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浩
在改革开放的社会背景下,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同时观念和休闲文化品位也随之发生转变,越来越多的人们将注意力放在精神文化需求方面。大多数的人们在工作之余会选择进入博物馆,以参观了解历史文化的发展。目前,在国家博物馆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会充分凸显博物馆在整个城市建设中的重要引导作用。此外,很多高校也会经常组织学生进入博物馆参观学习。在这样的背景下,博物馆的讲解员越来越受到重视,其在引导游客参观学习的基础上还应该提高博物馆的文化品位和内涵,这就要求讲解员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讲解技巧。
博物馆讲解员的角色定位
博物馆讲解员需要结合不同的社会环境和工作需求,在认真思考讲解员的角色定位的基础上进一步展开服务工作,最大程度发挥出博物馆的宣传和教育功能。这要求讲解员具备较高工作综合素养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博物馆是国家和地区人文综合展示的关键形式,讲解人员是博物馆接待大众的第一指标,讲解员的服务质量和水平直接影响着博物馆的形象和影响力。因此,讲解员的讲解工作就需要在各项环节中做好衔接,并起着引导作用。
以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为例,讲解员在定位自身角色的同时,还要学会使用合理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并结合红岩革命的文化内涵向观众传达教育和知识的综合内容,体现出讲解员自身的专业性和艺术性特点。另外,博物馆的讲解员一般是游客、观众进入博物馆参观的第一接触对象,因此,讲解员的主要作用就是向游客、观众介绍博物馆的展品内容,为观众讲解好每一件展品背后的历史、文化、艺术故事。因此,博物馆讲解员的专业素养、职业技能直接关系着观众的参观体验感,也关系着博物馆的整体服务效果。基于讲解员角色与功能的定位,要求博物馆讲解员衣着得体,仪态优雅,举止大方,用语得当,以服务好每一位前来参观的游客。
讲解员的职业精神也很重要,文化知识、外在形象和心理素质修养等都是博物馆进行宣传的参考依据。博物馆面向全体社会公众开放,讲解员的工作对象主要是观众,参观博物馆的观众成员十分复杂,有老年人、中年人、青少年、儿童等。因此,博物馆讲解员在面对不同年龄段的观众群体应该养成良好的心态,进行具有针对性的讲解内容,本着传达与普及历史文化的职责。讲解员要确保自身对角色和定位有清晰的认知。
同时,博物馆讲解员需要遵循一定的公务礼仪,要充分体现出职业道德与专业修养,公务礼仪是公务人员在日常公务活动中逐渐形成,得到公认且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公务礼仪的作用就是通过自我塑造组织形象,而这里的组织就是指博物馆。公务礼仪活动中的人属于社会化的个人或组织化的个人,所以,讲解员在公务活动中待人接物、言行举止都代表着博物馆的形象,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博物馆的形象塑造。虽然公务活动的内容是事物,但公务活动的对象却是人。因此,讲解员在向观众讲解展品、介绍历史文化时,或是解答他人的疑惑时,都应真心实意,对事要实事求是,不说谎,不欺人,这是互相尊重的前提,也是完成公务活动的基本要求。在公务活动中,一个人的言行并不只代表自己,而是代表整个单位。因此,个人的真诚不仅是代表单位对对方单位的真诚,还是单位之间、个人互相之间公务交往的基本原则。
