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小妮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已经有了结合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势,先进的信息技术与常规教学相结合的方式,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新的可供选择的手段,有效提升了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但是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教师过分关注教学形式,课堂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掌握不够好,教学中强调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教学形式的多样化,使课堂教学偏离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2)12-0089-03
Th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Chinese Classroom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s
MA Xiaoni (Xihuachi Primary School, Heshui County, Qingyang City, Gansu Province, China)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advancement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there is a trend of combining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primary school Chinese classroom teaching. The combination of advance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conventional teaching provides a new alternative for teachers' teaching. ,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iciency of language classrooms. However, in the current primary school Chinese classroom teaching, teachers pay too much attention to the teaching form, and the classroom does not have a good grasp of th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diversification of teaching forms are emphasized in teaching, which makes classroom teaching deviate from the main goal of Chinese teaching. Seriously affect the efficiency of classroom teaching.
【Keywords】Information technology; Primary school Chinese; Classroom teaching
在信息技术的大力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双重刺激影响下,使教师充分有效地运用多媒体网络设备和计算机网络技术搜寻与课堂有关的各种资料,包括视频、图片、文档等,将之与课堂的口头表达和黑板书写相结合,弥补了传统口头手头教学方式的不足,给学生带来了更加全面而丰富的学习资源。然而,这种全新的教学思路在实际运用过程中由于教师的运用不当,出现了本末倒置的现象,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因此,利用信息技术辅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方式需要进一步合理优化,巧妙运用信息技术,将二者有机结合,设计各种具有新意的语文课堂,促使学生自觉地投入语文的学习中,不断接近小学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
1.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的思考
信息技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是否有必要使用,使用程度是多少,要利用信息技术向学生传达什么知识……这些都是教师在上课前应认真思考的问题。教师应充分重视备课这一教学环节,有的教师凭借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无须备课就讲课,导致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使用不当。教师在备课阶段除了权衡课堂内容,还应思考在使用信息技术向学生授课时,需要做什么样的课件。备课是信息技术融合课堂教学的第一步,这样才能在上课时做到有备无患。
2.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手段的合理应用探讨
(1)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演示
制作课件进行教学演示是当前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使用最广泛的方式,教师基于课堂教学内容,在互联网有选择地进行资源挑选,或者采取“拿来主义”,或者自己整合资源,将制作的课件在课堂上全程展示,边讲边演示。教师创作课件时采取的资源一般来说分为图片资源、视频资源等,主要是为了弥补传统课堂教学缺乏素质资源的不足,通过图片和视频可以更生动形象地进行课堂知识的讲解,将抽象化的课文场景可视化、可感化,满足学生的理解需求。在教学演示的课件中教师要注意结合课文的实际内容和学生的接受能力,不能盲目地选择一整套课件,眉毛胡子一把抓,丢失了课堂的重难点内容。
例如,在讲授课文《草船借箭》时,教师可以进行简单的课件制作,在网络上选择与草船借箭有关的视频资源和历史介绍,让学生对草船借箭这一历史故事的所有具体细节有所了解,使学生更容易理解草船借箭的过程,对我国的历史有深刻的印象和自己独特的见解。又如,在低年级的教材《小壁虎借尾巴》中,由于低年级学生刚进入学校学习,对语文的学习还处在启蒙阶段,学生语文知识匮乏,在生活中对相关知识接触较少,对课文理解有一定的難度,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在课前应用信息技术手段,通过网络收集相关的资料和图片,甚至视频资源,制作成富有童趣的动画课件,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视频中学习小壁虎借尾巴的故事。教师在制作动画课件的时候,可以有选择性地截取其中一部分,在动画高潮来临时,学生也正好已经入门,对故事的主人翁有了一定的了解,下一步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设计的情节发展高潮,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较大提升,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被激发出来。虽然课件演示是最基础的方式,但是教师可以尝试在实践中寻找更高效、更具有目的性的课件教学方式。
(2)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的语文理解力和感悟力的提高
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理解力和感悟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对文字、词语、句子、文章的理解力和文章思想情感的感悟能力,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同一个字词在不同的地方,可能表达不同的意思,同时由于理解能力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课文的设置又避免不了存在学生难以理解的部分,由于学生的语文知识储备不足,在部分文章的讲解过程中,可能会由于缺少生动形象的直观展示,导致学生在理解上有困难。因此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用贴近生活的实例或贴近学生理解范围的实例辅助课文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同时拓展学生的语文知识,增长学生的视野。
