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静华
关于小篆的认识
秦朝统一六国文字以小篆为基础,经过丞相李斯等人的规范整理,使小篆成为秦的官体文字,由政府颁布在统一后的秦朝推行。……秦始皇二十六年,罢六国不与秦文相合的文字,李斯作《仓颉篇》,赵高作《爰历篇》、胡毋敬作《博学篇》,均采用新改定的小篆颁行天下。
——黄惇、金丹等《中国书法史》
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首先进行的一项工作就是“书同文”,具体措施就是颁行一种区别于既往的新书体,即小篆书体,取代纷乱的六国文字。
——王镛《中国书法简史》
小篆最早是指秦时李斯等人厘定、创造的规范字体。——张韬《大学书法篆书临摹教程》
小篆,作为秦朝第一次统一中国后“书同文、车同轨”的强权政治和文化专制下实施的标准文字,在全国推行,所以又称秦篆。我们平常所说的小篆,一般是指秦代的刻石文字,史料记载传为李斯所创。
——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大学书法篆书临摹教程》
以上诸家说法都一致认为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才开始推行小篆,从而使得小篆不断普及,更有甚者认为小篆就是李斯等人所创造的。迄今为止,不少史学家、文字学家关于小篆的认识和以上列举诸家的看法极其相同。这种目前较被认可的流行说法,显然没有实际依据,甚至与历史背道而驰。
战国时期的秦国文字
战国时期秦国器物上的铭文,与后世小篆的相貌几乎完全一致。
秦杜虎符与小篆的对比
战国时期秦杜虎符于1973年在陕西省西安市郊区山門口公社出土,为错金虎符,长9.5厘米,高4.4厘米,厚0.7厘米,整体造型为虎形,作行走姿态,颈部上方有一小孔洞,背部上面有凹槽,尾部向上卷曲,目前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错金铭文分布9行共40个字:“兵甲之符,右在君,左在杜,凡兴士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会君符,乃敢行之,燔燧之事,虽毋会符,行殹。”。
从秦杜虎符与小篆的对比表中不难看出,二者几乎没有任何改变,秦杜虎符于1973年在陕西省西安市郊区山门口公社出土,秦杜虎符出土报告称此符的铸造时期一定要比秦惠王称王时期还要早十三年,也就是公元前337年至公元前325年期间,这距离秦始皇统一中国有一百多年之久。
关于秦杜虎符的铭文,从书法的角度看,其与小篆的写法几乎完全一致,只是相对而言,后期的小篆字形在弧线的处理上更加圆转,而秦杜虎符的转折更加方正平直;秦杜虎符的转折弧度相对而言变化较为丰富,而后期的小篆字形在弧线的处理上更加和谐统一,弧度的变化不大。在“符”字中,人字部的转折接近90度,寸字部转折的角度两个接近90度,其中一个为135度,竹字头两个部分变化相对较为丰富,其中一个向两边撇开,角度较大,另一个则更为平直,直到小篆字形才让竹字头的两个构件完全一致,更加规范化。秦杜虎符中“杜”字的木字旁左右并非完全对称,而在后期的小篆字形中,木字左右完全对称。秦杜虎符中“兴”字和“兵”字的所有构件角度都是90度,两字下面左右两个手部处理时都有一定的变化,而在小篆字形中,所有转折处都更加圆转,下面两个构件则完全一致,左右完全对称。从这件虎符的铭文可以看出,秦篆将战国文字更加规范,弧线在转折处更加圆转,战国文字相对秦篆而言变化相对丰富,转折处更加方正平直。二者从书法的角度来看都是小篆的写法,但对于字形结构而言,秦杜虎符共有40个错金字,其中只有两三个字具有籀文的遗留,即“在”字以及“被”字和“敢”字中的“皮”字部。其他剩余字不论是结构还是篆法都为小篆,所有构件都没有改变,只是在后期的小篆中字法更为规范。
《亚驼文》与小篆的对比
《诅楚文》是战国时期秦国的石刻文字。秦楚二国在战国后期争霸激烈,秦王在当时祈求天神诅咒楚国败亡,保佑秦国获胜,因此被称为《诅楚文》。《诅楚文》于北宋时期出土,发现时共有三块,每祈求一神便刻一石,根据石刻文字上所记载的祈求的神名分别将其命名为“亚驼”(325字)、“巫咸”(326字)和“大沈厥湫”(318字)。郭沫若先生在《诅楚文考释》中提出,《诅楚文》所作时间为秦惠文王更元十三年,即楚怀王十七年(公元前312年)。郭沫若先生指出这一时间的主要理由是,该年楚怀王因被张仪欺骗发兵攻打秦国,于丹阳作战,兵败后“乃悉国兵复袭秦,战于蓝田”。
《亚驼文》时间比小篆文字早90多年,从该图片中可以看出,《亚驼文》与后期的小篆不论是在字形还是篆法上都非常相近,几乎完全一致,现以《亚驼文》为例与后期的小篆进行对比,《亚驼文》全文共有325字,仅有十多个字与许慎《说文解字》中收录的小篆不同,其他的字与《说文解字》中收录的小篆一致,无论是构件的位置还是线条的弧度都相同。
