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中的早餐

2022-05-18 16:04刘振良
青年文学家 2022年11期
关键词:二弟姨夫姊妹

刘振良

我常记起风中的那頓早餐。时间已过去近四十年,突然某个时候,那一幕就从记忆深处跳出来,在眼前晃动。

那一年,爹五十一岁,正在地里劳作的他突然昏迷过去,被送到沂水中心医院。经检查,是长期劳累火毒累积,肋骨上长了个“痈”,发作后竟将体壮如牛的他撂倒在地。医生立即安排做了手术,术后,爹白天在医院打针、换药,晚上就住到沂河西岸的大姨家,这样能省下夜间的床位费。来来回回,都是姨夫推着小推车接送。正是深秋,地里的农活还忙,娘在医院伺候爹几天后,就赶紧回家带着我们姊妹几个去地里干活儿,好在亲戚和邻居也一起帮忙,总算将成熟的庄稼收回。那年我十一岁,上小学五年级,爹住进医院,家里一下子乱了秩序。娘在忙着农活的同时,还要四处张罗着为爹借钱治病。记得有一天晚上吃饭时,娘喜滋滋地说:“又去你四叔家借了十五块钱,够你爹在医院里用些日子了。”

转眼到了冬天,两个多月不见爹了,我们姊妹几个都很想他。娘说,爹也很想我们。爹说过多次,要娘带着我们几个去大姨家一趟。于是,娘决定利用星期天带我们去看望爹。

那个冬天的早晨,为了赶路,太阳刚一露脸,娘就把我们拖出被窝,带着我们上路了。风刮得紧,迎面吹在脸上,像小刀割一样。娘的背上还背了个包袱,包袱里有一摞煎饼、一些咸菜,是预备在路上吃的。还有一小坛花生油,是送给大姨的。爹在姨家住了两个月,姨夫天天去医院接送、换药,毫无怨言,虽然是亲戚,却实在让人感动。没有别的东西表心意,娘就将家里所剩不多的花生油捎上一小坛。

走出十几里地,日头升到一竿子高,到了吃早饭的时候,我和弟弟肚子饿得咕咕叫。弟弟那时只有七岁,他还不懂得大人的事,一个劲儿喊饿。娘便领着我们来到路边的一条小沟里,招呼着吃个煎饼垫垫饥。小沟有一两米深,猫下身子就能避开些凛冽的北风,相对暖和一些。娘将包袱放在厚厚的枯草上,解开,拿出煎饼和咸菜,我们一人一个煎饼,就着咸菜吃起来。正拿第二个煎饼时,娘像下了决心似的,拿出了包裹着的花生油坛子,揭开盖子,撕下手里的一小块煎饼蘸着,将我们姊妹三人的煎饼均匀地抹上一层薄薄的花生油,然后小心翼翼地盖好坛子,重新用包袱包好。看着我们香甜地吃,娘很开心,她一边吃着没蘸花生油的煎饼,一边自言自语:“坛子里不满就不满了吧,反正你大姨也不是外人。”

那顿饭吃了二十分钟吧,因为在北风呼啸的野外,确实不是用餐的好地方。刚吃完,娘又领着我们上了路,走到一个村庄前,二弟又不停地喊渴,是啊,干巴巴地吃上几个煎饼,迎着风走了一路,口渴也在情理之中。娘让我们姊妹仨在一边等着,她走进一户人家讨水喝,那户人家刚好吃完水饺,剩下半锅饺子汤,问娘喝不喝,那个时候,农家一年到头吃不上几次饺子,自然也喝不上几次饺子汤,这可比白开水强多了。娘喜出望外,赶紧喊我们过去,主人很热情,给我们每人都舀上一碗热气腾腾的饺子汤,我们喝着饺子汤,仿佛吃到了热气腾腾的饺子,很有些望梅止渴的意味,肚子里感到熨帖多了,身上多了温暖,觉得寒风不再那么逼人了。

到大姨家见到爹的时候,爹刚打算去医院换药,看到我们姊妹几个,他很高兴,看看这个,望望那个,好一会儿不舍得离开,后来在姨夫的一再催促下,才坐上小推车走了。我们娘儿几个在大姨家吃了中午饭,当天下午又赶回家中。

那个冬天,因为给爹治病,我家十分艰难,家里有好多天只吃清水加盐煮白菜。实在受不了,娘便借钱割了几斤肥膘肉,打算熬了猪油慢慢炒菜吃。第二天发现少了一块,碰巧娘给二弟缝补破了的棉袄,在棉袄口袋里发现了一小块肥肉,娘问二弟怎么回事,二弟只好承认他偷吃肥肉的事实。二弟怕娘责骂,说是看着小伙伴吃肉实在馋得慌,才偷偷割了一块吃。娘含着眼泪问:“生肉好吃吗?”二弟说好吃,很香很香,口袋里的这一小块他还没舍得吃。娘听了放声大哭。

临近春节,爹终于痊愈回家了。转眼间,过了年,开了春,爹又能下地干活了。春天里草木萌发,处处生机勃勃,我们这个家又充满了希望。

猜你喜欢
二弟姨夫姊妹
七姊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一条草鱼
姊妹题比比看——三类临界问题的变式
《Radio World》公布IBC 2019“最佳展品奖”名单
姨夫
大象
二弟的悲情人生
姊妹
坐姨夫新车的感觉真不爽
我的“作家”姨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