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和他们的主人公喜欢住什么样的房子?

2022-05-12 19:46苗炜
视野 2022年8期
关键词:大宅佣人宅子

苗炜

稿费vs房价

我看英国作家安吉拉·卡特的传记,总忍不住要比较她的稿费收入和当时的房价。1973年,卡特在巴斯买了一栋小房子,书中没交代房价多少,我估计在2000英镑左右,因为她当时看的另一所房子,标价2500英镑。那年头房价真是便宜。巴斯是英国美丽的小城市,温泉很有名,能在那里有一处房子也不错。可惜,卡特买房子的钱,是她爸爸借给她的。她当时已经出版了两本小说,但当年的版税收入只有8英镑,给媒体写稿子,稿费收入是250英镑。

1976年,卡特在伦敦又买了一处房子,房屋售价是14000英镑,这应该是一栋联排别墅,townhouse,翻译成“联排别墅”就比较有档次,翻译成“排屋”就显得不够档次。这栋房子共四层,卡特买了上面两层,她的朋友买了下面两层,各花了7000英镑。四年后,朋友搬走,卡特把下面的两层也买下来,这可不是再花7000英镑就能买的了,涨价了,半套房子涨到了29000英镑。也就是说,14000英镑的房子,四年间涨到了五万多。那么卡特最成功的小说能卖出多少钱呢?1983年,她的《马戏团之夜》精装本版权26000英镑,平装本版权25000英镑,加起来是五万英镑出头。这应该是她的好年份,作家也有好年份坏年份,好年份能多挣点儿。

1980年代后期,英国出版业迎来很大的变化,小出版社被大出版社收购,大出版社花大价钱购买知名作家的版权,像写出《杯酒留痕》的那个斯威夫特,一本小说能卖出15万英镑;像拉什迪,一本《撒旦诗篇》的版权是52万英镑。卡特也向文学经纪人施压,想让自己的小说卖到15万英镑。其实,作家凭自己的小说版权,很难养活自己。

我们看英国《卫报》2019年的一篇报道,他们调查了英国五千多个作家的生活状况与经济收入,说英国职业作家年收入的中位数是10050英镑,作家家庭总收入的中位数是每年五万英镑。通过这两个数字,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大多数英国作家都需要做兼职维持生活,兼职是指他们要给媒体写稿,在学校教书,或者干一些跟写作无关的工作,又或者是伴侣比较有钱。如果按照一周工作35小时的标准来算,职业作家平均每小时收入只有5.73英镑,比25岁以上英国人的最低工资还要低2英镑。很多作家都呼吁出版社提高稿费,让收入更体面一点儿。他们说,如果作家收入不够高,只有经济条件好的家庭能养作家,这样会让作品的声音变得单调。《卫报》报道说,虽然作家的收入在下降,但英国的出版社都很赚钱。

大多数写作者,一开始干这行的时候,都以那些成功作家为榜样,就看见他们成功,买房子置地,就幻想着自己也能凭写作养活自己。加缪二十出头的时候,在阿尔及尔搞文学,租下了一个海边的房子,跟几个姑娘住在一起,号称是“看得见世界的房间”。等四十多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拿到奖金干啥呢?一家人到处看房子。1958年在普罗旺斯乡间一个叫卢马兰的小村子买了一间房子,小村子当时只有六百多个居民,现在也不过一千多人。普罗旺斯乡间买房,多美好。可20岁搞文学,搞到四十多就拿诺贝尔奖,这个概率是极低的。

花园,作家的灵感源泉

有一本书叫《作家的花园》,英文原版的标题叫“花园如何成为作家的灵感源泉”,写的是英国作家和他们的花园。有一个宅子,有一片花园,能让作家写出成功的作品,但怎么挣钱去买一个带花园的房子?这个问题无解。我看这本书发现,罗斯金52岁那年写作生涯达到巅峰,写完了五卷本的著作《现代画家》,1871年用1500英镑买下了布兰特伍德的一处院子,起初就是一片草坪,有一栋又小又潮湿的二层小楼,罗斯金改建了一下,1872年就住进去了,然后花好几年的时间慢慢收拾他的花园,到他死的时候,留下的花园占地8.5公顷。这本书中提到的花园,可不是一栋房子加几百平米的花园,而是一片地,上面建花园和房子。里面说到阿加莎阿婆,一生住过好几个宅子,其中在格林威的房子,是她和第二任丈夫住的,那是1938年买下的,6000英镑买14.5公顷的土地。这是一大片土地。相比之下,弗吉尼亚·伍尔夫和丈夫买下的“蒙克屋”,是很小的一块地,只花了700英镑,花园占地0.3公顷,这是1919年的价格。

料理过花园的人都知道,这是个专业活儿,几百平米你自己还能勉强应付,真给你几公顷土地,让你种树种花,那就需要雇园丁来打理。《作家的花园》中说,罗斯金留下8.5公顷园地,有22个园丁和工人帮助他维护,书中可没交代清楚,这22个人是不是罗斯金雇的,雇22个园丁,那可不是一般人能承担得起的。雇20个园丁,那你家里恐怕还要有10个仆人吧。虽然1870年代,雇仆人雇园丁都花不了太多钱,但一个作家也不太可能养二三十个仆人。

