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爱琼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4
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标志着社会在发展进步,但是生活习惯和工作节奏改变的同时也导致临床上血脂异常群体不断上升,对此,我国相关的医疗部门制定了社区健康管理策略,即将社区医疗及健康管理相结合,在社区内为居民提供健康帮助服务,使之保障居民身体健康。血脂异常容易诱发动脉化粥样硬化,进而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发生机率[1],对血脂异常患者实施社区健康管理利于提高其自身疾病认知度及自我管理能力。临床诸多研究均已证实,在对高血糖、高血压等慢性病进行管理时同时纳入血脂管理,协同作用下会将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大大降低。所以,新型的血脂异常社区管理模式是以主动预防并且全程进行管理为基准,这样的服务形式患者接受度高,同时弹性的服务时间可与患者的工作、生活不发生冲突,可保证服务质量,满意度高,能有效达到对患者血脂防控的目的。慢性病的管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唯有提高患者自身的依从性,才能够提高管理成效。基于此,本次研究中纳入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健康体检后检出的血脂异常并自愿接受社区健康管理的50名血脂异常患者,对干预后的效果进行了分析。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区间为2019年1月-2020年2月期间,研究对象的范围选择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后检出的血脂异常患者,择选自愿接受管理的50名患者纳入本次研究,纳入标准:实验室检查指标符合血脂异常的诊断标准;自愿参与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合并严重性并发症、精神障碍及不能正常交流者。其中男性39例、女性11例,年龄32~71岁,年龄均值为(67.6±5.6)岁,学历水平如下:小学至初中有10例、高中至专科有25例、大学及以上有15例。
1.2 方法 所有入选患者由护理人员将其血脂水平详细文书登记,其中包括有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各项指标,在进行社区健康管理后需随访观察,定期监测血脂水平,为期一年后将测定的血脂各项指标与管理前对比,并加以分析。
1.2.1 建立档案与随访记录表 ①建立档案:在患者知情且同意的情况下为其建立健康档案,包括有基本信息、既往疾病史、家族史、用药史、饮食习惯、吸烟、运动以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等。②建立随访记录表:以每3个月1次的频率对患者进行门诊或电话随访,共随访1年,详细记录好随访情况,包括有了解其用药情况、饮食情况以及摄油情况等,向其进行健康教育及指导等。
1.2.2 普及健康教育内容 ①血脂异常相关知识宣教:详细为患者讲解血脂异常诊断、高发性群体、危害以及潜在并发症等知识,尤其需要重点强调血脂异常可能会引起的疾病,例如冠心病、高血压等,以引起患者对疾病的重视。②个体化饮食指导:血脂异常与日常的饮食习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应结合患者实际血脂指标及体重指数来制定科学、适宜、个性化的饮食计划。告知患者饮食控制对疾病恢复的重要性,要求在进食时保持膳食均衡,注意烹饪技巧,合理选择食物等。③高脂血症生活方式改变:告知患者谨遵医嘱进行运动不仅可降低血脂水平,且利于降低不良并发症发生机率,运动需因人而异且持之以恒,同时还需注意安全。叮嘱其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积极戒烟,日常中保持良好的心态。④口服降脂药物指导:详细告知患者用药方法及用药方案,对治疗效果定期进行追踪回访,了解是否出现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并对一旦发生的应对措施与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而在随访期间若发现用药情况不佳,应及时对用药计划进行调整。
1.2.3 建立多种健康教育形式 以多媒体教学方式进行健康宣教;对患者展开一对一的健康宣教;以座谈会的形式使患者之间分享及交流治疗经验,并向医师提问问题;接诊时提供个体化健康指导。在社区成立血脂异常人群的管理小组,定期组织各项活动进行关于该病的防治健康教育,并对如何预防、治疗进行指导,将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有效提升,利于控制血脂水平至良好效果。
1.2.4 实施互联网健康管理:随着互联网在人群中的普及并广泛应用,微信、短信、短视频、各种搜索引擎等方式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的重要内容。加强对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能够更便捷地实现医院+社区+患者之间的健康管理联动。血脂异常与生活习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管理者可借助微信平台,医护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庭成员共同参与其中,对血脂异常人群的生活习惯起到督促、指导的作用,从而能有效改善血脂代谢指标,慢病患者接受此种新型有互联网技术支持的社区健康管理模式来对疾病进行管理,对帮助患者控制病情发展极为有效[2-3]。
