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美感:文与衣

2022-05-16 13:16朱梓乔
锦绣·中旬刊 2022年1期
关键词:壁画敦煌服饰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国乃至世界历史长河中的尤为璀璨的至上瑰宝。沉淀千年岁月,终成佳酿,悠悠醇香使国内外友人皆为之倾倒。而在庞大的中国古典文化洪流中,又拥有着众多繁杂的支流。书法、绘画、唐诗、宋词、天文地理、古代军事、传统医学、纺织印染、造纸印刷等等等等,无一不在向我们展示先前故人智慧的累累硕果。

因此接下来,我择选了两篇论文(《“文”:中国抒情技艺的一个秘密》、《「衣」之華夏美學》)作为出发点,再结合自己的观点,探讨古代文学及古代衣物有关问题。

“文”这一汉字本身构造就已可称为精妙,“两两交错为‘文’”。

生活中,我们总是在不经意间就可以发现,事物总是出双入对。正因为这些成双成对的事物,构成了我们生活美感。然而不管是青山绿水的视觉享受,还是小桥流水的听觉享受,时间总是无情,美好总是转瞬即逝,最终总要落到隽永书内世界中,才可永远留存住那一刻的感动。书物之美难以言喻只可意会,能使人在潜移默化中去除心灵杂质,得到美的滋润。此特点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显露尤为淋漓尽致,其突出讲究声律之美,在押韵、平仄和对仗中,产生了韵味无穷的奇妙效果。

以近期热播剧《庆余年》为例,剧中主人公借用杜甫一首古今七律第一《登高》一舉拔得头筹。然而人说文无第一,这是大多数人的共识,不过人各有所好,有的人读到一首诗,心里喜欢得不得了,将其推为心中第一,这也是情理之中。因此能被历代诗评家推崇,被很多人评为心中第一,必是诗中难得的精品。细细赏读,我认为此诗备受推崇的原因其中之一就是格律精严。

首先,杜甫的《登高》,是一首格律十分严谨的七律。

平仄合律自不必说,诗评家赞赏最多的是此诗的对仗技巧。

有人说,杜甫的这首诗八句皆对,这要具体分析,我们都知道格律诗只要求中间两联对仗,通首对仗会使律诗章法缺少变化。

《登高》的首联是句内对举,“风急”对“天高”,“渚清”对“沙白”,联间“猿啸”与”鸟飞”倒是对仗,但整体又不对仗,因为“哀”与“来”都是平声,且已入韵。这种句式工整中又富于变化,显示出杜甫出神入化的格律运用手段。

颔联和颈联都是标准的对仗,颈联的词性对仗稍宽一点,但这在格律诗中是完全允许的。

尾联并不对仗,但“艰难”与“潦倒”相对,让句式看起来十分工整,所以才会有人让为此诗八句皆对。

对格律的精确要求,往往会限制诗意的发挥,但杜甫 这首《登高》,你看不到一点刻意的地方,读起来句意浑成,诗意申畅通,还在其中探索了更为复杂的对仗技巧。

初读《登高》,仿佛八句皆对,细读则首尾未尝有对,全诗“无意于对”,仔细玩味,借用《诗薮》中所说,就是”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所以,杜甫将诗中的格律探索到了极致,他将格律诗这种体裁推到了古诗艺术的颠峰。

满目的众美之中,过往各朝各代古典诗词都在以它不可取代的情感魅力和美之集大成者的形象巍然屹立。律诗,就是因为存在对仗、平仄,才存在着一种相对的均衡美和音律美。王力在《律诗的对仗》中也详尽地为我们介绍了对仗的种类,对仗的常规和对仗的讲究,令我大开眼界。文中列举了许多诗的对仗,这里我想拓展一点到词的对仗。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陆游和唐婉的《钗头凤》。这两首词读来情真意切,朗朗上口,且对仗工整。值得一提的是,这两首词不仅有词内对仗,如“红酥手”对“黄藤酒”,“世情薄”对“人情恶”,还能看作词与词的对仗,如“春如旧,人空瘦”对“人成各,今非昨”,更以“错错错”,“难难难”,“莫莫莫”,“瞒瞒瞒”作为每一阙结尾,使词更具音律之美。这一声声的叠词,将无奈,悔恨,凄切,痛苦全部融入其中,大有恸不能言,恸不忍言的情致。

不同的形式,不同的内容,表达的情感也各不相同。平仄、对仗相对的应用使文字在谐婉中夹有掩映低回,荡气回肠的情调,亦能伴曲而唱。声律之美带给人的享受如春风般和煦,让人难舍难忘。

还记得很小的时候,我就总是为古装电视剧里的翩翩君子,窈窕淑女所倾倒。每每,我都会疑惑那些匠心独运的发髻,是怎样梳就出来的?那些翩若惊鸿的发簪,是怎样打造出来的?那些巧夺天工的衣饰,又是怎样缝制出来的呢?当时处于孩童时代的我虽对美的概念仍懵懂不知,可借古装电视剧之窗,已然在我心中种下了古衣美的种子。

光阴似箭,我的年岁逐渐成长,对“衣”的了解也由浅及深。幼时只觉衣饰好看,就裹了被单,戴上满头的小卡子,依着葫芦画瓢,希望自己也能犹如剧中人。长大后,我了解到“衣”与我们五千年灿烂的文明息息相关。“衣”的出现,证明人们离开了穴居山洞,一步步走向文明;丝绸的出现,见证了嫘祖从养蚕到缫丝这一奇妙过程。战国时期,丝织品工艺发展水平连今日都无法匹及。西汉时期,王侯陪葬品金缕玉衣就算以现代人的眼光审视都甚感奇异......

