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感染传播性强、致病性弱的奥密克戎病毒后,即便症状较轻甚至无症状,让老年患者为难的,还有生活的不便和内心滋生的“病耻感”。保障疫情期间老年人的需求,已成为各地着力解决的难点。
一家6口感染
当奥密克戎病毒来袭时,老人们往往不知不觉。
按理说,陈文庆是最没可能感染的一类老人——因为脑溢血的后遗症,他已经瘫痪在床、足不出户近三年了。
今年3月7日晚10点,来自疾控中心的一通电话,打破了这个6口之家的平静。14岁的大外孙是家里的“零号感染者”。3月4日,班里有同学确诊,他在居家隔离期间开始发烧;7日,全家人第一次核酸检测后,半数呈阳性。3天后,全家都感染了。
陈文庆一家人感染的奥密克戎变异株BA.2传播性极强,平均一个人可以传播给9个人,是新冠原始毒株的4倍,且被感染者大多数是无症状。
陈文庆对新冠病毒并不了解,家人似乎也说不太清。“感觉一提到新冠肺炎,都说后遗症有两百种不止,变得容易疲劳,甚至失去味觉等。”陈文庆的女婿李顺明发现,得知自己感染后,他其实也知之甚少,但打心底里认为病毒“非常可怕”。这种源于未知的恐惧,也随病毒一起传染给了岳父。
一家6口的感染分为三波,两岁的小外孙是第二波,一度高烧不退,恐惧的情绪就像一团乌云萦绕全家。第三波感染的陈文庆,在确诊的前一天也发了一天烧。
在接下来的20天里,亲身经历一场“奥密克戎之战”后,一家人反倒有些释然了。陈文庆的发烧持续一天后,没有其他不适症状。
当发现感染病毒的症状似乎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时,接踵而来的担忧是隔离。对于几年没出门的陈文庆来说,感染新冠像是一场意外的旅程。
一家6口人,分3批接到确诊通知,按年龄划分至3个不同的隔离点,再分3批次转运。在转运安排没有确定的那几天,李顺明为陈文庆和2岁儿子的照护问题焦虑不已。
“在确诊的最初四天里,我几乎每天只睡一两个小时。”李顺明有高血压,每天都要吃降压药,他不知道自己的头疼欲裂,到底是因为感染新冠肺炎,还是因为紧张焦虑。他想尽各种办法,希望家人安排在一起。
3月11日凌晨1点,他接到社区电话。转运车连夜把他的妻子从方舱隔离点接出来,带上2岁儿子一起送到医院。11日下午,李顺明也和陈文庆一起被送往定点医院。他在医院里继续照顾岳父,自己转阴出院后,护士为岳父喂药、送餐。4天后,陈文庆也从医院回了家。
根据李顺明的观察,在医院,大家几乎都没有症状,也没有失去味觉,大多是发烧或咳嗽有痰,靠自身抵抗力能扛过去。
感染新冠病毒后,表现出的症状取决于个人体质。张伯礼院士曾表示,与新冠的其他毒株相比,奥密克戎感染者的症状相对较轻,咳嗽咽痛的较多,部分感染者伴有发烧症状。
疫苗接种“应接尽接”
出院回家的李顺明想请当地接种点上门为岳父评估能不能接种疫苗。
因为常年卧床,陈文庆此前并没有接种疫苗。对此,李顺明有些无奈,他知道疫苗是给老年人最好的“保护伞”,但岳父连楼都下不了,无法去疫苗接种点。
多项研究和数据均证实,未接种疫苗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感染后的重症和死亡风险。“吉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4000多名重型和危重型患者,90岁以上的老人有30多位,65岁以上的老人占比近40%,呈现出高龄、疫苗接种比例低、基础疾病重等特点。完成两针新冠灭活疫苗接种的人占比约15%,显著低于普通人群。”国家赴吉林医疗救治组专家、四川大学华西天府医院院长康焰在采访中介绍。
当前,我国一些地区老年人群的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率仍然相对较低。按照国家卫健委的统计数据,仍有超过四千万老年人尚未接种。
打通老年人疫苗接种的“最后一公里”的工作并不简单。
“平均每天要打60多个电话。”在福建省厦门市某社区居委会负责疫苗接种动员工作的社区工作人员林霞说。但上门科普、电话动员不一定有用,从她的经验来看,诉诸亲情往往最有效,比如“对居民说现在疫情严重,不为自己考虑,也要为保护老人和孩子接种,还有社区全体居民考虑”。
“有慢性、基础性疾病的人群是更需要新冠病毒疫苗保护的人群,常规服药的慢性病人群,不是在急性发作期,或者病情控制良好处于稳定期,一般来说可以考虑疫苗接种。具体可咨询临床医生或接种医生。”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多次在新闻发布会上强调,社区工作人员也会把相关新闻和科普文章转发给居民。
需要建立良好的代际关系
从医院转阴回家之后,等待老人的可能是依旧封控的小区。
事实上,老年人被社会边缘化的问题一直存在,只是被长期忽视。而新冠肺炎疫情放大了这个事实。
3月初,小区因疫情封闭管理,保姆没法入户,76岁的章爷爷只能一个人在家照顾患上老年痴呆症的老伴。即便做饭时灶台开着火,他也得小跑著回屋看看妻子是不是安稳坐着,有没有打碎东西。
“我跟保姆协商,没来就当调休,日后补上,但她说疫情不是她的问题,没来上班但工资得照常发。”章爷爷十分生气,想当场辞退保姆,但转念一想,自己还得出门给老伴取药,家里有人看护是刚需。
“患者服药一定要按照需求,但应避免突然停药,偶尔漏服不要紧,但如果停药超过一周,那就可能使病情加重。”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王刚说,如果患者遇到封控管理、门诊关闭等无法取药的情况,可以选择互联网门诊或联系社区居委会到医院看急诊。
保障疫情期间老年人的需求,已成为各地着力解决的难点。
在上海,患者“求药”的信息登记文档在网络上流转,求助者大多是60岁以上,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甚至慢性肺癌患者等。他们通常只能在医院开出一个月的药,普通药店很难买到特效药或无法用医保报销。
疫情下的老年人呈现出的坚强提醒我们:任何人都应该明白衰老是一个过程,需要建立良好的代际关系来让社会理解老年人的需求。
(《南方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