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桥莉,张文浪
(1.陕西东方航空仪表有限责任公司,陕西 汉中 723000;2.陕西公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陕西 西安 710000)
随着化石能源的逐渐枯竭,人类面临着能源危机。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发展新能源是大势所趋,太阳能有明显的优势,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和重视。以太阳能发电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并且进行太阳能发电系统的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进行仿真,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1]。
太阳能电池作为太阳能发电的承载物和连接点,其运行状态受到光照强度、温度以及负载等因素的影响。当光照强度升高时,太阳能电池输出功率增加。当温度升高时,太阳能电池输出功率输出降低。当光伏系统工作在一定条件时,太阳电池存在的唯一功率输出最大点,这个点也被称为光伏最大功率点。通过控制策略使太阳能电池工作在这个点的技术被称为MPPT控制策略(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MPPT)[2]。
基于光伏MPPT跟踪快速和振荡平稳抑制的要求,本文首先介绍了光伏发电的基本原理,并讲解了扰动观测法的工作原理,仿真建模分析结果表明扰动观察法具有响应速度快、跟踪精度高、稳定性高等特点,能很好满足光伏发电的MPPT实际运行要求。
太阳能是光的一种辐射能,必须应用特定的辐射效应转换器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这种转换器装置被称为太阳能电池。如图1所示,常见的太阳能电池等效电路是用电流源与二极管并联,电流源的功率输出受光照强度的直接影响。在理论推导时,常假设电池等效模型中电流未泄漏,串联电阻为零,并联电阻无穷大。
图1 太阳能电池单二极管模型
列写基尔霍夫定律可得太阳能电池输出电流,具体如下:
式(1)中:Isc为特定温度下的短路电流;Ipvo为二极管电流。
式(2)中:Irev为反向饱和电流;q为电子电荷量(1.602e-19J);v为二极管电压;k为玻尔兹曼常数(1.381e-19J/K);T为开尔文温度。
利用式(3)可以近似求解:
式(3)中:Isc为光电效应短路电流;G为辐射率;Gst为在标准测试下辐射率;Ist为在标准测试下电流值。
设置开路电压值可求解反向饱和电流值,例如端口开路(Ipv为0,Voc为Vpv)。
考虑将串联电阻、复合系数等因素[3],得到光伏电流方程式:
从上式可以看出当温度升高时,太阳能电池输出功率略微减小;当光照强度上升时,输出功率提升较为明显。因此,温度、光照强度等外界环境参数对太阳能电池的输出功率有较大影响[4]。
一般太阳能电池输出电压小于电网电压的峰值,经Boost变化升压后可提高电压,有利于逆变并网,因此本文选用Boost变换器作为MPPT控制的载体。Boost拓扑图如图2所示。
图2 boost功率控制电路
由图可知,开关管VT导通,输入电流流经电感L和开关管VT,电感电流开始储存能量,二极管VD关断状态。当VT打开,L线圈两端的极性将由线圈产生的磁场改变,以保持电感电流不变,电感电压再与电源E串联,以高于E的电压向后级供电,产生升压作用[5]。
当后级系统需要大的电压时,增大占空比升压;当后级系统需要小的电压时,减小V空比减压。利用占空比改变工作电压,以改变功率的输出状态。
接下来简述一下扰动观察法的基本原理。扰动观察法的原理图如图3所示。
图3 太阳能输出功率特性曲线
先假设太阳能电池的运行在其特性曲线的A点,为保证太阳能电池输出更大的功率,需向右移动,即增大工作电压,以增加太阳能电池的输出功率,此时太阳能电池将会达到太阳能输出特性曲线B点。相较于A点,明显增加了输出功率。
其次,继续判断是否达到最大功率输出的状态,继续向正方向进行扰动,增加输出电压,从而使输出功率也不断的增加,此时太阳能电池将会达到太阳能输出特性曲线C点。相较于B点,明显增加了输出功率。
