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诸葛亮、欧阳修、公孙弘三位古人,都是名人,都犯过错误,都检讨过自己。名人做检讨,出手亦不凡——
一、诸葛亮——打报告要求处分
公元228年,诸葛亮出兵伐魏。魏将张郃在街亭(今甘肃秦安东北)阻挡蜀将马谡。马谡仗恃南山地势,不在山下据守城邑,被张郃断绝水源,军心动摇。张郃趁机进攻,大败马谡,街亭丢失。诸葛亮失去重要据点,无法再战,被迫撤回汉中。马谡等人被处死。
诸葛亮主动承担了街亭丢失的责任,写奏文,就是给皇帝打报告,检讨自己,要求贬职三等,连降三级,以示对自己的责罚。这便是《街亭自贬疏》——
“臣以弱才,叨窃非据,亲秉旄钺以厉三军,不能训章明法,临事而惧,至有街亭违命之阙,箕谷不戒之失,咎皆在臣,授任无方。臣明不知人,料事多暗,《春秋》责帅,臣职是当。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
诸葛亮惭愧自己没有什么本领,却担起了统帅三军的重任。“臣以弱才,叨窃非据”,虽然是谦词,也是深刻的自我反省。
检讨不能玩虚的,要说出自己错在了什么地方——第一,“不能训章明法”,治军没有章法,不能严明军纪;第二,作为主帅,“临事而惧”,处理问题缩手缩脚;第三,考虑问题自以为聪明,错用了不堪重任之人,导致街亭丢失,造成严重后果。
诸葛亮引用《春秋》一書中古已明确的道理,说明军队如果战败,第一责任人就是率领军队的主帅。而自己正是在位之人,所以必须承担责任——“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自请贬职三等,领罪受罚。
检讨书态度诚恳,事实清楚。不是走过场,摆样子,更不是作秀表演给他人看。
俗话说,胜败乃兵家常事。以诸葛亮的资历、威望和能力,不做什么检讨,大概别人也说不出什么,或者即使心里有想法,嘴上也未必敢说。另外,“谡违亮节度”——是马谡不按自己的指示办,才造成如此后果。依照军法,已将马谡、李盛、张休等人处死,把责任推到这些人身上,完全说得过去。况且,战前,自己还与马谡还签了“军令状”,马谡甘愿自负其责。白纸黑字,责任分明,毫无“甩锅”之嫌。
另外,街亭之战,也有亮点啊,发现了王平这个人才,撤退时,还带回一千多户老百姓,赵云的人马和物资也没有受到损失。完全可以一俊遮百丑,大张旗鼓,宣传取得了胜利!
但是,诸葛亮没有这么做。而是“咎皆在臣”,所有责任全是我一个人的!一个“皆”字,世人折叹!
“屋漏在下,止之在上,上漏不止,下不可居也。”(《诸葛亮集·纳言》)作为管理国家的丞相,诸葛亮深知权力越大,责任越大。所以,一直严格要求自己。依法治国,首先,依法要求自己。出了问题,必须依法承担责任。
乾隆赞叹:“公故无我,忠故无私,无我无私,然后志气清明而经纶中理。”一纸检讨书,见“无我无私”之人品,见“志气清明”之境界。一代名相,万世师表。
二、欧阳修——把检讨写进文章,
不怕丢丑
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年),因为范仲淹直言谏事被贬,作为范仲淹一派的欧阳修,也受到牵连,被贬为夷陵县令。这一年,欧阳修29岁。
夷陵,即今天的湖北宜昌,宋代尚属于落后地区。据宜昌史志记载,北宋景祐三年,宜昌大旱,时任夷陵县令的欧阳修尊奉习俗,体恤民生,为民求雨,写下了《求雨祭汉景帝文》。
在这篇不到三百字的短文中,欧阳修不是简单地做空洞的官样文章,而是对自己的官僚主义,进行了深刻的自我批评,“修以有罪”,主动承担责任。把官样文章写成了“检讨书”,表现了高尚的道德品质。
欧阳修认为自己犯了什么错误呢?
