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恬歆
(浙江省杭州市丁荷小学 浙江 杭州 310000)
新课改背景下,教学是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成为共识,应重过程甚于重结论,关注人而不只是学科。因此,转变教学方式,尊重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应当成为课堂教学的基本理念与价值旨趣。作为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课堂提问是践行新课改倡导的教学观的重要表征。因此,各研究者将课堂教学研究的视角,愈来愈多地放到如何提升课堂提问有效性的角度上来。然而,我国有相当一部分一线教师却不善于课堂提问。凡举: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下的课堂是“问答课堂”,教师用问题堆砌课堂;学生的回答往往是依据生活经验的一种猜测,不具备任何教育价值;公开课上教师的提问往往是一种表演,问题的难度很大,学生的回答则是精彩而富有思想的“预设答案”;教案中预设的提问一般是最原始的问题,没有经过语言的加工处理,逻辑上缺乏连贯性,整篇教案就是问题的堆砌。基于此,我们研究提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不仅具有实践针对性,也是极具现实意义的。
本文以杭州市某小学的一位新教师和一位老教师(新教师为女性,教龄在3年以内;老教师为女性,教龄在10年以上)为研究对象,采用课堂观察、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等研究方法,选取两位教师所授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第几》两个课例为研究内容,应用课堂提问评价标准进行提问有效性分析,探讨新课改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在课堂提问方面的前进方向。
2.1 课堂观察。通过随堂听课,对两位教师的课堂提问有效性进行考察。本研究采用洪松舟改编的、国内学界普遍认可的《有效课堂提问评价标准》对两位教师的课堂提问进行评价。以五点计分法将二级指标划分为五个层次。
课堂提问评价标准共有四个一级指标,9个要素指标和27个表现指标。
以二级指标为评分最小单位,其中每个二级指标都有三个三级指标。完全符合两个及以上三级指标的,对相应的二级指标记5分,只完全符合一个三级指标且比较符合另两个三级指标的,相应的二级指标记4分,比较符合三个三级指标的,相应的二级指标记3分,有一个三级指标不符合的,相应的二级指标记2分,不符合两个及以上三级指标的,相应的二级指标记1分。
2.2 调查研究。
2.2.1 问卷调查。以课例研究的授课班级的学生为调查对象,以自编调查问卷《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调查》为调查工具,以了解学生对课堂提问的接收、思考、作答过程为调查目的,对相应授课班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将学生的实际情况与教师提问预设的教学目标进行比对,了解是否达到了预设的目的,为课堂提问有效性给出现实依据。
2.2.2 访谈调查。一节课的精彩呈现其背后少不了教师的精心打磨,课堂上每一句提问的背后都存在着特定的目的和意义。课后笔者对两位教师进行了访谈,以了解他们课堂提问背后预设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是否对问题结构本身的有效性要素有所了解以及能否在学生的回答过程中知道学生的思维操作过程和认知策略。
3.1 课堂提问有效性统计。根据课堂提问评价标准,以五点计分法(1完全不符合、2比较不符合、3一般、4比较符合、5完全符合)对两位教师的课堂提问有效性进行评分,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教师课堂提问有效性五点计分统计表
【教学片断A】
出示排队买东西的场景
师:你们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生:有一群人在排队买东西。
师:你还看到了什么?
生:有大人也有小孩。
师:你能看出来一共有几人吗?
生:5个人。
【教学片断B】
出示排队买东西的场景
师:你们从图中看到了什么数学信息,谁能完整地说一说?
生:我看到了有5个人在排队买东西。
在这一环节,片断A的提问是无效的,指向性不明确,学生不知道老师想知道什么。片断B的提问是有效的,内容直指数学信息,并建议学生完整叙述看到的信息。
3.2 学生对课堂的感知。为了提高评价的准确性、体现调查方式多样化,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从学生角度了解教师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根据有效课堂提问评价标准,利用同样的教学内容进行比较研究,我们能清晰地看到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通过课堂观察、学生问卷和教师访谈的方式,较为全面客观地对新老教师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做了一次对比研究,了解了新老教师在课堂提问方式的有效性、课堂提问内容的有效性、教师课堂理答的有效性和课堂提问效果的有效性四个方面的不同特点。
3.3 课堂提问对比结果分析。
3.3.1 提问方式。提问方式有效性不仅包括提问的内容本身是否得当、语言运用是否精确,同时也包括叫答的等候时间是否合适以及叫答学生的范围能否覆盖全班。两课例中,新教师共提出41个问题,其中点名回答的有27个问题,全班齐答的有9个问题,自问自答的有5个问题,叫答学生的覆盖率为51.4%,叫答学生的重复率高;老教师共提出32个问题,其中点名回答的有18个问题,全班齐答的有5个问题,自问自答的有4个问题,小组讨论后汇报的有3个问题,分男女生回答的有2个问题,叫答学生的覆盖率为77.8%,叫答学生的重复率低。
3.3.2 提问内容。有效的课堂提问内容应该是层层递进,将大问题分解为小问题,以一环扣一环的形式逐步带动学生进行主动思考。访谈中新教师表示课堂提问设置是为了辅助教学流程的走向,而没有过多的关注引导学生提问;老教师谈到课堂中尽可能要让学生多说话,老师少说话,所以在课堂提问设置的时候会特别注意问题的引导性,是否能让学生多思考多发言。鼓励学生课上积极提问,以促使其思考、增进其参与、了解其需求,正是课堂教学中倡导平等理念,赋予学生主导地位的具体体现,也是对创新教育、互动教学的一种响应。
3.3.3 课堂理答。课堂理答指教师对学生回答的评价和反馈。高效的理答往往是能针对学生的回答做出特定的评价,给予不同程度的鼓励性语言,从而达到调动学生上课积极性,提高学生回答问题的质量的作用。低效的理答常常是无评价或者只是简单地“好的”、“嗯”。
