”,感谢他们为非洲消灭疫魔。当地媒体热情地赞扬陈薇是“埃博拉的终结者”。在记者前来报道此事时,非洲友人兴奋地抬起陈薇,将她抛向空中欢呼。
2015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陈薇汇报此事时,强调埃博拉疫苗不仅是中国对世界的支援,也展示了我们大国的形象。每当回想起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陈薇都倍感激动:“习总书记的殷切期望,是我迎难而上,在医学尖端领域取得更大成绩的最大动力。”
鉴于在埃博拉病毒疫苗研制中的卓越贡献,陈薇当选CCTV“2015年度十大科技创新人物”。站在中央电视台颁奖晚会的舞台上,陈薇眼中泛起激动的泪光。她说:“我特别自豪,在中非共同抗击埃博拉的日子里,贡献了我们的才智。”
五、“拼命三娘”
一次次同病毒交手,一次次获得胜利,陈薇因此被人们称为“病毒战场上的特等杀手”。但是,面对武汉暴发的新冠疫情,却真正把她难住了。这种病毒从未见过,非常狡猾,毒性极强。它通过空气快速传播,其危害程度远远超过了当年的“非典”。一时间,武汉的各大医院人满为患,一条条鲜活的生命瞬间凋零,许多医务人员都感染了新冠病毒而不幸病逝。
绝对不能让这种疫魔再疯狂下去了。为了提高核酸检测速度,陈薇与她率领的专家组成员24小时连续作业,拿出了“拼命三娘”的劲头。从实验室到居住的旅馆,步行要15~20分钟。为了抢时间,陈薇总是脚底生风,连年轻的男同志都跟不上她的步伐。到了实验室,换一次衣服,进行消洗,就需要半个小时至40多分钟。为了节省时间,他们后来干脆不回宿舍了。深夜,他们用装设备的纸盒打开铺在地上,上面垫一层塑料泡沫,就和衣躺下。一觉醒来,马上投入战斗。不洗脸不刷牙,女同志爱美的天性也被裹在防护服里了。出发时当宝贝带来的洗发膏和护肤品,大家基本上没有用过。为了争取时间,他们尽量不喝水,不上厕所,并且人人穿上了纸尿裤。饭也常常顾不上吃,一个个饿得面黄肌瘦,有的体重降了10多斤。见此,陈薇还开玩笑说:“过去减肥怎么都减不下来,现在终于减下来了。这次到武汉,真是减肥的好机会。”他们就是以这种乐观主义心态,与疫魔抢时间、争速度。
针对当时重症患者治愈率不理想的现状,陈薇率先提出“精准诊断”的建议,并迅速组织专家组综合病原学、免疫学、遗传学、空气动力学等多学科优势,快速建立起“核酸检测—抗体筛查—多重病原检测”的“三步走”鉴定链条,并先后在火神山医院、光谷医院、泰康同济医院等医院推广应用。
那些日子,时间在专家组那里根本不够用,他们似乎要把1天时间当10天用。陈薇更是如此,她常常为某个难题迟迟得不到解决而彻夜难眠,口腔里大面积溃疡,不敢吃热的东西,更不敢喝热水,甚至说话都困难。在她的不懈努力下,新冠重症患者的治愈率大幅度提高、病死率降低,为临床机构有效救治新冠病毒和多种病原体合并感染患者提供了科技支撑。
2月29日,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前来视察时,对陈薇的专家组工作给予高度肯定,明确指出:“你们这里是科研与临床结合做得最好的。”
在同疫魔生死较量的搏斗中,作为生物专家的陈薇深刻认识到:要想使新冠疫情得到根本性的遏制,必须尽快拿出疫苗。因为有了疫苗,就能够使人体获得对病毒的免疫力。这是保护健康人群最有效的手段。因此要想真正从新冠病毒的魔爪下救出病人,必须研发出安全有效的疫苗。于是,陈薇带领团队与后方科研基地联合作战,全力以赴开展重组新冠病毒疫苗(腺病毒载体)的研究。
针对重组腺病毒包装的技术难点,陈薇团队采取三条技术路线并行的方式,尽一切可能优化流程、压缩时间。与此同时,整个团队保持实验不停歇、研产不断线,依靠成功研发埃博拉疫苗的丰富经验,分秒必争地推进疫苗药学、药效学、药理毒理等研究,快速完成了疫苗设计、重组毒种构建和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条件下生产制备。
陈薇说:“对于疫苗研发来说,4年、8年,甚至10年的周期,都是一个很正常的时间。但是对于当时的武汉来说,我觉得早一天,哪怕早一小时拿出疫苗,都具有很重要的意義。”她率领团队成员以燃烧生命的速度紧踩油门,一路轰向前方。
接下来,每一个时间节点都值得铭记,每一个关键时刻的背后都有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
2020年2月26日,在众人期待已久的目光中,世界上第一支重组新冠疫苗在陈薇团队里成功诞生。那天正好是陈薇54岁的生日,这支疫苗对她来说无疑是最好的生日礼物。当天,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领导还向陈薇发去了生日祝福的短信。
