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选举开启香港新发展格局

2022-05-19 09:02田飞龙
今日中国·中文版 2022年5期
关键词:管治特首爱国者

田飞龙

2022年5月8日,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任行政长官选举圆满完成,李家超先生高票当选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任行政长官人选。随着这一选举的尘埃落定,始于2021年3月的完善选举制度改革形成的新选制已经过完整的三场选举的合格测试。新选制贯穿着“爱国者治港”的根本原则与制度红线,倾力打造均衡参与和良政善治的香港民主新秩序,努力开辟香港新发展格局。

从2021年9月选出选委会、2021年12月选出立法会以来,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任行政长官如何产生?将为香港带来什么?这些悬念性的疑问或期待都已在本场选举结束后揭晓。4月29日,李家超先生公布竞选纲领,主题为“同为香港开新篇”,具体内容涵盖了管治、民生、竞争力和社会融合四大政策范畴,给香港描绘了一个崭新的未来。新特首的施政风格雷厉风行,多次声明“以结果为目标”,是香港管治哲学的一次观念革命,也是积极回应“坚定爱国者”高标准、严要求的切实举措。新选制与新特首,将为香港“一国两制”带来民主新秩序和发展新天地。

香港繁荣稳定之锚

“一国两制”是有原则和界限的,在管治体系上的根本要求是实行以爱国者为主体的港人治港。“爱国者治港”内含于“一国两制”的法理原则之中,但长期以来遭受严重的扭曲和虚置,在香港回归祖国以来的特区管治架构中混入了大量的反中乱港势力。体制内的反对力量,如果能够遵守基本法并忠诚香港特区,也是可以作为“忠诚反对派”发挥积极作用的。甚至,“一国两制”本身就包含着对香港政治与利益多元性的承认和保护。但“一国两制”绝不保护反中乱港势力,也绝不保护以政治颠覆为目标的任何所谓民主派团体或个人。

从2014年非法占中到2019年修例风波,香港反对派的“忠诚反对派”改造彻底失败,本土极端势力夺取民主运动主导权,外部干预势力凌驾操控民主运动基调和走向。在此条件下,“爱国者治港”已经不是变形走样的问题,而是面临严重的政治失败风险的问题,一场颠覆与反颠覆的制度保卫战在香港打响。中央果断决策颁布香港国安法和新选举法,以“爱国者治港”

为核心抓手重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其基本政治目标就是反中乱港势力出局,港人治港限定于“爱国者治港”。这是中央回溯“一国两制”初心并坚决从制度上拨乱反正的理性决策。

“爱国者治港”是“一国两制”的法理真义,是香港繁荣稳定之锚。2021年1月27日,习近平主席在听取香港特首视频工作汇报后指出,“爱国者治港”是香港“一国两制”行稳致远的根本原则。从香港回归祖国以来的基本治理经验来看,凡是偏离这一根本原则的,香港治理必然陷入混乱;凡是认真落实这一根本原则的,香港就会呈现良政善治的取向。香港国安法实施以来的香港治理实现了“由乱返治”、“由治及兴”的积极调整,就是“爱国者治港”成为香港稳定之锚的典型现象。“爱国者治港”,稳定了香港愛国建制派的政治士气和基本立场,也稳定了香港民主法治的基本方向,更是给香港各阶层与全球投资者以长期信心和信赖。按照“爱国者治港”标准选出的香港新特首,是香港团结和进步的重要维护者和引领者,是行政主导制的制度核心。

引导香港民主回归理性

“爱国者治港”,就其完整的法理内涵而言,包括了两层含义:其一,治港者是“爱国者”,是否属于爱国者要根据法定标准加以资格审查并在履职过程中予以全过程监督和考验;其二,爱国者有能力“治港”,是否有能力要看是否能够做到言出必行,知行合一,是否能够按照“坚定爱国者”的相关要求严于律己,激励团队,共同进步。

