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茂雯,罗钰涵
(1.中国石化江苏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江苏扬州 225009;2.中国石化江苏油田分公司开发管理部,江苏扬州 225009)
进入高含水期的层状油藏,层间矛盾日益突出,小层动用差异日益加大,动用较差层仍然具有一定的剩余油潜力。为进一步认识层间动用差异,评价剩余油在纵向上的分布潜力,有必要确立一套满足高含水期层状油藏的产量劈分方法,为开发后期实施精准挖潜提供依据。国内外学者在对开发后期油藏进行产量劈分时通常采用产液剖面法、流动系数法和动态劈分系数法[1-3],其中产液剖面系数法能够反映实际生产动态,但往往由于动态测试资料不全,使得劈分精度低、可信度差;流动系数法假设所有有效厚度地层都有油量,此方法资料容易获取,劈分方法简单,但没有充分考虑储层的连通性、压差及物质与能量平衡,参数比较单一,通常无法满足实际需要;动态系数法对影响注水的动静态因素进行分析,但由于很多参数在实际应用中难以确定,因此计算难度大,不利于推广应用。
为满足开发后期多层油藏精细挖潜的要求,掌握各油井的分层动用状况,本文综合考虑地层渗透率、有效厚度等重要静态因素和动态渗流阻力参数的影响,建立多层并联活塞式渗流模型,根据计算得到的油水井间各小层的动态渗流阻力值劈分小层产量,并结合小层地质储量,明确各小层的剩余油潜力。
动态渗流阻力表征随饱和度变化的流体渗流能力,可根据达西定律[4]求得,两相流时,产液量计算公式为:
式中,Ql为产液量,m3;ko、kw为油、水相渗透率,µm2;μo、μw为油、水黏度,mPa·s;A为渗流面积,m2;Δp为渗流截面间的压差,MPa;L为渗流截面间的距离,m。
定义动态渗流阻力为:
式中,R为动态渗流阻力,mPa·s/(µm2·m)。
由式(2)可以看出,动态渗流阻力与油水两相的相渗透率有关,而相渗透率是绝对渗透率和相对渗透率的乘积,其中绝对渗透率与静态地质条件相关,相对渗透率与油水两相饱和度相关。
把多层油藏流体的流动看成是由多个单层一维线性流动的并联组合,各小层在井筒处耦合(见图1),以小层为单位,对模型参数进行求解。
图1 多层一维单向水驱油渗流模型示意
2.1.1 基本假设条件
①油藏在整个渗流过程中保持恒温;
②油藏中存在油水两相流体,并且符合达西定律;
③模型中考虑油、水两种组分;
④模型中流体的流动属于一维线性流动;
⑤油藏岩石具有微可压缩的性质,并且沿一维均质;
⑥油藏流体具有压缩性,模型中重力和毛管力忽略不计。
2.1.2 数学模型
基于以上假设,建立模型如下:
(1)运动方程:当流体线性渗流时,满足达西定律,渗流速度可以表示为:
考虑地层倾角,油水两相渗流速度的微分形式为:
(2)连续性方程:流体渗流过程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又称连续性原理,即在渗流过程中任取一微小的单元体,该单元体内流体质量的变化等于同一时间间隔内液体的流入、流出质量之差,根据这一原理可得质量守恒方程,即连续性方程:
考虑油水两相,则连续性方程可以表示为:
式中,q为单位体积的质量流量,kg/(m3·s);qo、qw为油、水在单位体积的质量流量,kg/(m3·s);ϕ为孔隙度,小数;So、Sw为油、水饱和度,小数。
(3)辅助方程:
(4)初始条件:
式中,p0(x)为油藏原始地层压力,MPa;(x)、(x)为油、水的初始饱和度值,小数。
采用有限差分技术[5-6],可以求解上述模型中油水井间任意位置的压力和饱和度变化值,从而求得相应的渗流阻力变化值,最终根据动态渗流阻力劈分小层产量。
2.2.1 压力计算
将油水两相的运动方程(4)、(5)分别代入各自的连续性方程(7)、(8)可得
其中
同理
式中,Cf为岩石压缩系数,MPa-1;Cl为流体压缩系数,MPa-1;po、pw为油、水压力,MPa。
式(10)+式(11)×A,并进行差分处理,得到压力微分方程:
假设采用块中心均质网格,第1 个网格为注水井注水处,第n个网格为油井产出处,如图2所示。
图2 一维水驱油块中心网格示意
分以下三种情况来讨论:
(1)对于处于中间位置的第2 至n-1 个网格,无注入水注入,也无液量采出,流体只在网格内部流动,故qw= 0,对式(12)采用上游权原则处理系数项λ,整理可得
(2)对于水井所在的第1个网格,注水量为qw,p0=p1,整理可得
(3)对于油井所在的第n个网格,产液量为qv,pn=pn+1,整理式(8)可得
式中,qo为油的质量流量,即
联立式(13)、(14)、(15)得到三对角矩阵,求得油水井间任意位置的压力变化值,当i=n,此时的压力即油井处的压力pn。
2.2.2 饱和度计算
式(10)+式(11),进行差分处理,可以得到饱和度微分方程:
同理,分三种情况计算饱和度:
(1)对于第2 至n- 1 个网格,式(16)整理为:
(2)对于第1个网格,式(16)可以整理为:
(3)对于第n个网格,式(16)可以整理为:
依次求解式(17)、(18)、(19)便可求得油水井间任意位置的饱和度变化值,当i=n,此时的饱和度即油井处的饱和度Sn。
2.2.3 动态渗流阻力计算
已知饱和度Sn,结合相渗曲线,得到该饱和度下油水两相的相对渗透率值kro、krw,代入式(2)可以得到油水井间任意位置的渗流阻力变化值,当i=n,即油井处的动态渗流阻力Rn。
2.2.4 小层产液量计算
将注采井间一共划分为n个网格,纵向上有m个小层,某一t时刻油井在第j层的压力和渗流阻力分别为pnj、Rnj,此时刻油井第j小层的产液量劈分系数为:
假设满足注采平衡,油井产液量Ql等于水井注水量Qi,用该时刻油井的产液量Ql乘以劈分系数,便可得到此刻油井的分层产液量Qlj:
2.2.5 小层产油量计算
根据t时刻油井处第j层的饱和度Snj,可以求得此刻油井处第j层的油水两相流度λonj、λwnj:
根据流度比劈分产油、产水量,得到t时刻油井的分层产油量Qoj:
Qoj对时间积分,便可求得油井在第j小层的累积产油量。
以YA 油田Y7断块为例,对20口油井进行产量劈分,解决了KH值劈分产量造成的储采矛盾。通过数值模拟对劈分结果进行验证,两种方法劈分结果符合率达80%以上(见表1),可满足现场需要。
表1 Y7断块戴一段二亚段(E2d12)砂体不同产量劈分方法结果对比
(1)在有代表性相渗曲线的基础上,基于动态渗流阻力的产量劈分方法充分考虑了注采井间小层渗透率、有效厚度和油水饱和度的变化,符合地层非均质性强的特点,通过编制运算处理程序,可快速实现产量劈分,适合在现场推广应用。
(2)通过数值模拟对劈分结果进行验证,两者符合率高达80%,解决了传统KH值劈分产量导致部分小层产生储采矛盾,可以较准确地评价纵向潜力,为水驱开发油藏后期精细挖潜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