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果
摘要:《扬州童话精选》作为一部宣传扬州文化的著作,不仅涵盖了诸多扬州元素,描绘了不少和扬州有关的文人轶事,还塑造了一批典型的知识分子形象。本文将着重分析其中的四种知识分子形象。
关键词:扬州童话 知识分子形象 涂晓晴
知识分子作为中国文学中的经典形象,一直受到众作家的青睐。吴敬梓、曹雪芹、鲁迅、老舍、巴金等都在作品中对此群体有过细致、深刻的描写刻画,如《儒林外史》中的范进、杜少卿,《呐喊》中的孔乙己,《白光》中的陈士成,《四世同堂》中的祁瑞宣、钱默吟,《灭亡》中的杜大心,《家》中的觉慧、觉新、觉民等。继20世纪三四十年代后,新世纪的中国当代文学中对知识分子形象的塑造更加丰富、鲜活、生动,从日常平淡的社会生活到复杂精彩的精神世界都有细致而精彩的描述。涂晓晴在《扬州童话精选》中也塑造了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知识分子形象,其中既有追求做学问要先“大而全”才能“少而精”的唐在禾,又有不慕名利,一心只想做学问的章月客;既有不畏强权,“隔帘教书”的董仲舒,又有刚正不阿、乐善好施的郑板桥等。
一、耐得住寂寞但迂腐的知识分子
在《“难产”的策论》这一章中,作者塑造了一个善于发问、敢于发问,同时又有些迂腐的知识分子形象。在做学问方面,唐在禾看似“难产”,面对老师布置的任务总是拖拉,但其实,做学问就是要钻研,要深入,只有先做到“大而全”,才能“少而精”,并且做学问的人一定要耐得住寂寞,受得了苦楚,急功近利的治学心态是万万要不得的。不管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总有人将学术当作名利的敲门砖,追求短期见效,或是为了完成任务草草敷衍待之,对知识不求甚解,不惜成果的平庸,唯图名利,追求学术上的“短平快”,在学术界兴起不正之风。有些本有意一心钻研学术之人看见这些投机取巧的学者取得了成功,心中的学术信仰开始动摇,渐渐也随之沦陷。当下,很多人都喜欢将学问分为有用的学问和无用的学问,这在每年高考填报志愿時可见一斑。前段时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论文》刊登的《关于我国人口转型的认识和应对之策》一文在网络上引发热议,文中提到“重视理工科教育,东南亚国家掉人中等收入陷阱原因之一是文科生太多”,其实很多人都认为文科无用,没有门槛,只要想学谁都可以学,而理工科充斥着大量的公式、定理,在学术研究方面是相对设限的。他们认为大部分文科好似每天都在研究“诗与远方”,这都是些虚无缥缈的东西,对于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没有实际的用处。其实,文科的学习成果虽然长时间看不见、摸不着,但其实一个人的人文素养决定了一个人发展的高度。罗宾·威廉姆斯在电影《死亡诗社》曾有一段名言:“我们读诗、写诗,并非因为它优美好玩。我们读诗、写诗,是因为我们是人类的一分子,而人类是充满激情的生灵。”①医药、法律、商业、工程,这些崇高的追求,维持着生活所必需。但诗歌、美、浪漫等才是我们生活的目的所在。学问是不能拿有用无用来衡量的,作家梁衡曾说过:“真正的大师治学时不问有用无用。因为学问就是对未知世界、对自然界、对星空、对生态的尊重。一切未知中都藏有真知,也许那一棵野草就是将来打开生命大门的钥匙。而面对茫然的未知世界,那些勇敢拓荒的人就是真正的英雄。这些以学问为乐趣,为人类不断扩充知识边界的人是最值得我们尊敬的。而他们在探知过程中所表现的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治学态度和做人准则,对后来人来说比他们提供的知识还重要。”②
在经济学中,有一个叫“羊群效应”的理论,讲的是经济个体的从重跟风心理,即领头羊去哪里,其他羊也跟去哪里。这在学术界也同样适用,没有调查实践,没有投入钻研、盲目跟风,虽然表面可以暂时得利,但这样的学术之路如同浮萍于水面,风一吹就散,是注定走不远的。当然,这种学术界的浮躁之风与社会的进步发展也脱不了干系。21世纪以来,互联网的发展,伴随着信息量的猛增,全球进入了碎片化的信息时代,相较于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介,人们更倾向于利用手机、电脑等数字媒介来获取消息、资讯。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利用生活间隙来获取信息,例如吃饭时浏览浏览微博看看今天的热搜榜单,走路时刷一刷抖音了解下当下的潮流热点,甚至连上厕所的时间也不放过,也要逛一逛小红书了解下今年双十一的爆款单品。信息如此之多,而我们获得信息的途径却又是这么便捷,渐渐地,人们变得越来越没有耐心,超过两页的文字不想读,超过两分钟的视频不高兴看,大家似乎很难再沉下心来完成一件事,只追求浮光掠影的阅读。在这个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之下,面对海量信息人们是迷茫的,他们难以分辨什么是值得阅读的内容,人类的惰性让他们更加倾向于阅读浅显、轻松的内容。