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再生

2022-05-14 18:43吴迪
文化产业 2022年10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

吴迪

传统文化传播发展的时代特征

从“慢”生活到“快”时尚的时代背景转变

中华传统文化是随着中国文明发展应运而生的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具体表现,其具体涉及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射覆、酒令、民族服饰及生活习俗等多种表现形式。这些传统表现形式的共同之处在于其历史悠久,意义深远,换个说法也可归结为一个“慢”字,这个“慢”字是时代背景也是工匠精神的一种体现,先辈在创作一部巨著时,往往要经历漫长跌宕的过程,最终才能成就不朽篇章,是“慢”字成就传统文化作品的积淀。但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也在快速运转,从2G时代到5G时代,始终追求更高、更快、更强。“快”文化成为人们汲取信息的主要方式,传播媒体也从传统的纸媒、广播电视转型成为面向手机终端的新型媒体。新媒体的发展带给人们更快速、更便捷和更具视觉冲击力的感官体验,也使信息传递可以更快地突破地域乃至国际的边界。

技术的发展使新媒体从最初仅供大家娱乐消遣,到逐渐升级为学习、办公不可或缺的有效途径。因此,传统文化借助新媒体发展之势重整扬帆迫在眉睫。2018年,腾讯创始人马化腾在“两会”上提出运用“科技+文化”的创新模式打造中国特色文化IP,推动“数字文化中国”的构建方案,增强文化自信与中华文化软实力。由此看来,传统文化搭乘新媒体的快车已成为传统媒体传播文化的必然手段,媒介的融合发展、经济技术的不断进步也使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有了新的突破点。

腾讯数字化年会报告关于短视频使用数据的调查显示:休闲舒适仍是用户的主要诉求,短视频成为知识获取的新场景,以学习为目的的用户占比大幅提升。2021年与2020年对比数据显示,知识学习类短视频需求量有所上升,庞大的用户体量和高渗透率为数字化传播传统文化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快传播发展带来的弊端

新媒体是时代的产物,它通过流量、点击率、阅读量、大数据算法等数据分析功能,增加了客户黏性,移动互联网时代让手机成为现代人不可或缺的必需品。根据调查,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32亿,人均每周上网时长达到28.5个小时。在近5小时的使用时间当中,社交、视频、资讯占了其中的70%,这就意味着这三大类产品的用户黏性最高。庞大的用户群体和低门槛的准入原则也使新媒体行业乱象丛生,急需整治,而这也为传统文化的发展带来一定影响。

巨大的用户体量带来巨大的商业价值,平台带货、短视频销售、广告收入等经济效益不断攀升,而文化学习类内容前期制作需要较高的投入并且很难在短时间内带来一定的商业价值,对于很多新媒体从业者来说这并不是首选。这就需要政府对于传统文化数字转化问题予以高度重视,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提供政策扶持。

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从业者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知识储备,同时还必须具有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浮躁的市场中保持初心,潜心收集整理并创新制作。这需要打造专业的团队精心策划,才能产出精品,因此,团队的人员建设问题也是传统文化嫁接新媒体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新媒体推送力度不足。新媒体大多根据视频的推荐算法进行推送,一般根据客户的点击量和停留时长作为推算依据,而一些文化类内容和相关视频没有被大部分用户所接收到,缩小了传播的范围,影响了优质的传统文化相关内容的播放量,进而进入恶性循环,导致数据源头制作质量不断下降,这就需要新媒体平台解除大数据算法推送,进行人工干预,扩大传统文化传播力度,促进中华特色传统文化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传统文化原始内容的动态再现

将传统文化的精髓还原、再现是实现文化长足发展的必经之路,如何利用现代化媒体手段使传统数据进一步由点及面地进行数据化动态整合,如何让原始文化内容动态呈现,需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需要依托媒体作为传送带,让文化搭上数字化传输的便车;另一方面就是對传统文化的深入挖掘和整理,用数字化手段建立数据库、智库,使传统文化作品通过数字化的信息方式保存下来。先有保留才有传承,有了传承才能发展,下一代人通过学习和观看把传统技艺和精神永久地流传下去,最终实现保护中华优秀历史文化,凝聚民族精神的伟大目标。