博物馆讲解员是博物馆与观众沟通的中间人。受博物馆本身的特性与功能定位影响,博物馆是面向社会大众开放的。每天到博物馆游览的人群数量多,人们对博物馆的特殊需求量也逐渐增多,例如:游客在游览展厅时,会出现意外情况,需要寻找卫生间、寻找丢失物品或其他事项,此时,游客的第一反应是向周围的讲解员求助。讲解员作为博物馆的服务人员,此时就不再只是讲解员,而是游客的帮助者、朋友、亲人,应及时、有效向游客提供必要的帮助、协助。因此,讲解员是关键且特殊的岗位,必须具备专业能力和工作实际素质,在此基础上还要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素养,以向人们展示、弘扬革命文化相关的内涵与精神。面对年龄和兴趣爱好不同的受众,讲解员应该通过历史和文物将大众心理联系起来,充分发挥出历史与现实结合的作用。比如在接待学生参观博物馆时,讲解员可以结合学生的书本知识和理论需求,通过讲解和展览文物历史背景,以此让学生产生更多的思考,从而更好地掌握历史文化知识;同时也要结合社会实际,注重交流方式,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以取得良好的工作效果。
除此之外,博物馆在角色定位的过程当中也应该注重传承与发扬。重庆红岩革命博物馆是培养当地人民历史文化内涵的重要场所,因此,讲解人员需要做好博物館的宣传教育工作。如在讲解革命纪念展览的过程中,应充分结合当地的历史文物和场景,以激起学生对革命文化的兴趣,从侧面衬托出优秀历史传统文化对现实生活的指导意义,从而使学生心灵得到升华。由此看来,讲解员的角色定位十分重要,讲解方式和语言表达内容也格外重要,在处理时代风貌和精神力量的过程中,讲解员需要紧密联系实际,激发观众内心深处的欣赏需求。
博物馆讲解员的技巧运用
语言表达技巧
“讲解”是一门艺术,是语言表达众多门类中的一个分支。语言作为人类交际的工具,不仅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更是实现信息传递的主要媒介与通道。从传播学角度看,广义的“讲解”已经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比如在购买商品时,导购会通过对产品的产地、功能、配置等介绍,以达到让顾客购买的目的等。狭义的“讲解”是在博物馆、纪念馆传播媒介里,讲解员通过讲解充当展览与受众之间的中介,讲解员在博物馆、纪念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博物馆讲解员作为观众进入博物馆后首先接触到的人物,其自身的形象和语言表达能力,都会给观众留下第一印象,也就是说讲解员的形象与观众对博物馆历史革命文化的接受程度有着直接的联系。因此,讲解员需要格外注重语言表达技巧,在讲解的过程当中需要注重自身语调和沟通方式。
首先,讲解员的语音语调可以调动现场气氛。讲解员应使用标准的普通话,而不是过多的方言讲解历史文化,避免观众不理解。除此之外,博物馆的观众来自全国各地,重庆红岩文化革命博物馆是对当地历史文化内涵的概括和总结,讲解员用普通话讲解能够帮助来自各地的观众对当地的历史文化有更加深入了解。
其次,在发音方面也应该力求标准、吐字清晰。讲解员在语速上不要过快,要时刻关注观众情绪,对观众感兴趣的内容可以适当地调整讲解方式,并结合不同场景随时变化语言。此外,还可以结合观众的参考时间,运用自身积累的经验掌握整体语速的节奏。
再次,讲解员和观众之间的语言沟通与行为互动也格外重要。一般来说,讲解员需要面对不同社会角色和社会观众,并理解相互之间的文化差异。对于这种情况,讲解员应该让自身所讲解的内容被更多人所接受。因此,在实际的讲解过程当中,讲解人员语言沟通上需要具备随机应变能力,结合观众的需求,引导他们主动提出一些问题或者有积极意义的内容,从而在此基础上创建与观众之间的良好互动。在具体互动和沟通过程中,讲解人员应该保证工作各项环节顺利进行,让观众享受其中,保证红岩革命文化得到传播。
最后,讲解员作为博物馆对外展示的窗口,要充分认识到讲解礼仪与讲话节奏控制的重要性,特别是在互联网背景下,借助图片、短视频以及各种社交平台,讲解员的社会影响力会以游客为基点进行高频率、快节奏的传播。在传播过程中,讲解员的一言一行会被更多人关注,出现“放大镜效应”,因此规范的讲解礼仪成为讲解过程中化解与受众之间的矛盾、拉近与受众之间距离的润滑剂。讲解员要不断完善自身内在的文化素养,培养自身的讲解礼仪,增强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向游客展示出良好的个人风采。在讲解节奏控制上,讲解人员的语言音量需要根据参观的人数加以调整,在确保整个团队的成员都可以听到自己所讲解的内容的同时,也不会对其他团队造成影响。