研制出疫苗只是成功了一半,专家组成员们并没有被眼前的胜利冲昏头脑,而是又马不停蹄地开始进行疫苗研发中更紧张也是更重要的环节——人体接种试验。
2月29日,在鲜红的党旗下,陈薇第一个做接种新冠疫苗试验。她对同事们说:“我先试打,半小时后如果我没事,你们再打。”然后,她一脸平静地撸起袖子以身试药。接种的那一刻,大家紧张地屏住呼吸,以敬佩而又关切的目光见证着这庄严的一幕。完成接种后,在30分钟的观察时间里,钟表滴滴答答每分每秒的转动,都牵动着在场所有人的心。终于,难熬的半个小时过去了,她并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
随后,军事医学专家组其他6名成员也相继完成接种。陈薇与队友这次备受瞩目的应急接种试验,为疫苗临床研究提供了极为珍贵的一手数据。20天后,她的团队研制的新冠病毒疫苗,成为国际上首个启动临床试验的疫苗。随后,专家组其他成员也相继完成接种。结果显示,参加接种试验的7个人都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他们的抗体数据成为开展疫苗临床试验至关重要的一手材料。
有人问陈薇:“疫苗刚做完动物实验你就以身试药,是不是很冒险?”陈薇说:“从理论上说,确实冒险,但我心里没有畏惧,这也是我在以身试药前挂起党旗的原因——共产党员在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面前,就应该做到仁者无畏,做到忘我奉献。”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才是真正的共产党人。”事实证明,陈薇没有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她率领的团队以最优设计、最快速度、最短时间拿出了中国人自己的“争气苗”“定心苗”。
陈薇说:“共产党员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不是说在口头的,而应该是流淌在血液里、刻在骨子里的。我们军事医学专家组,要让党旗在武汉防疫一线高高飘扬。”
3月16日,陈薇团队研制出的新冠疫苗通过军队临床研究注册审评,在武汉启动Ⅰ期临床试验。这也是全球首个进入临床研究阶段的新冠疫苗,彰显了中国科技的强大实力。
两周后,陈薇通过视频连线向国家科技部及疫苗专班汇报工作,她自信而流利地向各位专家陈述了此前疫苗研发的全部过程和具体数据。可就在汇报会快要结束时,有位地方专家突然向她发问:“你为什么选择在武汉做临床?其他城市不是条件更好吗?”
这本不是什么难以回答的问题,可陈薇就像被什么东西击中了脑袋一般,久久说不出话来。紧接着,现场的参会人员看到了陈薇泛红的眼眶和眼角流下的泪水。她让情绪冷却了一会儿,两分钟后才一字一句地说:“没有看过武汉最绝望的样子,就无法体会武汉人民对疫苗的渴望。”
六、爱出者爱返
医者仁心。“一个医学工作者,必须有大爱情怀,才能对得起他的那份神圣职业。”这句话发自陈薇肺腑。
所以,在武汉的日日夜夜里,一想到那些在病床上挣扎的生命、那些渴望从新冠疫魔手里逃生的眼神,她的心里就备受煎熬,一种紧迫感就紧紧揪住她的心。她想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挽回每一条在死亡边缘徘徊的生命。
自从陈薇团队入驻武汉之后,当地许多人知道他们在做核酸检测,都向他们伸出求援之手。因为武汉各定点医院当时规定,只有核酸检测为阳性的病人,才能住院治疗。而只有住上医院,病情才能得到控制,生命才有希望。
那时,陈薇团队里负责保障工作的张干事,每天都会接到上百个求援电话,但他都不敢告诉陈薇,能处理的事情他就独自想办法处理,怕她分心。但是,有一个辽宁大连驻军的海军战士打来的求援电话,他觉得有必要向陈薇报告。那个战士在手机里说,他的家就在武汉,他的父亲怕是已经得了新冠肺炎,因为没人做核酸检测,躺在家里无法住院,生命垂危。他是家里的独生子,人在部队无法回去,妈妈急得不知如何是好,恳请陈薇院士救救他爸爸。
得知这个消息,陈薇心情很沉重。她说:“这个海军战士正在为国守海防,他的亲人就是我们的亲人,必须想办法帮助他的家庭。”她吩咐张干事一定要找到这个战士的父亲,尽最快的速度为他做核酸检测。随后,张干事打通了这个战士母亲的电话,告诉她找谁先采集咽拭子,然后他去取回来做核酸检测。尽管陈薇一天到晚忙得连饭都顾不上吃,但她对这件事记挂在心上。由于这个战士家住在另一个区,为了让他的父亲尽快就地住院,陈薇又通过熟人打电话安排。20多天后,这个战士的母亲给张干事打来感激的电话说,因为有了他们的帮助,孩子的爸爸当天就住上了医院,现在已经康复出院。听到这个消息,陈薇的脸上掠过一丝欣慰的笑意。