我们看看《毛姆传》中写到的毛姆在里维埃拉的别墅。老毛姆活着的时候,可能是在世最富裕的作家。1926年,他买下南法里维埃拉的“玛莱斯科别墅”,经过六个月讨价还价,以7000英镑成交,占地9英亩。俯瞰大海,隐藏在树林中间,身后能看见阿尔卑斯山的雪顶。老毛姆请了一位建筑师来改造,一楼建大客厅和餐厅,二楼是多个卧室,再往上是毛姆的书房,书房视野开阔,能远眺群山和大海,毛姆把望向地中海的窗户遮盖起来,总看美景会让他分心。毛姆为啥要在南法置地呢?因为他跟他老婆闹离婚。毛姆的老婆西麗,酷爱装修,开了一家装修公司,把家里也变成展示空间,来了客人,看中什么家具,直接买走,有一次她把毛姆正在用的书桌给卖了,毛姆一看,这日子没法儿过了,离婚。据说西丽的装修品位很棒,《时尚》杂志说:“她是教会我们在房子里使用白色的人,少数几个在现代风潮中保持冷静,能把新旧融为一体的设计师之一。”

毛姆本就是个gay,非要结婚,结果把伦敦的房子给了西丽,还附带一辆劳斯莱斯,还要每年付一大笔赡养费。他把南法的别墅当成自己和男友的家,认真打理。房子装修时,毛姆也开始侍弄花园,他说,“我不曾料到这一大片无人问津的园林带来的巨大诱惑”。起初,这片林子里有松树、含羞草和芦荟,地表有迷迭香和百里香,毛姆清除杂草,种上了茶花、木槿、三角梅,挖了一个莲花池,种上了柑橘树和柠檬树,还做了一件地中海地区很罕见的事:铺草坪。毛姆说,这是有钱人才干的蠢事,因为草坪在地中海阳光照耀下,到夏天就完蛋了。硬装完了是软装,毛姆在别墅中有藏书,有大量艺术品收藏。餐桌是路易十六时代的古董,书桌是十七世纪西班牙修道院中的定制。每间客房配好浴巾和洗漱用品、鲜花和矿泉水,然后开门迎客,世界各地的贵宾来到“玛莱斯科别墅”,走过两旁遍植松树的车道,就到了白色大宅门前。

毛姆这栋宅子,配备了多少服务人员?13个人。包括一名男管家,两名男仆,一名照顾女宾客的女管家,一名厨师,一名帮厨女工,一名司机和六个园丁。这个名单感觉如何?好像厨房里的人少了点儿,园子里的人太多。照顾花园不容易,可做饭也不容易。看,我入戏过深,已经开始琢磨该怎么雇厨师和园丁了。那我们不妨看看英国乡间大宅的生活。

英国乡间大宅,温暖老英格兰故事的外景地

石黑一雄的《长日将尽》是以一位英国管家为叙述者的小说,故事一开始,管家史蒂文斯在达灵顿大宅子里跟新主人对话,新主人是个美国人。这是1956年,英帝国的余晖已然很暗淡,大宅子换了主人,佣人也都去找别的工作了,新主人觉得大宅子雇不了太多人,有三四个佣人就够了,可管家史蒂文斯心说,我指挥过17个佣人,最多的时候我们雇28个人。史蒂文斯的爸爸,曾经给他讲过一个优秀管家的故事,说这位管家跟着主人旅居印度,一切都按照英格兰的最高标准来服务。有一天下午,管家去餐厅查看晚餐布置得如何,发现有一头老虎趴在餐桌下面,管家不动声色回到客厅,客厅里老爷正和客人喝茶,管家俯身过去说:“老爷,对不起,餐厅里好像有一头老虎,也许您会同意使用12号口径的步枪?”几分钟后,主人和客人听到三声枪响,而后管家重新出现在客厅里,端上一壶新茶。主人问,一切正常吗?管家回答说,完美无缺,刚才所发生的一切绝不会留下任何可觉察的痕迹。史蒂文斯的爸爸给他讲这个故事的时候,总会强调,刚才所发生的一切绝不会留下任何可觉察的痕迹,这是管家服务的最高标准。史蒂文斯说,自己的职业生涯就是以这位打虎的管家为典范,不留痕迹。他说,达灵顿宅子的大餐厅曾经招待过30人用餐,这不难,难的是只招待两个人用餐,主人和一位客人,两位先生肩并肩坐在餐桌中央,你既要做到全心全意地殷勤伺候,又要让宾主觉得你不在场,这是优质服务的本质所在。宾主觉得你在边上,用餐者之间的交谈就会受到干扰,所以管家怎么处在阴影中,才是服务的微妙所在。

