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陈振林
在一篇记叙类文章中,构思情节、描写环境、塑造人物,目的都是为了反映生活、彰显主旨。在这一写作过程中,总会有一根“线”贯穿其中,那就是文章要表达的情感。正像传送纯美的“手帕”,记叙类文章写作要善于表达情感。
写作时,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表达情感。
文章记叙了一件事,作者对这件事生发感慨,可以采用在叙事后直接表达情感的方式。一位同学写的《碎布书包》这篇文章,写了乡下的奶奶曾亲手用各种颜色的碎布片给自己缝制了一个碎布书包,如今看到这个书包,就想起了自己的奶奶。文章的结尾,就可以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
我的碎布书包,是奶奶一针一线亲手为我缝制而成的。我看到这碎布书包,就像看到了奶奶一样。
我想念我的奶奶。
这个周末,我要回到八十公里外的乡下,去看我的奶奶了。
这种直接表达的真情,来源于真实的生活。
在记叙类文章中,可以将某一细节刻意放大,让想要表达的情感“发酵”,达到更好的效果。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中,有这样一个经典的细节描写: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只是一个被放大的细节,所表达的情感却足以让读者流泪。
设计一个特别的情节,可以更巧妙而深刻地表达情感。比如下文《明德路38号》,建设指挥部遇到明德路38号这一钉子户,就算补偿再多的钱,这户人家也不愿意搬走。原来,家中的男主人多年前外出未归,家中的人不愿搬家,正是为了等待男主人回家。这样,一种浓厚的亲情就被表现了出来。作者在结尾故意加了一句“我想起了我三百多公里外的父母,我已经一年多没有回老家了”,更是意味深长。
□陈振林
这回拆迁,我们建设指挥部遇上了一家钉子户。
明德路38号的户主是王大银,我们真是拿他没有办法。他三十多岁,没有什么工作,家中儿子才六岁。他父亲不在家,母亲六十多岁了。家中有一个刚刚成家的弟弟,还有八十多岁的爷爷奶奶。据建设指挥部调查,他没有什么重要的社会关系,只有个表哥在市十中教书。有人去请他表哥来做工作,但表哥推说有事没有来。指挥部杨副主任向我建议:“林主任,能不能采取点应急措施试一试?”我点了点头。
我知道杨副主任所说的应急措施是什么,这在电视上被报道过多次。半夜时分,会有七八个人进入钉子户家中,不声不响,将家中的人一个个强行抬进一辆车中,然后,这辆车不声不响地拉着这户人家免费游览郊区风景,等到快天亮时再把他们送回家。这时,他们的家自然已经倒塌一半了。
第二天,杨副主任仍然在抱怨,说钉子户王大银家还是不愿意拆迁。看来,得请我出山做工作了。在建设指挥部里,他们把我奉为“思想工作王”,说我能将稻草变成金条,能用水点燃油灯哩。
走进王大银已经倒塌了一半的家中,我倒责怪起杨副主任了。因为这本身就只是一栋三间的房子,大约是20世纪80年代建成的,多出点钱不就行了吗?
王大银在家,他的弟弟和母亲、爷爷、奶奶也在家。他们坐在还没有塌下的另一间屋子里。我进去时,他们没有动。我警惕地看了看四周,担心有什么汽油瓶子之类的土武器。仔细观察一番后,我主动掇过一条小凳,坐在他们旁边,很热情地说:“王兄弟啊,你看这房子也已经这个样子了,还是将这事处理了吧?”
“不,我们不搬!”王大银大声说。
“兄弟,冷静一些,有话慢慢说。你想想,你这房子能值多少钱啊?”我轻声说。
“房子值不了几个钱,这我们知道。”一旁的爷爷开口了。他爷爷胡子有些长,眼睛深深地凹了进去。
“但是我们不搬。”王大银的弟弟王小银也说话了。
“大家看,周围的邻居都搬迁了,不久都会住上新房子,不是比现在的生活环境好得多吗?我还可以亮明一个条件,在原有补偿款的基础上,你们这一家子另加30万元。”我将“30万元”几个字说得特别重。
“我们不要钱,我们就是不搬!”王大银的声音更大了。
我的声音仍然很轻:“兄弟,你不搬,总得有个原因吧。”
王大银不说话了,他的八十多岁的奶奶走了过来:“你这个干部啊,不要拆这个房子了,我们家的黑子不回来,我们就不走。”说着说着,老人的眼泪就流下来了。
“是的,我们一家人拿定了主意,我爸爸不回来,我们坚决不走,就是多出100万元,我们也不走。”王小银的声音也大了。
我这才知道,他们家不同意拆迁是有特殊原因的。他母亲走过来,说:“黑子是我家那口子,24年前因为欠了人家的钱出走了。这些年来,我们家里人都在等着他回来。他欠人家的钱,大银和小银两个人通过打工也全还上了,那口子应该回来了啊……”她的声音也开始哽咽。
“干部啊,早些年,我们家里总是接到不出声的电话,肯定是黑子,他肯定还活着,我们得等他回来啊……”他爷爷接着说。
“我们要是拆迁了,就没有了这明德路38号的门牌,没有了明德路38号原来的房子,我们的爸爸回来还能找得到家吗?”王小银说。
“你想想看,你的家中也有父亲啊,我们要等着我们的父亲回来……”王大银也说。
我一下子怔在了明德路38号,站在那倒塌后仅剩下的一间房的门口。那歪下的一根屋梁,仿佛在呆呆地等着什么。
我不知道我将会怎样做。我想起了我300多公里外的父母,我已经一年多没有回老家了。
建设指挥部拆迁遇上了钉子户,这本是件棘手的事。但是,这钉子户不搬家的原因,却是为了等待多年前出走未归的男主人。这一家人,会一直等着他回来。巧妙地设计这一情节,让原本棘手的事里蕴藏着浓厚的亲情,向人们传送纯美的情感“手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