陈薇在武汉,就像黑暗中的一束光亮,给新冠疫情肆虐下的人们带来了光明和希望。当地群众对她的工作,也给予最大的支持和帮助。疫苗进入Ⅱ期临床试验,需要一大批志愿者,开始团队还有同志担心人员不够。谁知消息一发出,人们知道是陈薇的团队要搞临床试验,对她给予了充分的信任,一呼百应。此次参与临床试验的志愿者共508名,其中有两位尤为特殊。
一位是年仅18岁的小伙子何林轩,他是志愿者中年龄最小的一位。Ⅰ期临床试验招募志愿者时,他就曾踊跃报名,但遗憾的是当时没有入选。当得知Ⅱ期临床试验即将开始后,他又一次选择报名。幸运的是,这次他成功地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到临床试验项目中来,并积极配合整个项目的进展。在完成疫苗接种后,何林轩对陈薇说:“陈老师,以后我想考你们单位的博士,这样就可以跟您学习了。”
另一位志愿者,是84岁高龄的熊正欣老人。他说自看到陈薇院士来到武汉正全力研制疫苗的消息后非常感动,但感动不如行动,趁着身子骨还硬朗,也想参与到疫苗研究中来,想为陈院士疫苗的研制做一点自己微薄的贡献。
陈薇对此深受感动。她从一个个志愿者身上,看到了爱的力量。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这句话出自汉朝贾谊的《新书》中,说的是善于奉献爱和布施福德的人,自己往往会得到别人的爱和恩惠,实际上反映了一种因果循环的哲理。
一天,湖北省军区机关一位军官到陈薇团队驻地来看望忙忙碌碌的同学张干事,給他带来了一瓶洗发水和一条毛巾,同时给他带来了一个易拉罐包装的鸡汤。好久没有吃上像样饭菜的张干事,闻到鸡汤的香味,就像饥饿的老鼠闻到大米的味道,马上打开。顿时,鸡汤的香味在会议室里弥漫开来。女同事小迟已经不知多久没有闻到这股香味了,馋得直流口水。这倒不是因为伙食保障不到位,而是大家沉湎于工作,无暇顾及吃饭问题,甚至连饭菜送到眼前也顾不上看一眼。现在各位都坐在会议室等待抽血,肚子空下来了,闻到鸡汤味,实在太诱人了。小迟兴奋地对张干事高叫:“是不是鸡汤?”
这一喊,使张干事回过神来。这些天,他也是第一批疫苗接种人员,隔天就要被抽上七八管的鲜血做化验。而负责给他抽血的人,就是女同事小迟。尽管自己也很想喝这罐鸡汤,来补一补已经瘦了七八斤的身体,但见小迟叫喊,知道她也很想喝这个鸡汤,就开玩笑地对她说:“这鸡汤就送给你了,但你给我抽血的时候能不能少抽点?”
小迟满脸堆笑地对他说:“行行,行啊!把你的鸡汤拿来吧!”此时,这罐鸡汤在这些医学科研工作者眼里,肯定比朱元璋落難时乞丐给他喝的那碗终生难忘的白菜汤还要好喝。
可小迟闻了闻那小罐香喷喷的鸡汤,只尝了一口,美美地舔了舔嘴唇,就舍不得喝了,好像面对的是上甘岭的那只苹果。她用商量的口吻对张干事说:“这汤咱们都不喝了,给陈老师留着吧!她已经好多天没有好好吃饭了,现在又带头做试验,这些天也要被抽很多血,不能让她身体拖垮了。”
此时,已经接种疫苗正做着试验的陈薇,还在外面忙碌。当她回来后,喝着小迟送来的这罐鸡汤,那滋味真是美极了!但是她还不知道,这是她的团队同事“虎口夺食”为她省下来的。她还以为是负责保障工作的张干事凭“能耐”搞来的。第二天,陈薇见到张干事,高兴地拍了拍他的肩膀:“你昨天搞来的那个易拉罐鸡汤真好喝!”当她知道事情的真相后,非常感动,从内心感谢团队同事们对她的厚爱。
七、白发、泪水与笑容
不知不觉间,陈薇和同事们在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前线已经战斗3个多月了。经过多少次失败和艰难的试验,疫苗最终成功的曙光已经来临。
就在疫苗临床试验最后的那些日子里,专家组那些敏感的女同事发现陈薇原来一头浓密的黑发突然发白了。开始是一绺一绺地白,后来是一块一块地白,再接着是一片一片地白。那些头发好像就是在一周之内变白的,而且不是半拉地白,是整个头发从根部到发梢全变白了。她的一个女同事告诉笔者:“过去听说有人一夜愁白头的事,我还不相信。这次看到陈老师的头发就是这么白的,白得触目惊心!她才50多岁呀!可我们谁都不敢提这个话题,怕她伤心,因为她是一个很爱美的女人……”
的确,陈薇不仅是一个爱美的女人,本身就是一个长得很漂亮的女性。如果你不是亲眼所见,真不敢相信一个女科学家还可以长得这么美。年轻时的陈薇,柳眉明眸,唇红齿白,肤如凝脂,一头瀑布般流泻的黑发,而且身材高挑,要不怎么能在大学里被称为“校花”呢?几十年过去了,陈薇美貌依旧,并且依旧爱美。每年单位组织新春联欢活动时,陈薇时常会穿着旗袍走秀,并用那吴越细语唱段越剧或黄梅戏,一副明星范儿。伴随着欢声笑语,她美得不要不要的。此次出征武汉前,她还是一头漆黑的货真价实的黑发,怎么说白就白了。
