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睿
衡量一个城市的建设水平, 关键在于人。城市发展离不开这里的市民,市民文化水平的高低离不开市民的整体文化素养。提升每一位市民的文化素養,就意味着要提升该城市整体的文化品质。沈阳市是东北地区最大的中心城市,还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基础。在拥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基础上,沈阳市通过展览、剧院演出等形式进行文化传播。有参观博物馆意向的群体不一定能够进行线下实地参观,导致许多文化传播无法进行。本文以研究如何提升沈阳城市文化品质为出发点,提出改进沈阳市数字博物馆的措施。
提升城市文化的积极作用
目前文化这一概念尚没有统一的定义,文化可以理解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结合,还可以理解为是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的,人类全部的精神活动及活动产品。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产物,也是文化进步的产物,城市的文化品质随着城市文化的发展而不断丰富与进步。沈阳市通过博物馆、展览会、剧院演出等不同类型的文化传播方式提升城市整体文化品质。这些不同的文化传播方式之间关联密切,形成一种合力,有利于提高沈阳城市文化品质。在这些不同的文化传播方式中,博物馆通过传播和弘扬传统文化,在社会公共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市民通过参观博物馆展品以及聆听展品讲解,拉近与展品的距离,满足自身欣赏与理解展品的精神需求。沈阳市博物馆较多,表1列出的是沈阳市主要的博物馆类型。
我国的博物馆分为四类:历史类博物馆、艺术类博物馆、科学与技术类博物馆、综合类博物馆。从博物馆的分类角度来看,沈阳市博物馆主要以历史类博物馆、综合类博物馆、科学与技术类博物馆为主。历史类博物馆从历史的角度展示藏品,所涉及的是沈阳市或辽宁省具有地方特色的展品或具有代表性的事件,如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中国工业博物馆等,这类博物馆能够反映沈阳市或者辽宁省的历史发展脉络,让沈阳市市民进一步了解沈阳市的历史与文化渊源。综合类博物馆展出历史、艺术等方面的藏品,如沈阳故宫博物院和辽宁省博物馆,这类博物馆从不同角度展示了不同时期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有助于提高沈阳市市民在历史、艺术等方面的素养。科学与技术类博物馆通过分类的方法展示现代科学技术对自然界探索的成果,如辽宁古生物博物馆。这类博物馆展示具有沈阳市或者辽宁省地方特点的展品,并且是与科学技术相关联的展品,能够帮助各个年龄层次的沈阳市民进一步增加科学与技术知识。沈阳市博物馆类型多样,体现了沈阳市博物馆正向着多元化方向进一步发展。不同类型的博物馆提供不同的文化内容,沈阳市市民通过参观各类博物馆获取所需的文化知识,有助于提高自身文化素养,间接地提高沈阳市整体的文化品质。
沈阳市博物馆现状
传统的博物馆以线下博物馆形式为主,参观者到博物馆所在地实地参观展品,并获得展品的相关信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参观者可以通过高科技手段在虚拟空间获得博物馆展品或者活动的各种信息,这就是数字博物馆。参观者通过互联网即可在线上参观博物馆展品,通过博物馆的数字平台,以数字方式获得博物馆展品的文字、图片、视频、虚拟漫游等相关信息。运用互联网技术展示各个城市的各类博物馆,已成为城市博物馆发展的趋势,这同样也是考验数字化时代下沈阳市博物馆该如何持续地为沈阳市市民提供文化知识。
沈阳市线下博物馆现状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群体已经习惯于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知识,甚至依赖于网络以期获得“快餐式”的信息。这就减少了沈阳市市民的出行次数,导致许多市民将参观线下博物馆的计划一再搁置。在特定情况下,沈阳市各大博物馆利用长时间的闭馆期对展览进行调整升级,影响到博物馆的文化传播,使市民无法通过实地参观获得文化知识。由于线下博物馆受到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博物馆需要通过其他途径向市民传播文化知识,这就需要数字博物馆的协助。
