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融入大思政教育的路径探析

2022-05-12 23:27张宝颖
天津教育·上 2022年4期
关键词:立德思政育人

张宝颖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2020年8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上好大中小学生思政课已成为“十四五”时期的新形势新要求。因此,办好思政课、发挥好思政平台的作用,要放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看待,要放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对待。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这一阶段心智逐渐健全,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教育。

“蒙以养正,圣功也。”儿童阶段教育最重要的是教给他们正确的思想,引导他们走正路。因此,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政课,发挥好思政平台的作用就显得非常必要,这更是培养一代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

如何立足岗位、发挥好思政平台的重要作用,为少年儿童打好思想根基?笔者认为,在思想上树立大思政观,在工作、活动中对师生进行潜移默化润泽、影响,从而引导每一名教育工作者贯彻好国家教育方针,发挥学校立德树人主阵地的作用,以探析如何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有效路径。

一、思政队伍建设好,为实现立德树人根本目标奠定基础

(一)营造“大思政”文化氛围

国家有国魂,部队有军魂,那么一所学校应该有校魂,校魂须树立核心价值观念。坚持“大思政”观,打造优秀教师团队,确立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念,这是学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出发点。学校一直以“幸福教育”为特色办学,只有幸福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幸福的学生。学校持续深化“幸福教育”理念,扎根“幸福育人、育幸福人”的思想沃土,确定学校核心价值观“幸福、仁泽、和暖、明润”。同时,学校还选用“仁泽、和暖、明润”为楼宇命名。2015年11月,学校组织全体教师献计献策,梳理、提升、凝练了学校的“一训三风”。校歌《幸福树下 随梦飞翔》也是由学校教师谱曲、作词合力创作的。教师们以“假如我是那个学生,假如那是我的学生”的理念开展教育教学工作。让“大思政观”融入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在共同梳理、凝练学校价值观的过程中,教师们的向心力、团队意识不断增强,为落实好立德树人育人目标提供保障。

(二)抓好思政教师队伍建设

国内外形势、党和国家工作任务发展变化较快,在两个百年目标的奋斗征程中,我们更需要一批立德树人的教师团队。做好思政教师的队伍建设,打造一支跟得上时代发展的思政课教师队伍是上好思政课的先决条件,以此来教育学生从小培养良好思想品德,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做对民族和国家有用的人,从而回馈社会,回馈祖国,肩负民族希望,担负历史使命。

育人必先育德,上好人生第一课,才能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有了好的人才,我们的国家才会更加强大和繁荣。所以,充分利用好思政教育重要平台,发挥好思政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高质量高标准地践行育人使命。学校现有37个教学班,所有班级道德与法治学科的课程均由党员教师担任,这些教师政治素质好、党性观念强。学校党支部严格按照《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培训与主题党日活动,党员教师自觉做到不忘初心、践行使命。我们建立了大中小思政联盟,定期进行集体教研和案例交流,形成系统模式,为思政课程体系建立了螺旋上升、良性发展的体系支撑。

二、创新思政育人活动路径,为实现立德树人根本目标提供保障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活动过程是儿童的情感、态度、认识能力、品德和行为习惯、学习方式与特点等比较充分地展现与逐步形成的过程。”因此,学校探索从创新思政育人的活动路径,为学生提供受教育契机,让教育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润泽学生品格。

(一)创新思政教师师德评价体系,践行立德树人的使命

对教师来讲,师德是时代的主旋律,亘古不变的凯歌。学校对每位教师实施系统的师德评价体系,及时纠正教师们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把师德评价纳入教师绩效工资体系中。为集中展示教师乐教敬业、仁爱奉献的精神面貌,团结凝聚教师更好担负起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连续六年开展“最美教师评选”。学校通过创新思政教师师德评价体系,开展激发教师在平凡岗位上践行立德树人使命的系列活动。

(二)创新思政教育活动方式,武装教师育人头脑

学校围绕抓好党建促工作的思路,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推动立德树人工作全面落实。工作中注重发挥思政平台的作用,以政治思想武装教师头脑。一方面,定时定期对党员、团员及全体教师进行思政教育;另一方面,充分利用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让师生在活动中受熏陶和感染。学校与兄弟校联合邀请周恩来总理秘书讲西花厅的故事,为教师进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教育。这样的教育效果润物无声,浸润心灵。学校号召教师们向老一辈革命家学习, 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党性觉悟,努力做政治合格、纪律合格、品德合格的教师,努力做让学生、家长满意的教师。

(三)巧用思政教育契机,润泽师生高尚情操

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会产生最好的教育契机。例如:党支部书记在开课前夕讲党课,号召所有党团员、教师做好准备迎接学生回归学校。利用线上教育阵地与外地学生搭建微信群,学校教师、学生每天与外地学生和家长分享除学习任务外的居家生活,在线上分享“我的一天”居家生活,让学生们感受到来自千里之外的“幸福温度”。

与此同时,学校依托线上资源坚持每日开展“线上红领巾广播”和《听天下 说先锋》网上晨会活动,这些活动由教师和学生自发参与,增强了师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师生还自发组织自编自演MV《最美的你》和英语剧。学校还与甘南合作市第一小学达成东西部帮扶结对,两校依托“剪纸”特色,在线开展活动,一幅幅剪纸作品拉近了两地学生的心。

学校以建党百年为契机,大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高尚情操。在开展党史讲堂活动中,学校和社区关工委达成共建协议,邀请“五老”到校讲座。同时在党团队员中联合开展党史知识竞赛等活动,使学生在了解党史的同时明确将个人理想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统一在一起的重要意义。学校依托“初莺之声”红领巾广播于每周开展“党员教师给学生讲党史故事”活动。这些丰富多彩的党史教育活动,使党史知识在潜移默化中,浸润学生心灵,埋下热爱党、敬仰党的种子。学校师生还共同录制MV《不忘初心》,在一次次彩排中、在一个个动作排练中,师生感悟到党的艰辛伟大,从而树立对党组织的崇敬和向往,筑牢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基础。

三、把牢思政課堂主阵地,为实现立德树人根本目标提供保证

教育是关系到祖国的未来和民族复兴的大事,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建设“教育强国”的目标,教育所担负的责任前所未有。教育回归课堂,强化课堂主阵地作用。所以不管是“双减”工作还是思政建设,回归课堂是最有效的保障。学校为充分发挥主阵地的作用,统筹安排全体党员教师兼任《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师。

学校根据教材中的主题,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采用对话性、生动性、体验性、开放性和价值渗透性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观察、体验生活。例如,在二年级《我们生活的地方》教学中,我们将教学目标设定为让学生们爱祖国从爱自己的家乡做起,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美丽山水、英雄人物,为伟大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骄傲自豪。

同时,学校依托少先队活动阵地,积极开展红色教育活动。少先队员们把鲜红队旗、党旗展示在队员们的必经之路上,每一个走过的学生,都会向党旗和队旗郑重敬礼。这样的活动无形中将队员们对党的热爱、对少先队的热爱深深烙进心里。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坚持深化“全科育人、实践育人”的理念,构建“课堂主阵地、社会主背景、教师主力军”的思政格局,将铸魂育人的目标融入到每节课、每个活动、每个节日、每个教育契机中。

(焦  佳)

猜你喜欢
立德思政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评价赋能: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必然向度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谈初中化学教育的立德树人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巧化课堂意外 践行立德树人
例谈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立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