疫苗研发进入后期的一天,陈薇才有时间对着镜子梳头,终于发现头上白花花的一片白发,心里一惊。起初她以为是眼睛花了,或者是镜子反光,反复看了看,才确认自己的头发确实变白了,白得可怕!自从来到武汉抗疫前线,她每天都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工作又极度繁重,加上吃不好睡不好,所以才从头上反映出这些日子的艰难。
当女同事们告诉陈薇生出白发时,她也难过得眼眶发红,不由得发出人生“朝如青丝暮成雪”的感慨,连连说:“这活不能干了,这活不能干了!”但她知道,人生没有付出就没有获得,所有的辉煌背后都是苦难。她觉得自己没有时间“悲白发”了,疫苗研制方面还有一大堆事等着她去做。
心里稍稍松了一口气之后,她就去理发店剪一剪头发。其实陈薇刚到武汉时,为方便进出负压实验室穿戴防护服,她就去理发店把头发剪得很短,而这次理发她还是去同一家理发店。当她坐在椅子上,理发师也惊讶地发现陈薇的头发和刚来武汉时竟然判若两人,不由得心疼地说:“您的头发怎么白得这样快呀!”陈薇微微一笑:“为武汉人民而白头,我心甘情愿。”
当陈薇的形象终于出现在电视屏幕上的时候,在北京已经很久没有见到女儿的老妈妈,也突然发现女儿原来的一头黑发,竟然花白了。目睹这一幕,老人家不禁泪水涟涟……
5月17日,在完成Ⅱ期临床试验后,陈薇率部分团队成员返回北京,筹备下一阶段的疫苗研制工作。此时,距他们年初抵达武汉的日子已经过去整整113天。
113天的废寝忘食,113天的争分夺秒,每一个夜晚都是鏖战病魔的难关,每一次黎明都是创造奇迹的希望。
院领导向陈薇率领的团队表示祝贺,感谢他们为战胜疫情所作的突出贡献,为部队和军事科研工作者争了光。但谈起新冠病毒疫苗科研攻关的艰辛,一向坚强的陈薇也不禁流下泪水:“难,实在是太难了!”但是,她又坚定地对领导和战友们说:“除了胜利,我们别无选择!”
在采访陈薇的同事时,我们问陈院士平时爱不爱哭,他们回答说,女同志的泪腺比较发达,通常都比男同志爱掉眼泪。但陈院士很坚强,只有在工作最艰难的时候才会流泪,在工作取得突出成就非常高兴的时候也会哭。当中央电视台的记者前来采访时,陈薇说到动情处又流泪了:“我们的疫苗研制成功了,从此再也不要看外国人的脸色了……”
2020年5月22日,陈薇团队的重组新冠疫苗人体Ⅱ期临床试验数据,在国际医学界最权威的杂志《柳叶刀》发布,其结果显示108名志愿者全部产生了免疫反应。这是世界上首个新冠疫苗的人体临床数据,是人类抗击新冠病毒的里程碑。陈薇激动地说:“我们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疫苗成功进入临床试验,是我国科技进步的体现,也是我们国家大国形象、大国担当的体现,更是对人类的贡献。”
不久,这个疫苗获得国家专利。紧接着,Ⅲ期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也取得振奋人心的结果。
2021年2月,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的一年后,陈薇团队研发的新冠疫苗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附条件批准上市。在常人看来,陈薇的任务已经完成,但自我满足决非她的性格。能不能让老百姓对疫苗的安全感更强一些、使用更方便一些,疫苗产能可不可以再高一点,她坐在实验室里陷入了沉思。看着不断扩大的接种人群,面对疫苗产能捉襟见肘的现状,陈薇在疫苗的研发设计上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攻关。
5个月后,陈薇团队研制的全球首款雾化吸入式新冠疫苗成功问世。使用者不必忍受肌肉注射带来的不良反应,只需要通过雾化吸入,便可获得黏膜免疫、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三重保护。这样一来,不仅提高了民众的接种意愿,而且单次吸入剂量仅为肌肉注射剂量的1/5,相当大幅度地提高了疫苗产能,此外还解决了大批尖锐医疗废物的处理问题,可谓一举多得。
陈薇的脸上再一次露出欣慰的笑容。这是一个攀登者在征服种种艰难险阻登上又一座山峰后露出的笑容,是一名军人在险象环生的战场上将战旗插上高地后胜利的笑容。
八、团队核心
成功永远属于拼搏者,荣誉永远属于奉献者。
2020年9月8日,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陈薇获颁“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勋章。颁奖时,陈薇一身戎装,郑重地向颁奖的习近平总书记行了个军礼。习近平总书记高兴地对她说:“你为军队立了功!”