除了互联网和场馆升级影响线下博物馆参观之外,还有许多其他因素导致参观线下博物馆的人数减少,其中主要的一个原因是沈阳市老年人数量占比大。一般来说,参观博物馆的人群主要有学校组织的在读学生、单位组织的在职员工、社会中的退休人员等。由于学校组织的在读学生和单位组织的在职员工这两个群体参观博物馆时利用的并非是业余时间,因此,沈阳市老年人是业余时间参观博物馆的主要群体。我国于21世纪初期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且老龄化速度快、规模大,预计2050年前后老龄化人口将达到峰值4.87亿,占总人口的34.9%。沈阳市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2月末,沈阳市户籍人口762.1万人,其中,60岁及以上人口为207.1万人,占总人口的27.2%。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可能存在行动不便、外出安全无法保障等问题。基于这些因素,部分老年人无法到线下博物馆进行参观,导致参观的人数减少,这个问题也亟须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沈阳市数字博物馆现状
全国很多城市博物馆已建立起相应的数字博物馆,参观者通过数字博物馆可以了解博物馆展品的信息,这些信息主要以图片、文字、解说的形式展示。在互联网时代,数字博物馆代替线下博物馆是博物馆发展的必然趋势。数字博物馆以互联网为平台,使博物馆相关文化的传播范围更广,也使人们不需要通过实地参观就可以看到全世界不同地区的博物馆藏品,所以数字博物馆是博物馆发展的方向之一。满足参观者的不同需求是博物馆提供的基础服务之一,在互联网时代,沈阳市不同博物馆的数字博物馆能否实现良好运转以及能否满足参观者的需求,成为检验沈阳市数字博物馆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沈阳市部分数字博物馆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沈阳市数字博物馆的宣传力度不够。前往博物馆进行实地参观的主要是沈阳市内各类学校的学生以及各类单位的在职员工,遇到特殊情况时,由于博物馆闭馆或限制人数,学校或者单位原计划的集体参观活动只能取消。其实这些参观活动并不需要取消,学校或者单位可以通过数字博物馆进行虚拟参观,但是沈阳市博物馆的宣传力度不够,没有及时通知预计参观的学校或者单位可以通过数字博物馆进行参观,也没有通过微信、微博等平台对外宣传数字博物馆的作用,导致数字博物馆在线参观人数较少。另一方面,数字博物馆设计与功能的缺失。有些数字博物馆在描述展品时使用的字体较小,并且网页中没有调整字体的简便途径,这不便于不同年龄层次的参观者阅读信息。还有些展品的照片只有一张展品的正面照,并没有环绕展品四周的照片或者视频,无法让参与者全面了解展品的外观信息。
沈阳市数字博物馆的完善措施
数字博物馆的比较分析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全国不同城市的博物馆均逐渐成立了数字博物馆。2012年百度百科数字博物馆正式上线,通过科学技术,百度将线下的实体博物馆搬上互联网,至今已上线的百度百科数字博物馆有中国国家博物馆、三星堆博物馆、中国园林博物馆等596家,共收录671家博物馆。我国对于数字博物馆的设计和功能等没有统一的要求,不同数字博物馆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表2以我国百度百科数字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三星堆博物馆与沈阳市主要数字博物馆进行对比分析。
上文表1列举的沈阳市博物馆中并不是所有的博物馆都建立了数字博物馆,所以表2中仅列出已经建成的数字博物馆。从表2中可以看出,数字博物馆大多采用图片和文字描述的方式向参观者进行展品展示,而百度百科数字博物馆和张氏帅府博物馆采用语音来讲解展品。在虚拟空间体验方面,百度百科数字博物馆、张氏帅府博物馆和中国国家博物馆都采用了該方式,这样可以更为直观和生动地向参观者介绍博物馆的结构和展品。除了百度百科数字博物馆之外,其他数字博物馆都明确了咨询方式,主要是电话咨询或留言板的形式。
