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仁
陈琦做了11年流行病学调查员,因在新冠肺炎防疫工作中表现出色,被新华社评为“中国网事·感动2021”十大年度网络人物。颁奖典礼上,评委会给她的颁奖词是“白甲毅,素华妆,缚瘟魔,还安康,铿锵玫瑰守四方。”
在新冠防疫流调工作中,陈琦用过硬的专业知识与病魔展开了一次次搏击、抗争,打赢了一场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2021年7月30日凌晨,湖北省疾控中心急性传染病防治部主管医生陈琦接到命令,她和流调团队立马奔赴湖北荆州开展流调工作,8月5日又转战荆门。
流调全称“流行病学调查”,流行病学调查员负责追踪每一个确诊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查明阳性病例传染源,最终判定它的密接、次密接病例,同时,调查病例的发病、就诊情况,了解病毒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如果存在聚集性,还要查明病毒的传播特征和传播链。从病例核酸检测确认阳性开始,有关部门就会通知病例所在属地疾控中心开展流调工作。按国家要求,24小时内必须完成初步流调。
8月5日那天,陈琦花了近3个小时,完成了一名荆门新增确诊病例的流调。流调过程中,她按照要求全程穿戴防护服、N95口罩、面屏、双层手套。天气炎热,没过多久,她就热得全湿身透,手套里面积满汗水,但她仍一丝不苟地工作着。
第二天,陈琦和当地流调工作者一起,分析一名从武汉回到荆门的确诊病例的行动轨迹。该病例是一位中年男子,做推销工作,每天行动轨迹涉及多个地点。接受调查时,中年男子说他坐过出租车,陈琦需要查出出租车车牌号、司机,还要调取相关视频资料、支付记录等,查清病例的上下车时间、地点,以及病例下车后,下一个上车的人是谁等。
该确诊病例除了坐出租车外,在荆州一天跑了十多个地点,其中有到超市买矿泉水的经历。就是这样一个细节,陈琦也不能忽视,她和流调人员亲自到病例买水的超市去调查,调取超市监控,观察病例买水期间超市内的客流量、超市员工和收银员与该病例的接触情况等。仅仅这些复杂烦琐的环节,就让陈琦和同事忙活了十多个小时。晚上8点以后,尽管已经很疲惫了,他们还要继续分析认定密接、次密接人员,撰写流调报告。
陈琦和同事们清楚,每多判定一个密接,就会多出N个密接者和更多风险管控人群,对于防疫部门来说,工作量是成几何倍数的增长。判定密接者是门“技术活”,不仅要看他们有没有戴口罩,还要观察他们和阳性人员的距离、交流的时间。很多时候,流调员就像“侦察兵”一样,通过线索弄清传播链条,发现密接和次密接人群,并找出引起病毒感染的主要原因,采取精准的防控措施。
白天流调,晚上彻夜不休地分析讨论,力争排查出所有风险,出具经得起推敲的流调报告,这是陈琦的日常工作。流调出来的密接者和次密接者,会被迅速隔离,以此切断病毒传播途径。疾控人员根据流调信息综合评估暴露风险,判断密接者或次密接者是居家隔离还是集中隔离,这是防止更多人被感染的关键措施。
陈琦和同事这么拼,只为与病毒抢速度。她最大的成就,就是通过努力查明病例的行动轨迹,迅速摸排出风险人员,第一时间将他们隔离,以最大程度降低传染风险。
一次,陈琦判定的一个次密接者,当时同事认为他被感染的可能性不大,适用于居家隔离。但陈琦认为,这位次密接者和密接者的接触时间长、距离较近,感染的可能性很大,必须集中隔离。在陈琦的坚持下,那位次密接者被集中隔离。陈琦后来得知,那位次密接者第三次核酸结果显示阳性。听到这个消息,陈琦非常欣慰,觉得自己的工作非常值得。
从2021年7月30日开始,陈琦和同事完成了100多名病例、密接者、次密接者的调查摸排工作,对当地疫情防控形势好转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011年8月,陈琦大学毕业后从事传染病防治流调工作,2020年新冠肺炎爆发以后,陈琦真正意识到了流调工作的重要性。作为新冠肺炎防治前线的“侦察兵”,陈琦和同事24小时待命,把生死置之度外,与病毒抢速度,电话一个接着一个打,流调报告一份接着一份写,连轴转半个月不休息是常有的事情。
经过长期磨炼,陈琦体会到保持耐心、注意细节是每一位流调工作者必备的素质。在对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进行流调时,有些流调对象经常会忘记一些环节,他们要耐心地帮对方回忆。比如,有人下车买了一瓶水,陈琦会让他翻看一下手机聊天记录、消费记录等互相印证;再如,有的老人用现金消费,记不清某一段行动路径,陈琦会问他有没有保留购物小票,借此追溯他的行动轨迹,如果没有,陈琦可能就要调取相关监控视频资料进行补充。总之,陈琦和同事一定要把调查对象的轨迹弄得非常清楚,包括他们在某个地点待的时间,越精准越好。
有一些流调对象,因为去了一些敏感场合或见了敏感的人,不愿意把这些事情讲出来。一次,一位中年男子确诊新冠肺炎后,陈琦与他谈话时,发现他回答问题略有迟疑,神情躲闪,陈琦猜测他可能有不便说的细节,便告诉他会保护他的隐私。
在保护他隐私的承诺下,男子说他离异后再婚,再婚后,因为女儿跟前妻生活,他和女儿感情很好,每周都想见一次孩子。再婚妻子对他频频去前妻那里这件事非常恼火,为了减少矛盾,男子只好偷偷去见女儿,他怕流调信息出来后,现在的妻子会跟他吵架,故而有所顾虑。
