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紫涵
(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 重症医学科,云南 曲靖 655000)
重症感染性休克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一般是由于微生物感染引起的,以大量炎性介质释放、躯体炎性反应失控为主要的病理表现,属于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疾病可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率较高[1]。该疾病一般在重症患者中比较常见,可采用血液净化治疗以缓解病情,清除水溶性的炎性因子和毒素等。乌司他丁属于糖蛋白水解酶抑制剂,具有稳定溶酶体膜、清除氧自由基等多种作用,在重症医学科的使用比较普遍[2]。故,文章分析了乌司他丁联合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感染性休克的临床效果,并选取80例患者重症感染性休克患者进行观察,详情如下。
回顾2017年5月-2020年3月我院重症感染性休克的治疗情况,取80例患者进行分析,采用奇偶数分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取血液净化治疗及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方案,每组40例。观察组年龄43~80岁,平均(62.5±2.15)岁,男22例,女18例,包含重症胰腺炎患者7例,恶性肿瘤疾病患者10例,急性中毒患者10例,急性肾衰竭患者13例。对照组年龄42~81岁,平均(62.3±2.05)岁,男24例,女16例,包含重症胰腺炎患者8例,恶性肿瘤疾病患者11例,急性中毒患者9例,急性肾衰竭患者12例。所有患者均符合药物适应证以及血液净化治疗适应证。两组的一般资料差异性对比(P>0.05),可比较。
纳入标准:患者的年龄>40周岁;患者符合重症感染性休克在诊断上的相关标准;患者的个人资料较为齐全。排除标准:患者患有慢性的炎症性疾病;患者患有先天性的免疫缺陷疾病;患者的心脏功能不全;患者的肝肾功能受到了严重的损害;患者得有比较严重的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发病后均给予对症支持,维持患者呼吸、心率、血压等体征,实施抗感染治疗,给予血管活性药物等,必要时采取机械通气治疗,维持患者酸碱平衡,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采取血液净化治疗,操作如下:消毒后经右颈股静脉穿刺,置入导丝后,沿导丝插入双腔导管,设备使用Prismaflex血滤机、AN69-M100血滤器,连接仪器,使用3000mL含肝素的生理盐水进行预冲,时间30min,持续血液滤过时间24h,维持时间72h,每隔24h更换过滤器,血流量一般维持在180~220mL/min左右。其中观察组联合乌司他丁(生产企业:广东天普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9990134)治疗,每次20万U混合20mL氯化钠溶液静脉推注,每天两次。两组均在治疗3d后观察疗效。
对比两组的感染指标,包括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CRP(C反应蛋白)、IL-6(白介素-6)、PCT(降钙素原)。统计两组患者的死亡率。统计两组患者在治疗有效率上的具体情况。其中显效为,患者在接受相关治疗之后,其生命体征有部分恢复了正常,且患者在相关临床症状上有了积极的改善;无效为,患者在经过相关治疗之后,在生命体征上和临床症状上没有变化。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本次研究数据录入SPSS 23.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分别以χ2和t值检验,以百分数、(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表示研究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干预后TNF-α、CRP、IL-6、PCT,数据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组间TNF-α、CRP、IL-6、PCT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感染指标比较()
表1 两组患者的感染指标比较()
观察组的死亡率是7.5%(3例),低于对照组的25%(10例),组间差异性显著(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死亡率比较[n(%)]
从表3可以看出,观察组在治疗的总有效率上为97.5%,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0%(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n(%)]
重症感染性休克一般是指患者体内出现病原性的微生物感染,并引发机体的炎性介质的释放,从而造成患者行程全身性的炎症反应。重症感染性休克以炎性反应失控为主要机制,病灶可累及患者胸腔、盆腔甚至脑干等多个系统组织,且还会伴有不同程度的多个器官的功能性的障碍,部分的患者还会出现较为明显的血压和组织灌注不良的鞥等情况,影响到患者的身体健康。大部分的重症感染性休克的患者在接受液体复苏之后,其相关的临床症状和基本生命体征依旧没有得到良好的纠正,此时患者的生命安全会受到非常大的威胁,病情十分严重,治疗棘手,死亡率高[3]。在该疾病的治疗当中,控制炎性反应、减轻感染是关键所在。
常规临床采用的血液净化治疗属于肾脏替代疗法,主要是通过血滤机等设备将血液引入体外,清除血液中的炎性介质、毒素和代谢产物等,改善躯体炎性反应,治疗过程中,可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确保组织灌注,疗效较好[4]。与此同时,血液净化术可以有效帮助患者稳定血压水平,改善循环血液流动力学不稳定等情况,对于重症感染性休克的患者的来讲,对于血液净化书的耐受性也会更好[8]。而且炎性反应会始终地参与到重症感染性休克患者病情的全部发展过程中,利用使用血液净化术进行治疗,可以有效的清除化妆讷河身体中的相关炎性细胞的影子,使得患者的机体免疫细胞的功能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另外,血液净化术的使用,也可以针对部分患者的氮质血症和水电解质的紊乱及酸碱失衡等情况进行持续的调整,改善患者的新陈代谢和营养情况,对于患者机体之内的整体环境的稳定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保障作用[9-10]。乌司他丁则是一种广谱糖蛋白水解酶抑制剂,能够作用于炎症递质释放过程,抑制炎症因子合成与释放,降低心肌抑制因子产生速度及其整体水平,促进局部组织的血液循环,优化血流灌注,改善体内微循环。在联合治疗下,可以叠加治疗效果,达到更为理想的抗感染疗效。因此,在本研究中,观察组经治疗后,TNF-α、CRP、IL-6、PCT水平显著降低,TNF-α、CRP、IL-6是常见的炎性细胞因子,机体发生炎性反应后,其释放水平提高,导致了一系列的感染症状,PCT预示感染的严重程度,其水平越高,感染越严重[5-6]。观察组治疗后各感染指标降低,说明其感染症状得到了有效控制。故,本组的死亡率较低,存活率较高。
药理学研究表明:乌司他丁相对分子质量大约是67000,对α-糜蛋白酶、胰蛋白酶、透明质酸酶、纤溶酶等多种酶都具有抑制作用,稳定溶酶体膜性能较好,可以抑制溶酶体酶释放,控制炎性反应,并提升患者免疫力,改善肾脏代谢降低作用表现,对休克引起的循环不佳也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联合持续血液净化治疗治疗重症感染性休克效果十分理想[7]。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TNF-α、CRP、IL-6、PCT,数据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死亡率是7.5%(3例),低于对照组的 25%(10例),组间差异性显著,P<0.05;观察组在治疗有效率为97.5%,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0%,且P<0.05。
综上所述,乌司他丁与血液净化治疗均具有较好的抗感染作用和促组织灌注恢复作用,联合用药重症感染性休克的治疗效果较好,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