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本科院校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关键影响因素研究

2022-05-17 02:46苗慧勇张帅兵陶有田陈凯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应用型院校资源

苗慧勇 张帅兵 陶有田 陈凯

(巢湖学院 工商管理学院,安徽 巢湖 238000)

地方本科院校以当地政府为主要投资和管理主体,主要培养能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1]。地方本科院校开展应用型本科教育,是以培养知识、能力和素质全面协调发展,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定位的高等教育[2]。因此,应用型本科教育应该是一种专业性通才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应属介于学术型本科教育培养的理论型人才和实用技术型教育培养的职业技能型人才之间的复合型人才,应重点加强对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专业基础知识、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3]。

虽然地方本科院校将应用型人才培养作为人才培养定位,但是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重认知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仍较突出,在影响学生就业、社会适应和创造性的诸多因素中,学生的实践能力尤其是专业实践能力较低已经成为重要的因素[4]。学生专业实践能力较低,同培养主体不明确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关键影响因素及其提升的具体路径有较大关系。

一、研究现状与不足

现有研究主要围绕影响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因素、实践能力提升途径与对策展开[5][6][7][8][9]。研究视角较为丰富,研究成果较为丰硕,对客观掌握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现状、明确影响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因素、找出提升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途径具有一定作用,极大地丰富了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相关理论。

但现有研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研究方法以定性研究为主,较为单一;缺乏对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影响因素相互作用的研究;所提出的具体途径和对策缺乏实证,其有效性和可行性有待进一步论证。

结合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本研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作为工具,进行定量研究,构建地方本科院校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关键影响因素模型,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安徽省7所地方本科院校和5家校企合作企业数据进行实证,尝试探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关键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找出学生专业实践能力提升的具体路径,为学生专业实践能力提升提供理论支撑和践行依据,为地方本科院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更好地培养社会所需人才提供强有力支持。

二、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关键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一)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影响因素较多,项目组通过对现有文献进一步优化梳理,并结合笔者自身工作实际和一线调研,将地方本科院校、专业教师、合作企业、实践资源、专业实践能力纳入模型,综合分析上述要素之间可能存在的影响关系及作用机理。

1.地方本科院校

地方本科院校通过打造一支理论水平高、专业技能强的“双师型”师资队伍,通过开展富有成效的校企合作,构建满足实践教学需求的实践资源为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提供支撑环境。

地方本科院校都将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办学定位,同时出台相应的政策文件确保应用型办学的中心地位,充分发挥政策的激励作用、导向作用、支撑作用。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双师型”教师培养文件及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双师型”教师认定文件,打造理论水平高、专业技能强的师资队伍;通过制定细致深入的文件推动校企深度合作,通过与企业签订互惠双赢的合作协议,开展校企专业共建、教师挂职锻炼、产学研合作、学生校外实训;通过制定前瞻性的实验室建设文件,合理规划实验室建设。多数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经费都比较紧张,致使很多院校在提升应用型办学能力方面的经费支出比较有限,比如部分院校在校内实验室建设方面由于缺少经费投入,不仅实验室数量不够,已有实验室建设水平也不高。校内实验室资源是实践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显然校内实验室资源的不足会给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带来较大程度的不利影响。部分院校存在校企合作效果不明显,“双师型”教师认定门槛较低等问题,都会迟滞学生专业实践能力提升。显然,地方本科院校所提供的支撑环境将对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带来显著影响。

2.专业教师

专业教师作为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影响因素,并不是直接作用于学生专业实践能力,而是通过实践资源这一非常重要的中间载体,完成从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到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转化。基于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办学定位,较之研究型高校,专业教师应具有较为突出的专业技能;较之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应具有较为突出的理论水平。因此,地方本科院校教师应在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两个维度都有比较大的优势,才能满足地方本科院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办学定位要求。