比较而言,“爱国者”之身份及要求易于达成,但“治港”的实际能力与竞争力绝非一时可以成就。因此,对爱国建制派而言,新选制给他们提出了更高的能力要求,而对于非建制派而言,是否能够补课成为“忠诚反对派”,也是政治生死的考验。从选委会选举和立法会选举的实际情形来看,非建制派阵营还是“选举揽炒主义”占上风,以一己之私裹挟抵制新选制,不仅最终在政治上决定性出局,更是对香港民主转型和进步留下不良先例。“忠诚反对派”即便在新选制下仍然是一个未完成的民主政治课题。随着新选制深入人心以及与社会基础的深切沟通,新的民主派会催生出来,“爱国者治港”在制度上可以包容他们,实现香港民主政治的“五光十色”。那将是更加健康和健全的香港民主生态与民主秩序。

“爱国者治港”的底线要求是忠诚,进阶要求是贤能。贤能政治是理想的民主政治的高阶形态,是以治理者的美德、能力与责任伦理为核心指标的一种理性化治理模式。选举民主是这一理性治理模式的起点,但绝不是终点。事实上,西方的代表制民主的理性本质根本不是选举,而是代表,选举所起的作用是周期性问责及赋予授权合法性。将民主理解成以选举为中心,是错置了民主的理性本质和功能,易于引导一种民粹主义的非理性治理。香港回归祖国以来的民主发展受到西方选举中心论的误导,选举造成社会撕裂和政治对立,延误发展机遇,破坏国家认同,甚至损害作为香港核心价值的法治。新选制拨乱反正,重建“爱国者治港”下的政治忠诚和贤能治理,引导香港民主走上理性正轨。在2021年12月20日发布的《“一国两制”下香港的民主发展》白皮书中,中央从历史、法理、制度和未来发展的完整脉络重新确认了香港民主道路。从选举中心到治理中心,从忠诚确认到贤能政治,香港民主褪去虚幻之光,迎来理性发展的新周期。

融合发展与新定位

民主的目标是集体和平与共同发展,而不是社会撕裂与发展停滞。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与国际化大都市,在全球化体系中有着重要的分工角色和功能定位。“一国两制”就是要保持和促进香港的固有优势,并发展香港的新产业和新优势。全球化不是和风细雨的岁月静好,而是激烈竞争的风云变幻。这些年陷入政治内斗和外部干预,香港已经错失了某些发展时机和利益,绝对不能继续延误下去。中国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香港特区自然不可能例外。

实际上,无论是2 0 21年特区政府施政报告,还是新特首的竞选纲领,都已尝试从超出香港范围的战略视野看待香港未来发展,以融合发展作为香港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融合发展,是为了香港更好利用国家发展战略机遇,也是为了国家发展更好利用香港平台,其本质内涵仍然是“一国两制”互利性的释放。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在香港修例风波和疫情困局下有所延误,融合发展进程遭受一定的挑战,但2021年9月中央发布的“横琴方案”、“前海方案”以及香港相向而行提出的“北部都会区”规划,为香港融合发展提供了更为精准与可操作的指南和路线。香港在“北部都会区”范畴也要正式启动创新科技产业,涵盖研发和制造,这是香港经济史上的里程碑事件。根据“十四五”

规划的香港定位,香港需建成“八大中心”,其中包括固有的金融中心、贸易中心等,也包括新发展的创新科技中心、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等。香港要立足自身实际,用足国家政策红利,准确判断全球化演变趋势并善于抓住重大发展机遇,就有可能在“一国两制”下取得不凡的业绩。香港的国际地位、枢纽优势、制度基础和创新能力仍然是健全和成体系的,只要政治稳定,社会团结,与国家同心同德,其发展前景必然是光明的。

今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香港的民主法治体系历经波动、斗争与重构,正在以“爱国者治港”为中心实现由治及兴的重大转折,而香港的社会人心及全球信心也在快速恢复和增强之中。“一国两制”是中国和平统一与现代化发展的长期宪制方略,是中国坚定的改革开放与和平发展的制度桥梁。制度重整后的香港将能够更好承担起自身发展及连接国家与世界市场的重要责任。新选制与新特首,及其贤能爱国者组成的新管治体系,将构成香港未来发展的稳固基础。

猜你喜欢
管治特首爱国者
李家超宣布参选香港特首
美国爱国者兵工厂War Hog卡宾枪
从管制走向管治
香港办“圆桌会议”推广良好企业管治
供养一位特首的价格
本期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