沈阳市数字博物馆的发展建议
沈阳市只有部分博物馆建立了数字博物馆,数字博物馆可以让参观者以更简便的方式获得博物馆展品信息,从而提升市民的文化素养,因此建议沈阳市所有博物馆都建立相应的数字博物馆。数字博物馆是线下博物馆发展的方向之一,博物馆的发展需要紧跟时代的需求,所以建立数字博物馆是当务之急。通过对表2进行对比分析,为了更好地运行沈阳市数字博物馆,在建立数字博物馆的过程中需采取以下三项措施。
一是针对不同的数字博物馆采用不同的宣传途径。一般来说,参观者对数字博物馆的认知还停留在网页简单的图片信息与文字描述上,沈阳市各个博物馆应该扩大数字博物馆的宣传力度。通过宣传让参观者认识到,在获取文化信息方面,数字博物馆与线下博物馆之间没有太大差别,并且参观数字博物馆比线下博物馆更为便捷。博物馆应该加大数字博物馆的宣传力度,通过新闻、互联网等媒介进行宣传,从而扩大数字博物馆参观者的总体数量。
二是数字博物馆的展品信息应满足参观者的需求。一方面,明确展品的展示方式。如果以博物馆展品是否具有空间性进行分类,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具有空间性的展品,如屋内陈设等;另一类是不具有空间性的展品,如书画等。在建设沈阳市数字博物馆过程中应该明确这两类展品,从而确定不同类型展品所采用的展示方式。具有空间性的展品需要设置虚拟体验和语音讲解服务,让参观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而不具有空间性的展品需要图片、文字描述和语音讲解,参观者可以选择是否使用语音讲解,这样可以解决有部分参观者不方便阅读文字描述的问题。在图片展示方面,还需要具备放大与缩小图片的功能,让参观者能够看清展品的细节。另一方面,设计针对儿童的展品展示内容。对于儿童来说,专业的展品描述和讲解较为枯燥,应该建立一个专门针对儿童的展示展品区域,以动画视频、游戏互动等方式向儿童讲解展品的具体内容,提升儿童对博物馆的兴趣。在掌握一定的博物馆展品的相关知识后,儿童会更有动力参观常规的(非面向儿童的展示区域)数字博物馆展品。
三是增加数字博物馆与参观者之间的互动环节。互动环节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为参观者在参观数字博物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供咨询服务,第二类是对所展示的展品通过留言形式进行互动。在第一类互动环节中,数字博物馆主要采用留言或者电话咨询的方式,采用留言形式会出现时效性的问题,而电话咨询方式却需要支付电话费。在这类互动环节中,可以借鉴淘宝客服、京东客服等在线咨询方式,通过在线客服及时、免费地解决参观者的问题。数字博物馆在线客服的工作可以由博物馆志愿者担任,也可以面向社会招聘。在第二类互动环节中,现有的数字博物馆还未涉及这类互动。数字博物馆可以借鉴线下博物馆的互动方式,在展品页面中保留拼图、沙盘画、评论区等功能,进一步提高参观者参观数字博物馆的积极性与热情。
参考文献
[1]周复多.城市文化品质与城市可持续发展[J].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04):50-57.
[2]王浩.提升常州城市文化品质的路径与策略研究[J].绥化学院学报,2014,34(11):19-22.
[3]朱晓冬.数字博物馆关健技术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04.
[4]陈刚.智慧博物馆——数字博物馆发展新趋势[J].中国博物馆,2013(04):2-9.
[5]龚花萍,王英,胡春健,等.国内外数字博物馆现状比较与述评[J].现代情报,2015,35(04):169-171.
[6]和丽芬,侯然然,黄宇康.共享经济视角下中高端养老众筹模式研究[J].中国经贸导刊(中),2020(12):151-153.
【基金项目】此文是2020年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经费项目,服务地方类项目“以数字博物馆为视角提升沈阳市城市文化品质的实证研究”(编号:LJKX202012)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