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学校美育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工作,书记提出,“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
十三五期间,东港小学教育集团在实施美育教育的过程中,坚持对标上级政策,结合学校教师资源,找准“国画”这一突破口,依托美术课堂,探索传统文化浸润学生心灵的实现方式,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陶冶高尚情操,塑造美好心灵,增强文化自信;同时,学生接受国画教育时,心田里也播撒下理想、信念、爱国、道德、奋斗和创新种子,形成了充满活力、多方协作、开放高效的学校美育新格局。
一、发挥集团发展优势,合力建构国画教学项目
1.校长统筹引领
李玉军校长高度重视学校美育工作,提出以“国画”为切入点,以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目标,把国画课程纳入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贯穿美育教育各学段。并组织集团全体美术教师学习文件、研磨实践,明晰了集团美育工作的方向,厘清了为什么做、做什么、怎么做的思路。
2.教学研究互助。
学校建立集体备课教研制度,扎实开展指向国画教学的集体备课和专题教研活动。做到全员美育、统一思想、协调推进、逐步规范,有效保障国画课程的有序开展。
3.各类资源共享。
搭建资源共享平台:包括网络下载的优秀课例、案例、教学资源;美术教师的理念与实践引路;参与区级评优、校内展示课教师的课堂实录等,为国画教学实施提供了极其丰富的课程资源。
二、科学定位国画内涵,明晰国画教学的发展方向
1、教学目标定位
国画作为学校美育教育要承担起育人的责任,又要有效促进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提高。创新国画课堂教学模式,使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到小学美术教育当中,使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深层内涵,逐渐增加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2、教材内容定位
我们重点把传统文化与教材内容相结合,指导学生在用国画形式学习课本教材时,能够看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低段教材中《春天的色彩》、《我们身边的线条》等课程,以吴冠中的作品《春如线》为导入,巧妙地与语文学科的《春夏秋冬》、《四个太阳》等课程相结合;在《花的世界》一课中将语文二十四节气,与不同的花卉相结合,品味花卉的外在美和品格美,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中段教材中《认识中国画》这一课,逐渐了解中国画不同种类、表现形式和艺术风格,初步掌握中国画欣赏的基本方法,感受祖国传统艺术和文化的丰厚底蕴,提高民族自豪感。
高段教材中《精彩的戏曲》、《戏曲人物》等课程,结合课外实践,与京剧院携手传统文化交流,了解中国戏曲文化历史以及艺术特色。
3、国画常规定位
由于画水墨画需要使用较多的工具,为了让学生能正确灵活地使用这些绘画工具,并能整洁地完成作业,我们采用的方法是:
方法一:用一定的课时向学生介紹这些工具的名称及其用途;
方法二:讲述示范使用多种工具的正确方法和姿势;
方法三:指导学生怎样收摆工具,怎样协助老师做好课前准备工作等。
4、国画技法定位
分三个层次:低段学生先说再画;中段学生古诗配画;高段学生戏曲画风。将美术巧与语文、音乐、现代信息技术等学科相结合,鼓励学生多讨论、多练习、多参与,使学到的国画知识与技能走出课堂,在日常的生活中也能充分感受其中的魅力。
三、有序推进国画课堂实践,全面提升学生美育能力
为了全面提升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让学生在国画课堂上有更好的学习体验,美术教师重抓教学实践,集思广益,4月份,我们进行了国画题材的同课异构活动,徐羽、刘昕易两位老师结合一年级学生年龄特点进行了《小墨花》、《春之线》的主题授课;孙晓南、宋悦两位老师则依托美术课程进行了跨学科拓展,作了《京剧脸谱》、《戏曲人物》的授课内容。各具特色的知识讲授,引导学生参与实践,学生们听的格外专注,通过教师们的细心讲解和指导,学生们在练习过程中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学习国画的兴趣越发高涨。
四、家校合力创设和谐氛围,积极涵养学生国画素养
一方面,我们侧重通过美术课堂教学,随时捕捉教育契机,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喜悦,热爱美术,热爱传统文化艺术,激发对中华民族的无限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另一方面,我们通过微信公众号定期面向家长展示各年级学生国画作品,指导家长正确认识学校开展国画教学的初衷,孩子学习国画的效能,与学校携手,正向引导,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国画的兴趣,增强积极情感体验。
通过实践,美术教育中,我们意识到,必须有高站位,提炼特色,从国画教学中汲取育人智慧,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精髓坚守、传承,努力培养出更多能够满足国家、社会和时代需要的人才。当美育的种子播进每个幼小的心灵,一朵朵美好的青春之花终将绽放于中华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