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本辉 李清艳 戚忠俊 朱朝仙 李启泽
摘要:大海乡围绕部分区域的主导型产业建立相应的试验站项目,并将产学研究和农科教育等方面的内容融入到试验站建设过程当中,从而形成了一体化的试验站发展体系,通过对此方面内容的有效探索,使试验站建设为新技术、新品种以及新成果的示范作业提供了良好的展示平台,并实现了对科技的有效创新,在科学研相互结合的基础上,丰富了平台建设内容,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力度,并在示范样板和创新体制机制功能的基础上,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关键词:主导产业;试验站;农业科技;推广路径
全乡在现代化农业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推动大海乡农业行业主要朝着产业化的方向转型,并充分的发挥出农业科技创新的实用价值,为了确保农民能够掌握先进的农业技术,并进一步加快农业现代化的转型进程,需要积极的顺应现代化建设农业产业的发展需求,通过建立实验站在主动探索的基础上,实现对农业科技的有效创新和逐步推广。
一、建立试验站的主要目的
在我乡现代化农业产业的发展过程中,逐渐朝着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以及市场化的方向转型,且现阶段大部分农业产业主要是以农户为主,以其自身的生产和经营情况具备碎片化和分散化的特点,导致生产规模无法得到有效拓展,且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总体的投入量普遍较小,从而降低了标准化的建设水平。对于经济类的农作物和林果类的栽培作业来说,对相关技术水平的提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由于市场对于产品的个体品质选择性普遍较强,且不同的产品品质具有差异化的特点,无法及时的顺应市场的革新需求。为了逐步的改善现代化农业的发展现状,需要在县、乡政府的大力支持作用下,及时的解决“良种“问题,并加大对栽培技术和先进资金的投入力度,积极的引进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将农户作为主要的生产单位,从而达到实现增产和丰收的目的。为此,需要在现代化农业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彰显出产业化生产的特征和优势,并逐步的打造新型的发展路径,将单一化的产品内容作为实验站的探究要点,从而引导主体性的产业朝着现代化农业产业进行转变。
二、围绕区域主导产业实验站建设探索农业科技推广的创新路径
首先,在大海乡建设试验站的过程中,需要在基于主导性产业发展同时,选择与当地生产区域和政治条件相适应的产品。农业生产和工业生产具有本质上的区别,农业生产不仅仅为经济的再生产提供了助力支持,还属于自然再生产的过程,并且受到了当地区域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的影响,同时还受到了气候、海拔、土壤、水源以及光热等基础条件的制约,且对于不同村(社区)的地理环境来说,实际所生产的农产品品质存在较大的差异,将主导性产业服务理念融入到试验站的建设过程当中,选取生产自然条件优质的发展村(社区),以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为主要目的,充分的发挥产品的市场品牌效应,从而进一步扩大产业的发展优势。
其次,在建立实验站的过程中,需要将发展作为主导性产业建设的关键原则。对于主导性产业来说,需要在基于适合此类产业发展的自然优势条件下,采取因地制宜的产品生产办法,根据市场的竞争情况扩大相应的种植规模,确保主导性产品能够在当地的农业结构和农民的收入体系当中占据较大的份额,从而成为当地的主要产品类型,为农民的持续化收益奠定有利基础。
再次,主导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属于试验站的服务主体内容,并且逐渐成为了乡政府的中心工作,县、乡政府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积极地制定合理的规划,并为其引进完善的基础设施,打造新型的经营发展体制,在大力扶持产业发展的基础上,营造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与此同时,乡政府还需要发挥出自身的引导作用,积极的融入到试验站的建设过程当中,并为其予以大力的支持和有效的配合。试验站需要开展相应的示范等工序,其自身的基础设施和工作条件需要具备充足性。这就需要乡政府能够为其予以积极的鼓励和大力的支持,并保障各项试验操作的协调性,从而帮助试验站创设优质的外部环境。在完善化和多元化农技推广体系的支撑作用下强化队伍建设力度,打造农科教产学研一体化的实验体系,通过对农技推广业务水平的不断提升,使现代化农业科技推广路径能够得到有效创新。不仅如此,试验站还需要与乡政府之间建立良好的联系,在加大沟通与交流力度的基础上,获得乡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确保大海乡政府能够为试验站提供无偿的实验用地,为其补贴日常的运转经费和交通条件,推动实验站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最后,在建设试验站的过程中,还需要邀请专家团队,确保专家学者能够具备多个不同学科的知识储备。在各试验站运行的过程中,需要打造高素质、高水平的专家团队,并派遣具有固定性質的驻站专家和流动科研人员,并积极的引进地方的农技科研力量,从而形成了综合性的科研队伍,不仅具备充足的理论知识体系,还可以在丰富的生产以及实践经验的支撑作用下,在全面掌握农民生产过程、产业发展、生产现状的情况下,及时的帮助全乡农民解决在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难题。为了充分的发挥出试验站的优势与作用,还需要彰显出科技团队的支撑性作用,及时的打破不同学科的学术界限,通过对学科专家的协调划分,按照产业链组的实际情况开展相关试验研究工作,并确保示范和推广等方面的工序,能够在团队的共同作用下得到有效推行。
结论:
需要为实验站的建设予以大力的支持,并将当地的主导型产业作为实验站建设阶段的主体内容,积极的引进大量的实践经验,确保县农业部门和乡政府能够为实验站建设予以大力的支持和积极的鼓励,保障实验站建设的成熟性与完善性,在丰富性的以及多元化的农业推广体系支撑作用下,积极的探索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农业推广路径。
参考文献:
[1] 李韦.庐江县郭河新农村发展综合试验站规划设计[D].安徽农业大学,2017.47.
[2] 郎亮明,陆迁.农户感知视角下的科技扶贫减贫绩效[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1).2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