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令威 沈洪艳 张国福 孟令玺
摘 要:教育部等六部门发布的《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指导意见》(教师[2020]10号)中进一步强调教师发展等问题。培养质量提升的前提是有优秀的师资,优秀教师的标志是必须具备“一流教学能力”。本文通过对“一流教学能力”等的概念进行厘定,运用扎根理论方法分析了一流教学能力构成要素,设计问卷与访谈提纲并借助SPSS软件进行分析,了解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现状与影响因素,探究教师教学能力向“一流”水平发展的提升策略。
关键词:新发展阶 应用型 本科高校 高校教师教学能力
Abstract:The Guiding Opinions on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and Reform of College Teachers in the New Era (Teacher [2020] No. 10) issued by six departments including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which further emphasizes teacher development and other issues. The premise of improving the training quality is to have excellent teachers, and the sign of excellent teachers is that they must have “first-class teaching ability”. By defining the concept of "first-class teaching abilit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stituent elements of first-class teaching ability by using the grounded theory method, designs the questionnaire and interview outline, analyzes with the help of SPSS software, understand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teaching ability, and explores the promotion strategi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teaching ability to the “first-class” level.
Key words:new development stage,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ollege teachers' teaching ability
黨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的核心要义集中体现在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1]。同时也提出要分类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双一流”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任务是加强“一流本科”建设,“一流本科”建设又是为了培养一流人才,教师是人才培养的关键,一流人才的培养需要一流的教师,一流的教师应该有一流的教学能力[2]。新时代,无论从国家战略还是从新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高等教育必须要立足新发展阶段,在把握历史方位中强化使命担当。坚持立德树人,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推动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3]。
1 核心概念厘定
1.1 扎根理论
扎根理论是指在经验资料的基础上建立理论,从原始资料中归纳出经验概括,然后上升为理论。经过该方法的不断应用与创新,强调基于调查和访谈方式,归纳总结形成理论的一种定性研究方法。本文通过该方法探究新发展阶段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构成要素。
1.2 高校教师教学能力
国内学者对教学能力进行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本研究中将教师教学能力定义为以核心知识为基础,以育人能力为核心,在教学活动实践中体现出来的教学设计能力、教学管理能力、教学监控能力、教学研究能力、教学沟通能力、终身学习能力、教育技术应用能力以及育人能力等综合性能力。
1.3 一流教学能力
一流即是高水平和高层次,一流教学能力体现在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高水平的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师德、师风,还要具备学科前沿知识和高超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本研究中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初步认为一流教学能力的构成应该包含一流的教学理念,一流的教学理论、一流的教学技艺和一流的教学行为。
2 新发展阶段的教学能力重构与特征分析
2.1 新发展阶段的教学能力要素探究
教师教学能力主要体现在教学上,按照教师教学上取得一定成绩和成果来探究教学能力构成要素。选取吉林省这些本科高校中致力于教学发展的教学名师和学科带头人开展访谈,总计访谈教师27人,并抽取任课班级中学生39人进行访谈。一流教学能力构成要素情况描述如下:按照教学理念、教学理论等分为一级节点,再依次分为二级节点和自由节点。实现对教学要素的探究。
2.2 新发展阶段的教学能力特征分析
新发展阶段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是不断完善、不断发展的概念,通过对一流教学能力的要素进行重构,可以此作为评价指标。制定调查问卷与访谈提纲,探寻教师教学能力现状与向“一流教学能力”转变的差距。
3 教学能力发展现状
3.1 问卷调查情况
按照教学能力构成要素设计了调查问卷。针对教师的调查问卷包含教学基本信息、教学能力发展现状和影响因素等总计48题。针对学生的调查问卷包含学生基本情况和对教师教学能力期望两部分,总计20个问题。
3.2 调查总体评价
按照“一流教学能力”指标进行评价,教师整体教学能力发展存在差异。教师教学认知能力不足。教师以完成任务为准则,缺乏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在“立德树人”方面还欠缺。教师教学反思和终身学习能力尚需加强。各维度以及不同年龄的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也存在差异等。
4 影响教师教学能力的原因分析与教师教学能力结构模型重构
