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凤凤 青岛市黄岛区广播电视台
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要求“在短时间内构建出一批极具影响力、竞争力的主流新媒体”。这种情况下,如何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县级台如何在各级媒体中凸现出来?成为县级新闻从业人员面临的问题。其实,不管媒体形态和舆论格局怎样改变,记者在社会责任担当方面不能缺位、新闻作品在正确舆论引导方面不能失声。新闻阵地已成为电视人责任担当最好的阵地,新闻立台演化成了各级电视台在未来开展长期工作的战略标准。因而在某方面来讲,台与台间的竞争是彼此新闻报道之间的比拼,是新闻立台策略如何贯彻执行的对比。本文认为新闻立台是我们新闻从业人员坚守的根本。通过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学习借鉴,与自身工作相结合并进行思考探索,从电视新闻在目前大环境下所处的境遇入手,重点分析县级台如何做好新闻 立台。
近年来,新兴媒体发展迅猛,信息的传播模式及格局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拓展,二者间的融合也随之深入。其实,媒体载体越是创新,新闻工作者越应该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传统媒体原有的信息传播方式已经被互联网所颠覆。《人民日报》曾刊登题为《加快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报道,表示“媒体融合发展是传媒领域一场重大而深刻的变革。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可能不是一个简单的此消彼长的关系,而是在一定条件下、比如在融合发展的条件下此长彼长的态势。”因此,新闻工作者必须始终牢记“48字”职责和使命。地方传统媒体在竞争中想要占据一席之地,就要牢牢掌握思想宣传的重要阵地、有力有效地强化舆论所具有的导向性及能力水平,这是新闻工作者在当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需要学习和贯彻好的重要任务,是广播电视节目必须严格恪守的底线和红线。
做好新闻节目的底气之源在哪里?新闻工作者应该自觉与自信地把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和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采制的新闻节目中,大胆挖掘选题,精心设计形式,大力弘扬主旨,这才是新闻节目的底气之源。牢牢秉持新闻宣传所具有的党性准则,全面、准确、生动对主旋律进行弘扬,并将其有效转化为人民群众的自觉性、本能性;秉持新闻的真实、客观原则,一切以社会实际为主要出发点,把社会的客观事实作为新闻舆论活动的本源,依据这些客观事实来主动反映和正确开展新闻报道;秉持正确舆论引导,强化大局、责任意识,主动打好新闻的宣传战役;秉持为人民服务的本性,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大局服务,以团结、稳定、鼓励、正面的新闻宣传为主,全面深入贯彻和深刻把握能够反映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生活的社会新闻舆论本质和社会舆论活动主流。
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传统的主流媒体压力日益增大,各级主流媒体间的竞争与市场争夺也愈演愈烈。而县级台在电视市场中本身就不占优势,想要在央视、省级卫视、城市台的市场中分得“一杯羹”,难度可想而知。广播电视是党的舆论宣传工具,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的信誉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决定了广播电视的权威性和感召力。因此,要发挥好广播电视的舆论宣传作用,就必须高度重视新闻立台,坚定不移地贯彻党媒姓党,自觉自信地弘扬中华文化,毫不动摇地为人民服务,勇往直前地创作精品节目。