比如,在学习小学语文课本《猴王出世》时,这篇文章出自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猴王出世》主要介绍了花果山上一颗仙石中孕育出的一只石猴。某一天这群猴子发现瀑布的后面闪闪发光,好像有个洞,大家都想进去看,但都很害怕,于是群猴就提议“哪只猴子第一个跳过去,就拜他当猴王”,这只石猴第一个英勇无畏地穿过瀑布跳进了水帘洞,因此被其他猴子拜为猴王。尽管看上去故事情节比较简单,但文章中含有一些文言文的成分,而学生的学龄阶段尚未接触到文言文,因此即便是简单的故事情节,学生在理解上也会有很大的困难,同时这种难度也降低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因此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在网络上找一些猴王出世的视频或者在设备无网的状态下提前找好视频拷贝在多媒体设备上。通过这些视频还原课文中美猴王出世的情节,在视频播放之后,学生会更容易接受文章的内容和对故事情节的理解。教师在学生欣赏完成后,可以根据学习内容设计一些问题,对学生进行提问,从而掌握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情况,为下一步的教学奠定思路。比如,在视频中的片段和课本上的内容情节方面有哪些不同,两种形式的情节展示方式各自都有什么优缺点。通过这种视听感受方式的学习,可以有效丰富学生的学习形式。
(3)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分享和交流习惯的形成
當今社会是一个多元的学习过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学会分享和交流,学生只有学会与他人进行合理的交流和分享,不断了解别人的学习和思考方法,才能更好地拓展自己的思维,找到更加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学会与他人进行交流,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可以合理地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学生的分享和交流习惯进行指导,帮助学生进行更有效的分享和交流。现今由于信息技术科技的快速发展,产生了很多实用性很强的教学辅助技术,如“学乐云教学软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需将电脑和手机连上同一个网络,就可以将手机上的信息传送到电脑上,然后进行投影,这样全班同学就可以看到其他人的东西,这是学生之间进行分享和交流的重要手段。
比如,在学习《跟着群文学写作---“对话”作文教学》的时候,由于小学四年级的写作教学还处于起步阶段,平时也积累了一定的好词好句,但如何学以致用、学为自用存在盲点与困惑,呈现有“米”不会“炊”的状态。在有关人物对话的习作练习中常常出现词语枯竭,语言形式呆板,日常阅读中初步了解到的语言、神态、心理描写方法全部用不上。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可以利用网络找一些有关内容的对话音频,然后按要求填写提示语,力求让对话更精彩。在学生写完之后,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和分享,看看小组内其他学生是怎么写的。然后每个小组推选出写得最好的一个学生的作品,教师利用“学乐云教学软件”将它投影到大屏幕上,然后让全班同学进行评价和赏析。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充分了解到别人的思考方式,整理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且根据学生的作品和同学之间进行分享和交流,可以发现一些写得好的地方,以及一些不足,对于写得好的,学生可以继续发扬和保持,对于存在的不足,其他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给他们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这样可以有效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分享,达到学生共同提高的目的。还可以全程直播给学区内的其他学校,运用网上教研促进校际交流。
(4)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
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理念为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育学生我要学的自主学习习惯,这就需要先提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信息技术的出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创新了课堂的内容传授形式,教师通过在课堂上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直观地展示与课堂教学相关的内容,促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提升,从而不自觉地喜欢上语文,沉迷到语文的学习中。
比如,在学习古诗词的时候,古诗词最重要的就是朗诵,通过朗诵,学生可以从语气和语调中读出作者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在朗诵的时候,音乐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学习古诗词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查找一些合适的配乐,然后让学生进行朗诵,这样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又如,在安排学生写秋天的景色这样的主题作文时,可以在学生下笔前寻找一些直接展示秋天景色的视频、图片,或者寻找具有秋天特征的间接性景物,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的刺激下,产生对秋天景色的灵感,这样比直接下笔写作文要更有逻辑和画面感。虽然不能在非秋季直接感受秋天的氛围,但是可以在影音作品和图片资料中体验到。这样就使学生下笔比较容易,头脑中有思路和内容了。由此可见,一些恰当的音频、视频、图片是促进学生学习语文的动力源泉,教师一定要充分运用好信息技术的支持,帮助学生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
(5)利用信息技术,构建语文教学情境
利用多媒体技术,促进信息技术手段与小学语文教育的有效整合,进而逐步构建涉及声、视、图、言、评等全领域的语文教学情境。当下我国教育信息化领域的投入较高,各学校基本都普及了多媒体教学设备,这使得语文教学情境的全体系构建成为可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断深入应用多媒体的演示功能,深化多媒体技术带来的信息感染力,以此促进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
在多媒体技术的助益下,教师应当善于对场景进行构建。例如,在学习《九寨沟》一课时,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基本写作技巧,以便让学生在景色熏陶下,训练自身的言语表达能力。但由于大多数学生未看过九寨沟的真实场景,因此较难激发学生的共鸣,这时教师可以“未见其景,先闻其声”的方式,先利用多媒体设备,让学生倾听九寨沟的山涧水声、鸟鸣叽喳、林叶飒飒,以此引起学生的感官注意力。之后利用互联网资源,以相对清越悠扬的背景音乐,向学生逐步展示由静到动的九寨沟美景,并可结合背景音乐,对《九寨沟》这篇文章进行富有韵律的朗读,以此更好地激发学生的体验感、参与感,更好地让学生掌握“见景情生,文付于笔”的文章基本构建逻辑,促进学生语文学习的自然形成。而画面中的山峦、五彩石、云峰、动物等物象与生灵,将成为学生想象力、情感的最好激发路径,有助于学生更为主动地进行学习与表达。而在课程主体内容结束后,教师还可借助多媒体带来的广泛信息渠道,以游客评论、媒体评论、作家评论的方式,选取其精简处,培养学生的概括思维,拓广学生对该篇文章的见解和认知,以便促进学生自主思考能力的逐步形成。
3.结语
总之,新课程教育改革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虽然给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但教师一定要权衡利弊,对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使用度和使用方式方法有一个很好的把握,使信息技术合理地应用到小学语文课堂中。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围绕课堂教学目标,一方面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向学生传授传统课堂教学不能实现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演示,另一方面坚守传统教学的根基,以课堂为根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魏晋仁.新课程改革下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课外语文,2019(11).
[2]肖辉.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微[J].新课程研究,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