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讯传媒刘霄:纸媒转型必经路是“试错”

2022-05-12 10:03王华风
中国报道 2022年5期
关键词:财经杂志转型

文︱王华风

无论是“互联网+”还是5G的发展,在专注耕耘财经媒体30余年的刘霄面前,需要思考的都有同一个问题:如何破局传统媒体在数字化时代的瓶颈?

刘霄是财讯传媒集团副总裁,这家知名传媒集团运营着《财经》和《证券市场周刊》等媒体。关注财经领域的读者对《财经》杂志都不陌生,但鲜有人知道这本老牌财经纸刊在历经门户网站、互联网的冲击后,何以艰难转型。

探索发行

上世纪90年代初,大学毕业的刘霄加入了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这个中心肩负着推动建设中国资本市场的开创性工作,直接参与设计了上海、深圳两大证券交易所和中国证监会。

在这一系列工作中,参与者们深知,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信息的公开透明。因此,中心创办了第一份杂志《证券市场周刊》,这也是刘霄媒体生涯的第一本杂志。与最初的职业规划不同的是,刘霄没有从事新闻采编工作,而是进入了当时尚无标准的发行部门。

彼时,中国纸媒的发行市场还未建立标准的行业规则,只能摸索着前行。

自建渠道、拓展代理商、管理全国分印,刘霄带着团队摸索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径。随后,刘霄凭借出色的工作业绩,被晋升为发行部经理。

《证券市场周刊》有高发行时效要求,内容必须在每周五股市收盘后完成,在下一个周一开盘前纸刊需要送到股民读者手中。除去编辑印刷时间,留给发行的时间不足一天且还是周末。这是邮局的工作节奏无法满足的。

刘霄开创性地启用当时只有大报社才会使用的卫星传版技术,之后迭代为互联网传版,最多时在全国签约了20家分印厂,同时印刷,同步发行,还开创性地自建了民间发行渠道。

也正是有了这个邮发渠道外的第二渠道,后来才又承载发行了许多其他对发行覆盖效率、要求苛刻的报纸杂志。直接反映在数据上的成果是:《证券市场周刊》周发行量达到100万份。因为这一出色业绩,中心获得了创办第二本杂志——《财经》杂志的许可。

不同于《证券市场周刊》,《财经》并没有股民这一指向性明确的读者团体。经过讨论,刘霄决定把发行工作立足于两点:第一,数据库发行,通过各种办法找出对财经新闻关心的人群;第二,特定场景发行,比如对机场以及写字楼周边便利店的杂志货架的占领。

经过3年的运营,《财经》期发行量突破了20万份。在20世纪的平面媒体里,这样的成绩并不多见。

2000年初,以新浪网为代表的门户网站兴起。门户网站来势汹汹,原本属于纸刊的内容版权被随意“搬运”至网络端。规则尚未建立,版权也难有维护的路径。刘霄记得,财经网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建立。

PC端(电脑端)的阅读有场景限制,对于传统媒体的打击也不算“致命”。用刘霄的话来说,彼时的多数媒体网站也大多流于“网络存在”。

2009年,刘霄出任《财经》杂志社总经理,全面负责《财经》杂志的经营工作。从2010年到2012年,《财经》杂志连续3年经营业绩都攀新高。

移动端的冲击

刘霄印象里,令纸刊感到“致命冲击”的是移动互联网的出现。

财讯传媒集团副总裁,《财经》杂志社副社长、总经理刘霄。

刘霄和团队关注着媒体市场的变化和广告客户投放偏好的变化。冲击下,《财经》也开始了艰难的数字化转型,把主要资源、力量投入到数字媒体上,先后在网站、APP、微博、微信、今日头条、抖音等媒体渠道和社交平台开发产品。

付费阅读,这一方式一度在媒体圈有所争议。但刘霄决定在《财经》进行尝试。“大众对于免费阅读的概念已经日渐深入,若没有与收费匹配的内容,用户也难以买单。”刘霄说。但“如何界定独家新闻”成了比流量更为现实的问题。刘霄坦言,优质、海量原创也是不小的挑战,几经尝试和取舍后,《财经》还是放弃了付费阅读。

经历了2013—2017年传统媒体业绩的持续下滑以及数字媒体转型还处于投入阶段的艰难时期。《财经》于2018年才回到业绩向上攀升的状态。

在转型中,刘霄认为平台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人才激励问题。数字媒体时代,大量自媒体的涌现,几个人就可以创办一家网络媒体,很容易就可以获得比自己在报刊社的薪资高得多的收入。媒体是轻资产产业,人才是根本。

为了留住人才同时最大激发人才的创作和工作热情,刘霄改革了杂志的稿费制度,以文章阅读量结合主要编辑打分的办法取代按字数付酬,原来的编辑部也被划成各事业部。

改革的另一项举措就是鼓励对行业的深度调研,为编辑团队争取更多的调研课题费用。同时,提高了公司利润对骨干员工的奖励比例,甚至在一些独立的新项目中推行创始团队持股。

刘霄鼓励年轻人走上“台前”,积极地分享有意思的想法。不喜欢快手、抖音等新兴载体的她也强制自己定期浏览。在她看来,这是不可或缺的“终身学习”。

令她欣喜的是,在一系列的变革之下,团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财经》以文字、音频、视频等多媒体形态在各个网络平台上推出了150多种数字财经内容,形成了初具规模的多媒体矩阵。

“脱媒”

浸润媒体30年,刘霄把“问题导向、结果导向”作为工作风格的总结。她介绍,目前,《财经》杂志每期有效阅读量超过100万人次。

在刘霄的推动下,《财经》单一的新闻媒体角色被扩展为集研究、咨询、分析等于一体的矩阵,即MCN模式。用她的话来说,这是《财经》的“脱媒”。她觉得,试错是平台转型必经过程。

多数的探究来自重拾书本时的想法。2019年,刘霄前往奥克拉荷马大学就读媒体经营管理。她发现即便是拥有百年历史的美国媒体,也面临着转型难题。令她受启发的是,即便是转型,国外的媒体也始终恪守内容的深度与专业度。

刘霄之后总结,无论何种转型,明确自我定位是摆在首位的问题。而划归到《财经》,就是《财经》的专业性。

传统媒体时代,刘霄把自己的工作归结为“从0到1”的过程。而现在,她总提醒自己要避免“成功者陷阱”,让新人参与想法的输出。她始终认为,“一代人做着一代人该做的事情”,新媒体时代需要更多更大胆的尝试和更为新颖的路径。

猜你喜欢
财经杂志转型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东方养生杂志征稿函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财经日历
杂志介绍
转型
财经阅读时代
沣芝转型记
扶贫杂志走进“两会”
财经神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