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秀洲光伏小镇“三生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2022-05-14 16:11谢筱雯吴磊何爱华
中国集体经济 2022年11期
关键词:发展路径

谢筱雯 吴磊 何爱华

摘要:特色小镇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模式探索,使产业与城镇发展实现“增量式扩张”向“集约式创新”转换。文章立足现有研究,通过实地调查和归纳总结,探析秀洲光伏小镇“三生融合”发展路径。研究发现:“双产业”定位、“双引擎”策略和“双架构”内容是特色小镇实现“三生融合”的路径选择;特色小镇“三生融合”要求同步实施“四大战略”:新发展理念导向战略、科学规划引领战略、创新创业驱动战略和精准治理保障战略。

关键词:嘉兴秀洲;光伏小镇;三生融合;发展路径

一、嘉兴秀洲光伏小镇概况

嘉兴秀洲光伏小镇位于秀洲(国家)高新园区,规划范围东至秀新路,南至返修港,西至新塍大道,北至东升西路,规划面积2.9平方公里,建设面积1.99平方公里,离市区5公里。规划形成“一核、两带、三区”主体功能结构:核心区域是光伏科创园,两带是沿马泾港—金家木桥港东段和洪福桥港南段的滨水景观带,三区是文化休闲服务区、光伏装备制造区、光伏研发创新区。

围绕“光伏概念”主题,秀洲光伏小镇构建起一个以光伏产业为核心,集商贸、餐饮、旅游、休闲等生活性服务业于一体的产业生态系统,致力于打造为国内一流的分布式光伏发电规模化应用示范区、全球领先的光伏技术研发创新区、全国知名的特色化光伏智能制造中心、“宜居、宜业、宜游,惠民、惠产、惠生”的光伏特色小镇。

二、嘉兴秀洲光伏小镇“三生融合”发展情况

(一)发展历程

1. 初步创建期(2012~2015):政策驱动为主,融合度偏低

初创期,政策是主导力量,政府在光伏产业的用地指标、技术标准、管理体制、政策集成、人才保障等方面起关键作用,确保小镇规划实施和项目落地。实现光伏小镇从无到有,相关企业扎堆是奠定小镇产业基础的根本,城镇配套建设和生态环境美化未纳入工作重点,光伏小镇“三生融合”程度整体偏低。

面对2012年国内光伏产业陷入困境、产能阶段性过剩、创新能力不足的严峻形势,秀洲在全省率先启动光伏产业“五位一体”(基地建设、技术创新、商业模式、智能电网与政策集成)创新综合试点,探索出一条“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统一管理”的分布式光伏应用路径。2015年底,小镇投资超过10亿元,嘉兴光伏产业增长率为125%,远高于全国的30%,秀洲荣获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和中德新能源示范城市等称号。

2. 快速发展期(2016~2018):要素驱动为主,融合度中等

光伏产业“五位一体”创新综合试点的成功,为小镇迎来发展契机。2016年1月光伏小镇入选浙江第二批特色小镇创建名单,5月入选十大省级示范特色小镇,10月入选全省经信领域装备制造类行业标杆小镇。随后,小镇提高站位、调整策略,秉持“处处有光伏、家家用光伏、人人享光伏”发展理念,以“光伏概念”为核心,构建特色产业链,完善社区配套功能,美化人居环境,小镇进入快速发展期,实现从有到优的跨越。

通过强化精准招商、突出招才引智和加快平台建设,不断吸纳技术、人才、资金、知识、服务等高端创新要素集聚,一条覆盖从光伏产品和生产装备制造到光伏发电运营维护的完整产业链开始形成。2017年以来,光伏小镇投入大量资金加强社区硬件配套设施建设和国家3A级旅游景区形象打造,36氪“双创”服务平台、氪咖啡、光伏小镇高新装备创业中心等载体投入使用;强村光伏产业园开工建设;小镇客厅开放运营;小镇入口63000平方米公园完成建设;小镇主干道完成太阳能LED路灯安装。同时小镇智慧园区建设有序推进,小镇的APP、微信号、WiFi等建成。2018年底光伏小镇获批国家3A级旅游景区。