陈薇对此感到无比的自豪,但她说自己只是代表了她的团队来领奖。“功劳是大家的,这个巨大的荣誉应该属于我们整个团队。”
这不是客套和谦虚,而是发自她内心的声音。作为团队的核心人物,陈薇当然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但她明白,没有整个团队的精诚合作和全力攻关,就不会有新冠疫苗研制的成功。因此,她的团队经中央军委批准荣立了集体一等功。
陈薇不仅个人在病毒研究领域取得了出色的成就,成为一位荣誉等身的医学科学家,而且担任了很多年军事医学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的所长。她深知,一项科学研究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方队的支撑。因此,她很注意用事业凝聚人心,用平台锻造人才,边研究抗病毒疫苗,边培育中青年专家。
人才哪里来?首先要靠发现、靠招揽、靠挖掘。作为领导,要从国家、民族、军队的利益出发,真心吸引与选拔人才。陈薇,正是这么做的。
1988年出生的研究所副研究员迟象阳,大学期间在上海交通大学学的是自动化专业,由于成绩突出获得硕士研究生保送的机会,可她很喜欢生物化学专业,想成为陈薇导师的学生,就试探着给她写了一封信。由于担心自己是个女生,进入这个领域不容易,心里一直忐忑着。没想到陈薇在了解到她的一些情况后,很快给她回信,同意当她的导师。这个快人快语的东北姑娘告诉我们:“第一次见到陈老师时,感到特别亲切。她笑呵呵地对我说,‘来啦!坐!以前我们招的研究生基本都是男的,你来了之后就成了香饽饽啦!一句笑话,就消除了我内心的紧张感。”如今已是上校军衔的迟象阳,成为陈薇团队的骨干,在多个研究领域都取得了出色的成就。
从南京大学生物化学专业毕业的徐俊杰,1994年被特招到原南京军区某部,3年后去军事医学研究院读博士,陈薇手把手地教他做基因测序。当时干这个活是有危险的,因为有放射性元素,一般人不愿干,而已30多岁还没有孩子的陈薇却全然不顾这些,耐心帮助指导他做相关实验。到了学业结束时,他面临工作选择的难题:如果还回老部队,由于专业不对口,他学的东西就可能荒废了。为了保留这个人才,陈薇想方设法最终将他留在了研究所。后来,他成为陈薇团队的主力,如今已担任生物工程研究所的副所长。
陈薇说:“一旦发现了可造之才,就要努力加以培养,使他们尽快进步,取得成果,而不能让他们像花瓶一样装门面。”1996年从南开大学生物系毕业的内蒙古姑娘侯利华,品学兼优。被招到研究所之后,单位悉心培养。当她从德国实验室学习回国后,就被陈薇拉到某研究项目上来,并让她在埃博拉病毒疫苗的研究上发挥重要作用。去非洲进行埃博拉疫苗的临床试验,陈薇让她牵头,并花了大量精力帮她在驻地协调经费、人员、物资。如今已是这个单位疫苗与抗体工程研究室主任的侯利华大校告诉我们,在非洲抗击埃博拉的前线,陈薇言传身教。她常常在半夜时分一个电话打过来,告诉侯利华哪个数据应该核准,哪些试验应该怎么做。试验中遇到什么问题,只要找到陈薇,都能得到帮助解决。因为在埃博拉疫苗研究上作出贡献,侯利华荣立了二等功,团队项目组荣立集体二等功。
陈薇还从生活上对所带的学生与下属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有一个博士的岳父从外地来京治病没有住处,陈薇就自己掏钱帮他租房子。有一个家在外地的实验师,父母从老家来京探亲,又是陈薇自己出钱为他们在招待所安排好食宿。年龄大一点的学生和部属,拿陈薇当姐姐;年龄小一点的学生和部属,拿她当妈妈。因为在陈薇身上,除了有一种男子汉的刚毅,更多的还有一种母性的温柔。她不轻易对学生发火,即使下屬做错了什么,她也是轻声细语地加以批评教育,让人感到春风化雨般的真诚与温暖。
通用电气公司前首席执行官和董事长杰克·韦尔奇在国际上有句广为流传的名言:“在你成为管理者之前,成功的标准是如何使自己成长;在你成为管理者之后,成功的标准是如何使别人成长。”
作为团队领衔科学家,陈薇注重用事业凝聚人心、用平台锻造人才。为了尽快培育青年科技人才,陈薇有意给学生压担子,经常鼓励他们独立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并亲自担任技术指导。因为他们从事的研究大多是军队指令性课题,不能发表论文、申报成果,陈薇就努力搭建技术平台,为人才快速成长开辟了“快车道”,一步一步地将学生们托举起来。