然而现如今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中国服饰延续千年,自古就有礼仪之邦,衣冠王国之称,曾经的我们也是时尚之都,精美绝伦的东方艺术也曾风靡全世界。但是随着传统织造技艺的没落,民族的审美不断低落,历史上服饰的灿烂与辉煌也不复往昔。而且即便有人已经决心使古服兴起,可更多的人依然会以异样的眼光去审视汉服出街之人。令我疑惑的是,传承千年的古衣同样见证承载着中国千年的文明,可为什么得不到与其他古文明同等的待遇呢?不比我们历史灿烂的韩服和服却可以受人追捧,甚至有人会将汉服错认成他国服饰,这对于流传千年的我国衣物何来说尝不是一种折辱?

因此我认为,我们应将使中国古代服装重新焕发新的生机为己任,秉持“文化自信”也是这个道理。

就像前不久有一个时装秀火了,因为有人竟然把“敦煌壁画”穿在身上去巴黎走秀。“画壁·一眼千年”时装秀在巴黎时装周惊艳亮相,照片一曝光立即刷屏全网。

当模特穿着敦煌壁画元素的高定时装缓缓走在T台上的时候,人们忍不住敛声屏气,心怀虔诚,巨大的震撼与不真实感,让人有种穿越时空的恍惚之感。金色和白纱的融合,让模特犹如敦煌壁画上的天外飞仙一般,踩着云彩而来,如梦如幻,极致的东方美,让人觉得连眨眼都是一种浪费。网友惊呼:“美到窒息!仿佛身在天庭。”“动人心魄的惊艳,美到让人想流泪。”“这才是中国风的正确打开方式。”只见那些时装,结合了敦煌壁画中的菩萨,飞天等遗世之美的元素,考究的配饰,精美的配色,将东方的温柔婉约展现的恢弘仙气,高贵华美。每个细节,每个元素,都精致又经典,这是一场东西方文化的碰撞,更是一场古与今的隔空对话,世间明月成你华裳。看着这些华服,忍不住想起一句诗:“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是了,最了解中国传统的,永远是中国人,

而这个品牌的创始人兼艺术总监,竟是一个年轻的温婉女子,她是熊英,一个致力于传承东方智慧美学文化的设计师。

自小热爱传统服饰的熊英,不忍心看到中国传统文化被束之高阁被人遗忘,便主动担起发扬中国审美,让传统之美在现代也能重新绽放光彩的重担。

每一条金线银丝,每一个花纹纹理,都是一针一线亲手绣上去的。除此之外,她还紧盯各种配饰,每个饰品都独具匠心,精美绝伦,暗藏浓郁的东方韵味。小到耳环胸针戒指,大到发冠扇子项链, 鬓黛、指云、佩笼……全都是纯手工精雕细琢完成,每个饰品都精美到让人移不开双眼。正是在这份严苛到“变态”的匠心下,她的每场秀都堪称视觉盛宴。

她从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深厚底蕴中汲取了诸多灵感,以水墨为底色,取梅兰竹菊为形,设计的服装飘逸雅致,古色古香。

此次她把目光放在敦煌壁画上,敦煌,每个心怀信仰之人的圣地,敦煌壁画,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库, 被称为“墙壁上的博物馆”,石窟上的壁画静寂神秘,带有一种说不出的悠远意境。她把壁画中将军的铁衣、佛陀的信仰、西域的胡笙和胡舞等多种元素融入服装设计里。

从酝酿创意到成衣,经历了无数次修改和反复调整,整个团队夜以继日不断筛选,细腻到每一个服饰花纹都要精致如画。将每一个细节做到极致,不仅是对人和衣服最基本的尊敬,更是对衣服背后所承载文化的虔诚与敬畏。

熊英采用了缂丝、苏绣、羽绘等工艺,将敦煌壁画上的神圣、神秘、宗教魅力以及深厚的东方艺术,带到了巴黎,使古人千年的智慧在当代重绽光芒。

高级的中国风之美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有人说:“漠北飞天的仙气,快意江湖的侠气,青灯古寺的禅意,是行走人间的刀光剑影,大隐隐于市的豪情,千年古韵的柔情……”

每一处每一景都充满着极致的东方韵味,等着我们发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而这不仅仅是一件衣服,更是拾起了千百年的文化自信,弥补了断层的文化残缺。

熊英说:“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大家看到的中国风是粗糙的,是缺乏品质的,是拿来主义的。但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在我的理解中,夏是中国的礼仪,华是服饰之美。服装是传播中国精神的软实力。”

中汉文化,积厚流光;博年夜精湛,出色光辉。信步三百米甬道,经历五千年沧桑。社稷千秋,祖宗百世,多少荣辱沉浮,几度盛衰兴亡。圣贤典籍,浩如烟海;四年夜发现,寰球同享。怀想漫漫岁月,凝集缕缕联想。 正如《中华世纪坛序》所说,我国文化“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所以想必古人见现在不复往昔那般胜景也会无比惋惜吧。因此无论是通过传承文字抑或是传统服饰的方式,让文化瑰宝覺醒,让往昔的民族骄傲再次绽放光芒,心怀信仰,勿失勿忘,这才是真正的文化自信与传承,这才是大国应有的风范和气质。

作者简介:朱梓乔(1996.10)女,江苏徐州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猜你喜欢
壁画敦煌服饰
敦煌壁画中的消暑妙招
千年邮驿敦煌悬泉置
古代敦煌人吃什么
三观壁画
猜朝代
“飞蛾”修复壁画忙
Wearing History
做自己个性本色 COCO薇服饰
敦煌飞天
天涯海角壁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