第一,没有执行上级文件。“县有州帖,祈雨诸祠。县令至愚,以谓雨泽颇时,民不至于不足,不敢以烦神之视听”。当时的夷陵县,归属峡州。州里下发了文件,要求官员拜神求雨。夷陵县大南门外,就有汉景帝庙。但欧阳修自以为风调雨顺,没有立即照办。这一条,今天看来属于封建迷信,甚至荒诞不经。但在靠天吃饭的古代,对拜神求雨坚信不疑,大文豪也不能免俗。
第二,没有深入调查研究,犯了以局部代替全局的错误。“乃知前所谓雨泽颇时者,徒见于城郭之近,而县境数百里山陂田亩之间,盖未及也。”开始,看到的仅仅是靠近县城的一些地方,以为雨水滋润很及时,所以没有花费人力物力抗旱。但实际上,县境内数百里的广大地区,并没有下雨。
如此“至愚”的官僚主义错误,自己认为十分严重。一方面治理百姓的讼事,还要避免百姓着急的事情发生,以致连离县城十里远地方的百姓之事,都不了解,固执地怠慢了侍奉神灵。其严重性,比没有执行发布政令的罪过更为严重!
其实,欧阳修完全不必如此上纲上线自责,因为后来他还是深入到了边远的地方,向当地农民询问农情,得知了全局干旱的情况,只是晚了几天。但正是由于看到了真实的情况,认识到干旱给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造成的危害,知道分秒必争的紧迫性,才如此不肯原谅自己。拒绝任何借口,就是要对自己上纲上线——“修以有罪”。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四岁丧父,由母亲一手抚养,家境贫寒,“居穷,自力于衣食,以长以教俾至于成人”。所以当官后,体察民情,具有可贵的民本思想。对不过晚了几天的官僚主义错误,也要“零容忍”。
有过而及时觉察,进行反省,写进文章,敢于在拜神的公共场所宣读,将自己的错误公布于众,上纲上线,自“黑”不怕丢丑。甚至不怕白纸黑字的“检讨书”,流传后人,千年耻笑,这得需要有多么高的思想境界,多么宽大的胸怀啊!
三、公孙弘——当众检讨,态度好
公孙弘(前200年—前121年),名弘,字季,齐地菑川人(今山东寿光南纪台乡人),西汉名臣。
出身底层的公孙弘,家里很穷,直到四十多岁时,才学习《春秋》及各家解释《春秋》的著作。汉武帝建元元年已经六十岁了,才以贤良的身份被征召入京,当了博士。后历任内史、御史大夫,直至宰相,封爵平津侯。身居高位,却每顿饭只吃一个肉菜和脱壳的粗米饭。为什么?因为许多老朋友和门客,都靠他的俸禄供给衣食。结果自己家中没有多余的钱财。名声远扬,世人称赞。
但是,有人不这么认为。同是当朝大臣的汲黯,在朝廷上当着汉武帝和公孙弘的面,毫不客气地说:“弘位在三公,俸禄甚多。然为布被,此诈也。”——公孙弘身为三公,俸禄很多,却盖什么布被,这明明是欺诈啊。
钓名欺世,也是欺君,罪名不小。
面对来势汹汹的指责,汉武帝问公孙弘,是不是这么回事?公孙弘立刻回答:“有之。夫九卿与臣善者无过黯,然今日庭诘弘,诚中弘之病。夫以三公为布被,诚饰诈欲以钓名。”——满朝大臣中,汲黯对我最好,今天,能够当众毫不留情地指出我的缺点,指责我钓名欺世,一点儿也没说错!
不仅认错,而且还万分感激地称赞汲黯:“如果不是汲黯忠心耿耿,陛下怎么会听到对我的这种批评呢?”
两位大臣,一个当面揭露,一个马上认错。不仅认错,还对严厉批评自己的人万分感激,态度多好啊!连一向严厉的汉武帝都感动了:“天子以为谦让,愈益厚之。卒以弘为丞相,封平津侯。”——不仅更加信任公孙弘,而且还拜相封侯!
历史上,对公孙弘一直有截然不同的两种评价。就人品而言,有人认为他是君子,有人认为他是小人。而且,都能举出支持自己观点的事实来。
汉武帝在位期间,先后用了13位丞相,其中3位自杀,3位被杀。而底层出身的公孙弘,最令汉武帝满意,开了丞相封侯的先例,结局最好。
試想一下,面对汲黯的指责,如果公孙弘气急败坏地进行反驳,又会如何?