课堂提问最直接的目的是了解学生学习程度,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回答,能正确理解学生的思考,注意不要轻易打断学生的回答或是误解学生。学生的错误回答往往是十分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要及时抓住机会,给出合适的理答反馈,首先要充分肯定学生积极回答问题的态度,然后视其回答与课堂教学的关系做合适的处理,可以进行追问提示性重复询问,并在学生改正了回答后引导其他学生从这一错误中学习到更多。
3.3.4 提问效果。课堂提问效果可以从两方面来考虑,一方面是学生是否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全面发展,数学思维水平得以提升,另一方面是教师能否吸取经验,提高教学质量,发展教学技能。两课例中,新教师的课堂张力不够大,学生的提升空间有限,仅限于课本上知识点的掌握,教师的课后反思比较到位,能及时针对自己的问题进行改正,在下一次课堂中有所体现;老教师的课堂拓展十分丰富,在达到基本课堂要求的同时还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解题技巧等及进行了强化,学生能够明显的感受到课堂的充实。教师的课后反思同样到位,能将课堂中出现的没有预料到的问题转化为新的教学资源,不断学习进步,深入解学生的思维特点,改善自己的教学方式。
4.1 结论。
4.1.1 在提问方式上,老教师的提问效果高于新教师。老教师能契合学生的认识差异,能有效地选取适合学生的提问方式、语调变化,表述清晰;新教师由于缺乏对学生的了解,语言不够精准,容易忽视语调改变,不重视提问方式的选择。
4.1.2 在提问内容上,老教师的提问效果略大于新教师。新教师的问题设计逻辑性不强,相比之下,老教师逻辑性较强的提问设计带给学生的收获更大,新教师的提问有时会脱离重难点,让学生摸不着头脑。
4.1.3 在教师理答上,老教师的提问理答效果明显好于新教师。其原因在于老教师能有效引导学生自主提问。在教师课堂理答有效性方面,新教师缺乏对评价语言的重视,不能很好地利用评价语进行教学反馈。
4.1.4 在提问效果上,老教师的有效性要略强于新教师。老教师的提问有深度,张力大,能够将教育教学理论内化到日常教学行为当中,形成固定的教学方式。新教师在兼顾课堂教学目标、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自我完善的同时容易出现课堂教学思维僵化、课堂教学模式套路化。
4.1.5 有效课堂提问评价标准适用于小学数学课堂。有效课堂提问评价标准在小学数学中的适切性较高,能客观公正地对教师的课堂提问进行评价。教师通过有效课堂提问评价标准对自己的课堂提问有效性进行分析,可以快速找到自己的有优点和不足,在教学反思中针对缺点大力修正,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4.2 建议。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直接影响了课堂的教育质量,甚至决定了一节课的成败。基于以上问题,为提高课堂提问有效性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4.2.1 巧用问题式学习单驱动学生自主预学。将课堂重难点精要提炼为若干个问题,以任务式学习单驱动学生进行自主预学。学生在问题的指引下不断尝试解决,动手操作,有助于内化知识技能。
4.2.2 注重问题设计的逻辑性、创造性。“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学的目的在于教授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学会思考,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因此,如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主动思考、提出问题就显得尤为关键。我们在课堂教学当中,应当注重课堂提问设计的逻辑性与创造性。逻辑性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思考,课堂流程顺畅合理。
【课例】
《角的初步认识》
探究二:比一比
(1)出示活动角,提问:你能想想办法,让这只角变得更大些吗?
(2)怎么样能让这只角变得和三角板上这只最小的角一样大呢?
(3)同学们用纸折一只角,标出角的顶点,表上角的标记。和同桌比一比,谁的角大?谁的角小?
小结: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
【设计意图】从活动角出发,引出把角变大,和另一只角一样大,最后制作角并比较大小。三个活动层层推进,逻辑清晰。
4.2.3 点拨为主,让学生主动提问。将课堂还给学生,就是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演”。一节精彩的课绝对不会只有教师的声音,更多地让学生来说,既能提高学生对本节课的理解,又能充分调动学习氛围,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式方法。
【课例】
(1)《圆柱的认识》师:同学们,关于圆柱,你想知道些什么?
(2)《公顷和平方千米》: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
(3)《不含小括号的两极运算》:在7+3×4中,你的运算顺序是什么,为什么这样算?
4.2.4 从基础走向拓展,提升课堂张力。小学数学课本中知识是最基础的,教师在课堂当中应该适当进行拓展,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同时抽象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培养也是重要的一环,能够让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思维发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每节课准备一两道聪明题,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挑战获得星星奖励,学习能力薄弱的学生鼓励掌握好课堂基础知识,这样既体现了分层学习,又让课堂变得更有张力。
4.2.5 建立新老教师结对模式,传帮带助新教师快速成长。多年的教学经验让老教师在课堂提问的各个方面都驾轻就熟,能有效的掌握最适合学生的课堂提问。因此老教师对新教师经验的传授能让新教师在短时间内迅速领悟到课堂提问的关键,少走不少弯路。新老教师形成师徒结对,师傅定期检查教案设计、听课并给出指导意见,若遇到有疑问的地方可以进行学术探讨,共同解决疑惑。以结对方式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加快新教师成长,提高教师的整体水平,逐步形成“以老带新、以优促新、互学共进”的教师专业成长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