惰性加上大数据的推送,你喜欢什么就给你推送什么,长此以往,人们的认知、分析能力在下降,思维越发单一,流于表面,独立思考能力也随之降低。中国作协副主席何建明指出:“碎片,如流动的水,它是江河中的一种常态,也是高科技条件下现代社会的正常形态。然而要真正看清‘江河’,与‘水’的本质,我们仍须观察‘凝固’状态下的水流。”③对此,何建明呼吁大家要沉下心来深度而广泛地阅读,不能让碎片化剥夺思考的深刻性。“不管是怎样的阅读,我们都要从深度、厚度、暖度的维度,去品味文字的力量。”④因此,做学问我们要像唐在禾一样,要有定力,敢于“拖拉”,勤思多问,只有先做到“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才能“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最后到达“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境界。
但同时,读书人也不能“一心只读圣贤书”,做学问要学会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社会的发展中去。古有经世致用,今有“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的伟大口号,不管是出处于哪个时代,知识分子都要勇于担当时代赋予的责任,孤芳白赏是行不通的,我们要主动承担社会发展的重任,不管是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还是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都说明了这个道理,像唐在禾这样只懂“输入”不懂“输出”的治学之道是不可取的。
二、眼高手低,固步自封的知识分子形象
在《郑板桥的另一面》中,作者提到郑板桥酷爱骂秀才,但是他并不是逮谁都骂,而是只骂那些资质文才皆属下四流的秀才,这些人喜好拿捉襟之所学和目不识丁的百姓去比,凭着白己领过朝廷几升米谷就在穷庄稼汉跟前炫耀。郑板桥对他们是怒其不争,恨铁不成钢,这些秀才白以为读了些书就目中无人,没有高尚的品德,更别提沉下心来做学问,他们一直沉浸在靠读书飞黄腾达的梦中,眼高手低,一身令人可笑的傲骨。其实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这一类知识分子身上都有四个特点即“败”“穷”“酸”“软”。所谓“败”即这些知识分子往往是科举考试中的失败者,没能考入上层知识分子行列,面对现实的打击,只能自我麻痹自我催眠,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所谓“穷”即这些知识分子大多是穷苦书生,为了实现阶级的跨越,只能谄媚权贵,以此来向上流阶层靠拢。所谓“酸”即这些知识分子对于学识比自己高的人总是不屑一顾,白以为是,认为没有谁能比得上白己的才学。所谓“软”即这类知识分子人格卑下,趋炎附势,毫无尊严,为了一己私利可以做出任何卑劣下作之事。其实,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功利主义价值观导致的,中国一千二百余年的科举制度带来了人们对于超越现实生活状况的渴望,以至于他们盲目追求名利博取功名,而不是避开凡世俗道,再向书山进发,修炼品德涵养,开拓眼界心境,向圣人学刻苦,跟天地学情怀,时候到了博取功名。荀子曾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⑤荀子认为君子的学习首先为了提高自己的修养,如果学习的目的是带有功利性的,想要用所学的知识去换取其他东西,那是小人的行为。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读书人如果都没有修养好自己的品行,何以齐家、治国、平天下?再加上科举制度中的八股文从内容和形式方面严重束缚了读书人思维的发展,将考试内容限制在“四书”“五经”之中,使得读书人思想固化,只知机械地背诵圣贤所说的话,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由此坠入入股取士的“深渊”之中无法自拔。对此,鲁迅在小说《白光》中也有所表述,小说主人公陈士成出身于没落的豪绅阶级,从未放弃过功名,他总想着通过科考赢得功名,光宗耀祖,渴慕名利,可现实往往事与愿违,考了十六次,十六次落榜,终于,陈士成在这样强烈的精神刺激下,精神恍惚而至神经错乱淹死于万流湖里。鲁迅通过一个疯狂追求功名利禄的旧知识分子的遭遇,深刻揭露了旧科举制度对人的毒害。
三、自命不凡的知识分子形象
在《财神驾到》这一篇中,作者塑造了一个清高、固执、自命不凡的知识分子形象。凌秀才出身贫苦,但他没有放弃读书,而是通过蹭课自学成才。可是,虽然凌秀才有些学问,却连最基本的温饱问题都没有解决,财神可怜他给他介绍了码头扛包工的工作却遭到他的断然拒绝,凌秀才出书,因为不投靠门派而得不到同行支持,本县大户跟他说只要他肯在书的第一页写上“谨以此书敬献给某某”,就斥资两千两银子给他整本出版,却遭到了凌秀才的唾弃。由此可见,凌秀才身上有一种知识分子特有的傲骨和正气,但这种傲骨又显得有些可笑,人生路上遇到困难,能放下身段,才能熬过苦难,到达成功彼岸,空守着读书人的自尊,其实是虚荣心作祟。