有时候,面对批评,即使是劈头盖脸的指责,检讨时的态度也很重要。公孙弘深谙此道。
镜
镜,用来映照形象的器具。各种不同的镜具,有着不同的作用。
如日常生活中,便离不开镜子。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借用镜子打扮自己。眼镜也是镜,助力人的视力。笔者从小就患近视,上小学开始,便离不开眼镜。后来发展到高度近视,离开眼镜,寸步难行。
据说,镜子是嫫母发明的。嫫母,古代黄帝的妻子。据唐代的《琱玉集·丑人篇》描述,嫫母长得“锤额顣頞,形麁色黑”——额如纺锤,塌鼻梁,紧促蹙,体肥如箱,貌黑似漆。连巫医祛除瘟疫跳大神时所戴的面具,用的都是嫫母的遗像。
别看长相像“极丑”,但有组织能力,把后宫管理得井井有条。还以身作则,吃苦耐劳。一次,上山挖石板,发现一块明光闪闪的石片,拿在手中,看到上面有自己的面孔。于是,嫫母反复摩擦石片,石片表面更平了,照出来的面孔更清晰了。就这样,人类使用的第一面“镜子”产生了。
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
荷兰人列文虎克(1632年—1723年),自己磨制透镜。通过透镜,看见了许多肉眼看不见的微小东西。1931年,恩斯特·鲁斯卡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百万分之一毫米的物体。显微镜使人类开阔了视野,知道世界上还有微观世界,有细菌、病毒。
2020年,武汉暴发疫情,很快查出了元凶新型冠状病毒,为防疫抗疫提供了科学依据。显微镜功不可没。
镜子不仅是生活中离不开的物件,还产生了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镜文化”。
晋人葛洪在《抱朴子·登涉》中记载,古代入山修仙者,“多背悬明镜,照妖怯魅”。自古汉人便有盖新房时,把镜子镶嵌在大门顶端正中部位的习俗,认为镜子可以让鬼魅显现原形,辟邪保平安。即便是今天,利用镜子“抵抗”不吉利东西的做法,依然大有人在。
生活中如此重要的镜子,在文学作品中,自然要大显神通,如“照妖镜”。《西游记》第五十八回,真假猴王难辨,两个猴子打到了玉皇大帝那里以求真假。玉帝便传旨宣托塔李天王,让他用“照妖镜来照这厮谁真谁假,教他假灭真存”。结果假悟空立刻现了原形。魏征去世,唐太宗伤心地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实物铜镜,可以照人;把历史当作镜子,可以对照借鉴自己的治国方略;把贤人当作镜子,其劝诫自己的话,可以帮助自己发现错误,及时改正。唐太宗不愧为一代明君,把“镜文化”运用到了修身养性、治理国家中。
纪昀(1724年—1805年),字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中,说到“业镜”和“心镜”。这两面镜子,作用可了不得——“移业镜于左台,照真小人;增心镜于右台,照伪君子”。各种各样的人物,什么固执的,偏心的,拉杂如粪土的,混浊如泥污的,心机险恶的,甚至做官威风凛凛的,财大气粗珠光宝气的,以及男女暗地里淫荡的,都可以照得原形毕露。而他们的外形,却都是神态庄严的道学家。
“业镜”和“心镜”照出真相后,由掌管镜子的小吏“籍而记之,三月一达于岳帝,定罪福焉。大抵名愈高,则责愈严;术愈巧,则罚愈重”——管理“业镜”和“心镜”的官员像今天的X光医生,把透视结果登录并记下来,送给岳帝,由岳帝决定降罪或赐福。如果干了坏事,名声越高、权位越大的,惩罚越重;心术和权术玩尽心机的,惩罚越重。
权力越大,责任越大,古人讲理。
其实,疫情也是一面镜子,大灾大难面前,照出了芸芸众生相——有勇往直前,奔赴抗疫第一线的,有畏缩不前,临阵逃脱的;有敢作敢当的,有昏庸误事的;有无私捐助的,有借机发财的;有遵纪守法的,有我行我素的……
疫情这面镜子,不仅照出了种种现象,还照出了素质、觉悟、人品、德行,更是照出了人的灵魂。
古代的快递
