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鋆卉 冯琳 马玥 陈新
(天津市胸科医院,天津 300222)
随着医学的发展, 多元化的治疗手段使肺癌患者的生存期有所延长, 但化疗仍是目前治疗肺癌的重要手段。 癌症患者接受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减缓疾病进程,延续生命,改善生存质量。 而对于首次接受化疗的患者,由于对疾病知识了解不充分,心理上未完全接受, 以及化疗所带来的不良反应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同时,老年患者由于身体各项功能的下降,对药物的耐受力差,更容易出现化疗副作用,从而导致生理及心理问题[1]。 国家卫健委2019 年发布的《关于开展老年护理需求评估和规范服务工作的通知》也指出,各级医疗体系应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实施全程的责任制整体护理服务,从而提高60 岁以上老年患者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而患者出院准备度(readiness for hospital discharge)则是通过评估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健康状况,判断患者离开医院、回归社会后进一步康复的能力[2],是评估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十分重要的工具。 而国内对此类患者出院准备度的关注和研究较少。 据此,本研究选取60 岁以上的老年肺癌患者, 对其首次化疗后出院准备度现状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提高老年肺癌首次化疗患者出院准备度提供理论依据。
选取2019 年3 月至2020 年2 月我院呼吸内科的157 例首次化疗的老年肺癌患者进行调查。 纳入标准: ①经病理或细胞学检查首次确诊为原发性肺癌, 并在我院进行首次化疗的患者; ②患者知晓病情,且意识清楚,能配合完成问卷;③年龄≥60 岁。排除标准:①患者既往有认知功能障碍、智力障碍或精神疾病史;②其他恶性肿瘤转移的继发肺癌患者;③治疗期间发生严重并发症的患者;④化疗期间转科或转院的患者。 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自愿参加本研究。
2.1 研究工具
2.1.1 患者一般资料调查表 由调查者根据研究目的查阅文献后自行设计,并由专家修改。主要用于收集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内容包括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医疗费支付方式、家庭人均月收入、工作状态、亲朋好友中是否有同类疾病者、居住方式、 居住地、家与医院距离、疼痛评分、化疗反应(疼痛、疲乏、恶心、健忘、食欲下降、悲伤感、呕吐、咳嗽、咳痰、嗜睡、咳血、胸闷、呼吸困难、体质量下降)、住院天数等。
2.1.2 出院准备度评估量表 (Readiness for Hospital Discharge Scale,RHDS) 量表由WEISS 等[3]于2006年编制,由LIN 等[4]翻译并修订为中文版。 量表共3个维度12 道题目,分别为:个人状态(3 道题)、适应能力(5 道题)和预期性支持(4 道题),题目采用0~10 分记分法,分数越高,表示出院准备度越好。 量表总分及各维度得分进行标准化: 标准化得分=总分/条目数。 该中文版量表Cronbach’s α 系数为0.89,内容效度指数为0.88。
2.1.3 出院指导质量量表(Quality of Discharge Teaching Scale,QDTS) 量表由WEISS 等[5]编制,王冰花等[6]翻译并修订为中文版。 量表共3 个维度18 道题目,分别为:需要的内容与实际获得的内容(配对组成6 道题)以及指导技巧及效果(12 道题),通过比较实际获得的内容得分与实际需要的内容得分之间的差异来衡量出院指导的质量。该量表采用0~10 分记分法,分数越高,表示出院指导质量越好。 量表总分及各维度得分进行标准化: 标准化得分=总分/条目数。 该量表Cronbach’s α 系数为0.924,各维度的Cronbach’s α 系数为0.882~0.935,内容效度指数为0.98。