地方本科院校引进专业教师时,在关注学历维度的同时,更应重视专业技能的考核,因为专业教师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水平高低会影响学生专业实践能力。专业实践教学能力强的老师,会采用创新性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模式,促进教师示范、指导与实践资源相互“作用”,提升学生学习效果,进而促进学生专业实践能力提升,显然教师专业实践教学能力高低会较高程度影响学生专业实践能力。专业教师的应用科研水平,对于教师理论知识、专业技能的不断提升具有重要促进作用,为教师的专业实践教学提供强有力支撑。面向应用一线的科研,通过解决实际应用中的难题,不仅会提升教师理论知识水平,而且会大幅提升教师应用技能水平,同时还可以将学生纳入整个应用科研过程中来,有效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

3.合作企业

合作企业作为学校应用型办学目标顺利实现的重要支撑,主要承担为学生提供校外实习资源、与学校开展产学研合作、为专业教师提供挂职锻炼平台三个重要功能。合作企业通过提升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通过提供校外实践资源间接影响学生专业实践能力。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资源开放程度直接决定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专业技能提升幅度,以电子商务专业为例,若企业仅让学生从事每一个岗位最基础的外围工作,不参与到企业电商实际运营一线,显然学生的实践能力不能得到提升,如果企业指导教师再疏于指导,到最后学生在企业的实习就会完全流于形式。企业为学生提供的实习资源与实践内容协同程度对学生实习目标达成也有较高程度影响,同样以电子商务专业为例,如果本次实训内容是企业网店数据分析与企业运营决策,但在企业开展的却是仓储管理,实训目标显然不能达成,当然也影响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是提升教师专业技能的一个有效方式,需要学校、企业、教师三方之间高度协调配合才能保证挂职锻炼效果,基于企业角度,如果企业不配备水平较高的企业合作导师,不提供企业优质资源,就会影响教师专业技能,从而间接影响到学生专业技能。

4.实践资源

实践资源是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最直接影响因素,为学生提供能够反复练习的载体,在专业教师与合作企业教师的示范、指导下,完成显性知识到缄默知识再到实践技能转化过程,直接影响到学生专业实践能力。

校内实验室资源是实践资源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学生进行校内实践的重要载体,通过采用特定的实验类型,深化对所学书本理论知识的认知,完成从知识到技能转化,因此若校内实验室建设水平低,实验室数量与质量都无法满足校内实践教学,显然会对学生专业实践能力有较高程度的不利影响。校内实验室资源大多数是模拟企业岗位开展工作过程,但与实际需求还有一定差距,因此校外企业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真实的实践环境,弥补了校内实践资源的不足,可以锻炼学生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因此,校外企业实习资源与专业实践内容是否契合,是否与学校开展稳定的长期合作,所提供资源的质量都会对学生专业实践能力产生一定影响。

在国家“双创”战略实施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都非常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大都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并出台针对性政策支持学生开展创业实践。学生开展的创业多与专业密切相关,因此,创业过程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学生创业孵化阶段多是在学校进行,因此学校所提供的创业资源丰富程度与否对学生创业能否成功、是否能有效发挥创业者自身综合能力与专业实践能力有较大影响,进而进一步影响学生专业实践能力。

实践资源建设除具有一定前瞻性外,更应该保证实践资源迭代更新速度,做到与时俱进,确保能将专业、学科发展最前沿的知识纳入实践资源中来,唯有如此,才能在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同时保证学生所获得的能力能够满足市场最新发展需要。

5.专业实践能力

实践能力是由生活经验和实践活动磨炼习得的。能力与实践天然相关、密不可分。专业实践能力就是在专业教师、企业指导教师协同示范、指导下,通过对实践资源反复练习,从而获得解决专业岗位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评判学生专业实践能力高低,首先要看学生对专业技术岗位的胜任程度,其次要看学生在岗位工作过程中,是否能够完成专业技能的自我迭代提升。

(二) 研究假设与模型构建

通过上述分析,对5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提出以下假设:

H1:地方本科院校正向作用专业教师;H2:地方本科院校正向作用合作企业;H3:地方本科院校正向作用实践资源;H4:专业教师正向作用实践资源;H5:合作企业正向作用专业教师;H6:合作企业正向作用实践资源;H7:实践资源正向作用专业实践能力。