“网络式”数字化整理和整合

中华传统文化涉及内容较为丰富,有诗歌、绘画、音乐、习俗、服装等多种常见的表现形式,传统的收集方式主要有博物馆、展览馆、音乐的原始记谱等。这种传统收集方式存在多种弊端,其中包括展品的丢失和存储不当造成的损坏、传统技艺无法传续后代造成的手艺失传、传统音乐通过记谱无法准确展现音乐的风格或韵味等一系列已经出现且无法弥补的遗憾和弊端。

数字信息化手段的发展,包括新媒体平台所运用到的后台大数据算法、云端存储、区块链技术等新型科技技术手段,能够为传统文化的数字化传播带来新的变革。传统文化可以通过音频、图像、视频、AI、3D打印等技术手段实现数字信息化的转化,数字化能够运用信息的海量存储和批量存储功能将传统文化分门归类进行存储,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以点带面,从而形成海量信息存储网的结构布局,将信息重新整合和规划,同时也便于快速查找和调取,使人们对于传统文化信息的查阅更加便捷、精准,进而将传统文化通过数据手段永久、完整地保存下来。

近年来,数字博物馆作为文化信息整合的新形式进入大众的视野,它是运用三维图形成像技术、虚拟现实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立体展示技术、娱乐互动技术等多项数字化技术与手机终端的交互,就是将计算机内部结构系统、博物馆的实地业务内容与计算机信息进行交互,从而将博物馆的展厅搬到线上给人们带来新的感官体验和交互乐趣,引发公众的广泛关注,从而实现科普文化的目的。

“创新式”动态化传播与传承

想要依托新媒体技术达到传播扩散的效果,第一要从源头抓起,例如搭建制作精良的交互式体验平台、视频影响栏目、精品音乐作品等节目源的包装。优质的资源是被大众认可的前提,例如央视去年推出的全新栏目《典籍里的中国》利用“戏剧+影视化”的表演方式,用隔空对话的视角再现了《尚书》《天工开物》《史记》《孔子》《孟子》等十一部历史巨著,节目邀请知名导演担任影视指导,国内实力演员参与演出,展现了中华历史古籍的创作故事,追溯了中华民族文明的开端。节目通过现代舞台表现手段将影视话剧融为一体,利用3D舞台技术穿越千年将历史文化搬上了影视舞台,创作手段大胆新颖,获得了观众的认可和喜爱,视频在抖音平台上受到较多的关注,得到了广大民众的喜爱和转载。可见,优质的资源是文化传播的前提,优良的制作加上新媒体终端的推送是实现从文化传播到文化传承的有效手段。

第二,传播平台的精准投放也是使传播效果事半功倍的诀窍之一,调查数据显示:短视频播放内容类别分布中生活技巧类占33.1%、知识科普类占30.9%、自然地理、历史人文类占29.9%、个人秀占26.2%、幽默搞笑类占18.2%。按平台分布数据显示今日头条App自然地理、历史人文类占42.8%、哔哩哔哩App知识科普类占34.0%、抖音App生活技巧类占34%、快手App幽默搞笑类占28.6%。

用户更希望短视频平台增加生活化、知识类等用户兴趣点,将内容向“干货”转化,“生活技巧”“知识科普”“自然地理”“历史人文”占据希望增加的内容类型的TOP3;深耕专业化泛知识内容,“内容为王”仍是各知名视频平台发展的王道,要想抢占“知识”领域,就不能只做信息的搬运工,同时还要成为原创产品的“供应机”。随着短视频泛娱乐化内容的饱和,各平台纷纷寻找新的内容增长点进行布局,提升自身差异化竞争力,满足用户“小餐化”的内容需求;对于资讯类平台如今日头条等,用户更希望看到生活技巧、自然地理、历史人文类内容;而对于哔哩哔哩,希望看到知识科普的用户占比更高;对于抖音、快手等视频平台,用户保持对生活技巧、搞笑内容的高需求。选择合适的投放平台才能更精准地锁定目标用户群,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传统文化“形”与“神”的再生