2.2 资料收集方法 研究者对科室内责任护士进行统一培训后,在患者出院前4 h,由责任护士向患者解释说明并征得患者同意后发放问卷, 使用统一引导语指导患者自行填写问卷。 问卷填写完毕当场回收,并检查问卷,如有疑问、漏项等情况,当场进行核实、补充。本次调查共涉及19 个变量,样本量应为变量的5~10 倍,为95~190 例。 本研究共发放问卷157 份,回收150 份,有效问卷150 份,有效回收率为95.5%。
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 进行统计学分析。出院准备度得分、 出院指导质量得分为计量资料用±s表示,不同特征老年患者出院准备度得分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 相关分析采用Pearson 相关性分析, 釆用多元线性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 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1 出院准备度得分情况 结果显示,老年肺癌患者首次化疗后出院准备度得分总分为(87.62±16.39)分,标准化得分为(7.32±1.36)分。 各维度得分见表1。
表1 老年肺癌患者首次化疗后出院准备度得分情况(n=150)
3.2 出院指导质量得分情况 老年肺癌患者首次化疗后出院指导质量总分为(133.99±22.82)分。 各维度得分情况见表2。
表2 老年肺癌患者首次化疗后出院指导质量得分情况(n=150)
3.3 患者出院准备度与出院指导质量相关性分析 老年肺癌患者首次化疗后出院准备度各维度与出院指导各维度得分均呈正相关(P<0.001)。 见表3。
表3 老年肺癌患者首次化疗后出院准备度与出院指导质量相关性分析(n=150)
3.4 不同特征老年肺癌患者首次化疗后出院准备度得分比较 结果显示不同文化程度、居住方式、家庭人均月收入、居住地、视觉疼痛评分以及化疗反应的老年肺癌患者首次化疗后出院准备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4。
表4 不同特征老年肺癌患者首次化疗后出院准备度得分比较
3.5 老年肺癌患者出院准备度得分的多因素分析 以患者出院准备度总分为因变量, 自变量赋值见表5。老年肺癌患者首次化疗后出院准备度得分的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居住方式、居住地、化疗反应、视觉疼痛评分、 家庭人均月收入以及出院指导质量是影响老年肺癌患者首次化疗后出院准备度的主要因素。见表6。
表5 自变量赋值表
表6 老年肺癌患者首次化疗后出院准备度得分的多因素分析
4.1 老年肺癌患者首次化疗后岀院准备度现状 研究显示, 老年肺癌患者首次化疗后岀院准备度总分为(87.62±16.39)分,标准化得分为(7.32±1.36)分,处于中等水平,与丘丽红等[7]针对老年肺癌术后患者出院准备度的研究结果基本持平,而低于刘珊珊等[8]针对肺癌化疗患者出院准备度的研究结果。 提示老年肺癌患者首次化疗后出院准备度仍有提升空间。分析其原因可能与老年肺癌患者在首次化疗后,患者及家属未及时对疾病相关知识进行全面了解,且对后续治疗还未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有关。 本研究中各维度得分较均衡, 其中适应能力得分略高于预期性支持与个人状态, 可能与患者对化疗后的不良反应以及疾病相关症状预期不足且缺乏处置经验有关, 而首次化疗患者因身体状况较良好可耐受轻度化疗反应,因此适应能力得分较高。 有研究[9]结果表明肺癌首次化疗患者中有52.9%伴有疼痛,75.7%存在睡眠障碍, 而这些问题会导致患者的希望水平下降,从而降低出院后自我照顾的信心。 可见,医护人员应对首次化疗患者的化疗反应、疾病症状以及应对措施上予以更多的关注。在院期间积极缓解患者的不适症状,加强心理建设,提升出院后自我照护的信心,并为后续治疗做好准备。
4.2 影响老年肺癌患者首次化疗后出院准备度的因素
4.2.1 社会人口学因素 本研究结果显示,老年肺癌患者的居住方式、 居住地与家庭人均月收入为首次化疗后出院准备度的影响因素。 与子女同住或与配偶同住的患者,其出院准备度高于独居患者,表明有照顾者的患者比无照顾者的患者出院准备度高,与相关研究结果[10-11]一致。其原因可能与我国目前养老机制及延续性护理服务不健全有关。 独居患者无法获得足够的社会支持和生活照护, 从而担心出院后无法得到较好的照护。 且相关研究结果显示[12],肺癌患者出院后,45.51%的患者需要其配偶照顾,30.77%的患者需要其子女照顾。 居住于农村的患者出院准备度明显低于居住于城市及城镇的患者, 原因可能与我国目前的医疗资源分布有关。 患者希望在出院后得到专业疾病护理指导以及专业的延续护理服务[12]。其中老年患者由于对手机等通讯设备运用不熟练,则更加依赖于居住地周边的医疗服务机构,而市区及城镇医疗资源及医疗水平均高于农村,患者就医、复查、取药相对便利,延续性医疗保障服务相对健全[13]。家庭人均收入高的患者出院准备度明显更高, 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14]。 其原因可能与病种有关,相较于其他疾病,癌症治疗期较长,且治疗费用高,导致患者对后续治疗费用产生担忧。因此,针对以上因素医护人员应在充分了解患者家庭情况及社会支持状况后,对这一类患者加强关注,给予充分的情感支持,并且根据需求,为其提供更充分的出院指导,提升出院准备程度。