将上述5个要素作为模型的潜在变量,依据结构方程模型设计要求,同时设计每个潜在变量的观测变量,具体如下:地方本科院校LU的观测变量分别是政策支持深入有效程度LU1、经费支持力度LU2、服务效率LU3;专业教师PT的观测变量分别是理论水平PT1、技能水平PT2、实践教学水平PT3、应用科研水平PT4;合作企业CE的观测变量分别是专业教师挂职支持力度CE1、企业资源开放程度CE2、企业资源与实践内容协同程度CE3;实践资源PR的观测变量分别是校内实验室建设水平PR1、校外实习基地契合及稳定程度PR2、创业资源丰富程度PR3、实践资源迭代更新速度PR4;专业实践能力PA的观测变量分别是专业技术岗位胜任程度PA1、专业技能自我迭代能力PA2。

所构建的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关键影响因素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关键影响因素模型

三、实证分析

(一)变量测量

电子商务专业是实践性较强的专业,专业实践能力是学生专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以电子商务专业为例收集模型实证所用数据具有较为广泛的代表性。

本研究采用李克特5级量表开展变量测量。调查历时1个月,采用线上方式进行,数据库中共采集有效数据300份,被调研对象来自7所地方本科院校和5家校企合作企业,具体身份有学校职能部门教师、电子商务专业教师、学生、企业员工,其中学生占比最高。

(二)因子分析

选择软件SPSS22.0进行因子分析。KMO=0.771,P=0.000,结果表明适合开展因子分析。在特征根大于1标准下,共析出因子数量为5个,累积解释方差数值为67.966%,因子提取出的信息量较大。观察各观测指标的载荷系数值与交叉因子载荷系数值发现,前者都超过0.65,后者都低于0.48,说明因子结构清晰。

(三)信度与效度检验

选择软件SmartPLS3.0进行检验。CR值都大于0.7,Cronbach α值都超过0.7,表明量表具有较高信度。AVE的值都超过0.62,对角线上的AVE均值平方根大于该变量与其他变量的相关系数,表明量表具有较高效度。具体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四)数据分析

1.适配度检验

适配度指标是评价理论模型与搜集数据是否适配的标准,需要根据结构方程模型与数据的拟合情况来判断理论模型与样本数据的一致程度。表2为适配度检验的具体结果,通过数值可以看出假设模型可以被接受。

2.路径分析

结构模型路径分析与假设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标准化回归路径系数如图2所示。

表1 信度与效度检验结果

表2 模型拟合结果

图2 标准化回归路径系数

表3 结构模型路径分析与假设检验结果

通过表3可以看出,地方本科院校对专业教师、合作企业、实践资源有显著正向影响,H1、H2、H3得到支持。地方本科院校应首先进一步做好政策的顶层设计,进一步明确学校的应用型办学中心地位,出台提升学校应用型办学能力的具体措施。通过构建专业教师实践能力提升机制、完善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评价体系,扎实推动专业教师水平提升;通过构建创造性的校企合作机制,将校企合作更进一步深入,更加具有成效,达到校企双赢。其次,地方本科院校应进一步加大应用型办学经费支持力度,通过完善办学经费支出机制,进一步加大应用型办学经费在经费支出中的比重。通过完善教师绩效奖励机制,引导教师重视应用型研究、专业实践教学,如对完成高水平产学研合作项目的教师、专业实践教学能力出众的教师给予重点奖励;通过完善实验室建设办法,加大实验室建设经费投入,建设具有较高水平的校内实践教学资源。最后,地方本科院校应进一步提高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的服务效率,确保学校出台的各项政策能够高质量、高效率执行,推动学校应用型办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专业教师对实践资源有显著正向影响,H4得到支持。专业教师应通过访学进修、学历提升等渠道不断提升自身理论水平,为专业技能水平提升奠定坚实基础;通过实验室训练、富有成效的企业挂职锻炼等渠道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水平;通过开展富有成效的产学研合作不断提升自己的应用科研水平,为专业实践教学提供有力支撑;向有丰富专业实践教学经验的教师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实践教学水平。专业教师只有在理论水平、技能水平、实践教学水平、应用科研水平上都具有较高层次,才能充分发挥实践资源的载体作用,学生才能在专业教师的示范指导下,培养专业实践能力。