讲解员要严格把握好讲解的语速,建议每分钟吐字量控制在180—200字,这样不仅可以保证讲解流畅,也有助于参观者紧跟讲解员的讲话节奏。
姿势、形态表达技巧
除了掌握语言表达和内容讲解的技巧之外,博物馆讲解员需要承担起一定的社会责任。目前我国大多数博物馆都是面对社会公众免费开放的,那么观众在进入博物馆之后,会通过讲解人员的肢体和眼神留下对博物馆的第一印象。因此,眼神的交流在人际交往当中十分重要,其能够有效地完成信息的传递。由此看来,博物馆讲解人员需要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专业能力和社会引导作用,注重讲解技巧以及与观众之间的眼神交流。比如说,观众在想了解某展品的时候,肯定会下意识地看向讲解员,此时讲解员应适当收回目光,主动引导观众认识该展品。讲解员在与观众的目光或眼神交流过程中应避免出现过于直接的表达,而是应该做到全面环顾。讲解员在讲解或阐释历史文化内涵的过程中会出现较多的姿态或手势,此时必须要注重自身的形象及姿态表达,尽量不要化浓艳的妆容,穿着应得体,以体现出博物馆的庄重,同时也要让给观众有一种在历史和现实之间穿越的体验感。此外,人员肢体语言不应该过于做作,而是要舒展自然。
讲解员在掌握肢体语言表达技巧的过程中要充分联系红岩历史博物馆当中的陈列展览设计方式,并结合讲解内容安排适当的观众参观路线,突出讲解文化重点,同时为观众的参观带来更加清晰和便捷的视觉体验,充分发挥出讲解员的角色作用。讲解人员在讲解过程中的移动尽量使用侧进的方式,要为观众做出向前的手势,这样可以让观众感受到被尊重的感觉,进而为博物馆留下良好的印象。
讲解员的讲解工作要以游客为中心,要重视游客的感受,做好与游客语言上的沟通与问候。在工作中,礼貌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形式之一。例如,讲解员在自我介绍时要使用礼貌用语,让游客体会到自身的友好之意。同时,讲解员还要注重讲解过程中的礼节,相对于礼貌来说,讲解礼节具有更深层次的含义。另外,博物馆讲解员提升的个人能力,不仅需要讲解员自己加以注意,更需要博物馆的督促与培养。博物馆在培养讲解员综合素质的过程中不仅要集中提升讲解员的基本文化水平,同样要重视讲解员讲解礼仪以及社交能力的培养,要让讲解员对讲解礼仪以及讲解中涉及的社交礼仪形成清晰认识,从而让讲解员在讲解中展示出热情饱满的精神状态,提供良好的讲解服务,做到理解包容游客,并與游客建立和谐的交际关系。
纵观全文可知博物馆讲解员的角色定位及技巧表达应该结合社会实际和观众兴趣,并在此基础上符合重庆红岩历史博物馆地位与形象的需求。讲解员作为博物馆的代言人和名片,要做好博物馆文化与观众之间的沟通与协调,对于博物馆历史文化的传承及民族精神的弘扬来说,观众在其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博物馆讲解人员必须秉承职业观念,要热爱讲解工作,通过学习和实践提高自身的综合职业素养,勇敢创新,艰苦奋斗,主动承担起历史文化传播的关键职责。
参考文献
[1]陈佩琳.华侨专题博物馆社会教育活动初探[J].八桂侨刊,2020(04):40-47+57.
[2]张小兰.博物馆讲解员专业能力提升之我见[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0(21):141-142.
[3]刘霞.文物讲解在博物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J].文化产业,2020(29):157-158.
[4]李旭峰.新时代革命纪念馆讲解员职业素质的培养研究[J].新闻前哨,2020(09):113-114.
[5]康望舒.刍议博物馆宣教讲解工作中的情感交流[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0(17):130-131.
[6]杨扬,张虹,张学骞.数据驱动下博物馆运营生态的重构——西方博物馆的创新实践[J].东南文化,2020(04):183-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