4.2.2 疾病相关因素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随着视觉疼痛评分等级的升高,患者出院准备度总得分降低,与孟娜等[15]对肺癌疼痛患者的出院准备度的研究结果相同。 分析其原因可能为老年患者对疼痛忍耐力降低,疼痛症状已影响到患者睡眠与日常生活,而首次化疗患者治疗时间短, 未能正确全面的掌握疼痛症状的管理方法,以及止疼药的使用方法。 因此,护士在出院时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估, 并予以相应的疼痛管理健康宣教, 提高患者对疼痛症状管理水平,从而增强患者出院的自信心,提高出院后生活质量。同时,研究结果还显示出现化疗反应的患者出院准备度低。其原因可能为,患者对首次化疗后的不良反应预期不足,易出现不良心理反应。 有研究显示[16],肺癌患者首次化疗后焦虑、 抑郁程度及心理痛苦评分均高于化疗前。 提示护理人员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与患者的沟通不足, 导致首次化疗患者对化疗后反应心理准备不充足。因此对于首次化疗的患者,护理人员在化疗期间应关注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如何减轻化疗不良反应等方面, 并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健康宣教以及心理辅导, 降低患者的躯体和心理不适。
4.2.3 岀院指导质量 研究结果显示老年肺癌患者首次化疗出院指导总分为(133.99±22.82)分,标准化得分为(7.44+1.27) 分,处于中等水平,且与出院准备度均呈正相关。表明出院指导质量越高,患者出院准备度越好,与多项研究[6,17-19]结果一致。随着肿瘤发病率的不断攀升, 肿瘤患者对健康教育的需求也日益升高。出院指导是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充分且有效的出院指导不仅可以帮助患者建立正确认知,掌握疾病的相关知识,减轻疾病不确定感,还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完成出院后的自我管理。 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 如何提升老年癌症患者这一特殊群体的出院指导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 根据老年人理解能力较差,接受信息较缓慢的特点,可开展多元化的健康教育模式。 有研究[19]以增强健康教育效果为目的,成立多元化健康教育小组,并采取口头教育、书面教育、视频教育、集体授课和个体指导等多种形式进行健康指导, 并在肺癌术后患者出院指导质量中体现了有效性。根据化疗患者个体需求、社会关系及化疗反应等提出有针对性的出院指导的同时,考虑到老年化疗患者对家庭照护的的需求,应鼓励患者家属共同参与出院指导方案的制定与实施。
老年肺癌患者首次化疗后出院准备度处于中等水平,与出院指导质量呈正相关,居住方式、居住地、家庭人均月收入、视觉疼痛评分、化疗反应以及出院指导质量为老年肺癌患者首次化疗后出院准备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护理人员应对首次化疗患者的化疗反应、疾病症状以及应对措施上予以更多的关注。积极缓解患者的不适症状,加强心理建设,提升出院后自我照护的信心, 并为后续治疗做好准备。 并且针对老年化疗患者对家庭照护的的需求,应鼓励患者家属共同参与到出院指导方案的制定与实施中来,以提高此类患者出院准备度。 本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范围较小,局限在一所医院,结果可能产生选择性偏倚。日后可通过扩大样本量及研究范围,为构建更完善的老年肺癌患者首次化疗出院准备服务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