在快速发展期,秀洲光伏小镇通过各类要素聚合来驱动生产、生活、生态的空间优化,推动文化、旅游、社区和产业功能有机叠加,“三生融合”特色小镇梦想照进现实,破解要素瓶颈、助推产业升级和激活发展动能的“双创”平台作用初显。

3. 品质提升期(2019年以来):创新驱动为主,融合度较高

经过六年扎实推进,秀洲光伏小镇的“特色”得到上级政府和社会各界认可。2019年光伏小镇上榜第三批省级特色小镇名单,标志着小镇进入浙江特色小镇建设“第一梯队”。这一时期,小镇以打造光伏新能源千亿产业集群为目标,完善“招商地图”,引进总部型、研发创新型、智能制造型、服务型企业,推进“六链”融合(产业链、创新链、服务链、人才链、金融链和生态链),构建以“行业龙头企业+企业研究院+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于一体的光伏新能源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致力于为嘉兴、浙江乃至全国光伏新能源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全方位创新服务支撑,力争打造“全国光伏产业创新发展”样板。

在品质提升期,光伏小镇以创新为驱动,雕琢着“生态、生产、生活”的边界,追求“三生融合”同频共振,一座产业特色化、功能完备化、形态精美化、体制新型化的高品质特色小镇悄然崛起,成为“浙江之光、未来之核”。

(二)发展成效

围绕“光伏概念”主题,总投资达170亿元,经过8年努力,秀洲光伏小镇打造了“产、城、人、环”高度融合、有机结合的功能复合体,探索出“三生融合”的“秀洲模式”,逐渐实现了宜业、宜居、宜游、宜享目標,成为全国光伏产业新高地和全国产业支撑明显的新型城镇标杆。

1. 宜业:搭建了创新创业平台

以嘉兴光伏科创园为核心,创建培育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围绕特色产业抓招商,注重项目筛选和招大引强,创新要素加快集聚,小空间大集聚、小平台大产业、小载体大创新成为小镇发展亮点,是适宜于创新创业的能量场,助推光伏产业的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和动力转化,成为全国领先的光伏新技术研发基地和重要科创基地,迈出了嘉兴光伏高新技术产业园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跨越的坚定步伐。

2. 宜居:推动了新型城镇建设

按照“三生融合”理念,小镇重视将产业特色优势与新型城镇功能有机结合,加快小镇从单一生产型园区经济向综合型城市经济转型,使小镇发展成为产业强、功能全、边界清的城镇综合功能区,让居民进则坐拥城市配套、生活无忧,出则尽享田园气息、回归自然,成为安居乐业的温馨家园。

3. 宜游:打造了绿色生态空间

根据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标准,加快“三改一拆”、深化“五水共治”、推进“五气共治”,打造绿色生态生活空间,为工业旅游、休闲旅游打下基础。小镇的旅游资源取得长足发展,旅游项目不断丰富。景区主入口公园、游客中心、光伏科创园、光伏科技馆、党建展示厅、3A级旅游厕所等建成使用;各种引导标识及景物介绍牌设置合理、造型独特。小镇将光伏科技融入园区建设,光伏停车场、光伏路灯等光伏特色的旅游配套实施齐全。经过相关景观提升打造,小镇内滨的绿地、水系密布,在园区形成环线,观赏效果极佳。

4. 宜享:提升了光伏应用价值

推进“光伏+”多领域建设和加快“秀洲模式”走出去,提升秀洲光伏企业在工程领域话语权和光伏产业应用价值。在“光伏+”渔光互补上,探索在鱼塘、污水处理站、湖面等建设光伏电站;在“光伏+”交通设施上,利用光伏储能技术、互联网技术改造升级路灯、交通指示灯、候车亭、汽车充电桩等;在“光伏+”建筑上,通过整合光伏、光热、风能、生物能、新型建筑构件、高性价比保温隔热材料、高效能内部设备器件、智能化管理控制系统等,在镇内建设创能、节能、储能、智能一体化功能的新型房屋系统。

