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可心
2008年,第80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授予了美国导演亚历克斯•吉布尼的《开往暗处的出租车》 (剧照如图),该片讲述了美国在阿富汗战争期间以反恐之名设置监狱、编织罪名非法羁押阿富汗民众并虐待囚犯的累累罪行。
2002年10月1日,一位名叫迪粒瓦尔的阿富汗出租车司机拉着3名乘客驶出人们的视野,这辆车和这些人再也没有回来。因为被怀疑从事恐怖活动,他们被美军投入了美国在阿富汗的巴格拉姆空军基地的监狱中。5天后,迪拉瓦尔被宣布死亡,死因是自杀。但看到他尸体的人很难相信,因为尸体伤痕累累,满是被虐待殴打的痕迹,尤其是腿部受伤严重,像被重型卡车碾压过一样。
该片以此事件为切入点,通过大量翔实的访谈、图片和视频资料,带着观众一起抽丝剥茧揭开幕后的真相。观众也通过镜头亲身“步入”巴格拉姆的黑狱中,感受那些令人窒息的残酷和血腥,揭示美军“以反恐之名,行恐怖之事”的残忍面目。镜头下的监狱中,有一种关禁闭的小黑屋,低矮狭小还不透气,墙上悬挂着镣铐,把犯人关进去锁在镣铐上的话,犯人无法站直也无法躺倒。还有特殊的刑讯室,头顶是手指粗细的钢丝构成的网格,犯人的手被两只手分开铐在网格上,脚上还锁着脚镣,两只脚刚刚能够到地面。更触目惊心的还有一种铁笼子,很像马戏团关老虎的笼子,但笼子四壁都满满地缠绕着刀片铁丝网,里面的人稍微一动,身体就会被铁丝网划伤……
根据片中的访谈揭露,在黑狱中看守们为了撬开囚犯的嘴可以做到无所不用其极,对他'们进行全方位的折!磨。首先是在肉体i上残害。殴打是家F常便饭,约定俗成:的做法就是用各种器械打腿,这样穿・上囚服伤势就不显眼了。还有一种水刑,用专门的医疗设备向犯人鼻子里不停灌水。在精神上折磨,大部分时间里给犯人戴上头套或眼罩,将犯人吊起来,放音量极大的狂躁音乐逼迫他们听。在人格上矮化,脱光囚犯衣服,大声地辱骂他们;给犯人灌大量水,强迫其尿在裤子里。在信仰上摧毁,让狱警去猥亵囚犯。在意志上击垮,审讯时强迫囚犯长时间站立,40多个小时不让其睡觉……
纪录片中,通过视觉影像将美军的监狱与二战时期德军的集中营以及日本的战俘营进行了比较,前者有过之而无不及。更让人不寒而栗的是,一位看守对迪拉瓦尔说:“就算你现在不是恐怖分子,出去之后也是了。”这句话让人细思极恐,一方面这说明仅仅是因为怀疑,美军就可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可能是无辜的阿富汗人投进监狱,施以酷刑;另一方面,说明看守也知道这些酷刑会给囚犯带来怎样的伤害,会让他们产生怎样的恨意,会使其心理有怎样的变化。然而,看守们并不在意,因为如果囚犯死了,潜在的威胁就不复存在了。正如迪拉瓦尔这样,影片自始至终并没有明确说他是否是无辜的,也没有暗示他是否与恐怖分子有联系,但一切已不重要,因为他已经死了。至于真相,无人关心。
该片不仅揭开了阿富汗美军监狱的黑幕,还延伸到伊拉克阿布格莱布监狱以及臭名昭著的关塔那摩监狱。影片播放了一段时任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关于虐囚事件的表态,他表示将进行调查,以便“让世界看到自由制度、民主制度是如何运作的”。然而,一直到最后,该片描绘出的始终是一幅幅缺乏对人性的尊重、缺乏对国际法的尊重、缺乏问责制和透明度的画面。
在纪录片的结尾,迪拉瓦尔的家门口又过去一辆出租车,车子的背影消失在远方;镜头一转,是华盛顿街头的一辆出租车,驶过国会大厦,又驶过华盛顿纪念碑下。让人联想到影片的题目,这辆出租车也是开往暗处的吗?那里是否有真正的民主和自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