研究员张晓鹏是陈薇带出的第一个硕士研究生,他至今仍记得自己十几年前刚刚进入实验室,在导师指导下完成蛋白纯化实验的动人场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张晓鹏敏锐地注意到,单纯的核酸检测无法判定是否存在混合感染的问题。为了给临床治疗提供更好的技术保障,他带领队员搭建了病毒抗体和多重病原感染检测平台,可以同时检测流感病毒、肺炎支原体等16-22种呼吸道病原体。正是凭借这一项技术,专家组成功地处理了多例疑难的危重患者。张晓鹏因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做出的独特贡献,被总部评为“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
陈薇的团队中有3位女博士,在抗疫前线被誉为“三朵金花”,她们分别是迟象阳、董韵竹和张梦瑶。在前往武汉抗击新冠疫情期间,她们在陈薇的鼓舞和感召下,全力拼搏,为打赢这场战役奉献了聪明才智。在陈薇的指导下,迟象阳将自动化和微生物研究结合起来跨界攻关,主动受领搭建单细胞技术平台的任务,成功研发抗体基因平台,为后续应急科研攻关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陈薇说过:“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学生,这是我作为导师的使命和职责。”她践行了自己的诺言。她把她的团队成员、她的学生,不仅看作生死与共的战友,更是作为亲密无间的家人。陈薇的学生和同事们对她有这样的评价:永远诲人不倦,永远鼓励创新,总是及时把国内外最前沿的有关医学理念和信息共享给大家……
为了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陈薇总是尽可能地为学生们搭建平台、拓展空间,总是无保留地指导学生,无条件地信任团队成员,而他们也用实际行动赢得了陈薇的认可。如今陈薇所带的团队里涌现出一大批中青年科研创新人才,并获选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团队、军队创新群体奖等多项国家和军队大奖。
九、幸福的后盾
当陈薇带着在武汉战胜新冠疫情的初步成果与团队同事回到北京时,在机场迎接他们的,除了单位各级领导、同事、朋友,还有各自的家人。
在欢迎陈薇的人群中,有一个英俊斯文的男子,显得特别激动。他手捧一束鲜花,却躲在接机人群的后面,等待久别重逢的妻子,他要给她一个大大的拥抱。这个男人,就是陈薇的丈夫麻一铭。
队友们见此,就把老麻往前推,并像过去一样开玩笑对陈薇说:“政委来了!”
“政委”二字,是陈薇团队的学生和同事平时对她丈夫的戏称。因为他总是默默无闻地站在陈薇的身后,全力支持着她的工作。
都说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必定站着一个成功的女人。反过来说,一个成功的女人背后,往往站着一个成功的男人。这句话对陈薇来说,真的很合适。麻一铭就是陈薇事业成功的坚强后盾、幸福后盾。和谐温馨的家庭关系,是陈薇英雄交响曲中旋律优美的华彩乐章。
说起来,两个人的认识还带有一定的浪漫色彩,也可以说是一见钟情。
1989年的五一前夕,陈薇受同学之邀赴泰山旅游。因为那时的火车票紧张,陈薇只买到一张站票。上车后,陈薇就只能站在一节车厢的过道上。而恰巧麻一铭就坐在陈薇对面的座位上。见来了这么一个漂亮姑娘,作为山东大汉的麻一铭出于好心,硬是在3个人的座位上挤出个空当,向陈薇伸手示意。
一个是时年23岁的正在清华攻读硕士学位的研究生,一个是时年35岁的青岛某葡萄酒厂的办公室主任。于是,一段“有缘千里来相会”的奇妙缘分,就在这列火车上缓缓拉开了帷幕。
两人在火车上天南海北地聊了一路,麻一铭对这个漂亮、开朗、多才的女大学生留下了非常美好的印象,而陈薇也对这个英俊、笃实、善良的山东汉子颇有好感。到了陈薇快要下车的时候,麻一铭主动向她要了电话号码,还说一周后他会去北京出差,顺便去看她。陈薇当时并没有在意,谁知一周后麻一铭真的出现在清华校园,他就是奔着心目中的这个女神而来的。他的再次出现,一下攻破了陈薇的情感防线。尽管他们的恋爱遭到方方面面的坚决反对,但麻一铭最终真的成了她的丈夫。