三、嘉兴秀洲光伏小镇“三生融合”发展路径

特色小镇“三生融合”是长期而复杂的工程,需找准定位,采取有效手段,围绕产业集聚、城镇功能、环境美化等进行探索。经过考察秀洲光伏小镇“三生融合”发展之路,团队发现:“双产业”定位、“双引擎”策略和“双架构”内容是特色小镇实现“三生融合”的路径选择。

(一)“双产业”定位:特色产业+旅游产业

产业发展定位是特色小镇实现“三生融合”的根本。特色小镇要优中选优,打造“高精尖”特色,搭建资源集约化、产业集群化的产业体系和空间格局,形成独特竞争优势。首先要根据自身基础、市场需求和行业趋势,培育发展关联性强、易于形成规模化的特色主导产业,筑牢“一镇一品”根基。其次要围绕特色主导产业,培育发展特色旅游产业,引导人流聚集、消费升级、环境净化和文化创新,激活小镇内生动力,提升产业附加值。

按照特色化、差别化原则,小镇主攻新一代高效光伏电池、储能和光伏装备制造与智能控制领域,围绕“光伏”核心,完善“产业招商地图”“技术人才引进地图”和“光伏应用工程地图”,做大做实做强光伏新能源这一新兴产业,让小镇成为光伏研发创新型企业的孵化地、光伏高新制造型企业的集聚地和光伏应用服务型企业的实验地。

小镇在抓牢光伏特色主导产业的基础上,以“工业观光”“实践体验”“总部博览”为主线,将小镇入口公园、新耀光伏云平台、秀SUN众创空间、小镇客厅有机串联,将数字化、智能化、透明化作为主要看点,全力打造自动化流水线、数字车间、智能工厂等工业景观,带动科普教育、商务考察、实践体验等工业观光旅游业态发展,提升光伏小镇品牌价值,打造兼具高新产业和文化品位的小镇。

(二)“双引擎”策略:创新驱动+精准治理

1. 创新驱动策略

一是按照光伏技术前沿高地的战略定位,以光伏科创园为主体,打造 “政产学研金介用”联合运作平台,精准引进权威科研机构,强化公共检测认证服务,发挥产业基金导向作用,针对一些具有发展前景的新型光伏电池技术、核心光伏生产设备制造技术、光伏发电相关技术以及与之配套的设计、检测、集成技术等,联合攻关,夯实本地光伏技术尤其是分布式光伏科研成果的权威地位,使光伏小镇的技术信息发布成为业内风向标。二是制定光伏智造提升计划,通过设备功能集成、应用工业机器人、搭建工业互联网、全面贯彻管理标准等,在光伏装备与光伏玻璃生产企业设计智能工厂,帮助光伏组件生产企业改造数字化车间,鼓励企业参与国家和省级智能化改造项目。三是引进国内外知名研发机构,建设新能源建筑集成(光伏)研究中心、分布式光伏检测(认证)中心、分布式光伏碳资产金融管理中心和分布式光伏发电运维管理中心,重点突破光伏建筑一体化、融资和管理。四是实施高层次创业创新领军人才引育计划、“破百争千上亿”工程和“秀湖双百计划”,多措并举引进国内外高层次人才;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上海交大等国内外一流大学合建创新载体,吸引高端人才进镇创新创业。五是实施瞪羚企业培育计划,深化“投—贷—保”机制,构建成长性科技型企业—规上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的“梯队式”培育机制,培育众多光伏新能源企业成长为创造新技术、新业态的生力军。