合作企业对专业教师、实践资源有显著正向影响,H5、H6得到支持。企业作为学生专业实践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在校企合作互惠双赢合作机制下,进一步向学生扩大开放企业资源,进一步优化学校专业教师挂职锻炼环境,确保提供的实践资源与学生实践内容高度契合。

实践资源对专业实践能力有显著正向影响,H7得到支持。实践资源是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直接驱动因素,为学生提供练习载体,为显性知识、缄默知识、专业技能转化提供了通道。做好校内实验室建设规划,确保实验室能满足实践教学需要、为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提供强有力支撑;不断拓展校外实习基地,通过创新性的校企合作机制,不仅要保证实习基地的数量,更要保证实习基地的质量、契合、稳定;实践资源建设完成后,应建立动态迭代更新机制,确保实践资源的与时俱进。

依据标准化回归路径系数,可计算出每个潜变量对专业实践能力的总影响,数值越大表示该变量对其影响就越大。地方本科院校LU对专业实践能力PA的总影响为0.36×0.54×0.65+0.42×0.53×0.65+0.43×0.65+0.42×0.42×0.54×0.65=0.61,专业教师PT对专业实践能力PA的总影响为0.54×0.65=0.35,合作企业CE对专业实践能力PA的总影响为0.42×0.54×0.65+0.53×0.65=0.49,实践资源PR对专业实践能力PA的总影响为0.65。从数值大小可以看出,实践资源PR对专业实践能力PA的总影响最大,地方本科院校LU对专业实践能力PA的总影响次之,合作企业CE对专业实践能力PA的总影响处于第三位置,专业教师PT对专业实践能力PA的总影响最小。次序结果表明实践资源是学生专业实践能力最具有影响力的因素,处于最核心的位置,是学生专业实践能力提升的重要载体;地方本科院校对实践资源丰富完善程度、专业教师水平能力有效发挥、最大释放合作企业价值具有重要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关键影响因素;合作企业对专业教师实践能力提升、补充校内实践资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专业教师是培养专业实践能力的执行者,依托实践资源,对学生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水平有直接影响,其对专业实践能力总影响最小,反映出专业教师在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过程中受到实践资源、地方高校、合作企业的限制。

由图2可以看出,所设计的观测变量能很好地反映潜变量。政策支持深入有效程度LU1(标准化回归路径系数0.727)是地方本科院校LU最重要的因素,经费支持力度LU2(标准化回归路径系数0.724)水平相当;实践教学水平PT3(标准化回归路径系数0.702)是专业教师PT最重要的因素,应用科研水平PT4(标准化回归路径系数0.696)水平相当,技能水平PT2(标准化回归路径系数0.692)紧随其后;企业资源开放程度CE2(标准化回归路径系数0.787)是合作企业CE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校内实验室建设水平PR1(标准化回归路径系数0.725)是实践资源PR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校外实习基地契合及稳定程度PR2(标准化回归路径系数0.717)水平相当;专业技术岗位胜任程度PA1是专业实践能力PA(标准化回归路径系数0.665)的最重要影响因素。

四、结语

依据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结果,地方本科院校、专业教师、合作企业、实践资源是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关键影响因素。实践资源直接影响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对其影响最大;地方本科院校、合作企业、专业教师间接影响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其影响大小依次降低;地方本科院校对专业教师、合作企业、实践资源有直接影响,合作企业对专业教师、实践资源有直接影响。

实践资源对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具有决定性影响,但实践资源需要地方本科院校给予经费与政策支撑,需要合作企业更大程度开放与实践内容高度契合的校外实践资源给予支持,更需要有较高实践教学水平的“双师”型师资队伍给予执行。

地方本科院校学生专业实践能力提升的路径为:围绕应用型办学定位,作好政策的顶层设计,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充分发挥政策的激励、导向、支撑作用。专业教师是高校宝贵的财富,是提升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重要实施者,在推动提升教师理论水平、应用研究能力的同时,重点构建完善的“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与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加强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锻炼和水平提升;合作企业是提升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重要外部资源,应重点构建创新性的校企合作互惠机制,充分发挥合作企业在校企专业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学生校外实习中的作用;加大应用型办学经费投入,重点做好校内实践资源的建设和规划。

猜你喜欢
应用型院校资源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资源回收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