这让人不禁联想到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他身材高大,本是可以通过体力劳动白食其力的,但他却是穿长衫站着喝酒的第一人,哪怕已经穷到不得已去偷书,他都没有想通过体力劳动来养活自己,穷困潦倒还是坚持“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理念。究其原因,其实是他无法对普通劳动人民产生身份认同,始终以自己“读书人”的身份为荣,不愿与短衣帮为伍,无法融人民众,最终导致他与民众之间产生了无法消弭的隔阂。这类知识分就像是儒家文化的守望者,前半生做着入仕得名的美梦,后半生守着“君子固穷”来给自己精神胜利。中国古代传统思想中一直认为读书人处于社会的上层阶级,位居“士、农、工、商”之首,荀子曾说:“儒者在本朝则美政,在下位则美俗。”由此可见古代读书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之重。他们与劳动人民之间有很深的隔膜,因为读书人是可以通过科考的方式获取权力去统治普通民众的,他们始终认为自己的身份地位是高于劳动人民的,他们不愿与劳动人民为伍,由此带来读书人与劳动人民的疏离。因此,孔乙己才会成为市井百姓的笑料。其实,不同行业只有社会分工的差异,并无社会地位的贵贱之分,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如果出于功利的因素而强迫自己做自己不擅长的事,只会让自己陷入生活的泥沼无法自拔。
四、不慕荣利,不畏强权的知识分子形象
在《花神上当》这一篇中,作者塑造了一位潜心做学问的知识分子形象,主人公章月客二十二岁就已经考中进士,可前后十年三省征他入朝或在地方供职都遭到了他的拒绝,原因是他一心只想做学问,没有兴趣也没有时间做官,即便是面对淮南节度使的问询,他也坚持自己的立场,只想读书无意追求功名。章月客读书爱穷究细探,即便是之后做了花神也是如此,将原本平凡朴素的桂花树打理得井井有条,染香了整座扬州城。
其实,从章月客身上我们可以发现,不管做任何事情都要沉下心来钻研,真正的学者都是有定力的,一心不能二用。历史上誓不为官的知识分子不乏其人,他们不入仕的理由多种多样,各不相同,有的不慕名利一心只想读圣贤书,有人见多了官场的尔虞我诈,争权夺利,不屑参与其中;有人洞悉人性丑陋,不愿与世俗同流;有人清高孤傲,不耻与小人钩心斗角;有人为躲避社会纷乱,通过隐逸躲避混乱战事……但无论出于什么原因,读书人骨子里那种不同流俗的狷介“士气”,却是大同小異,令人心生敬佩。在生活中选择自己热爱的事并为之奋斗终生是一件非常难能可贵的事,它困难的地方并不在于坚持做自己热爱的事情而不管外界的评价或所带来的实际收益,而在于要找到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并愿意为之奋斗终生。很多人终其一身其实都处于迷茫之中,不知道自己真正的热爱是什么,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的是“我应该……”而不是“我喜欢……”很多时候我们是在用大脑支配我们的生活而不是用心。德国作家博多·舍费尔在他的著作《财务自由之路Ⅱ》中说道:“我们不应该为了达到一种无法企及的生活状态而只忙于赚钱,却腾不出时间来设计我们的未来。我们的生活就好像一场宏大的戏剧。我们要么扮演着其他人或者既定的场景,要么就书写自己的角色。”⑥人生很短,如果在自己有限的人生中不能做自己热爱的事情是一件非常可悲的事情。章月客在面对外界的压力和诱惑时能够坚持自己的热爱,潜下心来钻研自己热爱的事情是十分可贵的。
其实,知识分子一直是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力量,在很多文学作品中知识分子都是以负面形象出现,他们大多是作家批判、嘲讽的对象,似乎“虚伪懦弱”“固步自封”“自以为是”就是知识分子身上撕不掉的标签,但在这本《扬州童话精选》中作者涂晓晴对知识分子是持中立的态度,她所塑造的知识分子形象是饱满的,在他们身上我们既看到了知识分子特有的劣习,同时我们也看到了知识分子身上的可贵的傲骨,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①[加]彼得·威尔(导演):《死亡诗社》(电影),1989年。
②梁衡:《不问用不用只说知不知》,《贵州日报》 2017年12月27日,第7版。
③④方堃:《文学真的边缘了?中国作协副主席何建明谈碎片化阅读[EB/OL].(2020-11-08) [2021 -12-13].https://baij iahao.baidu.com/s ?id= 1682798 15 68284 1943 6&wfr=spider&for=pc.
⑤楼宇烈:《荀子新注》,中华书局2018年版,第18页。
⑥[德]博多·舍费尔:《财务自由之路》,赵禹霏译,现代出版社2018年版,第72页。
参考文献:
[1]楼宇烈:《苟子新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8.
[2]博多·舍费尔.财务自由之路[M].赵禹霏译.北京:现代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