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军,朱晓文
(临夏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甘肃 临夏 731100)
近年来养羊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和活畜交易量的增多,引发羊只的疫病种类越来越多,疫情防控难度越来越大,对此国家高度重视,不断制订、完善动物防疫方案和政策,实施强制免疫的疫苗逐年增加。传统的春秋两季“一畜一针,分次注射”免疫工作模式,使基层防疫人员工作量和工作强度不断增大,而且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不高,免疫效果差,增加了养殖户劳动强度,使免疫动物的注射应激反应增加。为了提高免疫工作效率、强化免疫效果,探索不同日龄段的羊只多种疫苗同时组合进行接种,所产生的免疫抗体效果及注射安全性,从而为基层从事羊只免疫工作的村级动物防疫员提供科学依据。笔者于2021年3月25日~5月13日,在城郊镇肖家村马木洒养殖场、枹罕镇铜匠庄村佳源牧业进行了3种疫苗不同日龄上组合接种对比试验。
在2个养殖场内选取3个不同日龄段羊只,经兽医临床检查,选取无临床疾病表现的健康羊。选取的实验羊在免疫接种前对他们进行有关抗体滴度测定,口蹄疫、小反刍兽疫、羊痘感染抗体阴性,母源抗体滴度低于1∶16选为实验对象。
根据日龄段每25只为1个组,共设立9个实验小组,即30~60日龄内未断奶的羔羊75只分成3个小组A1、A2、A3;90 ~120日龄内育肥羊75只分成3个小组B1、B2、B3;150日龄以上的育成羊75只分成3个小组C1、C2、C3,再按接种疫苗的不同组合将实验对象分成3个大组。
所选试验羊的以不同疫苗接种组合方式,在不同年龄段的羊只上进行免疫注射。第I组(A1、B1、C1组)为颈两侧同时肌内注射小反刍兽疫和口蹄疫O型、A型二价灭活苗,14 d后免疫羊痘苗;第II组(A2、B2、C2组)颈部肌注、尾根皮下同时注射小反刍兽疫和羊痘苗,14 d后免疫口蹄疫O型、A型二价灭活苗;第Ⅲ组(A3、B3、C3组)为颈部肌注、尾根皮下注射同时口蹄疫O型、A型二价灭活苗和羊痘苗,14 d后免疫小反刍兽疫苗。
采用山东绿都生物制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山羊痘活疫苗,批号2009014;选用中农威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批号为D201009J口蹄疫O型、A型二价灭活苗;小反刍兽疫疫苗为天康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小反刍兽疫活疫苗,批号2020037-1。各种疫苗均按照免疫说明书规定的使用方法和剂量注射。
1.4.1 检测试剂信息 所用检测试剂均为正规厂家合格有效期产品,如表1所示。
表1 检测试剂信息
1.4.2 判断标准
(1)采用液相阻断ELISA方法检测口蹄疫免疫抗体,严格按照检测试剂盒说明书进行具体的操作,判定标准为抗体效价≥1∶128,判定为抗体阳性;抗体效价<1∶128,判定为抗体阴性。(2)采用竞争ELISA方法检测小反刍兽疫免疫抗体效价,严格按照检测试剂盒的操作说明书开展检测,判定标准为抗体效价PI>50,判定为免疫抗体阳性;抗体效价PI≤50,判定为免疫抗体阴性。(3)采用间接ELISA方法检测羊痘免疫抗体效价,具体的检测操作步骤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判定标准为检测样品OD450≥临界值,判定为抗体阳性;检测样品OD450<临界值,判定为抗体阴性。
实验羊接种疫苗后的72 h内观察其活动状态、采食量、临床生理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在选择免疫的225只试验羊中,采用第I种免疫组合方式接种组中有8只实验羊注射疫苗3 h后出现发热、呼吸加快,采食量下降的现象,因症状不明显,均未采取任何的处理,48 h后均恢复正常,应激反应率占试验羊数的3.5%,B1组发生意外死亡1只。试验过程中所有选择的实验羊只没有发生1只因免疫副反应而引起的死亡。
第一组、第二组和第三组免疫抗体检测结果见表2、表3和表4。
表2 第I种组合免疫抗体检测结果 只,份,%
表3 第II种组合免疫抗体检测结果 只,份,%
表4 第Ⅲ种组合免疫抗体检测结果 只,份,%
无论是采用那种疫苗组合接种方式,都没有出现实验羊只免疫副反应而引起死亡的情况发生,所以说口蹄疫、小反刍兽疫、羊痘疫苗的上述三种组合接种方式都是安全可行的。
羊痘与口蹄疫苗分点同时注射免疫组合方式的免疫抗体合格率在三种组合方式中是最好的,实验羊既没有明显的免疫副反应,并且不同畜龄实验羊免疫抗体检测合格率最高。口蹄疫和羊痘、小反刍兽疫和羊痘不管在那种组合免疫方式或不同畜龄段羊只上,免疫效果很好,产生免疫抗体的差异不显著,不同疫苗产生的抗体之间相互干扰、拮抗作用不显著,按照国标检测标准进行检测的免疫抗体合格率均在78%以上,都达到了国家规定的合格标准。
虽然免疫抗体检测的合格率在不同畜龄实验羊只上都达到了标准,但这种组合的免疫接种方式实验羊的应激反应率较大(占该试验组75只实验羊的13.3%)。因此,在实际的基层防疫工作中要谨慎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