在近两年的新冠肺炎流调工作中,陈琦遇到过不少来武汉打工的确诊病例。有一次,陈琦对来自安徽的一位确诊病例进行流调,该病例对武汉不熟悉,几乎每一个地点的确定都费了一番周折。并且陈琦发现, 这位民工大哥还有几次面对面转账的记录,对方并没有留下具体的联络方式。陈琦通过大数据手段“定位”这几个人,然后一一进行流调。
有些被流调的人对自己感染的事实难以置信,且十分沮丧。尤其是一些身负家庭重担、奋力奔波的中年男人。为了多些收入,他们白天干完活儿,晚上还要打零工。被隔离期间没有收入,还担心隔离会收费,就不太愿意配合流调工作。陈琦首先打消了他的顾虑,告诉他:“我们已经对您进行了采样复核,排除了当然最好,万一仍是阳性也别太担心,以现在的医疗技术,相信很快就能治愈,而且治疗是不收费的,国家来兜底。”陈琦努力安抚着对方的情绪。很快,对方的不安情绪就得到了缓解,表示一定会积极配合流调工作。
到农村地区流调,往往比在城市里流调要艰难得多。有一次,陈琦到武汉郊区一个村子流调,她的流调对象是一位70多岁的老汉,年纪大,讲方言,回忆不清,交流起来很不顺畅。
为了印证老人所讲的细节,陈琦经常要打两到三个相关联人员的电话,有些细节还要找他的亲戚印证。比如老人说他那天没出门,陈琦就要问他的女儿和儿子,问后才知道他那天去超市了。接着,陈琦还要到超市调取老人的支付记录,而且还要查清他和同时段进入超市的人是否有密切接触。
做流调工作久了,陈琦遇到过形形色色的流调对象。一般来说,她要问流调对象的姓名、年龄、住址、家里有几口人,不少流调对象对此很反感,警惕性高的人还会认为这是诈骗电话,不由分说就挂断电话。陈琦只得再次打过去,耐心解释。
还有的流调对象接到流调电话十分紧张,怕自己被拉去隔离。为了让他们放下戒備,陈琦通常会与流调对象唠唠家常。有一次,陈琦对一个来自农村的确诊病例进行流调,对方是一位中年大叔,不愿多讲,始终对陈琦的问话有戒备。陈琦就和他聊起了天。得知大叔的儿子刚结婚,陈琦便好奇地问他们那儿吃喜酒随多少礼。大叔说出数目后,陈琦吃惊地说:“你们那儿好厉害!”通过这样的方式,陈琦和对方拉近了距离,对方渐渐开始配合了。
和流调对象谈话时,陈琦从不放过蛛丝马迹,用看似“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提问找出每一个潜在的密切接触者,并画出错综复杂的关系图。
两年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经陈琦流调过的病例有数百人,有个别流调病例特别固执,陈琦甚至因此被气哭过。
2020年,在武汉疫情最紧张的时期,陈琦流调时遇到了一位次密接者,这位次密接是个50多岁的大妈,她反复强调,如果看不到自己是次密接者的影像就不去隔离。当时,陈琦连续工作了40多个小时,困乏疲累到了极限。
面对这样的情况,一向好脾气的陈琦忍不住发了火:“阿姨,您不知道我们有多辛苦,您不知道我们回头找信息有多难?我们的任务一个接一个,我不是不为您找信息,我只是想请您在找到信息之前配合转运工作,不要耽误转运其他人的时间,毕竟我们是在和病毒比速度,如果您配合我们的工作,也是在保护更多的人不被传染!”那位中年大妈最后选择了配合。
那些被隔离的病例,常会出现焦虑、恐慌、自卑等情绪。这时,陈琦就化身心理抚慰师,给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平复他们的情绪。有时她还把自己的微信号告诉隔离者,以便第一时间告知对方核酸检测结果,好让他们安心。
有一次,一个20岁左右的姑娘被隔离后显得焦躁不安。陈琦了解到,这个女孩有一场重要考试,她是以次密接者的身份被隔离的,女孩担心确诊后会耽误考试,显得沮丧而焦躁。陈琦加了她的微信,一有空就和她聊几句,缓解她的情绪,并及时告知她核酸检测结果。幸运的是,那位女孩3次核酸检测结果都是阴性,得以提前结束隔离,准时参加了考试。现在,那位女孩还经常给陈琦发问候短信呢!
平时,陈琦也会遇到流调对象的求助。2021年8月6日,陈琦在流调过程中,一名阳性病人的父亲常年瘫痪在床,一家人被居家隔离,需要纸尿裤,但采购不便,他便向陈琦求助。陈琦让这位病人安心隔离治疗,之后及时联系社区人员,为这位病人的父亲解决了难题。
身为一名流调工作者,陈琦的辛苦鲜为人知。从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陈琦一直在外奔忙,处置疫情,预防输入。
家人的支持一直是陈琦勇往直前的动力,丈夫是一名消防员,平时工作也很忙,往往是婆婆一个人在家带孩子。
武汉疫情最吃紧的时候,陈琦和同事住在宾馆里,每个人一连几个通宵不休息是经常的事情,有的同事累得晕倒,有的同事累得病倒。最长的一次,陈琦两个多月没回家,女儿和她视频时抚摸着手机屏幕里的她,竟然说:“妈妈,让我摸摸你,我都忘了妈妈长什么样子了!”一个多月后,陈琦终于回到家,她突然觉得家里有些陌生,脑海里全都是穿着隔离服工作的情景。那一刻,她的泪水涌了出来。
2022年到来,陈琦和同事仍日夜坚守在工作岗位。陈琦期待着疫情早日过去,人们都能过上踏实安稳的日子。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我们应该向每一名流调工作者致敬,向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志愿者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