网络购物越来越大众化,快递小哥穿行于大街小巷,成为随处可见的日常街景。
人的社会性,生活的便利性,运输工具的不断更新,推动了快递的发展。
《周礼·秋官·行夫》记载:“行夫,掌邦国传遽之小事、媺恶而无礼者。凡其使也,必以旌节。”行夫,就是邮递人员。但殷商时期的邮递人员兼任外交使命,“必以旌节”,有官职,不只是“跑腿的”。
随着历史的发展,“行夫”的地位越来越低,外交使命越来越少,后来,就是负责跑腿送东西的了。名称也不断变化。历朝历代都有自己的官方名词。例如秦朝被称作“轻足”,汉代被称为“邮人”、“驿足”,宋朝被称作“递夫”,明清被称为“驿夫”。
名称不同,业务相同,主要是传送皇帝命令、政府文件及信件。马匹很少时,主要靠人来传送。于是,一些善于快跑的人堪当重任。人们称之“健步”、“急脚子”、“快行子”。再善于快跑,也是两条腿,精力体力都有限。要想快,还得骑马不误事。相比只有两条腿的人,骑马就是“快递”了。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唐杜牧《过华清宫三首·其一》)据《新唐书·杨贵妃传》记载:“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骑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路途数千里之遥,送到的荔枝味还没变。保证时间,保证质量,不仅要骑马,还得快马加鞭才行。
冷兵器时代,骑马快递是不二的选择。
啥事都有“例外”。
南朝梁任昉的《述异记》:记载了这样一件事——陆机(261年—303年),西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其所书的《平复帖》,是现存最早的名人书法真迹之一。陆机的祖父,就是三国时期孙吴的丞相陆逊,在夷陵之战中,火烧连营大败刘备。出身官宦之家的陆机,在外地忙公务,思家心切,便给家人写了一封信。装进竹筒里封好,将竹筒系在别人送给自己的一条名叫黃耳的狗脖子上,让爱犬送信。黄耳不负其望,不仅将信送到了家,还带回一封家里人的回信。更难得的是,“计人程五旬,而犬往还才半月”。旬:十天。如果这封信靠人传送,需要五十天,而爱犬黄耳只用了十多天。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唐杜甫《春望》)陆机与爱犬的感情更深了。以至黄耳死后,陆机十分伤心,人犬情未了——亲手将之埋葬,名之曰“黄耳冢”。
还有比爱犬黄耳更快的,明代陈汝翔在《晋安逸志》中记载,南宋咸淳年间,福州进士陈嘉言(号书隐),以对策触犯了奸臣贾似道,被贬为建州司户。陈嘉言养了一只黄鹤、一只白鹇,整天不离其身边,而且“衔书往来“,成了“书童”。景炎丙子年,元朝军队进入建州,陈嘉言便隐归福州。陈嘉言在建州时有个文友章彬,是陈嘉言的“超级粉丝”,二人经常有诗文交流。建州与福州远隔千里,怎么交流?“二禽传命,不间晨夕”,黄鹤、白鹇充当了邮递员。如果说,陆地上跑的爱犬黄耳是“高铁”,那么,翱翔于天空的黄鹤、白鹇,便是“飞机”了。有一天,陈嘉言在见月江上,忽见白鹇落到身边,送来千里之外文友章彬的一首诗:“草暖蘋香月上迟,白鹇黄鹤往来时。云山隔断一千里,日日相过人不知。”
两个人“神交二十余年,彼此不识面”。友情之深,贵在志同道合。但白鹇、黄鹤千里传送诗书,功不可没。
作者简介:姜胜群,男,1948年出生。1969年中专毕业,到工厂当工人。1977年考入黑龙江大学中文系。1982年毕业后,到哈尔滨文艺杂志社,先后任《小说林》编辑部编辑、编辑部主任。业余从事小说、评论创作,有作品被《小说选刊》等转载。结集出版《秋——姜胜群小说与评论作品集》(北方文艺出版社)。曾辍笔十年。2010年,开始在《杂文月刊》《杂文报》《生活报》等发表杂文、随笔。有作品被《作家文摘》《中外文摘》《经典阅读》《讽剌与幽默》等报刊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