由“形”到“神”的传递与升华

无论是绘画、文学还是音乐、服装,传统文化的精髓集中体现在“形”与“神”,中华文化自古讲究神韵之美,“以形传神,以神会意”是儒家和道家思想的最高境界,文化的表象体现在“形”上,也是最容易模仿和复制的文化标志。短视频和手机拍摄功能推出一系列京剧类、古风类特效,配以戏曲唱腔改编的音乐作品,受到年轻人的热烈追捧。从古典文化中提取元素,利用技术手段创新融合,以特效的方式让人人都可以拍出极具中国古典风格的短视频,用体验互动的方式让中国传统的服装造型和音乐融合在一起,已成为一种新的时尚和潮流。当前,很多主播和知名博主都会选择装扮成中国古典美女,在田园山村的环境中,以最原始的方式纪录中华美食的制作流程,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内容质朴、贴近生活,得到了大家的喜爱,最后成功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是文化向产业化转型的成功体现,得到了国家的奖励和支持。

多项成功案例表明,弘扬传统文化不仅可以利用历史写实性的传承方式,也同样可以抓住传统文化中某个突出特点进行创新编排,使它的呈现方式更适合短视频片段化的获取方式,也更符合当代青年的审美品位。这是深度挖掘文化内涵的过程,也是实现传统文化多元化发展的良好态势。

由“神”成“形”的作品再生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神”即神韵,强调一个“韵”字,是中国美学的独特之处。以中国式审美标准的“神韵”为基础,加以新时代潮流的创意与创新,创作出形式新颖、个性时尚的文化新潮流,传统文化的再创造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创新,而且还主要体现在传统作品展现方式不变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的先进技术手段对它加以创作和再生,使相对传统古板的文化具象起来、灵活起来、动起来,更加生动地展现在人们面前。

近些年,由于音乐院校和各类大型专业性比赛对于演唱传统题材曲目的要求逐步提升,古诗词成为国内声乐界创作的一大热潮,作曲家以古诗词作为歌曲唱词,通过自己的理解和编排,以流行的旋律进行配曲,创作出大量旋律优美、独具时代风格的古诗词歌曲;同时短视频平台推出的对唱功能可以实现与著名歌唱家的隔空对唱演绎,使一大批古诗词歌曲被全国青年声乐爱好者火热传唱。同类型歌曲的高人气也调动了创作者热情,更多优秀的古诗词歌曲应运而生,“古词+新曲”的创作模式带动了传统古典音乐圈艺术创作的良性发展。

河南卫视春节晚会中舞蹈节目《唐宫夜宴》倍受观众喜爱,它取材于博物馆中唐代乐俑,通过让乐俑形象“活”起来,带观众回到一千多年前的唐代画卷中,舞蹈以彩陶少女为主线,传递了唐代的文化历史和审美风格,一改当代以瘦为美的审美形象,恢复了唐代以胖为美的审美特点。舞蹈演员全部做了满月脸造型,曲风诙谐幽默同时又不失文化底蕴。该节目在各大网络平台热播,其中在抖音短视频平台获得200多万的视频点击量,网友纷纷留言表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又回来了。

这些成功的案例再度证明,中华传统文化需要不断地挖掘和创新,对传统文化作品进行二度创作是文艺工作者改革创新道路的新方向。文艺工作者要秉持对历史文化的敬畏之心,深度挖掘文化内涵,在此基础上增添创意,使传统的文化艺术通俗易懂,不再枯燥乏味,使其更加贴近生活,为大众所喜爱,作品创作的革新和创新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播和传承具有重大的历史性作用。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魄,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在未来,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不仅仅是复制历史的文化,新媒体时代下,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注重文化内涵与人性化相结合的表达。在保护好传统文化多样性的肥沃土壤中,运用科技手段使传统文化百花齐放,绽放新时代的光彩。当代文艺工作者也应该肩負民族文化繁荣复兴的历史重任,建立起文化和科技间的桥梁,做好学科上的互通,让文化依托科技,让科技改变文化,让人民更好地坚定文化自信、凝聚民族精神,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文化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历史智慧、历史经验在当代文化强国建设中释放出更加耀眼的光彩,谱写出更加辉煌的篇章。

参考文献

[1]韩伟,布莉华,康丽莹.新媒体时代高校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路径[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21(01):28-30.

[2]渠佳敏,丁雅琴.新媒体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J].大观(论坛),2020(11):88-89.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传统的玉雕与玉雕的传统
在传统与创新中寻求制衡点
谁远谁近?
少年力斗传统
传承 民族 文化
什么是文化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清明节的传统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