新闻立台就是要把新闻宣传工作放在广播电视宣传最重要的战略位置,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在宣传工作中主动引导舆论的作用。不遗余力地坚持新闻立台,就是要做大做强新闻节目,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特有的传播优势,率先占领舆论阵地。
新闻立台传统定义有两层含义:首先明确了各级电视台在新闻传播中所具有的“喉舌”作用;其次是新闻节目在传播中的重要位置。新闻立台,是新闻节目在各类电视节目构成中必须是主要节目形式,并占据主要时段,特别是主频道的主要时段。就县级台来说,贯彻新闻立台,中心工作便是在创新新闻内容、手段、方法等方面进行努力[1]。
电视新闻的内容主要涉及时政和民生,前者所关注的视角基本集中于各级党政机关,后者则主要以基层百姓所发生的事实为主要报道内容。各级电视台的宗旨都是紧紧围绕地方的党委、政府工作进行相关的报道,为地方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给予内在的精神力量。而县级台所具有的优势主要集中于自身的“地利人和”,县级台的新闻节目只有真正根植于本土文化,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发声,将老百姓的呼声通过特有途径传递给管理层,才能真正实现媒体的舆论监督义务和引导能力。为切实解决民生问题献计献策,提供更多帮助解决问题的平台,才能赢得更多民心,从而,县级媒体才会具备更多新闻说服力与社会影响力,才能真正掌握独家新闻话语权,这才是媒体竞争的核心力量[2]。
实现新闻立台的必然途径之一就是要强化时政新闻。时政新闻应当紧紧围绕各级党委和政府工作的大局,正确把握政治导向,突出重点时事报道,但又绝对不能只报道各级政要公开活动、各类重要会议,而要更多地把新闻的关注点转移到为普通百姓处理民生问题上,形成具有政治理念和思想的节目。黄岛台的时政新闻节目《黄岛新闻》正在尝试进行民生化时政新闻的报道,从选择新闻内容到采访、撰写、制作,以及到最后的编排都进行着大众化、平民化的探索,体现“三贴近”原则。2020年起,先后推出“众志成城防控疫情”“食品安全在行动”“创建文明典范城市”“民生实事暖人心”“制造强区 建功有我”等一系列典型意义突出、时代特色鲜明的新闻专栏,让新闻记者更多地从普通老百姓的视角去深入观察社会、反映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景象,报道基层市民最迫切想要看到的新闻事件,凸现出时政新闻的民生 特色。
强化时政新闻要明确时政新闻的报道重点。一是确保从新闻的角度准确报道重大新闻事件。既要准确报道发生了什么,又要准确延伸报道为什么、怎么样以及前因后果等,还要准确把握现代社会和广大受众的心理,以满足群众的社会需求为出发点,准确地开展时政新闻报道。二是快速报道突发新闻事件。突发的重大新闻事件和热点事件也是时政新闻报道工作的重点,及时、迅速、真实、全面的报道,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以及媒体的公信力。三是新闻反映的内容层次上要有一定的高度。对重大新闻事件、重要方针政策的宣传报道和分析解读,必须采访到与之具有最直接利益关系的主要当事人和相关权威专家,这样才会有好的新闻传播效果。四是回应社会关切上要有真诚态度。积极回应广大人民群众对国家、各地、各行业的关切是时政新闻报道的一个重点,新闻媒体应该拿出主动且积极的新闻姿态,立体化报道,探究事实真相,全面表达新闻观点,做到与老百姓平等意见交流、平等对话沟通。不管媒体传播介质怎么融合,媒体对事件质疑、求证、核实的舆论本领不能被遗弃,真实、客观、理性的新闻原则不能被遗忘,求真、驱邪、扶正的职业精神不能被抛弃。
民生新闻要回溯本质,民生就是以平民视角、百姓立场摄制百姓喜爱的新闻节目。民生记者的镜头下应该是最真实鲜活的群众百态。2014年6月黄岛台《民生新闻坊》栏目正式开播,以“做有温度的新闻”为宗旨,秉承关注民生的人文精神,以传递温暖为重点报道方向,广集民智、聆听民声、心系民生、解决民困,坚持“办好百姓身边事”。开设民生热线、行风在线和暖新闻等栏目,开通了24小时热线,全天候聆听观众的诉求,反映民生、民情、民计。通过记者调查、报道、体验等形式进行报道,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为政府和老百姓搭建起沟通和理解的桥梁,为社会营造向善公平的舆论环境。
