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脑计划”帮助更多人跨越心“坎”
——访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教授

2022-05-13 06:09文图中国医药导报
中国医药导报 2022年11期
关键词:院士卫生障碍

文图/《中国医药导报》 主 笔 潘 锋

陆林院士作学术报告

近期,在由医师报社、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等单位联合主办的“第七届医学家年会(2022)暨第二届医师职业发展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教授作了题为《健康中国,精神卫生先行》的主题报告,陆林院士指出,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精神疾病已占所有疾病负担达13%,要多措并举提升居民心理健康服务水平,减缓精神疾病上升趋势。

睡眠障碍与多种疾病相关

3 月21 日是世界睡眠日,今年世界睡眠日的主题是“良好睡眠健康同行”。目前失眠问题正困扰着全球约28%的人口,失眠、打鼾、睡眠呼吸暂停等影响睡眠健康的问题越来越常见,已成为公众和医学界广为关注的热点之一。

“睡眠是一种高度保守的生命现象,与生物进化、物种繁衍和个体生存发展等密切相关,睡眠脑功能在正常生命活动及重大疾病的发生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导致精神压力增加,睡眠-觉醒节律障碍发生率逐年升高,最常见的两种睡眠障碍类型为失眠障碍和睡眠呼吸障碍。在我国60 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中,睡眠障碍的发生率约为35.9%。我国青少年睡眠障碍发生率为26%。”陆林院士说。

陆林院士介绍,人在处于睡眠状态时能有效清除脑内代谢产物,有助于稳态调节。如果缺觉,补觉无法弥补熬夜带来的代谢损伤。有研究显示,人在清醒状态下神经元中DNA 损伤的积聚会增加睡眠压力,在睡眠期间细胞内能有效地进行DNA 修复。此前,多项研究发现睡眠时长与心血管疾病、睡眠与痴呆、睡眠障碍与精神疾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都有密切关系。美国加州大学通过对300 万名孕妇进行为期6 年的观察后,发现孕期睡眠障碍会显著增加早产的风险。另外,我国学者首次从微生物-肠-脑轴角度揭示了睡眠剥夺导致认知受损的机制,发现急性睡眠剥夺所致的肠道菌群紊乱,通过诱发中枢神经炎症进而导致认知受损的发生。但随着睡眠的恢复,这种影响呈现不同程度的可逆性,这一发现为防治睡眠不足导致的认知障碍提供了理论基础。

陆林院士认为,睡眠-觉醒障碍与很多精神疾病如焦虑障碍、抑郁障碍、精神分裂症等密切相关,同时还可以导致脑信息处理异常,比如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决策异常等。此外,还与常见慢性疾病如高血压、心肌梗死、痴呆、肥胖、免疫功能失调有重要关系,睡眠-觉醒障碍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容忽视的一个“慢性杀手”。

陆林院士介绍,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仅是疾病或赢弱之消除,而系体格、精神与社会之完全健康状态,它涉及到促进福祉、预防精神疾患以及精神病患者的治疗和康复。WHO 认为,所有躯体疾病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肿瘤、高血压、糖尿病等许多难治性、反复发作的躯体疾病,结合精神心理评估治疗后将会收获更好的效果。

陆林院士强调,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基础。现代医学的很多研究已经证实,很多躯体疾病是由心理疾病所导致,因此WHO 刚成立时就强调健康不仅是没有躯体疾病,而且精神健康更重要。很多心理因素会导致糖尿病、高血压、肿瘤等慢性病加重,有调查显示在癌症诱因的自我分析中,36.6%的人认为癌症是由于过度劳累而诱发,7.1%的人认为是由于工作压力过重所致。

我国精神卫生现状不容乐观

陆林院士介绍,在我国由精神障碍和物质使用障碍所造成的疾病负担,占非传染性疾病总负担的13%,我国居民最常见的精神障碍为焦虑障碍、心境障碍、物质使用障碍。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通过对50 000 多名居民的线上调查发现,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大众精神心理问题突出,包括抑郁、焦虑、失眠和急性应激症状等,尤其是遭遇传染病大流行后,医务人员、感染者和大众的创伤后应激障碍患病率分别为26.9%、23.8%、19.3%。