4.1 影响教师教学能力的原因分析
(1)政府与社会缺乏政策引导与支持。宏观调控政策和制度的建立,是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保障。社会层面缺乏政策引导,缺乏资源配置,缺乏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大环境和培训氛围。(2)高校组织建设不到位、教学评价不科学。学校政策导向的有偏差,部分教师注重科学研究,忽视教学。缺乏教学团队的交流与合作。(3)教师缺乏系统性教育培训。高校学科门类众多,大部分教师没有经过系统性的教育学等教育理论和教育教学技能的学习。对学生发展规律认识不够。部分教师缺乏自主提升意识。
4.2 教师教学能力结构模型重构与分析
依据前面分析,把社会、高校和个人三个层次作为影响教师教学能力因素。社会与高校方面因素是外因,外因起到推动作用,教师个人因素是内因,内因起到主要的作用。各因素之间相互影响与促进,了解相互关系后便于有针对性的探求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向“一流”水平发展的提升策略。
5 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策略
5.1 以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构成要素为切入点
(1)加强组织建设,提升教书育人水平。高校院(系)要充分发挥教研室的职能作用。通过各种教学研究活动、学习活动、思想政治建设工作以及文化活动等途径提升教师的师德师风、教育理念和教育理论。(2)坚持终身学习,优化教学行为。教师要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尝试创新教学方法激活课堂,积极评估学生的进步,反思与改进教学不足。尤其理工科教师,要熟练应用工程软件,不断提升课程内容与数字化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能力。(3)重视教学实践,提升教学技艺。实践出真知,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方案的设计,教学过程的实施,教学认知与评价,都要基于新經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学校的培养目标和实际的学情。新发展阶段要求教师转变角色。
5.2 以“社会-学校-个人”为支撑构建“四位一体”教学能力提升体系
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即体现于教师个体,也体现于教师群体教学能力的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保障者和服务者是政府、社会组织和学校。政府、社会组织和学校要为教师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和发展的平台,关注教师发展的内生动力,从而带动教师的教学热情。
5.2.1 构建多维激励与考核体系
高校要完善相关制度,为教师教学能力向“一流”发展提供持续、稳定的环境。把教学与科研结合,把科研、论文等成果与教学效果结合,开展多样化、公开化考核。
5.2.2 构建系列化多内容多级别培训体系
建立基于校本培训、专题研讨培训等多层次、立体化线下线上的教师教学能力培训体系。针对不同学科领域和老、中、青不同年龄教师开展不同内容与不同级别的培训。
5.2.3 构建学习共同体,发挥群体效应
要充分发挥名师的传、帮、带作用,发挥共同体协同互助作用,以期为共同的教学目标而追求教学改革、追求卓越、追求教育事业的成功。
5.2.4 构建多维教师教学能力评价体系
构建从课前准备、课程实施到授课结果等全过程评价和学生、教师本人、同事、督学、干部等多元评价的评价体系。
6 结语
本文通过探讨的教学能力提升体系,皆在为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向“一流”水平发展。新发展阶段需要构造良好的教育生态才能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有效提升。
基金:(1)2020年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模式与路径研究与实践——以吉林省23所应用型大学为例》(吉林省教育厅)研究成果。课题主持人:张国福。(2)2021年度吉林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耦合与赋能: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升育人效果研究》(课题批准号:2021ZCY310)研究成果。课题主持人:沈洪艳。(3)“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课题”《工匠精神视域下吉林省本科高校青年教师发展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ZJHZW2020029)研究成果。课题主持人:张国福。(4)2020年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新工科背景下吉林省民办高校工程训练平台研究与实践》(吉林省教育科学研究领导小组)立项编号:GH20446。课题主持人:孟令威。(5)2020年度吉林省教育厅“十三五”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双创”背景下基于三螺旋理论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问题研究》(吉林省教育厅),立项编号:JJKH20201311JY,课题主持人:孟令玺。(6)2018年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重点课题)《“人工智能+大数据”背景下基于移动终端高校计算机课堂教学评价系统的应用研究与实践——以App“蓝墨云班课”为例》(吉林省教育厅)课题主持人:孟令玺。
参考文献:
[1]王钰鑫,王耀鸿.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的科学内涵和内在逻辑[J/OL].广西社会科学:1-7[2021-01-23].http://kns.cnki.net/kcms/detail/45.1185.C.20201222.1653.004.html.
[2]韩磊.“一流本科”背景下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路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9.
[3]张文财.基于工匠精神视域下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D].东华理工大学,2018.
作者简介
孟令威:(1974—),男,吉林长春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教师发展。
沈洪艳:(1980—),女,吉林长春人,社会学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
张国福:(1976—),男,吉林长春人,硕士,教授。研究方向:视觉识别与智能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