史蒂文斯的人生目标就是做一个优秀的管家,为此,哪怕爸爸在身边死去,哪怕身边有一桩爱情,都可以弃之不顾。这部小说获得1989年的布克奖,被改编过电影,非常好看。

好多小说和影视剧,都以英国乡间大宅为背景,比如《一位女士的画像》《赎罪》《唐顿庄园》等等,我们看多了就会知道,英国老爷住在大宅里,厨房是在楼下,厨房的油烟味不能飘到餐厅里,英国老爷还要时不时举办狩猎活动,邀请客人打猎,老爷要有图书室和吸烟室,女主人要有自己的客厅。我们虽然自己住的房子不大,怎么住英式大宅倒是略知一二。有一本书上说,英国乡间别墅的最低配置是这样的:起居室三到四间,卧室十间,给孩子配日间育儿室和夜间育儿室,也就是要有孩子的playroom,还要给佣人提供住房。当然还要有花园,还要有周围几百亩的林地。

宅子占地越大,这块地越值钱,税也就越高。1930年,一块价值50万到60万英镑的地产,要缴纳34%的遗产税,200万英镑以上的地产,要缴纳50%以上的遗产税。养大宅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把一栋大宅一代一代传下去,也不容易。所以很多英国乡村大宅,最后都归政府所有。

住在大宅子里,要雇多少个佣人呢?《漫长的周末》一书记载,有一个叫露西的厨娘,1924年在贝尔沃城堡管理厨房,手下有四个佣人负责做饭和洗碗,另外有两个女仆负责茶点房,茶点房跟厨房是分开的,茶点房负责烘焙,做面包做蛋糕,厨房负责做菜。1926年,露西结婚了,跑到阿加莎那里去当佣人,她是厨娘,她丈夫是男管家。当时阿婆还是跟第一任丈夫住,在露西看来,阿加莎一家已经没落了,雇的人太少,她是厨娘,丈夫是管家,除此之外,只有一个打杂的女佣,一个照顾孩子的保姆,还有一个园丁,园丁的妻子还要时不时来做小时工。露西说,那时候我真可怜,要做饭,还要自己洗碗,我丈夫不仅要伺候他们吃饭,还得帮我收拾餐具。我们只干了四个月就辞职不干了。你看看,佣人是很有脾气的,你只雇了四个佣人和一个园丁,那你家没落了。以这个标准回头看毛姆在里维埃拉的宅子,厨房里只有两个人,实在是很节省了。

1920年代,阿斯特家族的克莱夫登庄园雇佣了33名员工,一名男管家,一个副管家和三个男仆。两个女仆照顾女主人,一个女管家,四个女仆。两个茶点佣人,一个厨师,三个厨房女工,一个洗碗工和一个打杂的。四个洗衣女佣,两个杂工和一名大厅侍者。一个电话接线员,一个木匠,一个守夜人。这是室内工作人员,外面的庄园有七十多个工人,包括园丁、猎场看守人、电工、船夫等等。是的,有电工了,1920年代是英国大宅开始有电的时代,两次大战期间是英国用电户激增的年代,1920年只有75万户,1938年有900万户。你看,住在大宅子并不好,要雇三十多人,像管理一个小公司似的,就雇两个人,那管家也就没啥要管的了。

阿斯特家族当然不止这一套房子,他们在英国一共有五处房产,其中一栋“小房子”有14间卧室。有钱人当然也不能只在乡下大宅憋着,要有一辆劳斯莱斯代步,富裕人家还修起了私人飞机场,没事儿开飞机转悠。夏天要去里维埃拉度假,从伦敦经巴黎飞到马赛,全程七个小时,飞机票18英镑。那时候的钱,不能拿今天的眼光来看,西丽·毛姆1931年的收入是2000英镑,这是一大笔钱。头一年,有一個叫哈罗德的外交官买下一栋乡下宅子,花了1.2万英镑,然后又花钱整修,一共用掉三万镑,相当于如今的400万英镑以上。

英国乡村大宅,是温暖老英格兰故事的外景地,温暖老英格兰故事,是英国文学的一大卖点。我们这里其实也不乏文学中的房地产故事,好多人看《红楼梦》,也会暗暗画出地图,哪里是怡红院,哪里是潇湘馆。我本以为这些故事都发生遥远的过去,可苏州博物馆落成那年,我去苏州采访,当地有一位采访对象说,你该去找拙政园主聊聊,我问,这园子不是国家的吗?哪里还有什么主人?当地人说,有,后人就住在上海。他给了一个电话一个地址,我跑去上海,上了门,一位老太太给我迎进去,是个两居室,客厅大概十来平米,一间卧室的门紧闭,那是拙政园的一位后代,应该是八九十岁了,不太方便见客了,那老太太是他女儿,给我倒了一杯水,讲自己小时候在拙政园听戏的故事,我坐在那儿听,半信半疑。后来有同事跟我闲聊,说贝家在苏州的园子是狮子林,比拙政园小,贝聿铭设计苏州博物馆,一定要占拙政园一角,这说明贝氏家族还是后来居上。这样的故事听着不错,应该有人编出来。

(李欣摘自微信公众号“三联生活周刊”)

猜你喜欢
大宅佣人宅子
老宅子的梦(外一首)
《被占的宅子》中荒诞的立体主义
时代天韵:知识城罕有南向一线湖景大宅 品质生活由此开启
西关海·江尚:定义广州大宅新标杆
文人大宅的礼赞——海航·豪庭北苑
影壁墙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