从上图的《亚驼文》与后期的小篆进行对比可以看出,二者虽在时间上相差90多年,但字形和写法完全一致,只是小篆线条更加流畅平滑,字形更加统一和谐,在“诅”字中,“且”字部由《亚驼文》中在上端的斜线变为后期小篆的方正平直,“箸”字下部的“者”字以及独体字“者”,在《亚驼文》中斜线较多,在后期的小篆中斜线则变为长弧线,“灵”字在后期的小篆中,口字部的写法已经固定,“赐”字二者完全一致,没有任何变化。
新郪虎符与小篆的对比
新郪虎符行文共有四行,均为错金书。虎符云:甲兵之符,右在王,左在新郪。凡兴士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会王符,乃敢行之。燔燧事,虽无会符,行殹。除“凡”字、“被”字外,剩下的字均与后期的小篆完全相同,“甲”“在”二字与秦杜虎符完全相同。据王国维先生考证,新郪虎符乃秦始皇合并天下前二三十年的器物。
在对以上器物铭文与后期的小篆进行对比的时候,不难发现,不论是从构件的位置还是从结构的规范来看,器物铭文都与后期的小篆几乎相同,虽然其中有个别字仍有古形体的遗留,但汉字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不会仅凭一道政治命令就完全清除或改变,汉字的变化一定是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其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让古形体完全被新形体所代替。
除以上器物铭文外,另有战国时期秦国二十多件器物铭文,例如相邦冉戈等,铸刻艰难导致字迹潦草,但不难看出,字形结构上仍是小篆字形,这也是小篆字形早在战国时期就已通行的佐证。
春秋时期秦国的文字与其他地区相比,更显规范化。同一个字只有一种写法,不同字的同一偏旁也只有一种写法。例如《秦公钟》《秦公镈》中重复出现的字,只是字形大小稍有不同,但写法几乎完全一致。然而此时,其他地区的文字在不同器物上写法不固定,甚至在同一器物上同一个字也有不同的写法。
春秋时期,六国文字的异形已是开端。然而秦国文字从春秋时期到战国时期的发展反而是愈加规范化,这与秦人习《史籀篇》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史籀篇》很好地继承了汉字规范化的字形,籀文在发展演变过程中不断改变和简化,直至商鞅时期,已经发展演变为当时通行的小篆。
小篆在整个汉字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地位非常显著,其既是对商周时期古文字的继承,也是整个汉字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过程。小篆形体较为统一,字形较为规范,与当时其他六国文字相比,小篆对其之前的文字既有继承又有发展;与其他六国相比,小篆不仅更加规范,同时也更易于书写。其他六国文字之所以演变直至消失,秦国文字之所以通行于天下,并不仅仅是因为一道政治命令,更加取决于汉字本身的发展规律,即使当时的秦始皇没有统一天下,文字也依然会按照自身的发展规律向前发展,向着统一和规范的方向发展。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以为小篆文字是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才开始使用的文字,还有人认为小篆字体是李斯等人创造的字体,这种说法无疑是将秦始皇、李斯等人神化。漢字绝不可能仅仅由几人所创造。从以上实例可以看出,小篆至少已在秦国通行了百年之久。将小篆当成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才开始使用的文字,不仅与战国时期秦国文字的使用实际不相符,也没有遵循汉字自身的发展规律。
秦朝在中国整个历史中存在得非常短暂,从秦始皇统一天下到秦二世即位,再到秦朝灭亡,大抵不过5000多天,如果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仅凭一道圣旨就说李斯等人创造出了完整、规范、和谐统一的文字,并对其进行了推广,还使其通用于天下,无疑是对当时帝王的一种神化。
参考文献
[1]裘锡圭.文字学概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2]王靖宪,王啓亚.中国书法艺术[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
[3]黄惇,金丹,朱爱娣,等.中国书法史[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12.
[4]徐无闻.徐无闻论文集[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
[5]王国维.观堂集林:卷七[M].北京:中华书局,1959.
[6]唐兰.古文字学导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