陈薇研究生毕业后进入原军事医学科学院工作,麻一铭为了能够和她生活在一起,毅然辞去在青岛待遇优厚的职务,只身来到北京。两人在部队附近租了一间十多平方米的小平房,买了一张白天可以坐人、晚上可以当床的双人沙发,还买了一个可以做饭的煤油炉,这便是二人当时的全部家当。幸福的生活从此正式开始,对有情人来说,幸福并不是由物质的富有来决定的。物质的匮乏并没有阻碍他们爱情的发展,反而激发出他们想要守护对方的强烈愿望。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陈薇和麻一铭的婚后生活与常人有所不同,他们形成了自己独特而又甜蜜的生活模式。麻一铭平时从不让妻子做家务,他开玩笑说“做家务是对陈薇才能的浪费”。而陈薇因为工作需要,经常凌晨一两点钟才回家,麻一铭通常会在家里边看电视边等妻子回来。一到晚上11点左右,麻一铭就开始给陈薇打电话,催她回家睡觉,可往往是打了几次电话都不见人。如果不放心,他就会亲自到实验室去找陈薇,担心她做实验时出现什么意外。每天,麻一铭会早早地起床为陈薇做好早餐,还把妻子洗脸时的牙膏挤好,然后才去上班。陈薇为此常常感叹:“老公已成了我身体的一部分。”
甜蜜的婚姻,要靠婚前找到对眼的“另一半”,婚后还要舍得为对方无私地奉献情感,努力经营和谐的家庭关系。在孝敬双方父母方面,两人保持着高度的默契。有时陈薇给自己父母买的东西,会说是女婿孝敬的;而麻一铭给他父母买了東西,也会说是儿媳妇给买的。陈薇和麻一铭的老家分别是浙江和山东,每年春节过年的时候两人都会在浙、鲁两地穿梭,用浓浓的亲情迎接新的一年。两个人办事总是为对方着想、替对方考虑,所以生活也更加温馨和睦。
当别人羡慕陈薇的家庭和谐时,她传授经验说:“在工作中要淡化你的性别,在生活中要突出你的性别。睿智与亲和并存,既能出色工作,也能享受生活。”不得不承认,陈薇不但智商高,情商也高,使得麻一铭无怨无悔当她事业上的“忠实助手”。
在抗击“非典”的关键时期,陈薇几乎是泡在实验里没命地工作,而她的丈夫麻一铭也处于随时待命的状态。尽管在科研上帮不上什么忙,他总是尽量为妻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因为“ω干扰素”报批需要打印大量的文件材料,而实验室里当时破旧落后的打印机根本不够用,麻一铭就自己垫付10万元,以最快速度帮助陈薇采购了彩色激光打印机、数码复印机和电动装订机等设备。
在陈薇率团队研制“重组人干扰素ω喷鼻剂”两年多的时间里,麻一铭几乎成了陈薇实验室里的常驻外援。有时团队成员需要加餐或买东西,只要陈薇一个电话,他便会赶紧出去采购;有时陈薇没有时间参加社交活动,也由麻一铭代表;陈薇外出办事,丈夫常常担负起她的兼职司机。正因如此,麻一铭被陈薇的同事们戏称为“政委”,而麻一铭则称自己是他们的“后勤部长”。
在与丈夫相识10年的时候,陈薇写过一段随笔:“10年前,我与‘一见钟情的丈夫常常情不自禁地牵手相视而笑。10年后,我俩十指相扣的默契依旧,笑靥依然。只是相牵的手多了一双小手,而儿子灿烂的笑,更是我前进的源泉。”
从两个人的心心相印到三个人的其乐融融,陈薇不仅在事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家庭上同样也收获了满满的幸福与快乐。
因为工作的原因,陈薇32岁才生孩子。而且就在临产的前两天,她仍坚持在实验室工作。等到孩子刚满月,她又回到工作岗位。因为工作的繁重,陈薇陪伴孩子的时间总是显得格外短暂。但她认为这样对男孩子成长也有好处,那就是他会变得更独立、更坚强。陈薇对已经长大成人的儿子说:“妈妈只希望你这辈子能做好两件事:第一是娶个自己爱的人,第二是干自己喜欢干的事。”
让陈薇感到欣慰的是,儿子不仅长得高大帅气,而且学业优异,思想进步。由于受家庭的良好影响,儿子上中学时,就主动申请到西非做志愿者。上大学后,儿子也同母亲一样,选择了微生物学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他表示,自己要像母亲一样“战斗”,将青春奉献给祖国。
生活在这样一个家庭里,身边拥有这样深深爱着自己又被自己深深爱着的两个男人,陈薇感到自己要多幸福就有多幸福,干事业也有了源源不断的巨大动力。