2. 精准治理策略

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居民的协同作用,通过市场化运作实现小镇精细化管理,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约程度,促进小镇交通便捷化、服务科学化和环境生态化。一是树立大城管理念,创新环境治理模式,在规划管理、城管执法、绿化养护、市政维护、低碳试点等方面形成合力,打造绿色生态生活空间。二是在政府服务方面,推出光伏电站补贴政策、人才政策以及鼓励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等扶持措施,对重大项目采取“一事一议”政策。设立区行政审批中心光伏小镇分中心,组建工作领导小组,建立服务网络,配备专门服务人员,推出无偿代办等服务,提升审批服务效率。三是在市场运作方面,发挥秀湖发展基金带动作用,重点在光伏产业培育、应用示范、高端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扶持;探索PPP、基金等融资方式,以定向基金、银团授信等创新投融资模式;组建秀洲光伏小镇开发建设有限公司,进行专业化招商、示范应用、规划建设等。

(三)“雙架构”内容:产业链整合+城镇化建设

1. 产业链整合

根据小镇发展战略定位,将光伏制造、光伏发电、光伏服务和光伏旅游融为一体,既贯通光伏创意设计、装备制造、研发检测、科技服务、联网应用、运营维护全产业链条,又推动光伏科技、光伏旅游、光伏智能应用、光伏科普教育等衍生产业壮大。通过构建“苗圃—孵化—加速—产业化”科技创业孵化链,走出一条覆盖光伏全产业链、空间布局合理、产业集聚效果明显的发展之路,实现光伏产业向更高产业能级跃迁,为小镇“三生融合”厚植产业基因。

2. 城镇化建设

规划建设五横五纵道路架构,将产业片区、生活片区和生态片区有机整合;小镇及周边公共交通线路已经完善与启动;在小镇所处区域建设中关村商业广场、秀湖生态公园、四星五星级酒店、国际医疗机构、基础教育学校、高档品质社区等配套设施;文体娱乐中心、便民服务中心、游客集散中心等民生公益项目正在配套建设。城镇化建设架构的完善,推动了小镇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优化,营造了“三宜”人居环境。

四、嘉兴秀洲光伏小镇“三生融合”发展启示

特色小镇作为提升新型城镇化质量的系统工程,贵在以“产业”为核心,以“特色”为灵魂,有效推进生产、生活、生态融合,为避免“千镇一面”难题,在特色小镇建设中,需政府与企业冷静思考,立足自身基础与优势,抓好顶层设计,同步实施“四大战略”。

首先,要实施新发展理念导向战略。特色小镇的培育建设要坚持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导向,把控好发展方向,找准着力点,为“三生融合”掌舵。

其次,要实施科学规划引领战略。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和管长远原则,采用“务虚+务实”相結合方式,统筹协调核心产业规划、特色文化定位、空间布局优化和长远生态保护,在主要规划内容上与所在地的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生态功能区规划充分对接。

再次,要实施创新创业驱动战略。将“三链”(产业链、创新链和资金链)结合和“三器”(孵化器、催化器和加速器)聚合,强化创新创业服务供给,全力培育和扶持成长性企业;着力推进产学研深度合作,满足特色小镇对创新人才的需要,形成稳定、长效的利益共同体。

最后,要实施精准治理保障战略。要规避特色小镇建设中有规划无文创、有产业无消费和有特色无灵魂等问题,必须抛弃政府全盘主导、粗放式和运动式的行政管理模式,采用多方参与、协同共享、全程回应和及时监督评估的精准治理模式,坚持市场化运作,突出个性化治理方案,实现政府、企业、居民等多方利益共生共赢。

*基金项目:2020年度嘉兴南湖学院重点SRT项目(NH8517203100)。

(作者单位:嘉兴南湖学院)

猜你喜欢
发展路径
河北省沿海地区休闲体育产业发展路径选择
“互联网+农业”信息化发展路径探讨
财经类大学智库的定位及发展路径探析
基于SWOT分析的西安现代物流业发展路径研究
民间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的困境与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