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有效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

2022-05-16 02:34叶胜喜
民族文汇 2022年17期
关键词:有效方法计算能力小学数学

叶胜喜

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了解常见的数学知识点,还要增强学生的计算能力,如果学生计算能力过差,哪怕在完成习题时能够正确地罗列出算式,也无法得到正确的最终答案,由此可见计算在数学中的重要性。既然明确了其重要性,下一步就是采取措施,很多教师在教学时总是循规蹈矩被理论知识所束缚,想要增强学生计算能力教师需要灵活使用自己所学知识,考虑到学生、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选择正确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能力;有效方法

在數学的教学和学习中,最基础的内容之一便是计算。计算是构成数学的基础,计算让数学变得不再是抽象的难以触及的,而是成为直观的准确的数字。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和掌握数学。计算的能力对于极少数的那些对数字敏感的学生而言,可能是非常简单就可以提升的。但是对于那些正常的普通的学生而言,计算能力的提升没有捷径,只有踏下心来一步一个脚印的提升自己,所以说计算的提升是没有捷径的,都是需要学生亲身去体会才能得到提升的,教师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来提升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质量。

一、细致讲解计算原理,奠定良好的计算基础

想让学生掌握各种计算方法,学生首先要细致讲解其中的原理,无论是简单的"凑十法",还是后续的竖式计算法,教师都要先详细地讲解给学生,然后学生才能够尝试性地在练习中应用这些方法。在学习的初期学生会暴露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时候教师需要有耐心,有毅力,将计算方法的原理一点一滴教导给学生,这样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学生能够掌握这些基本的计算方法,也是提高学生能力最为主要的途径之一。

例如,在进行讲解"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一节内容时,我首先会向学生讲解"凑十法",这个方法其实非常简单,我会以8+7为例来讲解"凑十法"的具体原理,在讲解的过程中我会细致地讲解这个过程,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够理解。八和二组成十,而七可以分为二和五,所以这个式子就可以用凑十法变为10+5,可以非常直观的看出最终的答案是15,这种方法非常适合低年级的学生掌握,因为他虽然有一定的难度,却没有超出学生可以接受的范围,对于这个年龄的学生是非常适合的。其实不仅仅是这一次的"凑十法",还有以后要讲解的其他方法,我都会非常认真地进行备课,尽量将这些知识点讲解得细致,方便学生学习、理解,教师将知识点讲解得越透彻,学生学习就更加便捷,能力的提高也就更加高效。

二、不断强化计算训练,提升计算的速度

小学生课堂中进行计算训练的过程中,教师不仅仅需要让学生在课堂中增加力量的训练,同时也需要在让学生进行练习的过程中注意方式方法,小学生在课堂上比较活跃,如果是单纯的进行练习的话,他们的注意力会比较容易分散,同时计算的效果也得不到体现。因此,让学生进行计算训练时可以适当结合一些竞赛的形式,或者是课堂计算墙的形式,促进课堂中教学氛围的带动,这样学生在进行计算的过程中,他们的练习热情才会得到提高。

例如,在进行“乘加乘减”这一小节时,在让学生进行计算相关练习的过程当中,为了增加学生对于计算相关内容的掌握程度,课堂中可以给学生准备比赛类型的习题,让学生增加练习效果。对于计算过程中准确程度最高的学生,教师要及时的提出一些鼓励和表扬,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计算所带来的成就感,这样他们在进行计算练习的过程中才会更加投入,才会更加认真仔细,那样课堂中的练习效果才会在这个过程当中得到凸显。

三、培养口算习惯,增强口算水平

小学阶段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还处在认字写字的基础阶段,大部分学生的书写速度较慢,遇到计算量稍大些的数学考试可能会存在答题时间不够的现象。而且,随着年级的提升,数学学科难度会逐渐加大,高年级题目的复杂性会更强,全靠纸笔计算不利于答题效率的提升。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在低年级阶段就开始帮助学生培养口算习惯,从最基础的加减乘除开始,要让学生反复记忆,能够做到脱口而出,进而逐步加强更加复杂、位数更多的基础计算的口算水平。

例如,在教授"乘法的简便运算"这一课程时,教师首先要考察学生对个位数乘法运算的熟练程度,要求学生对“九九乘法表”做到完全背诵,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的运算定律,学会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的常用算法和乘法运算定律,找到运算规律。教师要给学生布置一定量的口算练习,如三位数与一位数的乘法、除法练习:125×8、100÷4、45÷9、12×8等,对于乘除法的简单转换也要能够做到直接口算,减少计算时间,提升计算水平。

四、重视结果检验,提升计算正确率

计算过程中一项重要的环节是进行检验,可以及时的查找自己在计算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很多学生在计算过程中稍不注意就会出现问题,那么进行检验也是为了检验计算步骤以及计算过程,这样一些马虎的问题可以及时进行改正,提高学生的计算准确性。

例如,在进行“整十数加和减整十数”这一小节时,教师在进行这一小节及知识内容授课的过程当中,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堂中强化学生的检验意识,教师可以在黑板当中写几道题目,在解题的过程当中可以故意写错一个数字,然后让学生进行观察,哪里出现了错误,这样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也是为了强化学生的检验意识,给学生进行强调计算之后检验的重要性,这样可以加深学生的学习认识,同时也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提高检验意识,增强计算的正确率。

总而言之,小学阶段的课堂教学环节开展的过程中,需要强化学生对于计算相关知识内容的学习和掌握效果,重视培养学生的计算水平,帮助学生打牢运算基础。同时在授课的过程当中也需要运用这样的方式,不断的加强小学阶段学生计算相关知识内容的学习和掌握程度,在进行授课的过程当中也需要通过这些基础的知识内容的讲解,让小学阶段的学生在学习时可以更加投入,在进行知识内容学习的过程当中,可以更好的体现出他们的计算效果。当然,完整的运算过程还包括验算,学生应养成检验结果的好习惯,活跃计算思维,提升结果的准确度,进而提升计算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月琴.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1(77):79-81.

[2]郑桂花.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计算教学方法研究[J].新课程,2021(26):15.

猜你喜欢
有效方法计算能力小学数学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厘清算理,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提升学生计算能力的研究
中学生化学计算能力的进阶式培养策略
增强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无人驾驶智能车障碍检测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