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怡泓
(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浙江杭州 310000)
(一)意义
在中国飞速发展的当下,课程思政的实施具有现实意义。大学的作用不仅在于教授专业知识、培养专业技能,最重要的是树立学生为人处事的正确思想观。这不仅是对学生的责任也是对整个社会及国家的责任。要将这份责任落到实处,除了课程体系中的思政课之外,更要将思政元素融入每一门专业课程之中。
我校视觉传达专业立足于“以人为本、德才兼育、产教融合、开放协同”的办学理念,以培养“具有独特的设计思维的综合高素质应用技术型人才”为定位。在人才培养中除了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更重要的是塑造学生优秀的道德观、思想观,从而成为能为社会做贡献的全能人才。视觉传达设计的很多课程都适合融入课程思政,包装设计是其中一门重要的设计专业课,学习的特色与重点:一是理论知识与设计案例贯穿古今,我国的悠久的文化内涵提供大量优秀出色的包装设计案例以供学习;二是互联网时代国货的崛起,中国制作转变为中国设计之后对包装设计的大量需求。这两点都非常适合以“文化自信”作为切入点结合包装设计专业课程学习思政知识。
(二)价值
第一,在包装设计课程思政中坚定文化自信。十九大提道:“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最好的方法就是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新及创造活力,从而去让我国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对青年学生来说,要防止西方腐朽文化思想上的侵蚀最好的方法就是增强文化自信、民族自信。
第二,课程特点适合将“文化自信”精神全面融入。包装设计是一门针对视觉传达设计大三学生的核心课程,着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引导学生在包装设计思维中形成社会责任感及专业敏感度,引入家国情怀、工匠精神、环保可持续发展观,引导学生成为有社会责任心,传承中国文化的设计师。课程的育人目标与“文化自信”的精神内容有较多契合点,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将“文化自信”的精神全面融入包装设计课程教学。
第三,有利于形成设计课程思政典型案例在专业教学体系中广泛推广。2020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所有高校所有学科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在此大背景之下,专业课程中的思政研究毋庸置疑是新时代课程及专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根据设计类课程短而集中、实践性强、方向多样等特点,在包装设计课程思政的实践研究中需形成一套与专业实际需求相符、与实际学情相符的课程思政教学方法论并予以推广应用,让思政精神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中全面渗透落实。
(一)研究现状
从资料研究分析,目前的研究对课程思政的概括式探讨较多,主要集中在课程思政的内涵、特征,价值、进路中,但是对于“课程思政”给专业课程教学带来的改革研究还有待深入。
视觉传达设计的课程思政教学尚处于初级探索阶段,主要是在寻找思政与专业教育两者之间的有效结合点。关于具体课程的思政实践研究还稍显薄弱。同时对于包装设计课程思政教学还未完全能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课程思政理念与人才培养及课程教学融为一体。并且没有提炼出适合包装设计课程的思政元素和内容,与课程本身的特色结合度较低。
(二)存在的问题
我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成立至今,教学团队还比较年轻,党员比例也偏低,对于思想政治方面的觉悟还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目前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课程思政”尚且停留在课程教学中碎片化植入思想政治教学元素层面,对于“课程思政”的系统性思考不够全面深入。对于视觉传达设计每一门专业课程中的“课程思政”元素及特点还需要针对性挖掘。总结下来主要存在以下三个具体问题:
1.专业特点及学生特性导致“课程思政”开展困难。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学习内容重实践重操作重应用,不像一般文理科专业在学习中以理论知识为主培养人文情怀及理性思维。本专业的学生普遍具有不拘一格、自由奔放、感性激情等天生的个性,对专业设计课程深感喜爱、兴趣浓厚、得心应手。但是对思政课程的学习却缺乏兴趣,找不到学习方法,“课程思政”难以开展。
2.本专业教师对“课程思政”的纽带作用不强。“课程思政”的实施上最终通过教师这一关键主体发挥着桥梁及纽带的作用。要教人必先对自身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要能清晰地认识到“课程思政”到底有什么育人目标,并将这种目标转化为育人方法。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实践及实操互动性很强,但是理论知识偏薄弱,对于思政理论掌握得更为不足。
3.课程知识与思政教育融合存在一定难度。包装设计的知识教学侧重于对于理论及实践的“求真”,然而“课程思政”则要求除了“求真”之外,更要将“真、善、美”和谐统一。因此,如何将“真、善、美”三者完美结合成为“课程思政”的一个难题。
基于课程思政的理念,将“文化自信”作为包装设计课程的主导思政理论精神。“文化自信”这一思政知识点,在当今社会与包装设计这门课程的内容和本质有着天然的契合度。