坚持新闻立台,还要尝试改进新闻的报道方式,强化舆论导向性。引导力是党的执政能力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内容,导向是逻辑起点[3]。要真正实现新闻的有效传播,必须通过受众普遍能够和乐于接受的新闻报道方式进行报道,这是新闻报道能够让受众接受的基础,也是新闻媒体提高自身引导力和影响力的突破口,更是新闻立台的重要条件。因此,新闻宣传应该首先考虑广大受众的真实需求,而不仅仅是站在行政管理的角度,简单机械地重复文件或会议精神,要真正理解受众的境遇,从受众需求的角度来深度诠释新闻宣传的内容,这样才能实现新闻宣传与受众价值观、需求和利益之间最大限度的有机融合,类似“指点江山”式的报道注定会缺乏持久生命力。《黄岛新闻》自2020年开始尝试视角转变,将传统新闻的“俯视”变为“平视”,摒弃了传统时政新闻常用的通稿式的做法,充分利用传统媒体自身优势及特点,寻求并使用多样化的报道模式将党和政府的工作决策、部署如实传达到群众身边。同时,让群众参与进来,从群众的主观角度对政府工作和政策进行报道,找准实现群众利益与政府工作落实的契合点,获取民众的需求与政务报道的平衡线,让老百姓能够一看就明白党和政府的举措、政策与自身利益之间的关系,更加有效地体现出新闻媒体引导舆论的重要 作用。
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为新闻立台注入了新的活力。一个民众均可发声的网络新时代已经来临,不仅转变了文化交流的格局及形式,同时也重新解读了传统文化[4]。黄岛电视台自2015年全面推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西海岸传媒”移动客户端,并将其打造成全媒体新闻资讯移动传播平台,所有新闻节目实现了大小屏同步播出,这是在传播形式上的一大进步。后又申请财政专项资金购置了专业转播车和电台直播车,并且在第26届青岛国际啤酒节开幕之际出色完成了“首秀”,也全面开启了全台直播的大幕。2021年第31届青岛国际啤酒节期间,对外提供直播信号,联合各级各类媒体平台联动直播,在抖音平台的话题播放量超1.6亿次,直播栏目累计收听收看人数超1.4亿人次。
大时段的新闻节目编排、大时段的新闻节目播出是目前一个发展趋势。以黄岛电视台新闻频道的节目编排为例,两个小时的大新闻时段,很好的强化了新闻立台的宗旨,也稳稳地锁定了本地收视群体。
时间 节目18:30——19:00 转省台新闻联播19:00——19:30 转中央台新闻联播19:30——20:00 黄岛新闻20:00——20:30 民生新闻坊
提高节目收视率也是实现新闻立台的一种途径,这就要考虑如何激发并维持住广大受众的收视兴趣。目前的报道格局呈现出多层次和立体化的特点,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应尝试多方位和多渠道的各种互动。利用字幕、直观图表等形式,体现受众观点、实际参与状态。做好这些的同时,还要重视各种网络平台的建设和维护,设置栏目或频道的微博、公众号等交流平台,让民众参与到新闻评论中,这样既增加了老百姓对新闻的关注度,也提高了对新闻报道的参与度。黄岛台自2015年开始,各栏目陆续推出公众号。通过这几年的实践,其中反响最好的当属“民生新闻坊”,观众不仅可以在线收看、交流,还提供了很多新闻线索。其实这也是思维方式的一种转换,把观众的被动接受变为主动交流 互动。
媒体融合持续深入,新闻工作者到底应该坚守什么?传媒领域不断追寻改革发展之际,《人民日报》评论部推出系列文章,明确提出未来的融合是发展大方向,传统平台或许会降低其优势,但并不意味着新闻的陨灭,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担当依旧。应该坚信,无论传播形式和舆论格局发生什么,原创依旧是时代所需的最强动力。这与我们提倡的新闻立台是相辅相成的,新闻立台是新闻从业者的职业坚守,是县级电视台稳定收视的必然,尤其是在媒体融合发展的背景下,立足“三贴近”,实现“走转改”,新闻立台才是媒体长久发展的源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