1.2.5 给予个体化的心理干预 护理人员应与每个患者均保持和谐的护患关系,定期进行言辞得当的个体沟通,重视肢体语言和表情的运用,充分了解每个患者生活、工作、疾病情况,并注意是否出现情绪和心理的变化,发现不良心理因素和负面情绪应详细了解原因后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有严重抑郁倾向者,建议去心理诊室就诊。情绪的异常会导致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发生异常,出现脂代谢紊乱,不利于疾病治疗,所以,乐观的情绪是健康的基础,良好的心理素质不仅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力,还能树立治疗信心。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经社区健康管理干预前后的血脂水平。
1.4 统计学分析 研究中所有数据资料均应用SPSS24.0软件实施处理,计量资料t计算,若计算结果得出:P<0.05,则认为有统计学差异。
所有患者在进行社区健康管理之前将各项血脂指标进行测定,经过一年的管理干预后再测定患者的各项血脂指标,结果发现经过健康管理干预后50例患者的血脂指标明显比干预前理想,前后差异明显,具备了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血脂指标分析(±s,mmol/L)
表1 血脂指标分析(±s,mmol/L)
组别 例数(n) 总胆固醇 甘油三酯 低密度脂蛋白 高密度脂蛋白干 预 前 50 7.33±0.09 3.84±0.03 2.47±0.09 2.43±0.08干 预 后 50 6.16±1.04 2.62±0.08 1.20±0.03 3.76±0.09 t- - 7.9253 100.9679 94.6602 78.1002 P- -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健康管理具体是指通过对个体及群体健康进行系统监测、评估、分析,进而为其提供科学优质的健康咨询服务,对危险因素进行科学干预的过程。健康教育是一门汇集保健知识、医疗技术的综合性学科,该学科主要目的在于消除潜在危险,预防相关疾病,保持机体处于健康状态,健康教育对于社区慢性病患者具有积极的作用,可以显著提高生活质量,转变其生活方式[4]。近年来,传统医学模式逐渐向现代化社会医学模式转变,临床中医护人员的工作重心由传统的疾病向患者本身转移,健康教育逐渐成为病症治疗的关键,也成为社区卫生服务当中必备的功能之一。心脑血管疾病目前已成为我国城乡人群的重要致亡因素,血脂异常是急性心肌梗死和卒中首要的危险因素之一,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包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缺血性脑卒中、间歇性跛行及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等疾病的危险因素[5]。
临床中,血脂异常患者若单纯使用药物治疗,往往效果不佳,具体原因可能为:患者血脂异常程度不明显且对血脂相关知识掌握不彻底,对血脂异常可能导致的严重并发症认识不足,医护人员在日常治疗中往往只重视药物治疗而忽略了对患者饮食习惯及生活方式的指导,针对血脂异常患者除了进行严格的血脂控制以外,非药物性治疗也必不可少。而在社区慢性病健康管理中能够切实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引导其形成科学的作息时间,日常生活里合理饮食,适宜的进行体育锻炼,且注重心理辅导等内容,可避免患者因疾病影响心理健康。另外,除了对患者进行相关知识的强化以外,还需要对其家属进行系统教育,以便配合治疗,要求家属不仅要具备相关保健知识,还应起到促进患者病情康复的监督作用。同时,社区健康管理中开展血脂异常、高血压和糖尿病的联合管理,能够促进血脂异常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者健康饮食习惯形成,身体活动水平增加,并能促进体重达标[6]。目前,广大社区倡导家庭式医生服务,作为一名保健护士,通过与广大社区居民进行长时间接触,主动贴近患者,可以有效加强与居民的关系融洽程度,利于日常沟通,可以较轻松地获得患者的整体情况,有效进行对症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在社区管理过程中,防治方式要有针对性地去制定个性化的管理策略,系统地指导患者进行规范的降脂治疗,可以促进患者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提高疾病知识知晓率,这对降低并发症发生率、防控心脑血管疾病意义重大。
科学有效的健康指导可以提升患者对疾病的重视程度,唯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才能从根本上来达到对高血脂并发症的预防及控制。有研究指出,通过对社区血脂异常高危人群的疾病健康知识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以及在改善不良生活方式等情况进行分析,并对此类人员实施以家庭医生团队为主导的健康管理干预,明显提升了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增强了治疗依从性,对降低其高脂血症的发生率[7-8],延缓各类型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于俊颖[9]等研究中通过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采用多种形式的健康管理方式对高血脂患者定期进行干预,能够有效加强患者对疾病的正确认识,可以实现效果颇佳的血脂管控,对患者的远期生活质量影响以及疾病预后具有重要的价值。卓志鹏[10]等在对深圳市血脂异常人群进行社区健康管理时的机构干预成本、效果指标、患者成本等进行了成本效果分析,发现经社区管理的患者成本值大大降低,为社区血脂异常防治提供了卫生经济学依据。
总结:社区健康管理可指导血脂异常患者改变不健康的饮食方式和生活习惯,增强合理的运动锻炼,利于改善血脂水平,稳定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且能降低成本值,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