首先,新时代要求年轻人树立“文化自信”。近年来,我国的国力与经济都在飞速发展中,国际地位进一步提升,同时国际软实力及影响力的增强也迫在眉睫。中国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在文化长河中有无数精华和闪光点可以凝练以提供“文化自信”的思政内容。大学生肩负宣传中国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的使命感,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文化自信”是最好的学习手段。其次,包装设计课程本身适合融入“文化自信”思政精神。课程学习如何根据品牌的调性内涵,通过调研及案例分析,最终设计出符合品牌要求的一系列包装设计作品。除了培养设计能力和美学素养之外,更着重于创新能力的增强。同时,引导学生在包装设计思维中形成社会责任感及专业敏感度,并且引入“文化自信”精神的具体内容,如家国情怀、工匠精神、环保可持续发展观等内容。
在包装设计的思政内容改革中,对课程培养目标进行梳理扩充,增加了与课程思政相关的理论与实践知识学习。同时针对本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目前普遍对思政知识学习不足且缺乏学习兴趣及热情,课程思政在专业课程中的设置比较松散未形成体系、教学中对于课程思政的碎片化植入较多而系统性思考尚显不足等问题,立足包装设计课程的内容特点将“文化自信”精神贯穿日常课程教学。凝练多种途径的课程思政方法,提炼一些可复制可推广的课程思政典型经验和特色做法。具体的实施内容及路径如下:
(一)“文化自信”精神在包装设计课程思政的实施内容及路径
1.包装结构、材料与绿色可持续发展环保理念。包装设计的基础内容即是包装结构与材料工艺,学习好这个知识点才能在后续的系列包装设计中发挥结构与材料的特性为设计添砖加瓦。学生在学习这个知识点时,通常不能认识到其重要性,往往会进入缓慢,导致学习进度滞后影响后续系列包装设计。
针对学生学习的这一特征,基于“文化自信”的融入,提取绿色可持续发展环保理念作为这一章节的学习要点。分析包装材料的特性,从绿色可回收材料引导学生选用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包装材料。让学生通过案例学习为包装选材,尽量使用可回收材料及天然材料,如我国传统文化中延续至今的食品粽子的包装材料就是天然无污染的粽叶;同时增加包装属地性材料的知识,尽量使用有地方特色且容易取得的材料作为包装材料,如我国四川等地利用当地多产的竹子切割加工成竹筒作为酒包装的容器,强调地域文化、地域特色对包装材料选择的影响。同时包装结构设计着重搜集相关案例,分析过度包装带来的浪费,引导学生用环保理念设计包装结构。可持续发展理念要求在包装结构设计中秉承“少即是多”的理念,结构设计为包装内容物服务,在起到恰如其分保护作用的同时尽量使用精简的结构设计,简约而不简单。
2.将中国文化内涵及基因、家国情怀、传统工匠精神结合真实课题引入课程作业。包装设计课程思政改革的中心是培养学生的包装设计实践应用能力的同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有二:一是让学生掌握实践设计能力,独立完成包装设计项目。将“文化自信”精神融入课程实践,针对中国传统设计元素、非物质文化遗产及经典国货包装设计进行重点学习。在设计实践中学习中国传统文化、非遗知识,完成经典国货设计改造。课程教学引入相关企业资深设计师作为业师参与实践教学,课程作业采取了与企业合作真实的设计项目。理论结合实践,融理论知识于实操,完成企业真实包装项目的同时完美融入中国文化内涵及基因。二是由企业业师用对真实项目的社会评价标准打分,对真实设计项目成果的企业应用评价也作为检验标准。并且将设计中的家国情怀和传统工匠精神的传承也作为重要评价依据,检验学生设计能力的同时也检验了对于思政知识的学习成果。二重检验更全面地反映了学生对课程专业知识和思政精神的学习情况,促进学生对包装设计实践的创新及反思。
3.参与学科竞赛,加强学生思政创新意识。参与具有思政元素的学科竞赛,检验与评价课程学习效果。除了授课老师的评分之外,引入外部评价,要求学生将课程作业参与相关的专业学科竞赛,比如浙江省大学生乡村振兴大赛这样的具有思政精神的专业学科竞赛。将竞赛成绩纳入课程评定与评价的一部分,以赛促学;通过学科竞赛,树立“构建学习共同体”的教育教学理念。既重视设计理论的文本取向,也重视设计实践中课程思政的精神取向。将“文化自信”精神通过竞赛扎根学生的心中。
4.树立设计师职业目标,培养正确的从业观和社会责任感。除了“文化自信”这个思政元素之外,包装设计课程也有其他思政要求,对于包装设计师来说最基础的就是必须要有正确的从业观,包含职业规范要求及职业道德要求。同时,树立自己的职业目标,为了什么理想去进行包装设计。而“文化自信”这一思政元素,与这些思政点恰好又能完美结合,弘扬传统文化、继承传统文化,为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和品牌化去设计也是一个包装设计师最崇高的职业理想,同时这样的包装设计师也必然具有强烈的利用自己的所长和能力为社会为祖国奉献的责任感。
(二)“文化自信”融入包装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安排
(一)“两中心”以学生、“文化自信”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发挥专业教师引导“课程思政”,完善协同育人机制。以“文化自信”精神的内容为中心,充分挖掘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包装设计课程的作业内容中,将传统“老字号”品牌的包装改良设计作为选题,学生通过课程实践中对“老字号”们的改良设计,有了国货觉醒意识,增强了民族自信。从品牌自信过渡到文化自信,从思政知识进课堂完美过渡到思政精神进头脑。
(二)“三联动”,学校、企业、竞赛三者联动,全方位将“文化自信”精神沉浸入课堂设计实践学习。全面将“课程思政”内容充实进教学中,与有非遗、中国文化传承等思政特质的企业合作,融合校企协同育人思路,结合学科竞赛,检验学习成果。例如:在包装设计中,参与老字号国货品牌包装改良及农产品包装设计改良,结合国家当下思政热点,具有极强思政教育意义,在实践中从被动接受思政教育转变为主动吸收思政知识。
包装设计课程全面融入“文化自信”思政竞赛,将中国传统文化及非遗文化带入课堂教学,让学生能学习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设计出带有中国美学特色的作品,增加设计作品的文化内涵和思想高度,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