在精神疾病诊疗方面,目前我国部分民众对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认知不足,就医意愿较低,对精神科药物治疗存在一定的偏见。有研究发现,仅有49%的人认为抑郁患者需要药物治疗,67%的人认为精神分裂症患者需要药物治疗。2019 年,全国共有1545 家精神科医院,其中城市696 家,农村849 家。而2010 年全国只有657 家精神科医院。2019 年,我国精神科执业医师占所有执业医师的比例为2.1%,约为3.85 万人,执业助理医师占所有执业助理医师的比例为1.1%,约0.72 万人,精神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陆林院士说,儿童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维护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尤为重要。我国现有5000 万~1.2 亿儿童存在精神障碍相关问题,需要专业治疗,而我国全职儿童精神科医生却不足500 人。抑郁症在我国儿童青少年中发生率高达24.9%,且儿童青少年失眠人数近年来明显增多,调研发现造成儿童失眠的主要问题是电子产品使用时间过长,游戏依赖及各种不良生活习惯。此外,当前我国儿童青少年在寻求心理健康辅导或咨询方面还存各种各样的困难,如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的重视程度有限,课程经常被其他主课挤占,学校心理咨询室利用率较低等。陆林院士建议,学校应重视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保障心理健康课程正常开展,让学生能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纾解心理压力和紧张情绪,促进身心全面发展,此外还应大力培养专业的儿童精神科医生。

今年世界睡眠日前夕,中国医师协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发布的《都市上班族睡眠状况报告》调研数据表明,2021 年受睡眠困扰的十大行业分别是教培从业者、销售人员、服务人员、互联网行业、建筑工人等体力劳动者、医务人员、公务员、金融从业者、创业者、企业管理者。睡眠障碍已成为都市上班族的“健康杀手”。问卷调查用户显示平均睡眠时长7.5 小时,手表手环用户显示平均睡眠时长6.85 小时。睡眠时间可以达到8 小时以上的只有22%,6~8 小时约计53%,不足6 小时的有25%。最能熬夜的城市包括北京、上海、深圳及广州,睡眠最晚的是广东省,平均上床时间是23:55;“玩手机” 已成为影响睡眠质量的“罪魁祸首”,六成上班族受其影响。

调查还发现,35 岁以上的上班族睡眠时间随年龄增长逐渐减少;47%上班族反映睡眠质量不佳,仅有30.6%上班族深度睡眠时间达标;25%的人群每天夜间打呼噜,有潜在睡眠呼吸暂停风险;睡眠质量不好的上班族中,51.6%表现为记忆力下降,47.8%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睡眠时间小于6 小时人群中,25.5%存在超重现象。睡眠时间少于6 小时的上班族中,45%的人面部肌肤出现问题,而早睡早起的上班族,他们皮肤出现问题的概率较低。由此可见,睡眠时间越长,上班族出现困扰睡眠的问题越少。

精神卫生事业迎来最好发展时期

陆林院士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加大全民心理健康科普宣传力度,提升心理健康素养。《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重视青少年身体素质与心理健康教育,重视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

陆林院士说,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精神卫生工作。2017 年1 月,原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宣部等22 个部门印发《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涵盖充分认识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重要意义、总体要求、大力发展各类心理健康服务、加强重点人群心理健康服务、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加强心理健康人才队伍建设、加强组织领导和工作保障等7 部分内容。《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 年各领域各行业普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健康促进工作,全民心理健康意识明显提高;到2030 年,符合国情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基本健全,全民心理健康素养普遍提升。

2018 年11 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0 部委印发《关于印发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强调要建立健全社会心理服务网络,加强心理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国家卫生健康委还成立了专家组,推进多学科专家聚集,跨学科合作,全面推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顺利开展。2020 年1 月,国家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明确各级政府应将心理危机干预纳入疫情防控整体部署。2020 年9 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专家编制了《探索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探索老年痴呆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其工作目标是到2022 年,公众对老年痴呆防治知识的知晓率提高到80%,社区(村)老年人认知功能筛查率达80%。到2022 年,公众对抑郁症防治知识的知晓率达80%,学生对防治知识知晓率达85%,抑郁症就诊率在现有基础上提升50%,治疗率提高30%,年复发率降低30%;非精神专科医院的医师对抑郁症的识别率在现有基础上提升50%,规范治疗率在现有基础上提升20%。2021 年,国家卫生健康委设立国家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中心,成为国家卫生健康委直属的国家级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专业机构。

陆林院士介绍说,近年来我国以抑郁障碍为主的心境障碍和焦虑障碍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健康中国行动之心理健康促进行动”明确提出,到2022 年和2030 年,居民心理健康素养水平分别提升到20%和30%;失眠现患率、焦虑障碍患病率、抑郁症患病率上升趋势减缓;每10 万人口精神科执业(助理)医师达到3.3 名和4.5 名;抑郁症治疗率在现有基础上提高30%和80%;登记在册的精神分裂症治疗率达到80%和85%;登记在册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范管理率达到80%和85%;建立精神卫生医疗机构、社区康复机构及社会组织、家庭相互衔接的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体系,建立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热线服务、心理评估、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精神科治疗等衔接合作的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援助服务模式。提倡成人每日平均睡眠时间为7~8 小时;鼓励个人正确认识抑郁和焦虑症状,掌握基本的情绪管理、压力管理等自我心理调适方法;各类临床医务人员主动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应用于临床诊疗活动中。