十、还是一个兵
不管过去取得了什么样的成就,陈薇始终牢记自己是一名中国军人,始终牢记一个军事医学科研工作者肩负的特殊使命。在她身上,你看不到一丝傲慢和居高临下,只有谦和、真诚与质朴。
她说:“无论你是学士、硕士、博士,还是院士,归根结底都是一名战士。”因此,她在平常工作中,始终用一个战士、一名军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2021年的隆冬时节,陈薇率队来到雪域高原,开展有关课题研究。所到之处,她严格要求自己,尽最大的努力不给基层部队和边防官兵增添麻烦。
在海拔四五千米的冰雪高原上,道路颠簸,空气稀薄。多少年来在事业中奋力拼搏,陈薇已积劳成疾,加上高原反应,她的身体变得很虚弱,但她率领团队同事坚持完成了相关项目的调研任务。
返回拉萨的途中,陈薇乘坐的车子要路过一个高海拔的兵站。兵站的战士们听说陈薇坐的车要打他们身边经过,就早早地等候在路边迎接。在边防战士心里,陈薇就是高原上那座令人敬仰的巍峨高山。
本来,陈薇是可以从边防某个机场坐飞机返回的,可航班太少,订票时发现只有一个座位了,大家说那正好给陈所长。可陈薇见此,连连摇头:“要走大家一块走,我不能搞这个特殊。我喜欢跟大家一起坐车,一边走还可以一边观察了解一些情况。”她决心与大家同甘共苦。
车子在高原雪山上行走,路况很不理想,陈薇在缺氧中顛簸得头昏脑涨。听说前方的兵站官兵想要见一见她,她马上振作精神,把迷彩服穿上,还要扎上武装带,穿上高帮作战靴,完全是军容严整的基层官兵的着装。见她身体不舒服,同事都劝她不要穿作训服了,可陈薇还是坚持穿上了。
这使同事们想到在武汉抗击新冠疫情时,只要陈薇离开实验室,也是同样的一身迷彩作训服,作训帽、宽腰带、高帮靴,一样不少,军容非常严整。陈薇说:“这里也是阵地,我们必须按部队的着装要求来。我是领队,在军容风纪上必须带好头。再说,在这个时候,严整的军容反映了我们的精神面貌,可以振作人们的精气神。还有,我离开实验室会同当地的医护人员和驻地群众打交道,在他们面前就要维护好军队的良好形象。”见陈薇说得在理,就没有人再阻止她按规定穿冬季的迷彩作训服了,只是对她有些心疼。
兵站到了,只见那么多的官兵列队在路的两旁。山坡上,一排“誓死捍卫祖国领土完整”的鲜红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陈薇一扫在车上难受的面容,健步下车微笑着同战士们一一握手,并合影留念。
这时,有个战士请求陈院士给他签字。同行的同事知道她身体不舒服,就劝她这个环节就算了。但陈薇觉得不能冷落这些远离家乡守卫边防的可爱战士的一片心,依然答应为他们签字。一个战士兴奋地拿来帽子,让陈薇在里面签上了自己的名字。还有一个即将退役的士官,兴冲冲拿来一件崭新的军服,让陈薇在上面签了字。他说这件由陈院士签了字的服装,是他一辈子的荣耀,要珍藏一辈子。
签名还在继续,兵站炊事班班长挤到陈薇跟前说:“我们用高压锅煮了一点面条,想请陈院士和首长们吃一点再走。”本来陈薇此行没有这个“节目”,他们吃饭的地点已经定在前方别的军营,可兵站官兵早有了“预谋”。看到炊事班班长和这些边防官兵诚恳的表情,脑袋和肚子难受得一点饭也不想吃的陈薇,立即招呼同行人员就餐。面对着基层官兵满怀盛情的一小碗面条,陈薇强忍着严重的高原反应,强迫自己哪怕一小口也要吃下。此时,她硬撑着把笑容写在脸上,感动的泪水在眼里打转……
当陈薇被同事们搀扶到汽车里时,一下子就瘫倒下来,立即被戴上了氧气面罩。可面对热情送行的边防官兵,即使快昏迷了,她仍把手伸向车窗外,同大家挥手告别。
这趟高原之行的苦没有白吃,陈薇不仅给边防战士们留下北京大机关女将军美好的印象,也圆满完成了相关课题的调研任务。她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职责和使命。
采访结束时,她对我们说:“病毒是人类健康的最大杀手,是国家安全的隐形威胁,事关未来战争胜负。与各种致命病毒短兵相接,为国家铸造生物安全防御坚盾,是我义不容辞的天职!”
征程万里风正劲,执楫奋进正当时。陈薇正带领着她的团队枕戈待旦,时刻准备着向祖国和人民交出下一份向病毒宣战的合格答卷。
责任编辑/董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