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学科育人,提升核心素养

2022-05-12 23:27张秋荣
天津教育·上 2022年4期
关键词:思政育人学科

张秋荣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笔者认为,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完善、丰富语文学科育人策略与途径,从而更好地实现语文学科的育人功能,是语文教育工作者的使命。

语文学科的育人功能,即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求教师深挖教材,利用其中具有丰厚育人要素的作品,探索实施学科育人的有效方法,从而实现由注重知识传授的“教”向注重精神、生命成长的“育”的转变。

首先,对课堂模式进行新探索,创新教育教学方法。

根据当前语文新教材改革的大趋势以及学科德育中育人渗透的目标要求,我们在整合单元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考虑充分利用课堂中的情境教学。新教材是以单元教学为基础教学,以专题性学习带动语文的模块化学习。所以,我们在大单元教学的过程中,就要斟酌合适的育人目标并自然融入学科教学,同时将其细化为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语文教学要在现有篇章和单元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单元任务和单元特点,进行具体的情境教学设计。在课堂实践中,教师要深入挖掘语文教材中的育人因素,并在语文课堂上尽量创设更为真实的具体情境,引导、促进学生更为深入地学习。成功的情境设置,可以创设适合学情的活动,促进学生体验研究,动脑动笔,让语文真正发生。教师在进行大单元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要将学科知识与德育因素整体规划,分块落实,由情境驱动任务,促进学生主动进行整合式学习。

其次,依托学校深厚的历史积淀,从具体学情以及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积极探索语文实践活动。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以培养学生“生活有情趣、生命有底蕴”为目标,借助百年耀华深厚的历史底蕴、人文积淀,以学生具体学习能力以及兴趣为基点,成立语文学科学生社团,积极开创语文学科的主题实践活动。比如,我们将诗歌诵读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成立朴风诗社。“诗词曲赋千年意,吟咏诵读十年功。唯有朴风承古韵,不负耀华少年情。”诗社吸引了无数青年才俊参加,每周都有诗歌创作的课程,师生共同交流诗歌创作的心得,课上还有朗诵、联诗、打擂等趣味活動,每当传统佳节,还有主题展示活动。各类文学社团、选修课程、演讲论坛、比赛、演出等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情感,唤醒了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在濡染、浸润、熏陶中,不断挖掘、提升语文的育人功能。

再次,在语文课堂中融入其他学科的育人要素,力求多维度探究语文学科的育人策略。

在立德树人的时代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语文课程作为高中生必须修习的主要课程之一,教材中选录了大量中国革命传统作品,蕴含丰富的思政资源,语文教师可以结合本人对思想政治的理解和把握,通过对教材中经典作品的解读,将红色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润物细无声”地融入课程教学,这些对语文学科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2021年,耀华中学参加了天津市大中小学党史专题课程思政精品课评选活动,耀华中学语文教师以“重温主席诗词 赓续红色力量”为课题,引导学生在鉴赏、分析、体会主席诗词的过程中提升语文素养,帮助学生很好地了解了党的历史和我们的革命史,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了他们的家国情怀,潜移默化中完成了对学生的思政教育。

坚持立德树人,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创新教育教学新方法,实现核心素养的落实;从实际出发,探索语文实践活动,追求核心素养的整体融通;将语文课堂与其他学科相结合与渗透,促进学生在自然、社会、人文中全面发展,实现语言、思维、审美、文化四个方面的进步。在当前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我们要积极探索如何实现语文学科育人价值,既要从教授模式、学习方式上,也要从教学工具、学习媒介上进行探索,拓宽思路更好地完成“立德树人”的使命。

(左毓红)

猜你喜欢
思政育人学科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评价赋能: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必然向度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