为提升居民心理健康素养水平,减缓心理疾病上升趋势,“健康中国行动之心理健康促进行动”还提出了九项具体措施,包括提高心理健康意识,追求心身共同健康;使用科学的方法缓解压力;重视睡眠健康;培养科学运动的习惯;正确认识抑郁、焦虑等常见情绪问题;出现心理行为问题要及时求助;精神疾病治疗要遵医嘱;关怀和理解精神疾病患者,减少歧视;关注家庭成员心理状况等。

“中国脑计划”助力早诊、优治

陆林院士介绍,2021 年9 月,“中国脑计划” 经过多年筹划后正式启动,总研究经费超过百亿元,中国脑计划的重大科学研究项目包括脑认知原理解析、认知障碍相关重大脑疾病、儿童青少年脑智发育研究、类脑计算与脑机智能和技术平台建设。针对重大脑疾病,“中国脑计划” 将建立若干个认知障碍相关的重大脑疾病精准早期诊断标准和干预手段,研发能够引领国际的早诊、优治新技术,在孤独症、抑郁症、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方面的国际临床指南中,中国证据超过三分之一,同时建立国际领先的中国脑疾病临床研究大数据平台与样本库平台,开创脑疾病研究新模式。

陆林院士强调,加强我国精神卫生工作要完善精神卫生医联体建设,形成“1+X”的协同运作模式;要加强顶层设计与组织协调,打破地域限制和多头管理、分灶吃饭等关键瓶颈;要强化保障工作,包括人力资源保障、医疗服务保障、财政投入保障等;将更多的新技术应用于精神医学领域应用,提高情绪调节、疾病预测、疾病诊疗和长期监测水平。要建立多元互助的综合性精神障碍康复模式,其中常规类康复服务通过整合康复优势,主要开展药疗、工疗、农疗和娱疗“四疗”服务;增能类康复服务主要开展抗逆力提升,心理支持服务,社会参与服务,精神障碍家庭喘息服务;防护类康复服务则是工疗站与社区居委会、医院、街道等互助合作,建立精神障碍安置的三级监护网。要利用互联网搭建精神疾病综合诊治平台,通过远程会诊提升基层精神疾病诊治能力,推动分级诊疗模式的形成;通过整合多学科医疗资源,提高疑难重症诊治能力;通过加强精神卫生知识科普,提高大众对精神卫生知识的认知,提升全民睡眠健康素养;充分利用人工智能设备助力睡眠健康管理,通过基于网络的认知行为治疗为更多的患者提供便利。

“更为重要的是,应将睡眠医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体系,这才是保障睡眠医学蓬勃发展的必要途径。要通过搭建规范化、标准化、整合多维度指标的睡眠相关数据库及研究平台,并建立集预测、诊疗和康复的多模态单共病一体化的信息挖掘方法,开创睡眠医学研究的新模式,促进睡眠医学与多学科交叉。”陆林院士补充说。

陆林院士认为,目前我国从事睡眠诊疗的医务工作者多是呼吸科、口腔科、耳鼻咽喉科、精神科等学科的医生,大多没有睡眠医学专业背景,对睡眠疾病的识别存在一定的偏向性。精神心理疾病涉及睡眠医学、神经科学、心理学、内分泌科、肿瘤学、计算机学、心脑血管等,为保证长期疗效、安全性和耐受性的统一,精神心理疾病需要规范流程;为保证取得最佳疗效,需要对每种治疗进行有关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评估,因此要加强精神医学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多学科协作开展疾病研究,联合会诊,共同制定临床循证指南和共识,培养跨学科交叉人才。此外,服务健康中国建设是所有学科共同承担的时代使命,精神医学也应积极参与其中,为助推健康中国战略贡献智慧和力量。

专家简介

陆林,中国科学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现任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所长、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北京大学临床心理中心主任。长期从事精神心理疾病和睡眠障碍的临床治疗和发病机制研究,任国家卫生健康委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睡眠研究会睡眠与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

猜你喜欢
院士卫生障碍
追思本刊前主编茆智院士
院士寄语
院士寄语
睡眠障碍,远不是失眠那么简单
卫生与健康
跨越障碍
院士速递
多导睡眠图在睡眠障碍诊断中的应用
卫生歌
“换头术”存在四大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