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逐渐受到重视,人们不断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学前教育方面的优势。我国幼儿教育的历史源远流长,各个历史时期的教育家不断探索,幼儿教育的教材日益丰富,体系也逐渐完善,这为当代幼儿教育提供了重要的历史材料。从幼儿阶段就接触、感知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不仅有助于在儿童心中种下文化自觉和文化认同的种子,也将为日后进一步培养儿童的人文素养打下扎实的基础,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由万建明、陈雅芳主编,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传统文化与学前教育》一书,正是着眼于传统文化在学前教育中的渗透,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分析学前教育改革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存在的問题,探讨在学前教育改革的基础上实现优秀传统文化与学前教育有效融合的策略。
《传统文化与学前教育》一书不仅汇集了国内各地一线教师、教研人员的研究成果和教学经验,也广泛借鉴了国外专家学者的见解。本书可以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着重研究了我国学前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并与韩国、日本、美国等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历程进行对比分析,揭示了我国学前教育在发展过程中的得与失,同时提出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性,进而探讨了融合教育的基本理论框架。第二部分则从文化传承与教师培养的角度探讨了当前我国学前教育教师队伍面临的问题与对策,以及在学前教育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形式与途径。第三部分以幼儿园课程改革为切入点,强调了幼儿园课程必须由文化引领才有未来的现实意义,并且重点研究了将其付诸实践的方法,如提升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丰富幼儿园的教学资源,开发传统民俗融入幼儿教育等。第四部分探讨了学前特殊教育的发展,对孤独症谱系儿童、残疾儿童等特殊儿童学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改革的策略与实践的方法进行了全方位的探索。
本书内容丰富,构建了立体多面的研究体系,汇集了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专家学者的理论成果与实践经验,同时将理论探索、现场体验、比较研究、个例分析相结合,为传统文化与儿童教育的融合、创新提供了理论依据及可操作的方法,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刻阐释主题。本书的研究既使相关理论的阐释和说明得到了现实的关照和印证,也体现了因时、因地制宜的改革思想,体现了作者深邃的思考和广阔的视角。
第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幼儿教育课程开发的探究颇具新意。在学前教育和幼儿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早已是行业研究和探索的重点,但对从不同层面开发幼儿教育系列课程的研究尚显不足。本书通过教育工作者和国内外学者的不同视角,为学前教育课程的改革梳理出一个较为清晰的方向,即构建全体系、一体化的文化引领式的学前教育模式,让儿童在体验与感知中对传统文化学以致用。
此外,作者对特殊学前教育的关切和研究,特别是孤独症谱系儿童的学前教育,可以说走在了时代的前列,值得相关领域的学者和教育工作者借鉴。
(山东工业职业学院孙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