最后,继续判断是否达到最大功率输出的状态,继续向正方向进行扰动,增加输出电压,从而使输出功率进行减少随之降低。因此,应适当转变电压扰动干扰方向,以此保证太阳能电池输出功率处于最大的状态。
反之,若一开始太阳能电池工作在E点,进行上述搜索。会从E点,减小工作电压,改变太阳能电池的工作状态,以获得太阳能电池尽可能大的功率输出,则会继续向左工作,转至D点。此时继续寻优搜索,则降低工作电压,从D转至C点,以获得太阳能电池尽可能大的功率输出。
如此循环往复,使太阳能电池始终在C点附近上下运行,从而保证了太阳能电池持续输出最大功率。由于整个过程如爬山一样循环往复,从山底到山顶,反复寻求山顶太阳能功率输出最大的点。因此此种方法被称之为爬山法。
扰动观测法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
图4 扰动观测法流程图
U(K)、I(K)代表此时刻的工作电压、工作电流,U(K-1)表示上一时刻的输出电压,P(K)代表此时刻的输出功率,P(K-1)上一时刻的输出功率,D(K)代表目前此时刻变换器的占空比,D(K-1)代表上一时刻占空比,D(K+1)代表下一时刻占空比,ΔD代表占空比的改变量。则此方案的工作步骤如下。
首先,采集U(K)、I(K)的实时数值,得到此时太阳能电池的输出功率。
接着,将这一时刻的输出功率P(K)与上一个时刻的输出功率P(K-1)比较。若是差值不为0,则代表此时就处于最大功率状态,无需改变占空比,以影响工作电压,进而改变太阳能电池输出功率;若差值为0,继续进行下一步。
最后,进行继续比较。将这一时刻的输出功率P(K)与上一个时刻的输出功率P(K-1)比较。
若差值小于0,则表示这一时刻输出功率大于上一时刻,可进行进一步优化。若此时的工作电压U(K)大于U(K-1),则增加占空比,增大工作电压,以提高输出效率;若此时的工作电压U(K)小于U(K-1),则减小占空比,减小工作电压,以提高输出效率。
若输出功率差值大于0,则表示这一时刻输出功率小于上一时刻,可进行进一步优化。若此时的工作电压U(K)大于U(K-1),则减小占空比,减小工作电压,以提高输出效率;若此时的工作电压U(K)小于U(K-1),则增大占空比,增大工作电压,以提高输出效率。
若P监测前、后没有发生改变,则D应不改变。
综上所述,只要能够选择合适开关VT的占空比D以及占空比的改变值ΔD,控制器就能够迅速地找到太阳能电池阵列的最大功率。
采用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搭建仿真模型,其中光伏组件参数为标准测试条件S=1 000 W/m2、T=25℃下开路电压Voc=22.4 V、最大功率点电压Vm=18V、短路电流Isc=3.5A、最大功率点电流Im=2.9A,光伏的最大输出功率约为52 W。Boost变换器中的参数为电感L=5 mH、电容C1=100μH、电容C=100μH,负载电阻R=30Ω。
标准测试环境下,启动时最大功率点跟踪特性曲线如图5所示。从图可以看出,使用扰动观测法可以迅速达到太阳能电池的最大功率值,其稳态值为52W。
图5 启动时MPPT特性曲线
当光照强度S不变,环境温度T突变时的MPPT跟踪特性曲线如图6所示。从图可以看出,在从60℃变换到25℃,再突变到60℃的情况的跟踪时间分别为0.1 s与0.2 s。这表明太阳能电池输出功率受到温度因素的影响,先上升后下降,也表明了扰动观测法可在温度变化情况下跟踪到最大功率点。
图6 S不变、T突变的MPPT跟踪特性曲线
当环境温度T不变,光照强度S突变时的MPPT跟踪特性曲线如图7所示。在实际环境条件下,光照强度变化频繁,制约运行效率,因此光强突变时最大功率点追踪性能非常重要。从图中可以看出,T为25℃,S分别在0.1 s、0.2 s,仿真波形从1000W/m2变换到800W/m2,再突变到1000 W/m2。使用扰动观测法后,在光照强度发生变化时,可以迅速跟踪到最大功率点。且最大功率在光照从高到低,再从低到高的过程中呈相反趋势。
图7 T不变、S突变的MPPT跟踪特性曲线
由于光伏发电受环境因素制约,若不加以控制,会影响工作效率。本文通过分析太阳能电池工作原理,给出了扰动观测法的步骤,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所介绍的扰动观测法可以跟踪到最大功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